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PDF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PDF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4年秋学期期末学情调查
七年级生物试题
(时间45分钟满分30分)
请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个部分。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5分)
注意: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0.5分)
36.多彩的自然,奇妙的生物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异彩纷呈,下列选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A.网络上传播的电脑病毒
B.体内的蛔虫
C.溶洞中不断生长的石笋
D.炒熟的花生
37.诗句“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中描述的景象,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柳叶舒展
B.青梅结果
C.蝴蝶飞舞
D.春日渐长
38.四季中每每漫步溱湖湿地公园,总能看到美好的景象。下列生命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春天小草发芽、野花盛开一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B.小鱼游来游去寻找食物一生物具有遗传的特性
C.鸽子啄食地上的玉米粒一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秋天银杏树落下金黄色叶子一生物能适应环境
39.下图为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相关操作,与其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3
A.①为放置玻片标本,观察的材料必须薄而透明
B.②为大幅度下降镜筒,此时眼晴应该注视目镜
C.③为对光,若周围光线较暗时,应使用凹面镜
D.④上升镜筒,可通过反向旋转粗准焦螺旋完成
40.在“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频率的影响”的实验中,初始水温为20℃。若将水温调
至25℃,科学的操作是
A.向放有金鱼的20℃烧杯中缓缓加入热水,升温至25℃
B.放有金鱼的20℃烧杯直接置于酒精灯上,加热至25℃
C.另取烧杯加入热水或冰,水量与20℃相同,调至25℃
D.从20℃大烧杯中取出金鱼,再加入热水,升温至25℃
41.中央电视台每天在《新闻联播》前播出的《秘境之眼》深受广大动物保护者的喜爱,该
节目用镜头记录了部分濒临灭绝动物的某些行为活动。这种研究动物的方法是
七年级生物第1页共6页
A.测量法
B.调查法
C.观察法
D.实验法
42.为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某小组做了如图实验:取两个规格
直立‖玻璃管个弯曲
相同的烧瓶,同时装入等量的肉汤并煮沸,一段时间后,甲肉汤
变质,乙肉汤没有变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乙形成对照,变量是肉汤与瓶外空气是否接触
B.甲肉汤变质因为空气中的微生物进入了肉汤
C.此实验证明了,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空气
D.乙肉汤没有变质,说明了空气中没有微生物
43.如图所示为不同环境中生长的两种植物,据两者根系推断,
B
A植物分布的环境较B植物可能更
A.温暖B.湿润C.干旱D.寒冷
44.在“模拟小鸡吃虫”的实验中,把大小相近、煮熟晒干赤豆和绿豆各20粒均匀播洒在
10m的草坪中,两位同学模拟小鸡在草坪中寻找豆子。预测5分钟后两位同学“猎物”的
数量,正确的是
A.捕获的赤豆和绿豆数量相近
B.捕获的赤豆比绿豆数量要多
C.播洒的赤豆和绿豆都被捕获
D.捕获的赤豆比绿豆数量要少
45.下列单细胞生物中与发酵工业有密切关系是的
A.酵母菌
B.衣藻
C.草履虫
D.变形虫
46.苋菜红位于苋菜叶肉细胞的液泡中,搓洗后的水溶液或炒熟后汤汁呈红色,原因是上述
过程中破坏了苋菜的
A.细胞和液泡
B.表皮和叶脉
C.导管和筛管
D.营养和口味
47.血管是人体内物质运输的通道,在绿色开花植物体内物质运输的通道是
A.叶肉细胞
B.下表皮的气孔
C.叶绿体
D.导管和筛管
48.在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生理盐水的作用是
A.增加细胞活性B.杀死细胞
C.消毒杀菌
D.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49.绿色植物生长需要的原料来自叶片和根系,人体生存需要的原料来自
A.肺和胃肠
B.鼻和口腔
C.肝和心脏
D.脑和神经
50.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河水、池泥、水藻、植食性小鱼、透明玻璃瓶、凡士林和玻璃
板等材料制作了一个生态瓶,如图所示。若要维持该生态瓶较长时间
的平衡,正确的做法是
A.水藻、植食性小鱼应选择好看、观赏性强的物种
B.加入的生物种类越多,该生态瓶维持的时间越长
C.瓶内生物数量要与玻璃瓶容积合适,动物宜小而少
散射光下
D.该生态瓶放在散射光下,是为维持小鱼生活的水温
七年级生物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