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练习(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练习(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练习-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通过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短暂过渡,跨越了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我国直接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在我国,这一转变的历史必然性是( )
①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的主导性因素
②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
③个体农业经济适应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
④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有人说: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中国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1949年,中国实现了伟大飞跃,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 )
①中国共产党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②中国资产阶级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任务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发展方向
④辛亥革命改变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形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在浙江嘉兴南湖的湖心岛码头,停泊着一条小小的游船,长16米,宽3米。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在这条小船上宣告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①使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变化
②使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的斗争有了主心骨
③率先为中国的出路、前途和命运提出了方案
④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②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③完成了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使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中共八大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这是因为( )
①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
③提出了党和人民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
④提出社会主义建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从鸦片战争开始到抗日战争结束,一批近现代企业家如周学熙、张骞、荣氏兄弟、范旭东、卢作孚……一反前代的陈腐观念,以学习西方、发展民族工商业来抵抗外来侵略,希望实现救国、富国、强国的梦想。但商场沉浮,他们的实业救国梦最终暗淡收场。实业救国暗淡收场的原因在于( )
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②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③封建主义与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 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过于弱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如果请你参加以“新中国的成立”为主题的微电影拍摄,描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奋斗历程,你可能描述的内容有( )
①安徽小岗村土地改革
②嘉兴南湖的红船故事
③农民踊跃加入合作社
④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讨论《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一文时,提出最重要的教益是独立思考,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制定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可见,“第二次结合” ( )
①是基于当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
②形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③结合当时国内实际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④为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里程碑,是世界历史范畴的重大事件。新中国的诞生对世界的影响是( )
A.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B.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C.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D.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10.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沧海桑田,山河巨变,但中国人民心中,开国大典依然是最神圣的时刻。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①实现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
②实现了从封建帝制向人民民主的飞跃
③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④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展示了现实道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根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步,革命向前发展,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②两个步骤尽管革命任务不同但必须互相衔接
③五四运动是走向社会主义革命的重要转折点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我国成为社会主义国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毛泽东指出“虽然按其社会性质,基本上依然还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它的客观要求,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然而这种革命……是新的、被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在第一阶段上建立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和建立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为目的的革命。因此,这种革命又恰是为社会主义扫清更广大的道路。”由此可见,新民主主义革命( )
①完成了中国革命的任务 ②所属范畴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
③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迥异 ④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3.近代以后,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是( )
①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②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③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④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2024年9月,“共和国印记一侨心共筑中国梦”华侨文物联展在北京开幕。中国证券博物馆中珍藏的一张1956年印有“上海永安股份有限公司”字样的老股票成功入选“共和国印记”见证物名单,这张股票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后的一场重大经济变革。这场变革( )
①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道路 ②指明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方向
③激发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④实现了政治方向和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转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选择复兴之路,在当时世界发展的大格局下,我国不可能模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的原因是( )
①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②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③无产阶级力量当时比较强大
④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16.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所有制结构由单一公有制变为多种所有制并存,一些人产生了社会主义改造“改早了”“改错了”的观点。这些观点( )
①认为坚持多种所有制并存是“历史的倒退” ②看到了所有制结构调整应该适应具体国情
③没有看到当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然性 ④从根本上否定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主观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古老而伟大的民旅,创造了绵延5000多年的灿烂文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败,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杭,仁人志士奔走呐喊,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于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分析中国人民是如何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
18.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主持开国大典,向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形成了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结合材料,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知识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各种救亡图存、强国富民的尝试,但他们的努力都失败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1953年,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至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后,党带领人民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了一系列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中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雄辩的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指出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及当时中国人民面临的历史任务
(2)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陈列着新中国第一枚“国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印章。它曾经是国家主席或中央人民政府颁发各种法令、命令、指示和行使其他权力时钤印公文的凭证信物,是人民政权赋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最高权力的象征。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国务院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新中国第一枚国印成为新生人民政权成立的真实见证。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简要说明这一观点。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D B B D C B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C B A C D
1.A
【详解】①②: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其历史必然性,一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的主导性因素;二是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①②说法正确。
③: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③说法错误。
④: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2.B
【详解】①: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得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①正确。
②: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后,终于在1949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②错误。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③正确。
④: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但是未改变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④错误。
故本题选B。
3.D
【详解】①: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这一主要矛盾并没有根本变化,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这一矛盾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①错误。
②: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的斗争有了主心骨。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在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②正确。
③:在近代,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都为中国的出路、前途和命运提出了方案,并不是中国共产党率先提出的,③错误。
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到改革开放等一系列伟大变革,④正确。
故本题选D。
4.B
【详解】①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①④正确。
②③:新中国成立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②③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B。
5.B
【详解】①③:中共八大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这是因为党的八大最重要的贡献是对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八大提出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①③正确。
②:召开党的八大时,我们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完成,②错误。
④:中共八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而不是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④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B。
6.D
【详解】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是结论,不是原因,①不符合题意。
②:中国近代资产阶级主要分为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②说法错误。
③④:实业救国暗淡收场的原因在于封建主义与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过于弱小,③④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D。
7.C
【详解】①: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土地改革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发生在1978年,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发生的重大事件,①与题意不符。
②: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故事指的是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②符合题意。
③:农民踊跃加入合作社主要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是在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后,③不符合题意。
④: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是争取人民解放的重要阶段,④正确。
故本题选C。
8.B
【详解】①③:毛泽东提出,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即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可见,“第二次结合”是基于当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同时也结合当时国内实际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①③符合题意。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在改革开放后逐步形成、丰富和发展的,不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并且材料没有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②排除。
④: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而“第二次结合”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此时抗日战争已经取得了胜利,④排除。
故本题选B。
9.C
【详解】AB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这是对中国国内的意义,ABD不符合题意。
C:对世界的影响而言,新中国的成立,是20世纪的伟大历史事件,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C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0.D
【详解】①:五四运动实现了实现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的伟大觉醒,①错误。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从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飞跃,②错误、
③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展示了现实道路,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1.A
【详解】①②:材料中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个步骤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互相衔接,①②正确。
③ :五四运动是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转折点,③错误。
④ :社会主义革命胜利我国成为社会主义国家,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2.C
【详解】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而新民主主义革命知只是完成了第一步,①错误。
②:就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已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②正确。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③错误。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④正确。
故本题选C。
13.B
【详解】①③: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决定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①③正确。
②:甲午之役后,孙中山决然走上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革命道路,不是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②排除。
④:近代中国是指1840年-1949年,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1949-1956年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④排除。
故本题选B。
14.A
【详解】①③:这场变革指的是1953一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①③符合题意。
②: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提出了当时的主要任务,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②错误。
④: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使我国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新中国的成立使我国的政治方向发生了根本性转变,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5.C
【详解】①④: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不可能模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帝国主义要维护其在华特权,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①④说法确。
②: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是结果,不是其原因,②不符合题意。
③: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并且与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不能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16.D
【详解】①:这些观点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评价,没有体现认为坚持多种所有制并存是“历史的倒退”,①排除。
②:社会主义改造符合当时国情,观点没有看到所有制结构调整应该适应具体国情,②排除。
③④:认为社会主义改造“改早了”“改错了”的观点没有看到当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然性,从根本上否定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地位,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7.①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的民主革命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②1919年,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③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④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经过 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在 1949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分析】背景素材: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考点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知识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为措施类试题,设问要求为,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分析中国人民是如何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需要运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知识,从措施的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可联系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关键词②: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伟大觉醒中→可联系五四运动的意义。
关键词③: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可联系中国共产党成立意义。
关键词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于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可联系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18.①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真正成了独立自主的国家。②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③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分析】背景素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考点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简单,先回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再结合材料作答即可。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形成了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可联系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等国内意义;
关键词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可联系世界意义;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等相结合。
19.(1)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2)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②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我国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③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党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在工业、农业、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科技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分析】背景素材:中国人民的艰辛探索
考点考查: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1)本题属于简答题,考生结合教材知识回答即可。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为原因类主观题,运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改造的知识,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原因。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关键词①: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联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关键词②:至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可联系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的意义。
关键词③:1956年后,党带领人民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了一系列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可联系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成就。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20.国印见证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的结束,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见证了中央政府的权力的行使;见证了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分析】背景素材:国印
考点考查: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能力考查:描述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说明类主观题,主要从原因角度考虑作答,需要调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知识结合材料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它曾经是国家主席或中央人民政府颁发各种法令、命令、指示和行使其他权力时钤印公文的凭证信物,是人民政权赋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最高权力的象征→可联系国印见证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的结束,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见证了中央政府的权力的行使;见证了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教材信息与材料、时政信息相结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