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①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有其理论来源和理论基石8.以下是改革开放历程中的重要节点。下列对这些重要节点解读正确的是思想政治试题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93年2001年2012年4.有人认为,共产主义就是一个梦想,美好而遥远。这一观点错在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①没有看到共产主义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①我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②我国成功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③部署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④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注意事项:②没有看到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取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③认为资本主义有着成熟的制度和先进的科技,充满活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④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程度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9.2024年2月,“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迎来第七次分红。小小红包见证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了小岗村从贫困到富裕,从当初一百多人的生产队到有4173名村民的全国十大名村的转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5.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十月革命是各国革命的共同道路,它不是个别民族现象,而是具有时代特变。小岗村四十多年的变迁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①意味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②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和农民的面貌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1。征的国际现象…各国革命都有具体的民族特点,十月革命本身也带有一些民族特点,没有民族特点的道路是走不通的。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③是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生动写照④彰显了改革助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①十月革命是第一次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政权的尝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合题目要求的。②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本国具体国情相结合10.党的十四大提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1.商朝统治者把“礼”改造成代表其阶级意志,符合国家统治需要的行为规范,使“礼”与神权政③十月革命为世界无产阶级运动提供了成功的范例为党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党和人治紧密结合,为专制王权与贵族政治服务,使“礼”的内容由单纯的习俗仪式发展成规范婚姻,④从社会发展进程看,社会主义最终会取代资本主义民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这是基于邓小平理论血统、亲续、君臣的行为规则,并逐渐制度化、法律化。这说明,商朝的“礼”A.①③B.①④C.②3③D.②④①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①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②是巩固和维护阶级统治的手段6.1956年底,全国96.3%的农户和90%以上的手工业劳动者加入农业合作社:全国99%的私②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的首次结合③旨在使人们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④掩盖了奴隶主与奴隶的阶级对立营工业企业,85%的私营商业从业人员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我国基本上实现了对农③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行动指南A.D②B.①③C.②④D.③④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由此可推断出④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2.《资本主义将如何终结》一书指出,资本主义世界面临停滞、寡头再分配、对公共领域的掠夺①私营经济在中国已经完全消失②我国已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腐败和全球无政府状态五大系统性失调。资本主义未来将经历长期的、痛苦的瓦解过程。它③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④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11.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一个结合”的基础上,创造性提出了“第二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的瓦解不需依赖外力,而将被自身的问题压垮。这从一个侧面说明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第二个结合”的魂脉,①资本主义依靠自身之力无法走出资本主义的危机和困境7.根据下图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②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近代史1840年一1949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根脉,要科学把握魂脉和根脉的关系,切实做到学深悟透。“第二个③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使资本主义生产的优势难以得到发挥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结合”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导致资本主义瓦解的主要原因①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阳民主主义革命191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1949年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②是立足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智慧结晶五四运动3.从理论穿透力上看,《共产党宣言》可谓一本奇书。至今,全世界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共产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③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宜言》对全球化等人类社会发展的洞察,具有惊人准确的预言性。学者们解释今天的时代特①旧民主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④坚持以文化自信开拓中华文化发展新境界征,还常常要在此书中寻求思想资源。由此可推断出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之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①(共产党宣言》具有巨大的真理力量和时代价值③五四运动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12.2012-202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至126万亿元,年均增长6.1%:制造业②科学社会主义为无产阶级的发展指明了方向④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规模占全球比重由22.5%提升至30%左右,连续14年居世界首位:研发投入强度由1.91%③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A.①D3B.①④C.②③D.②④提升至2.64%,全球创新指数由第34名升至第12名。由此可推断出【高一思想政治第1页(共6页)】【高一思想政治第2页(共6页)】【高一思想政治第3页(共6页)】思想政治试题参考答案1.C 【解析】商朝统治者把“礼”改造成代表其阶级意志,符合国家统治需要的行为规范,说明商朝的“礼”是巩固和维护阶级统治的手段,②正确。“礼”是服务于专制王权与贵族政治的,并且逐渐制度化、法律化,这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淡化了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阶级对立,④正确。商朝是奴隶社会,其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私有制,①不选。商朝的“礼”主要是为了维护阶级统治和贵族政治,③不选。2.B 【解析】资本主义的瓦解不需依赖外力,而将被自身的问题压垮,说明资本主义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自身的问题,①正确。资本主义面临的多种问题,其根源都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这是资本主义自身的问题,说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导致资本主义瓦解的主要原因,④正确。材料未涉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②与题意无关。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为资本主义生产优势的发挥提供了充分的制度保障,③错误。3.A 【解析】学者们解释今天的时代特征,还常常要在《共产党宣言》中寻求思想资源,说明《共产党宣言》具有巨大的真理力量和时代价值,①正确。《共产党宣言》对全球化等人类社会发展的洞察,具有惊人准确的预言性,说明《共产党宣言》科学洞见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③正确。材料未提及科学社会主义为无产阶级的发展指明了方向,②不选。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④错误。4.A 【解析】共产主义不是空想或梦想,而是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基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①②看到了材料中的观点的错误,符合题意。材料中的观点主要是质疑共产主义的现实性,而不是肯定资本主义的优越性,也不是比较社会主义国家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程度,排除③④。5.C 【解析】毛泽东同志强调各国革命都有具体的民族特点,这意味着在革命过程中,不能简单地照搬外国的经验和理论,必须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本国具体国情相结合,②正确。十月革命是各国革命的共同道路,是具有时代特征的国际现象,说明十月革命为世界无产阶级运动提供了成功的范例,③符合题意。巴黎公社是第一次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政权的尝试,①不选。材料中的观点未涉及社会主义最终会取代资本主义,④不选。6.D 【解析】1956 年底,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③④正确。虽然大部分私营经济已经公私合营,但并不意味着私营经济完全消失,①错误。材料未提及工业体系的建立情况,②不选。7.C 【解析】近代以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②正确。五四运动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③正确。旧民主主义革命对新民主主义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但不是其必要准备,①错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④错误。8.C 【解析】2001 年,我国成功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②正确。2012 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④正确。1984 年,我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①错误。1993 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③错误。9.D 【解析】小岗村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的起点和标志性地点,其变迁是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生动体现,③正确。小岗村通过改革实现了从贫困到富裕的转变,彰显了改革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④正确。小岗村的变迁是中国农村改革的一个缩影,但不足以代表整个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说它改变了整个中国的面貌过于夸大,①②不选。10.D 【解析】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行动指南,③④正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①不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的首次结合,②不选。11.B 【解析】通过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更丰富的文化根基,有助于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和认同,①正确。文化自信是“第二个结合”的重要基础,通过这种结合,可以进一步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和创新,④正确。“第二个结合”是立足实践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智慧结晶,②不选。③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12.A 【解析】由材料可知,2012—2023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大幅增长,制造业规模连续14 年居世界首位,研发投入强度和全球创新指数也有显著提升,这充分展示了我国在经济和科技方面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有力支撑,说明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①②正确。我国还没有实现强起来,③与我国的国情不符。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④错误。13.A 【解析】世界上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③错误。“十四个坚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④错误。①②有助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符合题意。14.C 【解析】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强调中国式现代化要坚持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②正确。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应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④正确。材料未提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也未提及丰富和拓展人类文明新形态,①③与题意无关。15.B 【解析】“两个维护”即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体现了加强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①正确。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强化正风肃纪等措施,都是为了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和思想引领力,④正确。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已经确立了执政地位,②错误。要以政治建设统领组织建设,保证组织建设的正确方向,③错误。16.B 【解析】“治不必同,期于利民”指治理方式不必完全相同,关键在于对人民有利,强调治理应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内涵一致,①正确。“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强调了法治对于国家强弱的重要性,与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思想内涵一致,④正确。②强调的是领导者的示范作用,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没有直接联系,排除。③强调的是人心难以把握和人的欲望容易滋长,与坚持新发展理念无关。17.①对工资过低、劳动条件、退休待遇不满的劳资矛盾是资本主义国家频现罢工潮的直接原因,通过谈判可以暂时缓解劳资矛盾。(3 分)②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这是资本主义国家频现罢工潮的总根源。(2分)通过谈判可暂时改善劳动者的待遇或工作条件,但无法改变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事实,也无法解决资本主义制度下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扩大等根本问题,题中观点错误。(3分)③要解决资本主义国家频现罢工潮这一问题,需要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这需要通过社会变革或革命来实现。(2分)18.①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②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或“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③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④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每点 3 分,答出任意 4点即可。考生如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19.①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坚实的制度基础和保障,确保改革的正确方向。(3 分)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社会活力和创造力,推动全面深化改革顺利进行。(3 分)③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有利于使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和定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障;(3 分)有利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3 分)(考生如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20.(1)①坚持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党中央高度重视并领导航天事业的发展,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保证了探月工程的正确方向和顺利实施。(3 分)②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为探月工程的实施提供了强大的物质保障。(3 分)③广大航天人心怀梦想、勇攀高峰、接续奋斗,为探月工程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3 分)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为探月工程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3 分)(考生如从“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中国梦与个人梦”等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2)答案示例: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它承载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青年作为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应将个人梦想融入中国梦,将个人奋斗与民族复兴紧密相连。青年应在中国梦中成就自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评分等级量表:等级水平 等级要求一等 观点鲜明,能明确表达自己见解;紧扣主题,全面展开论述;知识运(5~6分) 用准确、贴切;逻辑严密,条理清晰二等 观点比较明确,能表达自己的见解;能扣住主题展开论述;知识运用(3~4分) 比较准确、贴切;逻辑性较强,有条理三等 观点不明确;论述不能集中指向主题,罗列知识;知识运用不准确;(1~2分) 论述缺乏逻辑,条理性差四等应答与试题无关,或重复试题内容,或没有应答(0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四川省雅安市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思想政治试题.pdf 四川省雅安市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思想政治试题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