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 上) 期末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上)地理试卷) (第1页共6页)地 理 试 卷2025.01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号、姓名、班级、学校填写在答题卡上。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代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代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所规定的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本堂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生物、地理分值各为100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同学们,开动脑筋,看清题目细心答题哦!Ⅰ卷 选择题(40 分)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地球上的许多自然现象,如潮汐、日食等均与月球密切相关。自古以来我国先民就对月球探索有浓厚兴趣。2004 年,中国正式启动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该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目前“无人月球探测”已经成功实现“绕、落、回”。据此完成 1—2 题。1.下列神话故事反映了我国先民对探索月球的美好愿望的是A.盘古开天辟地 B.女娲补天C.麻姑三见沧海桑田 D.嫦娥奔月2.我国探月工程的三个阶段,目前已实现A.未实现第一阶段 B.仅实现第一阶段C.已实现前两个阶段 D.已实现三个阶段城市“智能化路灯”可以根据光照亮度自行调节路灯的开启与关闭。当亮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路灯开启工作状态,开始照明;反之则关闭。图 1 示意“某地路灯照明”。据此完成3—4 题。3.正常情况下,眉ft地区的路灯工作时间最长是在A.春分日 B.夏至日C.秋分日 D.冬至日4.造成眉ft某地路灯一年中工作时长不一最主要的原因是图 1A.经度不同 B.纬度不同 C.地球自转 D.地球公转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用灯泡和地球仪演示地球运动。图 2 示意“地球运动演示过程”。据此完成 5—7 题。5.图中灯泡模拟太阳,下列关于太阳的说法正确的A.太阳是恒星,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B.太阳是行星,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C.太阳是恒星,太阳围绕地球转动D.太阳是行星,太阳围绕地球转动6.以下演示地球运动正确的是A.手指顺时针拨动地球仪演示自转 B.手指逆时针拨动地球仪演示自转C.围绕灯泡顺时针移动地球仪演示公转 D.围绕地球仪逆时针移动灯泡演示公转7.图中所演示的日期大约是 12 月 22 日前后,此时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是A.昼短夜长 B.昼长夜短 C.昼夜等长 D.无法判定在数字化时代,当你想知道对方身在何处,微信实时位置共享功能便能派上大用场。图 3示意“微信位置共享”。据此完成 8—11 题。(图3)8.微信位置共享地图属A.数字地图 B. 地形剖面图C.卫星云图 D. 分层设色地图9.图中妈妈在小明的A.东北方向 B. 西北方向C.西南方向 D. 东南方向10.若滑动手机屏幕放大地图时,地图A.比例尺变大,范围变大 B.比例尺变小,范围变大C.比例尺变大,范围变小 D.比例尺变小,范围变小11.与纸质地图相比,微信位置共享地图的优点有①信息容量小 ②便于携带 ③更新速度快 ④信息数字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人们把海洋誉为“蓝色国土”,在平静的海面下,海底地形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图 4 示意“世界某区域海底地形”。据此完成 12—13 题。图 412.目前,我国对海洋资源的开发主要集中在水深不超过 200 米的近海地区,对应的海底地形是A.大陆架 B.大陆坡 C.海盆 D.海沟13.海洋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二空间”,下列关于海洋开发利用的做法,错误的是A.发展海洋运输,利用海洋空间资源 B.实施海水淡化,合理利用海水资源C.科学有序开采,开发海底浊气资源 D.加大捕捞力度,充分利用生物资源(丙)图 5 示意“马达加斯加岛地形及甲、乙两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据此完成 14—17 题。图 514.丙地的经纬度是A.(45°E,15°N) B.(45°W,15°N) C.(45°E,15°S) D.(45°W,15°S)15.关于甲、乙两地的叙述,错误的是A.都地处南半球 B.都地处西半球C.都是 7 月气温最低 D.甲地比乙地降水多16.造成甲、乙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 B.地形因素 C.海陆因素 D.人类活动17.关于乙地的气候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终年高温,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 B.终年高温多雨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水槛遣心二首·其一》中有一句“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描写了城市与乡村不同的场景。图 6 示意“古代城市与乡村的景观”。据此完成 18—20 题。图 618.诗中“此地”的聚落类型与对应的图片正确的是A.图 6 左,乡村 B.图 6 右,城镇C.图 6 左,城镇 D.图 6 右,乡村19.若该地由“此地两三家”演变为“城中十万户”,则其景观与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不包括A.房屋变高,人口增加 B.学堂变多,车水马龙C.鸡鸣犬吠,炊烟袅袅 D.农田减少,商户林立20.传统聚落是先辈遗留给我们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下列关于传统聚落的说法,错误的是A.目前有许多传统聚落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B.传统聚落记录了历史的发展,应加以保护C.各种传统聚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游览的场所D.传统聚落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应当拆除第Ⅱ卷 非选择题(4 个小题,共 60 分)说明:Ⅱ卷(非选择题),请用 0.5 毫米碳素笔或钢笔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题号的答题框内,写在答题框外无效,写在试卷上无效。21.某学校师生对附近的山区进行考察。图 7 示意“该地等高线地形”,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6 分)图 7(玻璃栈道风力发电)滑索(1)A 地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B 地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两地中适合建风力发电机组的是 。(6 分)(2)F、C 之间拟修建滑索,已测图上距离为 1.3 厘米,则滑索实际长约 。(2 分)(3)判断滑索建成后的运行方向,并说明理由。(4 分)(4)拟修建观光玻璃栈道,最适合建在图中A、B、C、D 中的哪一处,并说明理由。(4 分)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 分)某班学生在学习“板块运动”时,用纸张和书本做实验。课桌上有一本书和一张纸,用手挤压书本(甲),向两侧撕拉纸张(乙)。图 8 示意“世界六大板块分布”。甲 乙图 8(1)甲实验反映了板块的 (“挤压”或“张裂”)运动。乙实验反映了板块的 (“挤压”或“张裂”)运动。(4 分)(2)读图 8 可知,全球大致分为 大板块,几乎全部位于海洋中的是 板块。(4 分)(3)我国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结合上图说出与我国地震相关的板块。(6 分)(4)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观点,据图说出未来①海域的面积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4 分)23.气候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图 9 示意“亚洲水稻分布”,图 10 示意“亚洲气候类型分布”。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2 分)(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寒带气候)图 9 图 10(1)读图指出亚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2 分)(2)读图指出盛产水稻的气候类型。(6 分)(3)我们的家乡仁寿也是一个盛产水稻的地方,水稻大约 5 月种植,8 月收割。结合你的感知说出水稻生产需要的气候条件。(2 分)(4)选一种常见的水果,说出其主要分布的气候类型。(2 分)24.图 11 示意“世界人口分布”,图 12 示意“世界人口在各纬度范围占比”。据此完成下列要求。(14 分)图 12图 11(1)读图 11 分别列举 2 个人口稀少和稠密的地区。格式如人口稠密的地区有亚洲南部。(8 分)(2)据图 12 可知,约占 80%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哪两个纬度之间?(2 分)(3)读图对比 40°N 至 60°N,说明 40°S 至 60°S 之间人口稀少的原因。(2 分)(4)读图说明南北纬 60°至 90°之间人口都稀少的原因。(2 分)2024年秋七年级上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评分标准参考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B D D A B B A A C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A D C B B A A C D二、解答题21.(16分)(1)山脊 山谷 A (6分)(2)1.3千米 (2分)(3)自东北向西南 滑索运行方向从高到低,C山峰高于F山峰(方向和原因各2分)(4分)(4)D D处是陡崖,可以看到脚下的悬崖和峭壁,体验更加刺激,观光活动更加丰富和立体(选址和原因各两分,原因只要点出陡崖或体验更加刺激,观光活动更加丰富和立体同意思即可) (4分)22.(18分)(1)挤压 张裂 (4分)(2)六 太平洋 (4分)(3)太平洋板块 亚欧板块 印度洋板块 (6分)(4)①海域面积将扩大 因为①海域 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张裂处(变化趋势和理由各两分,理由只答板块张裂处也给分) (4分)23. (12分)(1)温带大陆性气候 (2分)(2)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任写其中三个即可)(6分)(3)雨热同期 高温多雨 高温 多雨 (只要答对其中一项都得分) (2分)(4)(任写其中1个即可,如果不确定,搜一搜只要可以种都给分) (2分)柑橘、橄榄、枇杷 亚热带季风 地中海气候 葡萄 亚热带季风 地中海 温带大陆性气候苹果、梨 温带季风 温带大陆性气候 草莓 亚热带季风 温带季风香蕉、芒果 热带季风 亚热带季风椰子、榴莲 热带季风 热带雨林24.(14分)(1)稠密:亚洲南部 亚洲东部 欧洲西部 北美洲 南美洲东部 大洋洲东南部稀少:南极洲 亚洲北部 亚洲中部 欧洲北部 北美洲北部 南美洲北部 大洋洲西部、北部(各写出两个即可,稠密2个4分,稀少2个4分,多写不继续给分,写出稠密地区亚洲南部也得2分)(8分)(2)20°N 至60°N之间 (2分)(3)大部分是海洋,陆地面积小,可供人类居住面积小(意思一致即可) (2分)(4)纬度高,气候寒冷,不适合人类居住(意思一致即可) (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年秋七年级上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评分标准参考.docx 2024年秋七年级地理(1).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