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知识结构
一、长度的测量
国际单位、测量工具
二、时间的测量
国际单位、测量工具
三、误差
概念、与错误的区别、减小误差的方法
长度的国际单位: 米 ,符号: m 。
1km=1000m=103m 1dm=0.1m=10-1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μm=0.000001m=10-6m 1nm=0.000000001m=10-9m
千米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微米
纳米
km
m
dm
cm
mm
nm
μm
10
10
10
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单位换算方法步骤
先“换”后“算”:不改变数字,利用等量代换将单位换算成我们需要的单位,之后进行数字化简计算。
先“换” 后“算”
物理量的原数字不变,原单位与换用单位之间进行等量代换
将各物理量单位前的数字进行化简运算
12.56cm= m= m
12.56×10-2
0.1256
314μm= m= cm
= cm
314×10-6
314×10-6×102
0.0314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 。
2.刻度尺的使用:(五会)
(1)会认:使用前,应该观察
① :是否磨损,若磨损则从后面清晰的刻度开始量起。
② :刻度尺的测量范围,便于选择合适的刻度尺。
③ :相邻两刻度线间的长度,决定测量精确程度。
一、长度的测量
刻度尺
零刻度线
量程
分度值
(2)使用时
①会放:把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物体保持平行,不能 。
②会看: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尺 ,不得斜视。
③会读:一定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 位。
(3)会记:要记录数据和 ,测量结果由准确值、
和 组成。
歪斜
垂直
一
单位
单位
估读值
它的零刻度线在哪里,是否磨损?
其零刻度线在左端(离最左端边缘有一小段距离),没有磨损。
8cm
1mm
单位
零刻度线
量程
分度值
它的量程是多少?
它的分度值是多少?
0
1
2
3
4
5
6
7
8
cm
认识刻度尺
图示中用厚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哪个是正确的?
思考
分度值 1mm ;
物体长度为 2.78cm 。
分度值 1cm ;
物体长度2.7cm。
分度值不同,读数也不同
想一想:如何测量铁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
a.测多算少法(累积法)
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
b.相互配合法(卡测法)
(适于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
c.化曲为直法(等效替代法)
测较短的曲线,例如地图册上的铁路线长
d.化直为曲法(等效替代法)
例如用已知周常的自行车轮测量马路的长度
常用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国际单位:秒(s)
常用单位:时(h)、分(min)等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1 h = 60 min
1 min = 60 s
测量时间的常用工具: 。读数:
停表
二、时间的测量
1.概念: 和 之间的差异叫误差。(来源:工具、方法、测量人员、仪器不准确)
2.误差是 避免的,但可以减小。
3.减小误差的方法有: 、使用精密的仪器和正确的测量方法。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
测量值
真实值
不能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三、误差
小盘分钟数+大盘秒读数
典例精析
1.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A”或“B”),测出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cm。
B
1.36
典例精析
例2 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 cm、12.36 cm、12.35 cm、12.75 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A.12.45 cm
B.12.34 cm
C.12.35 cm
D.12.36 cm
C
测量数据“12.75 cm”的准确值是“12.7”与其他数据不符,是错误的数据,应舍去。
物体的长度l=(12.34 cm+12.36 cm+12.35 cm)÷3=12.35 cm。
0
31
2
33
4
35
6
37
8
39
41
10
43
12
14
45
16
47
18
49
20
51
22
53
24
26
55
57
28
59
0
1
2
6
7
8
9
10
11
3
4
5
12
13
14
2.如图所示是某种机械停表的实物图,长针转一圈度量的时间是 30s ,分度值是0.1s ;短针转一圈度量的时间是 15min ,分度值是 30s(或0.5min),图中显示的时间是 9 min38.4s
1.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做误差
B.误差和错误一样是可以避免的
C.测量工具越精密,测量方法越先进,误差就越小
D.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