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西青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扫描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天津市西青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扫描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
学校学业质量检测
高一思想政治试卷
(必修1必修2)
注意: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川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00分,考试时向
为60分钟,闭卷考试,独立完成。请不要在本试卷上作答,请把两类题目的答案分别涂抹或书

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第1卷(选择题共60分)
一、下列各题各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该答案选出,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2分,
共60分)
1.2024年10月1日起,美国东海岸和墨西哥湾沿岸的码头工人开始了近50年来的首次大规

模罢工,在新劳动合同谈判因工资问题破裂后,美国全国约一半的远洋运输被迫中断,涵盖美
国东海岸和墨西哥湾30多个港口。上述罢工

①表明工人想要通过罢工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决心

②主要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下仍然存在阶级对立
③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的一种表现
都长
④表明劳资矛盾作为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不可缓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周恩来暮年之时,仍在寻找《共产党宣言》首印本。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撰写《共产党宣言)
Q
时,绝对想不到、一位大国总理在垂暮之年依然对这部作品牵肠挂肚。当然,他们也绝对想不

到,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度里有数量如此庞大的忠实追随者。《共产党宜言》有数量如此庞大的

忠实追随者,是因为它
①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揭示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
Q

②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原理,为中国的革命建设提供了科学世界观的指导
③正确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④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就在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黑暗中苦苦求索时,191门
年,俄国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政府,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从理论学说
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它像一缕新世纪的曙光,照亮了暗夜中国的前程。这表明十月革命
①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目标,激励人们不断前进
②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③通过斗争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
④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伟大飞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高一政治试卷第1页(共8页)
4.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首次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这个科学概念,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任务、性质、动力和前途等
问题,作了全面而深刻的论述,并把新民主主义革命概括为“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由此推断,新民主主义革命
①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②参与主体是人民群众
③胜利后将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④顺利完成了第一次历史巨变的任务,使人民斗争有了主心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4年7月5日,由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主办、江西电影集团承办的“光影颂华章·同心
庆华诞”江西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优秀影片展映活动在南昌启动。假如你参与了
该活动,你可以感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①让中国先进分子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②使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步入社会主义社会
③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④为实现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
A.“一化三改”
B.“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C.“四项基本原则”
D.“四个现代化”
7.1978年,安微滁州小岗村18户农民按下红手印,分田到户搞起“大包干”。对此,习近平
总书记深有感慨地说,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
标志。可见
①中国改革在农村率先取得突破
②改革就是一场变革农村土地制度的革命
③人民群众为中国改革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④“大包干”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高度重视理论创新、善于进行理论创新并且取得了丰硕理论创新成果的马
克思主义政党。党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
本问题,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的内容不包括
A.毛泽东思想
B.科学发展观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高一政治试卷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