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权力行使注意界限 教学课件(共35张PPT+1个内嵌视频)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权力行使注意界限 教学课件(共35张PPT+1个内嵌视频)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新课导入
第四课 《侵权责任与权利界限》
第二框: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
第一目:民事权利有限制
第二目:妥善处理相邻关系
第一单元——民事权利与义务
核心素养
科学精神:辨清不同民事权利的法定界限,明确作品的合理使用与法定许可使用的条件。
法治意识:不动产权利人在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同时,应该注意到相邻方的合法权利。树立依法承担责任意识。
政治认同:坚持权利义务统一原则,行使权利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
公共参与:有限制地行使民事权利。
必备知识:
行使民事权利不能超过正当的界限,法律对名誉权、著作权等权利的限制,相邻关系的内涵和主要类型,相邻关系处理的规则和意义。
关键能力:
通过具体案例及民法典条例等资料阐述民事权利的限制内容及对名誉权、著作权等权利的限制,初步提高辩证分析能力,梳理界限意识。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树立保护相邻方权益的观念。
学习目标
重点和难点:公民行使民事权利的界限;不动产相邻关系的处理规则;处理好相邻关系的意义;民事主体不得滥用民事权利;相邻关系是对不动产所有权的限制或延伸
预习提纲
1. 民事权利行使的界限(要求)?
2.★民法对人身权(名誉权)设定哪些界限?
3.★民法对著作权设定哪些界限?
4. ★相邻关系的实质、类型?
5. ★正确处理相邻关系的原因(必要性+意义)、
6.★正确处理相邻关系的要求(原则+法律依据+具体要求)?
第一目
民事权利有限制
案例:林某在某电商平台注册了一家店铺,并通过了实名认证。云某通过网络在该店铺订购了一条某品牌的裤子。收到货品后,云某发现货品与网页宣传不符,就发表了买家评论并给予差评。之后,双方为此产生争议,云某又追加评论,谈了自身感受。林某对此大为不满,以云某恶意差评,侵犯该店名誉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云某侵害名誉权。
想一想:你在网购时给过差评吗?你认为云某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为什么?行使民事权利要注意什么?
行使民事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界限。
小云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要具体分析。
根据最高法公报案例:网络交易中买家给“差评”若不是出于恶意诋毁商业信誉的目的,则不属于侮辱诽谤行为。案例中云某对商品质量及经营者服务的评价仅是个人对商品及服务的情感表达,并没有诽谤、诋毁、损害等违反法律的行为,不构成侵权。
给不满意的商品和服务打差评是我们每
个消费者的权利,同时,我们给评价也不
能“太任性”,要遵守诚实信用原则。在互
联网时代买家、卖家要共同遵守相关法律规
定和网络道德规范。
如果小云追加的评论中有诽谤、低毁的,则构
成侵权。
点评:
1、含义:权利通常意味着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实施某一行为的自由。
2.★民事权利行使的界限(要求):
民法强调对权利的保护,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的界限。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
一、民事权利有限制
要遵循诚信原则;不违法;不违背公序良俗
3.★民法对名誉权(人身权)设定的界限
①对经营者的产品质量或者服务质量进行批评、评论,就不能认定为侵害名誉权,因为这些行为是保障消费者批评监督权所必需的。但借机以诽谤、诋毁、侮辱等方式损害对方利益的,则构成侵权。
②[相关链接]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捏造、歪曲事实;
(二)对他人提供的严重失实内容未尽到合理核实义务;
(三)使用侮辱性言辞等贬损他人名誉的,则构成侵权。
在作业中引用他人文章的一大段话。
从同学那里拷贝一份应用软件,安装到自己的电脑上。
从网上找到一首流行歌曲,下载到自己手机上。
中学语文教材书中收录一篇某当代作家的散文。
以上行为是否侵犯著作权?为什么?
P36 探究思考
合理使用
如正规网站下载,合理使用
如下载盗版,则侵权
法定许可使用
如该正版软件被规定只能安装在一台电脑上,则构成侵权
如果允许安装在多台电脑上,则不构成侵权
①作品的合理使用(无需同意、不必付费):
A、含义:在特定的情形中,使用作品不需要著作权人同意,也不必支付使用费。
B、特定情形:
a.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b.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c.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d.为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
4.★民法对著作权的限制:作品的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使用。
判断:著作权依法受到保护,只要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并未支付使用费使用他人作品都构成侵权。这一观点对吗?
一、民事权利有限制
4、★对著作权的限制:
作品的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使用。
②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
A、含义:……除非权利人事先声明不许使用,他人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同意,直接使用……,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使用费。
B、特定情形:
a.报刊转载其他报刊上发表的作品;
b.在为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的教科书中,汇编已经发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等。………
在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使用的情况下,都仍须指明作者和作品出处
案例分析
思考:张某和李某的行为是否侵犯了著作权?为什么?
张某和李某各买了一张音乐CD。张某用来自己欣赏,有时也借给好朋友听;李某经营一家酒吧,他在营业时间播放CD,作为背景音乐。
提示:①张某播放CD供自己和朋友欣赏,不构成侵权。因为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出于个人学习、研究、欣赏的目的而使用他人作品,属于合理使用。
②李某在营业时间播放CD,作为酒吧的背景音乐,构成侵权。因为用于营业场所播放,具有商业性,不属于合理使用。
主要表现 具体情形
合理使用 使用作品不需要著作权人同意,也不必支付使用费 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为报道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改编、汇编、播放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
法定许可使用 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同意,直接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使用费 报刊转载其他报刊上已经刊登的作品;
在为实施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的教科书中,汇编已经发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等。
【知识整合】区别作品的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使用
在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使用的情况下,都仍须指明作者和作品出处
对点训练
1.甲老师在期中考试题目中引用某乙的一幅漫画,某乙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认定甲老师构成对某乙侵权。法院审判的依据可能是什么?
甲老师引用某乙的一幅漫画命题,属于作品的合理使用,一般情况下不构成侵权;但是应该在命题时注明作者的姓名和作品的出处,否则也会形成侵权。
2.张某和李某各买了一张音乐CD。张某用来自己欣赏,有时也借给好朋友李某听;但李某经营一家酒吧,他有时也在营业时间播放该CD,作为背景音乐。张某和李某的行为是否侵犯了著作权?为什么?
①张某播放CD供自己和朋友欣赏,不构成侵权。因为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出于个人学习、研究、欣赏的目的而使用他人作品,属于合理使用。
②李某在营业时间播放CD,作为酒吧的背景音乐,构成侵权。因为用于营业场所播放,具有商业性,不属于合理使用。
对知识产权在著作权上的限制
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
1.区别:
(1)合理使用不能以营利为目的。这出于对公平原则的考虑。
(2)法定许可使用和合理使用的区别在于法定许可需支付使用费,而合理使用不需支付使用费。法定许可与合理使用的使用方式不同。
2.相同点:合理使用、法定许可使用均应说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和出处,并且应尊重作者享有的其他权利。
重难点突破
民法为不同民事权利设定了界限
民事权利有限制
对名誉权保护有限制
作品的合理使用
【案例】小陆家的西侧是某公司的经营场所,中间隔一条宽15米左右的公共通道。该公司为给其东面展厅的外部环境照明,在展厅围墙边安装了4盏照明灯,每晚7时至次日晨5时开启。照明灯高度与小陆家的阳台持平,最近处离居室20米左右,其间没有任何物体遮挡。照明灯开启后,灯光除照亮展厅外,还照射到周围住宅的外墙上及小陆家的居室内。夜间从阳台上目视照明灯灯光,非常刺眼。小陆家要求该公司停用照明灯,但该公司认为安装使用照明灯是其正常需要,而且该照明灯也有利于周围居民夜间行走,故不同意停用。
上述情形似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请你断一断这起邻里纠纷案。
提示:①该公司在自己的围墙边安装使用照明灯,尽管是应享有的权利,但该公司的照明灯照明影响了小陆及其家人的生活,所以是一种侵犯居民合法权益的行为。②小陆家与该公司在法律上属于不定产相邻关系,该公司因照明等利用相邻不动产的,应尽量避免损害小陆家的合法权利。双方在行使权利时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
第二目
妥善处理相邻关系
二、妥善处理相邻关系
1. 相邻关系的含义、实质及类型
(2)实质:相邻关系是对不动产所有权的限制或延伸。
(3)类型:
①相邻用水、排水关系;
②相邻通行关系;
③相邻不动产利用(土地、房屋、林木、地上的固定物)与管线安设关系;
④相邻通风、采光、日照关系 ;
⑤相邻有害物质排放关系,等等。
(1)含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毗邻的不动产所有权人或使用人,在行使不动产的所有权或使用权时,因相邻各方应当给予便利和接受限制而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2.为什么要妥善处理相邻关系
(1)必要性: 邻里之间如果在排水、通行、通风、采光、观景等方面处理不当,就可能引发侵权纠纷;(P37第一段)
(2)意义: 法律规定相邻关系,对于保护相邻不动产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稳定社会秩序,具有重要的意义。(P38第一段)
二、妥善处理相邻关系
(1)处理相邻关系的原则:
民法典规定,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
(2)法律依据:
法律、法规对处理相邻关系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可以按照当地习惯。
(3)具体要求:
相邻关系一方在为自己便利行使权利时,应当照顾到相邻方的利益。例如:民法典规定,不动产权利人应当为相邻权利人用水、排水、 通行等提供必要的便利;不动产权利人因用水、排水、 通行等利用相邻不动产的,应当尽量避免对相邻的不动产权利人造成损害。
3.如何处理相邻关系
二、妥善处理相邻关系
有利生产原则: 正确处理相邻关系,有利于促进生产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能够提高社会成员的社会责任感。
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原则:兼顾各方的利益,互谅互让,团结互助,有利于促进社会安定团结,正确处理相邻各方因使用权或所有权发生的争议。相邻方的矛盾纠纷如不能及时化解,必然会影响社会的稳定。
公平合理的原则:相邻关系种类繁多复杂,在处理因相邻关系产生的纠纷时,应当实事求是,兼顾各方面的利益,根据公平合理原则,应当注意到历史形成的习惯,合情合理地妥善处理好纠纷。
知识拓展: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
探究分享P38:徐某在住宅楼三层的自家阳台上搭建了鸽舍,饲养、放飞信鸽。鸽粪给楼下住户造成严重的污染,放飞的信鸽也严重地影响邻居的休息。几户邻居与徐某协商无效后,将他告上人民法院,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并进行赔偿。徐某则认为自己有权在自家阳台养信鸽。
思考:徐某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吗 请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1)徐某应承担民事法律责任。
(2)理由: ①公民在从事民事活动时,必须遵循公平原则、绿色原则、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徐某在自家阳台搭建鸽舍,徐某饲养信鸽的行为未违反法律规定,却给邻居带来了严重污染,并严重影响邻居休息,这违背了公平原则,也不符合社会公德的要求。
②依据法律规定,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相邻关系一方在为自己便利行使权利时,应当照顾到相邻方的利益。相邻关系的一方给相邻方造成妨碍或者损失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赔偿损失等。徐某应该本着不影响楼下邻居正常生活的原则妥善安置鸽舍。(楼下的邻居应本着互谅互让的原则,理解养鸽人对鸽子的情感,如果徐某调整鸽舍后能够排除妨碍,则应当理解接受。)
相邻权纠纷中当事人基本上都是邻居,甚至有些还是亲戚,在生产生活中朝夕相处,本着和平友好相处的态度互相退让、协商一致,是最佳的解决方式。一般情况下发生居民间的相邻权纠纷,可以通过自主协商,或者找如物业公司、居委会、片区民警等的第三方介入调解,解决矛盾。
相邻权纠纷的解决方式
小结:妥善处理相邻关系
含义 依法规定,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毗邻的不动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行使不动产的所有权或使用权时,因相邻各方应当给予便利和接受限制而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原因 ①邻里之间如果在排水、通行、通风、采光、观景等方面处理不当,就可能引发侵权纠纷。②法律规定相邻关系,对于保护相邻不动产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稳定社会秩序,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质 相邻关系是对不动产所有权的限制或延伸。
类型 相邻用水、排水,相邻通行,相邻不动产利用与管线安设,相邻通风、采光、日照,相邻有害物质排放等
要求 ①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②法律、法规对处理相邻关系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可以按照当地习惯。③相邻关系一方在为自己便利行使权利时,应当照顾到相邻方的利益。
法律依据 民法典规定,不动产权利人应当为相邻权利人用水、排水、通行等提供必要的便利;不动产权利人因用水、排水、通行等利用相邻不动产的,应当尽量避免对相邻的不动产权利人造成损害。
妥善处理相邻关系
相邻关系的基本要素
(1)相邻关系的主体是不动产的所有人或者占有人。
(2)相邻关系的主体所有或占有的不动产之间相互毗邻。
(3)相邻关系是基于不动产的相互毗邻而发生,随不动产的存在而存在。
【提醒】“相邻”意味着只要他人不动产的使用对自己不动产的使用产生影响,或者说对本人不动产的使用影响到他人不动产使用的整个辐射面积和空间,都可称作“相邻”。如一楼产生噪音,六楼被感知,仍可谓一楼与六楼相邻,可径直基于相邻关系行使相邻权。
知识拓展
相邻关系类答题套路:
法律规定相邻关系,对于保护相邻不动产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稳定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维护和谐邻里关系,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民法典规定,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
相邻关系一方在为自己便利行使权利时,应当照顾到相邻方的利益。
应当尽量避免对相邻的不动产权利人造成损害。
课堂小结
权利行使注意界限
妥善处理
相邻关系
正确处理相邻关系
民事权利
有限制
相邻关系
权利行使有界限
对名誉权的限制
对著作权的限制
民法为不同民事
权利设定了界限
实质
类型
为什么?
怎样处理?
1.公民行使民事权利受到限制,是对公民合法权益的侵害。( )
【答案】×。提示:公民在行使民事权利时,有法律法规的限制、国家政策的限制、社会公德的限制、他人合法权益的限制等。公民行使权利受到一定的限制,实际上也是对公民行使权利的保护,二者是对立统一的。
2.李某未经张某同意私自建造小凉棚,且遮挡张家的光线。张某有权要求停止侵害、给予赔偿。(  )
【答案】×。提示:李某未经张某同意私自建造小凉棚,且遮挡张家的光线。张某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
3.出于个人学习、研究、欣赏的目的而使用他人作品属于侵害著作权。(  )
【答案】×。提示:出于个人学习、研究、欣赏的目的而使用他人作品属于作品的合理使用,没有侵害著作权。
4.相邻关系的主体是相邻不动产的所有权人。(  )
【答案】×。提示:相邻关系的主体既包括相邻不动产的所有权人,还包括相邻不动产的使用权人。
判断
真题练习
1.(2023·海南)著作权是权利人针对特定作品依法享有的支配和获取利益的权利。他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擅自使用作品,有可能构成侵权。下列属于侵犯著作权的是( )
①小董从网上下载了一首流行歌曲供个人欣赏
②某出版社无偿原文出版了近代学者梁启超的署名文集
③最新版的教辅用书匿名全文收录了当代作家莫某的一篇短文
④小郑的毕业论文未标出处使用了林某已发表文章的大段原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①:小董从网上下载一首流行歌曲供个人欣赏,这符合作品的合理使用情形,未侵犯著作权,①不合题意。
②:著作权属于自然人的,保护期是作者有生之年加去世后50年。某出版社无偿原文出版近代学者梁启超(1873-1929年)的署名文集,没有侵犯著作权,②不合题意。
③:最新版的教辅用书匿名全文收录了当代作家莫某的一篇短文,“匿名全文收录”已经侵犯了著作权,③符合题意。
④:在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使用的情况下,仍须指明作者和作品出处。小郑的毕业论文未标出处,属于侵犯著作权,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D
2.(2023·湖北)甲乙毗邻而居,二人因琐事多次争吵,关系交恶。甲为泄愤,故意将空调外机移装在正对着乙卧室窗户的墙上,噪音和热浪导致乙无法开窗通风透气。乙找甲交涉,要求其移除,甲辩称:“我是安装在自家的外墙上,又没有侵犯你的地盘,嫌吵你可以关窗”。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甲的行为( )
①违反了民法的绿色原则 ②违反了民法的诚信原则
③侵害了乙的所有权 ④是行使自己的所有权,所以并无不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①:甲为泄愤,故意将空调外机移装在正对着乙卧室窗户的墙上,噪音和热浪导致乙无法开窗通风透气。因此违反了民法的诚信原则,②说法正确。①观点不符合题意。
,②③:相邻关系是对不动产所有权的限制和延伸,甲故意将空调外机移装在正对着乙卧室窗户的墙上,排放噪音和热浪,因此侵害了乙的所有权,③说法正确。
④:甲虽然是行使自己的所有权,但也侵犯了邻居乙的所有权,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进行,因此甲违法,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c
3.“相邻原则”要求人们必须保持必要的注意或谨慎,以免让可预见的作为或者不作为伤及四邻。比如,我国法律规定,在高空坠物伤人案件中,业主要举证坠物与自己无关,未能举证或者确系无法找到实际抛物者(坠物所有人)的,该楼道全体业主共同承担赔偿责任。这就是“相邻原则”的应用。这一原则对公民的启示是( )
①行使权利时不能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②义务是法定的,不容推卸
③行使权利必须坚持他人利益优先的原则
④树立边界意识,在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相邻原则”要求人们必须保持必要的注意或谨慎,以免让可预见的作为或者不作为伤及四邻,这启示公民行使权利时不能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要树立边界意识,在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①④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义务是法定的”,②不符合题意;“坚持他人利益优先的原则”说法错误,③排除。[答案]B
B
4.杨某和洪某同住在重庆市涪陵区某小区,是同楼层相邻两间房的邻居,洪某从电梯门到家途中必经杨某房屋入户门前的公共过道。杨某在新房装修时,将房屋入户门由向内开改为向外开。
洪某测量发现,小区楼层的公共过道大约是132厘米,一个入户门约有95厘米,如果入户门改成外开门的话,打开门时公共过道只剩不到40厘米的间距,而且住户开门的时候也看不见门外面的情况。洪某认为,杨某在未取得其同意的情况下,擅自更改了入户门的朝向,不但侵占了公共空间,也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此,洪某多次与杨某协商,要求杨某将入户门按照开发商原来的设计,由外开改回内开,但杨某始终不愿意。后因双方协商无果,洪某诉至法院。法院判决杨某于判决生效后10日内,将入户门由目前的外开改为内开。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分析法院作出这一判决的合理性。
答:
①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4分)
②洪某与杨某之间构成相邻关系,杨某为图自己方便,在未征得洪某同意的情况下,将其房屋的入户门由向内开改为向外开,给洪某的通行造成妨碍,即已给相邻方造成了生活不便,侵害了洪某的合法权益。(4分)
③故杨某应当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的法律责任。(2分)
谢谢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