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版】美术五下第6课《做个胸卡送老人》核心素养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岭南版】美术五下第6课《做个胸卡送老人》核心素养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6做个胸卡给老人 教学设计
课题 做个胸卡给老人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五年级
教材分析 《做个胸卡给老人》这一课是岭南版五年级美术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课程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学生的情感教育和品德塑造,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动手制作胸卡的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不仅教授学生胸卡设计的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理解胸卡作为身份标识的重要性,同时融入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教育。通过这一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在动手创造中深化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培养社会责任感与人文关怀精神。
2022新课标要求 1、能通过与老年人的交流和互动,学生需学会尊老爱幼,感恩回馈,增强对老年人群体的理解和尊重,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2、在学习完理论之后尝试自己创作的过程中,能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设计和制作胸卡,培养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同时提升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结合多个创意特点和设计灵感完成美术创作,增强个人所得感。3、学会学会从胸卡的外形、色彩、图案、文字等方面进行创新设计等方面,锻炼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升审美水平,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尊老敬老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这些意识的形成将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1. 通过引导学生动手制作胸卡,融入色彩搭配、图案设计、材料质感等审美感知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审美情趣及对老年人的尊重与关爱,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美的创造与表达,同时提升个人审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审美感知)。2. 通过深入理解设计要素、提升审美能力、激发创意灵感,引导学生明确设计步骤,动手制作独特且实用的胸卡,并在过程中发挥创意,最终通过评价与反馈进行作品优化与课后延伸,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同时培养尊老敬老的美德。(艺术表现 创意实践)。3. 在给老人做个胸卡中,学生可以了解胸卡的传统美术技法、文化内涵和设计理念,从而增强对岭南文化或其他地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同时,胸卡的设计和制作也鼓励学生结合老人的喜好和需求,进行大胆的创新和尝试,这既体现了对老年人的尊重和关爱,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文化理解)
学情分析 本课程的目标群体为四年级学生,他们大多在10-11岁之间,进一步接触系统化的美术课程。由于年龄相对较小,他们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和情感表达都处于发展到形成的过渡阶段。大部分学生对于美术课程充满好奇和兴趣,但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在美术方面的天赋和兴趣可能更为突出。
重点 能够培养学生设计思维、动手能力、文化理解与尊老意识。
难点 能够将所学知识点融入到胸卡实际制作当中。
材料准备 教学材料、举例艺术作品、引入视频、油笔、剪刀、卡片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观看视频。让我们做一张别致的胸卡送给爷爷奶奶吧,感谢老人大半辈子的辛劳,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一些方便、多一些安全感,感受时代对他们的关怀。(出示图片) 观看视频,初步认识《流民图》。 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课题内容。
讲授新课 一、欣赏·感受(一)《给爷爷读报》是蒋兆和1956年创作的一幅中国画,通过描绘孙女为爷爷读报的温馨场景,展现了新中国人民幸福生活的片段,寓意着新旧社会的交融与新生,以及作者对和平与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出示图片)小博士老年人体质下降,容易生病。外出时如果突然 发病,得不到及时救治,容易发生危险。做个胸卡写下一些注意事项,让过往的好心人更好地了解老人的身体状况,能够更快地帮助老人转危为安。二、欣赏·感受(二)(出示图片)问:同学们欣赏完上述老年人信息卡示例图,你们有什么感受呢?与大家一起分享。答:欣赏完老年人信息卡示例图,我首先被其实用性吸引。卡片上信息详尽且布局合理,方便紧急时快速获取,同时设计考虑到老年人视力,字体清晰易读。答:它不仅是信息的载体,更是情感的桥梁,彰显了社会对老年群体的尊重与帮助,促进了社会的温情与和谐。小贴士:老年人的安全标识与社会关爱体现它不仅是一种身份标识,能够在老人迷路或遇到紧急情况时,迅速提供其姓名、家庭住址和紧急联系人等关键信息,帮助他人及时联系到老人的家属或监护人,确保老人的安全。同时,胸卡也体现了社会对老年人的关爱和尊重,通过提供便捷的沟通方式,让老人更容易获得他人的帮助和支持。三、艺术欣赏(出示图片)四、实践练习1、怎样设计胸卡的外形、色彩、图案和文字,才能既醒目,又让爷爷、奶奶喜欢呢?外形:采用丰富的几何图形,新颖、有创意,注重实用性。(出示图片)色彩:鲜艳但不刺眼,如暖色调的橙、黄、红,增加醒目度且温馨。(出示图片)图案:选择寓意长寿、吉祥、美好的简洁图案,如寿桃、松树,体现关怀。(出示图片)文字:清晰易读的字体和字号,包含姓名、地址、紧急联系人、电话、老人的重要信息(有什么疾病,血型)等必要信息,排版美观。(出示图片)2、胸卡上除了要写上老人的姓名、住址及亲人的联系方式外,还可以有什么内容呢 健康状况简述:如糖尿病、心脏病等,便于紧急处理。医疗关键信息:血型、过敏药物及常用药物。紧急联系人备注:关系及优先顺序。个性化小贴士:兴趣或特别需求,促进交流。二维码:扫描获取更多详细健康信息。安全提示:如听力、视力障碍提醒。3、做一张美观别致的胸卡送给爷爷、奶奶。 (出示图片)如何制作一张美观别致的胸卡送给爷爷、奶奶呢?(出示图片)1.设计外形,在硬卡纸上画出外形,再用小剪刀裁剪。2.设计图案,选择老人家适合的图案。3.配上漂亮的色彩。4.写上工整大方的文字。5、装上胸卡夹子或吊绳。优秀作品欣赏(出示图片) 学生认识《流民图》。学习小知识。完成问题思考。学习老年人的安全标识与社会关爱体现等方面。学生完成艺术作品欣赏。进行实践练习。 初步引导学生认识《给爷爷读报》,了解图片背后的故事。完善教材内容,强化学生的知识体系,认识胸卡的作用。引导学生结合举例思考并回答思考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引导学生认识胸卡对老人的重要性。列举例子,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的掌握。引导学生学会结合所学进行胸卡创作,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课堂练习 学习了本课,我们学会了制作胸卡帮助走失的老人,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帮助到老人们呢?想一想,下节课我们继续交流! 完成课堂练习。 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内容。
课堂小结 学生亲手设计并制作胸卡赠予老人,这一实践不仅锤炼了他们的美术技巧与创新思维,更深刻地让他们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韵味与价值,从而深化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尤为重要的是,这一举动在学生心中播下了尊老敬老的种子,强化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铺设了坚实的基石。在创作完成各自绘画作品的同时,作品展示环节更成为了学生间相互启迪、交流学习的宝贵机会,共同绘制出一幅幅绚烂多彩的心灵画卷。 进行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板书 做个胸卡给老人1、欣赏 感受《给爷爷读报》背后的故事2、欣赏 感受老年人信息卡的制作3、艺术欣赏拥有或没有胸卡的老人状态4、进行实践练习 观看板书 强调教学重点内容。
课外拓展/课外阅读内容 1、为什么老人需要胸卡?便捷支付:支持电子支付方式,降低老人受骗风险,同时方便日常消费。心理慰藉与社交:佩戴胸卡让老人感受到关爱与关注,增强归属感,促进与其他居民、社区工作人员的社交交流。身份与尊严:胸卡作为身份标识,让老人在社会中保持一定的身份感和尊严,尤其是在需要特殊照顾或服务的场合。安全定位:胸卡提供基本信息,便于在老人迷路时联系家属。智能胸卡还能实时追踪位置,确保家属掌握老人动态。紧急求助:一键求助功能让老人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发送求助信息,部分胸卡支持双向通话,增加安全感。健康管理:智能胸卡监测生理指标,如血压、脉搏,方便家属了解老人健康状况,并提供医疗咨询。2、给老人制作胸卡还可以添加哪些元素呢?健康与安全信息医疗信息卡片:记录老人的健康状况、过敏史和常用药物。安全提示:添加关于老人特定需求的提示,如听力障碍或易迷路。个性化记忆家庭合影:小型家庭照片,增添温馨感。人生格言:选择一句老人喜欢或励志的语句。重要日期纪念:记录对老人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如退休日或孙辈出生日。互动与社交社交二维码:链接到老人的社交媒体或家庭相册,促进交流。兴趣小组标识:展示老人所属兴趣小组的标识,促进社交互动。情感寄托手写祝福语:邀请家人或朋友手写祝福语,表达深情厚意。定制图案:根据老人的喜好和回忆,定制特殊图案,如已故亲人的画像或老家的风景。3、关爱老人,从你我开始。(观看视频) 进行课外知识拓展。 拓宽学生知识面。
特色资源分析和技术手段说明 通过融入实例引导学生动手制作胸卡,增强课堂互动与趣味性,结合理论完成创作,体验制作流程与要素,课堂展示激发学生创造力与动手能力,培养尊老爱幼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让学习成为富有知识与温情的实践之旅。
教学反思 优点:通过动手制作胸卡的活动,学生不仅学习到了基本的手工制作技巧和设计原则,更重要的是,这一过程中融入了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教育。学生们在设计和制作胸卡时,需要考虑老年人的需求和喜好,这促使他们学会从老年人的角度出发,思考如何使胸卡既实用又美观,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同理心和社会责任感。此外,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使得课堂氛围活跃且充满乐趣,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不足点:材料准备不够充分,部分学生在制作中遇到困难;情感教育深度不足,缺乏足够的案例分析和情感引导,未来,应更加注重课程资源的整合和优化,以及情感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以全面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养。 进行教学反思总结 明确本课教学过程的缺陷,进行教学过程的改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