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2025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1: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2025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 牛顿第一定律是经典力学中三大定律之一,是整个力学中的基础。牛顿第一定律是简单的运动,正是基于此基础上将运动和力联系起来的一条纽带一座桥梁,是进一步分析和处理直线运动和力学问题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册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本节、本章的重点。
2.学习者分析与目标确定 牛顿第一定律是由部分实验结果,部分外推假设、部分定义所构成的一个复合体,初二学生由于接触物理时间比较短,学生平均年龄比较低,抽象思维能力及认知结构上尚不成熟,因此在接受牛顿第一定律上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①.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理解力跟物体运动的关系。②.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③.认识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解释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3.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难点:知道惯性的概念,会解释简单的惯性现象
4.学习评价设计(不做硬性规定。) 分组竞争,优胜给予红旗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导入、提问、示范、指导、讲解、纠正、评价……)学生活动:自学、展示、提升(讨论、诵读、记忆、表达、演板、质疑、练习、反思……)环节一:礼仪(唱歌、问好、报告、交往互动)师生问候,励志名言诵读环节二:自学 学生阅读16——19页内容,完成“长江”简单题目教学活动 一、游戏“是真的吗?”,引入新课 实验1:抛出去的物体由于受到重力做抛物线运动。 实验2:太空中王亚平说可以用冰墩墩抛出去做匀速在线运动。是真的吗? 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吗? 这种观点的提出是很自然的。我们从周围的事情出发,很容易就会得到这个结论。如车不推就不走,门不拉不开等。这种观点统治人们的思想有两千年。 二、进入新课,探究新知 1、牛顿第一定律 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教师演示】 课堂演示图中所示的实验。 【提醒学生】 注意观察实验现象,注意每次实验的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分别是什么,并将实验结果填入表格。 【教师点拨】 三次实验都是让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保证小车在三种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开始水平运动的速度相同,这是相同条件,三种表面的粗糙程度不同,使小车在平面上受到摩擦阻力不同,这是不同的条件,实验现象如图所示,三个虚线小车标志着小车在三种表面上停止的位置。请同学们讨论并将观察到的现象和分析的结论填在表格里。 【师生共同分析】 (1)在相同条件下(小车在三种不同物质表面上开始运动的速度相同),小车在三个平面上,水平方向没有推力或牵引力作用时,仍然向前运动。这说明物体只要运动就得受力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也可以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在三种表面上由于存在阻力,总要阻碍小车前进,最终要停下来。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速度变化得越慢,小车前进得越远。 实验 次数表面 材料小车速度 变化快慢小车受 阻力大小小车前 进的距离1毛巾快大短2棉布较快较大较长3木板慢小长
  【实验总结】 如果小车运动时不受阻力,它前进得就越远。 (1)、伽利略的观点 直到17世纪,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才指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他分析到:运动的车停下来是由于摩擦力的原因,运动物体减速的原因是摩擦力。伽利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物体一旦具有某一速度,没有加速和减速的原因,这个速度将保持不变。 (运动的物体,如果阻力为零,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2)笛卡尔的观点 运动的物体,如果阻力为零,不但速度不变,方向也不变。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沿着原来的方向永远运动下去。 (3)、牛顿第一定律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建立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的第一条规律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惯性 我们把物体保持原有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3.惯性现象 (1)做教材演示实验。 将四个较大的象棋竖直叠放在水平的讲台上,用尺子迅速地打出最下面的一个棋子,上面的棋子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失去了第四个棋子的支持而落在正下方,引导学生观察上面三个棋子的状态。 将纸条放在水平桌面上,把光滑的石块压在纸条上,迅速地抽出纸条,石块会怎样?回答观察到的现象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2)【教师提问】 上面的两个实验都说明静止的物体的惯性,那么运动的物体有没有惯性呢? (3)演示实验。 将小车放在水平的讲台上,木块竖直放在小车上,突然拉动小车时,木块由于惯性向后倒。如图(a)所示;在水平方向运动的小车突然停止,车上的木块由于惯性向前倒。如图(b)所示。 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解释这一现象呢? 【教师归纳】 物体是运动的,由于惯性,物体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物体是静止的,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 【知识拓展】 请同学们回想乘车时的情形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汽车突然启动时,突然刹车时,转弯时,车上的乘客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 【教师点拨】 在回答汽车转弯时的惯性现象,要分析乘客具体在哪边的位子上。如汽车向右转弯时,乘客由于惯性保持继续向正前方运动,原来在车中站立的乘客要倒向左方。而坐在车厢左侧的乘客要受车厢向右的推力。 (4)惯性的利弊。 ①人们可以利用惯性给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的方便,如将东西扔出去、将衣服上的灰尘拍打掉等等。但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惯性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危害呢? 引导学生运用生活经验来思考。例如,惯性是造成许多交通事故的原因。行驶中的汽车和自行车刹车时,由于惯性不能立即停下来,即使是紧急刹车,也要向前运动一段才能停下来。 ②为避免发生交通事故,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的交通部门都采取了哪些措施?发布了哪些禁令? (5)我们把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那么惯性与惯性定律有什么区别呢? 【教师点拨】 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一切物体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是由物体的质量决定的。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由于惯性表现出的运动规律,其实质是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学生活动 学生分析、思考、交流、回答 要用力去推它。 这个问题在2000多年前人们就对它进行了研究, 20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根据当时人们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认识提出一个观点: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启发引导。 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速度减小得越 。 用Nobook实验平台改变实验条件,完成不同阻力甚至不受力时物体的运动情况 Nobook实验说明 用Nobook实验让学生对实验进行认真、仔细观察以获得足够的感性材料。
每次实验前向学生交代清楚实验的条件和做法,使学生找出实验中哪些条件不变,变化的是什么条件,不变:同一小车、同一斜面、让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上滑下,变化:三种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再针对实验结果,提出问题,让学生运用渗透比较,分析综合等研究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引导起变化的原因,使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动脑筋思考问题。改变实验条件,设定粗糙程度为0,木板长为最大。得出不受力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得越远”阻力为0,做匀速直线运动。为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提供了一定的感性材料。
通过太空课堂视频,让学生学习在太空中微重力条件下,物体不受力做匀速直线运动 在太空课堂实验基础指出牛顿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以事实为依据总结出一条经得起时间和实践检验的一条真理,牛顿第一定律。 用Nobook实验做鸡蛋惯性实验 使学生观察理解静止的物体具有惯性 使学生观察理解运动的物体也有惯性 学生讨论、强化认识 通过实验再来看一下物体具有惯性的例子。 【学生讨论后回答】 行人要走人行道,自行车要走慢车道,机动车在不同的道路上要有不同的限制速度。有些城市还有明确的快车道、慢车道与单行线。公安部门要求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防止在紧急刹车时受到伤害。 环节三:展示教师活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学到了那些知识,在实验探究中又存在哪些问题?还有什么想探究的问题?或者还有那些方面感到困惑或者想了解的? 学生活动 学生可以个别回答,或相互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小结。 学生梳理知识,谈一下在本节课收获了哪些知识,学会了哪些探索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谈对力的理解和认识)活动意图说明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听讲时的质疑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环节四:提升教师活动 1.正在运动着的物体,如果它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A.立即停下来 B.先慢下来,然后再停下来 C.改变运动方向D.沿原来的运动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2.关于惯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 B.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 C.物体惯性的大小与运动状态有关 D.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3.一位旅客在匀速直线前进的轮船的甲板上竖直向上跳起,这位旅客的落地点(不计空气阻力) A.在起跳点之后 B.在起跳点之前 C.仍在起跳点 D.无法确定 4.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只有在力的作用下物体才能运动 D.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一定改变 5.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下列说法中哪个正确 A.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变化 D.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不发生变化 6.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惯性现象应用的是 A.用手拍打衣服上的灰尘 B.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上撞几下 C.运动员采用助跑跳远 D.骑自行车时为了减速捏车闸 7.关闭发动机的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运动,在图中画出汽车受力示意图. 8.如图所示的小车实验,表面越粗糙,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________,它的速度减小得______;表面越光滑,摩擦阻力______,它的速度减小得______,当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为零时,它将做 ______运动. 学生活动 设置分值后小组竞争答题,相互质疑补充 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学生自己思考做题及教师的讲解,加深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特别是对惯性的理解,提高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一、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意义:力学基础定律之一。 二、惯性 1.定义:物体保持原有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 2.惯性现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