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课件(共25张PPT+1个内嵌视频)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课件(共25张PPT+1个内嵌视频)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是什么?
温故知新
在巴黎奥运会中你感受到了哪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争做民族复兴时代新人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学习目标
1.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要求
2.掌握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核心及其地位、作用、形成、丰富与发展
3.记住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要求
当奥运会遇上中国风,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在女子花样游泳团体赛中,8位运动员以《速度与激情》《万有引力》以及《生命之光》为主题,从甲骨文这一巧妙的动作设计到手型上典型的“兰花指”,再到根据中国窗花元素设计的泳衣,以及陆上动作里的武术元素咏春,让中华传统文化的力与美,在中国花游姑娘们的优美姿态中,得到完美展现;
艺术体操个人全能决赛中,中国选手王子露以一身带有古代将士战袍元素的体操服出场。第四轮,伴随着《醉太平》的曲目,王子露将中国风的设计巧妙地融入到舞蹈编排中;
而在艺术体操女子团体全能决赛中,中国艺术体操的姑娘们以总分69.8分,拿下该项目的金牌。在决赛三带两球项目《凤鸣凌霄》表演中,伴随着动听的音乐,姑娘们灵活地运用彩带和球,以精准的动作、极具张力的表演,诠释了汉唐国风的民族美学;自由式小轮车女子决赛最后一轮表演,中国选手邓雅文在手握第一轮获得全场最高分92.50的情况下,用出其杀手锏的“神龙摆尾”两圈。这个有着浓浓国风特色的动作是她对冲击奥运金牌,交出的最好答卷。
议学活动一:根据议学情境,小组合作探究巴黎奥运会中国代表队是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
议学提示
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国际赛事中,提升国家文化影响力,挖掘其价值情感,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
(继承)
(继承)
(继承)
(继承)
继承
创新性发展
发展
创造性转化
立足甲骨文、兰花指、窗花、古代将士战袍、汉唐国风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体育运动的方式,通过奥运直播等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和传播媒介呈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力与美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区别 着重点 在于改造和转化 在于创新和发展
对象上 是“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这其中既包括内涵也包括形式,内涵是要有当代借鉴价值的,形式是陈旧落后的。 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这里只是指内涵而不包括形式,指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的内涵
途径上 侧重改造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 侧重对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
目标上 重在激活由于表达形式陈旧等客观原因而减少甚至丧失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重在进一步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实质 强调继承 强调创新
联系 ①二者是一个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却又各有侧重、有所区别。 ②前者是后者的前奏,后者是对前者的升华。
比较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1、《经典咏流传》将古代经典诗词以流行音乐的方式“唱出来”。
2、“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汲取了我国传统文化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可载舟,亦可覆舟”“仁政”的民本思想的合理成分,同时又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
3、将甲骨文做成可爱的“表情包”。
4、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孝”更多强调个人对家庭对封建统治者的绝对服从;今天讲“孝”,则突出亲子双方平等、互相尊重的内涵。
5、将三星堆遗址考古发现的文物做成年轻人喜欢的畅销款盲盒。
创造性转化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创造性转化
判断:下列属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还是创新性发展?
创新性发展
闪耀的成绩背后,是中国体育健儿为国争光的高度使命感,把祖国荣誉放在最高位置,全力以赴、奋勇拼搏。
郑钦文夺冠后深情告白,“在我心中,奥运会比大满贯重要得多,因为国家的荣誉超过个人,所有的艰辛在这一刻都是值得的!”
潘展乐破纪录夺冠后,有观众让他在国旗上签名,潘展乐说:“国旗上签不了。”这一声婉拒,道出心中的热爱与珍视。对于这块沉甸甸的金牌,潘展乐表示,它对国家意义重大,要献给伟大的祖国。
马振昭在柔道女子78公斤级项目中获得铜牌,带着满脸泪水,她双手指向胸前的国旗标志和背后的“CHINA”字样,“我没有辜负国家,没有辜负大家,我拼尽了全力。”
马龙4战奥运,斩获6块金牌,他表示,接过前辈们的接力棒,要将中华体育精神传播出去……
议学活动二:结合材料思考
你从他们的身上看到了什么精神?有什么共同点?
以爱国主义
为核心
团结统一
勤劳勇敢
爱好和平
自强不息
强调整体意识得到普遍认同和升华 ,民族内部团结,国家统一
强调热情好客、睦邻友好、崇尚交流。如国际交流,走和平发展道路
强调的是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不畏强暴、英勇顽强 。如业精于勤、勇者不惧
强调的是永无止境的创业追求,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
如愚公移山、精卫填海。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核心;旗帜
精神支柱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VR网上展馆
湖南雷锋博物馆 VR网上展馆
西柏坡革命博物馆 VR网上展馆
抗疫纪念馆
VR网上展馆
红色展馆讲解员
(1)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支撑作用)
(2)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激励作用)
(3)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指引作用)
总结:【精神支柱+精神动力+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价值追求+精神火炬】
3、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措施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① 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
② 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和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③ 弘扬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创造性转化
与创新性发展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2、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要求
1、基本内涵:
2、核心:爱国主义(地位+作用)
3、作用:
4、形成、丰富和发展:
5、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课堂总结
1.奥运赛场解说词,赞美杨倩射击的身姿“除却君身三重雪,天下谁人配白衣”;零零后跳水小将,无惧无畏勇创佳绩,他们是“雏凤清于老凤声”。我们对奥运健儿的赞美与厚望,不是“amazing、perfect、wonder-ful”就可以诠释出的情感。我们从中可感悟到中华文化( )
①博大精深,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魅力
②特点鲜明,具有美好的精神向往和文化追求
③独领风骚,具有冠绝天下的文化形式和内容
④源远流长,具有旺盛生命力和强大的凝聚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材料强调中华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以诗词传情抒怀)和独特的民族情感表达方式(美好的精神向往和文化追求),可知①②符合题意。“冠绝天下”夸大了中华文化的地位,③不选。④由材料无法得出,不选。
课堂练习
A
2.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毁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更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精神支撑。伟大建党精神( )
①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②其核心突出表现为伟大的团结精神
③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概括
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解析】②错误,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强调的是不负人民,伟大的团结精神并不是其核心突出表现;
③错误,建党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丰富和发展,不是高度概括。
3. 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在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中,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一精神财富跨越时空、与时俱进,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民族复兴不断开拓前行。由此可见,伟大建党精神( )
①体现了民族整体风貌,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源自长期的社会实践,是凝聚人心的强大力量
③蕴含深厚的家国情怀,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
④丰富了民族文化的内涵,是民族文化的结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解析】伟大建党精神源自长期的社会实践,蕴含深厚的家国情怀,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是凝聚人心的强大力量,②③符合题意。中华民族精神体现了民族整体风貌,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①错误。伟大建党精神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④错误。
4.(2023·浙江·高考真题)广袤的神州大地上,处处留下青年奋斗的足印。从攻克“卡脖子”的科技难题到写好乡村振兴的宏大文章,从筑梦经济建设大舞台到服务社会民生最基层,无数青年扛起责任,勇毅担当,用拼搏奉献书写了新时代青春答卷。他们用行动( )
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构筑中华民族精神
③证明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
④表明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解析】
②错误,他们用行动丰富和践行中华民族精神”;④不合题意,材料未涉及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
4.【2020年课标Ⅲ】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历来注重敦亲睦邻,讲信修睦、协和万邦是中国一以贯之的外交理念。我们提出了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就是要诚心诚意同邻居相处,一心一意共谋发展,携手把合作的蛋糕做大,共享发展成果。提出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 )
① 彰显了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强大生命力
② 表明传统文化焕发生机取决于时代的变迁
③ 增强了坚守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和形式的信心
④ 是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范例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③④
B
5.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于2021年2月2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是( )
①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② 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③ 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动力
④ 改革开放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B
6.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我国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名义颁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给抗美援朝的英雄们颁发纪念章( )
① 主要是基于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② 能够引导人们继承革命传统,激发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
③ 能彰显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④ 能够激励中国人民进一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2. “诗词唱经典,中国正流行”,《经典咏流传》将中华经典的诗词文化与电视媒介、网络平台有机结合,兼顾内容上的意境悠远和表现形式上的通俗易懂。经典传唱人结合自身的音乐风格,将经典诗词转化为优美的歌曲,用现代的唱法和曲调来演绎传统经典,引起了广大观众的积极反响和强烈共鸣。该节目的成功之处在于(  )
① 运用大众传媒,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② 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③ 树立文化自信,增强世界各国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④ 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结合钦州市坭兴陶文化保护的实际情况,围绕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角度向钦州市政府提几点建议。
5.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省景德镇市考察调研时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古至今从未断流,陶瓷是中华瑰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名片。”
钦州坭兴陶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因产于广西北部湾沿岸的钦州市而得名。坭兴陶历经千年传承和发展,形成了特有的无釉还原烧制工艺。钦州坭兴陶以钦江两岸特有的白泥、紫红泥为原料,经搂、挥、辘、挑、熎、光六大传统技法制作而成。在高温烧制下,坭兴陶会产生神奇“窑变”,出窑打磨去璞后呈现出古铜、紫霞、铁青、金黄、墨绿以及天斑、虎纹等自然色彩纹理,可谓“火中求宝,难得一件;一件在手,绝无类同”,因而具有极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2008年,钦州坭兴陶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钦州坭兴陶是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坭兴陶曾几经兴衰,近年来在钦州市政府的大力扶持以及行业人员的协力推动下,产业得到较快的发展,但在文化传承中仍存在创新不足、内涵不深、方向模糊、受众面小、人才匮乏等问题。
总之,坭兴陶艺术的传承应注重时代性与记忆性结合、多样性与本土性结合、艺术与科技融合,增强社会效益,强化对新生代传承人的培养,传承技艺精髓,使文化艺术融入现代生活、服务社会需求,并在数字化经济技术发展的背景下,加强数字化的研究与实践,借助数字技术来创新非遗传承、记录、传播的方式和途径,从而使坭兴陶艺术适应当代社会的文化生态,实现活态传承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