资源简介 2024级普通高中学科素养水平监测试卷思想政治2024.11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对于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判断的主要标准是( )①生产资料是否由社会成员共同占有②人与人之间是否存在剥削和压迫③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④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答案】D2. 近日美国东南部先后遭受强飓风“海伦妮”和“米尔顿”冲击,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总统选举,共和党与民主党都想从救灾中捞取更多政治资本,却如同风中引火,生发出大量与飓风相关的虚假信息和相互指责,令灾上加灾。上述社会问题的根源在于( )A.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脱节 B. 两党制政党制度存在弊端C.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D. 生产严重过剩的经济危机【答案】C3. 1883年3月,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发表讲话指出:“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但他作出的两大发现具有重大意义”。“两大发现”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这“两大发现”是( )A. 德国古典哲学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B.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C. 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原始积累 D.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答案】D4. 《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在实践上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深刻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共产党宣言》( )①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②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③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④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A. 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④【答案】A5.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相对于旧民主主义革命而言的,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 )①它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②通过武装斗争的革命形式来夺取政权③是由无产阶级领导而不是资产阶级领导④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联合专政并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答案】D6. “你是灯塔,照耀着黎明前的海洋;你是舵手,掌握着航行的方向。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你就是核心,你就是方向。我们永远跟着你走,人类一定解放!”《跟着共产党走》是诞生于沂蒙革命根据地的一首经典革命歌曲,表达了根据地军民的心声和信念。这反映了( )①沂蒙人民坚定地听党话、跟党走②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党的初心使命③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各国发展的道路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主心骨和中华民族复兴的坚强领导核心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答案】B7. 1954年6月,毛泽东同志感叹道:“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一时期( )①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发展的新形势②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③已经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④社会主义革命正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答案】B8.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系列报告,“数”说建国75年伟大成就。75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历经风雨洗礼、走过峥嵘岁月。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相比,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23倍、人均GDP增长89倍、人均预期寿命提高43.6岁、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表明( )①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②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命力③我国已经成功跨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答案】C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正确认识党和人民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是我们党明确阶段性中心任务、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也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经验。”当前,我国正处在( )A.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B. 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时期C.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D.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答案】D10. 中国共产党100多年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追求民族复兴的历史,也是一部不断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史。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这体现了( )①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②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③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各国提供了现代化标准④为世界现代化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答案】B11.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C.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答案】A12. 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回望中,我们深刻体会到1978年改革开放的伟大转折。四十余载春风化雨,中国以惊人的“加速度”奔跑在发展的道路上。昔日人均国民总收入仅200美元,全球经济占比微不足道,今朝已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表明改革开放( )①堪称中华民族史上最广泛深刻的社会变革壮举②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③实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转型,焕发社会主义新生④是中国共产党献给中华民族与人民的伟大历史篇章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答案】D13. 某班级成立宣讲小组走进社区,围绕“改革开放”主题,搜集照片,深入挖掘并向社区居民讲解照片背后的故事。下列照片事件及其影响对应一致的是( )① ② ③ ④①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②建立海南经济特区,标志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③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④铺就“一带一路”新通途,形成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答案】B14. 2024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作为老一辈革命家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既亲身经历了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全过程,又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领导党和人民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关于邓小平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突出强调“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②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③在世界社会主义曲折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④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答案】A15. 探索浩瀚宇宙,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自2004年1月正式立项,探月工程已走过20个春秋。如今,我国在探月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部分“领跑”的扎实进步,在人类探月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二十载星河逐梦,告诉我们,实现伟大梦想必须( )①进行伟大斗争,发扬斗争精神 ②深入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④把发展的立足点放在国际合作上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答案】A16.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要求,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 ②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④完成了对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答案】A1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其文化逻辑,深得中华优秀文化的滋养。下列名句与“十四个坚持”的内容对应正确的是( )①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②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③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④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答案】B18.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已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后的第五大生产要素。9月27日至10月11日,国家数据局就《关于促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向社会征求意见,意见提出加快建立数据产权归属认定、市场交易、权益分配、利益保护制度。这体现( )①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③数据要素属于我国重要的国有资产 ④国家通过深化改革激发数据要素潜能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答案】B19. “人生在勤,勤则不匮。”幸福不会从天降,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2024年劳动节,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劳动谱写时代华章,奋斗创造美好未来”。我们崇尚劳动,是因为劳动( )A. 在生产关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B. 在任何社会都是人的第一需要C.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 D. 是物质财富的源泉和价值的唯一源泉【答案】D20. 现阶段,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我国的公有制经济( )①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②在我国所有行业中必须占优势③优先使用市场资源要素④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答案】B21. 2024年10月18日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挂牌成立。这是中国第98家央企,也是国内首家资源循环利用央企。中国资源循环集团将着力打造全国性、功能性的资源回收再利用平台,推动国民经济循环质量和水平持续提升。这表明,国有企业是( )①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 ②推进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力量③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 ④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答案】C22. 今年前7个月,央企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超1万亿元;已累计完成28组50家企业重组整合,新组建和接收央企15家。截至2023年底,央企资产总额达86.6万亿元,是2012年底的2.8倍。央企重组整合有利于( )①更好地规避国有企业投资的风险性 ②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和影响力③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④巩固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答案】C23. 近年来,S村落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要求,通过出租、参股等方式,盘活村集体经营性资产。村集体每年增加收入23万元,老百姓也得以领取分红,收入显著提高。S村的做法启示我们( )①深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②变革农村基本经营制度③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④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答案】A24. 近日,某车企董事长接受访谈时称,财务造假者、产品造假者、不诚信的企业就应该倒下,并警告价格战的后遗症将持续六七年,影响深远,“这种杀伤力是毁灭性的。”这表明( )①企业是否诚信经营,关系企业成败 ②企业经营要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③价格优势来源于科学的管理机制 ④企业的竞争优势应是多方面的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25.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变发展理念、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对发展质量提升、新旧动能转换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相关知识,阐释“新时代为什么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我国社会主 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目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 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26.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要求“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镜头一: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民营经济蓬勃发展。1988年,首次统计全国民营企业共4.06万户,个体工商户为1452.7万户。2024年5月底登记注册的民营企业数量达5517.7万户。◎镜头二:2024年10月,司法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草案共9章77条,从公平竞争、投资融资、科技创新、规范经营、服务保障、权益保护、法律责任等方面作出规定,坚持把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发展民营经济的方针政策和实践中的有效做法转化为法律制度。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知识,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结合镜头一,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根本原因。(2)有人认为,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只为民营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结合镜头二,对该观点进行评析。【答案】(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 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民营经济适应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状况,是在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和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在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鼓励支持下发展起来的。(2)民营经济是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坚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形成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和社会氛围。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发展。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也有利于调动不同利益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7.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风展红旗如画旗帜就是前进的方向、就是奋进的理想。在甲骨文里,中国的‘中’字,其本义就是一面旗帜。近期,国家博物馆依托馆藏策划“风展红旗如画——红色经典文物展”。从四川蒲江县高桥村农民协会的犁头旗、到关于国旗方案的征集论证、开国大典扣人心弦惊心动魄的升旗过程,再到搭乘神舟六号飞行到南极点上空展示的国旗··如画卷般铺陈开来,展示着我们走过的光辉历程。四川蒲江高桥村农协的犁头旗 曾联松五星红旗设计稿图案 开国大典升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国旗(1)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国旗冉冉升起的意义。◆挺起民族脊梁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核事业从无到有、持续发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核安全之路,为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1961年,于敏被通知参加氢弹研究,从此踏上秘密历程。2015年,89岁的于敏在轮椅上,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接过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证书。此时此刻,距离他隐姓埋名的岁月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进强国的事业之中,也就足以欣慰了”,于敏的这句话道出了中国核工业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心声。(2)“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进强国的事业之中,也就足以欣慰了。”结合材料,运用中国梦的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汲取复兴力量中国共产党是勇于创造历史、善于总结历史、长于运用历史的伟大政党。60年前的那朵蘑菇云昭示了着颠扑不破的真理,在物质技术基础十分薄弱的条件下研制出原子弹的非凡历史,也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3)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以“汲取强国复兴力量”为主题,写一篇短评。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③总字数在200字左右。【答案】(1)第一面国旗冉冉升起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2)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已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回。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把小我融人大我,才会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3)评分建议: ①从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角度分析论证(如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独立自主,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等);②从青年担当作为创未来的角度论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