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福州三中2024-2025学年高三第七次质量检测地理试卷满分:100分完卷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已的姓名、班级、座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第【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一、选择题(本卷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G市地处华北平原及其南部丘陵的过渡地带,所辖的H镇和M镇经济活力较强。H镇早在民国时期就已出现民办工业,20世纪60年代成为全市最早兴起纺织业的乡镇;M镇起步时以采掘业为主,21世纪初期率先进行产业转型。根据当前主导产业的不同,G市各乡镇下辖的乡村可分为城市带动型、传统农业型、特色种植型、采掘业带动型、工业带动型等类型。下图示意G市不同类型乡村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河⊙县级市N0乡镇铝土矿高速公路一一铁路乡(镇)界县级市界麽霸城镇建成区翻城市带动型(1甲盈乙丙km攏圈传统农业型1.与G市其它乡镇相比,20世纪60年代纺织业兴起首选H镇主要看中的人文地理条件是()A.工资水平B.交通运输C.原料供应D.产业基础2.推断21世纪初期M镇产业转型时选择发展的产业类型主要是()A.旅游业B.装备制造业C.农产品加工业D.高新技术产业地理试卷第1页共6页3.图中甲乙丙代表的乡村类型依次是()A.工业带动型、采掘业带动型、特色种植型B.采掘业带动型、特色种植型、工业带动型C.工业带动型、特色种植型、采掘业带动型D.采掘业带动型、工业带动型、特色种植型下图示意1961年和2002年S国的人口结构。1997~2005年,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年龄组196185t200240975311357993人口数/万人日男口女人口数万人4.推断20世纪10年代,S国()A.生育政策调整B.自然灾害频发C.主导产业转移D.军事战争爆发5.与20世纪90年代初期相比,2002年S国()A.死亡人口剧增B.少年移民比重上升C.人口总数增加D.老年人口数量减少J古城由都城、离宫和军喜卫城构成。战国时期,都城是古城中心,离宫的东南角城门可供船只通行。秦汉时期,离宫成为古城中心。此后,由于环境变迁,J古城衰落。19世纪起,S市人口集聚,现已发展为地级市。下图示意长江流域局部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J古城建设之初,都城未建在离宫处,主要都·城是考虑()A.减少水患B.便于取水军享卫城C.方便耕作(皇帝出盆时的住所)D.利于防卫7.古城中心的变迁,反映了战国至秦汉期间该地区气候趋向()A.湿润B.干旱C.温暖D.寒冷8.根据J古城和S市的地理位置,可推知战国时期至现代长江干流图示河段()A.整体向北移动B,S市附近河道没有明显摆动C.整体向南移动D,S市附近河道摆动幅度较大地理试卷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