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1.1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1课时) 分层练习(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1.1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1课时) 分层练习(含解析)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1.1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1课时) 分层练习
科学观念:了解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的三种变化;了解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发生的一些重要变化;知道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过程对于生物体的意义。
科学思维: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探究实践:通过倾听、阅读等方式了解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的过程特征。
态度责任:认同细胞分裂和分化对生物体生长的重要意义,懂得珍爱生命,初步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1.【答案】A
【解答】解:A、图A细胞的体积增大,表示细胞生长,A符合题意;
B、图B细胞的数目增多,表示细胞分裂,B不符合题意;
C、图C表示受精,C不符合题意;
D、图D表示细胞分化,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答案】C
【解答】解:干细胞是一种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或组织器官,医学界称为“万能细胞”。文中介绍中国科学家团队将鹿茸干细胞引入小鼠的头部,这些干细胞成功地在小鼠头盖上形成鹿角样的骨骼组织,完成该过程所进行的生命活动主要是细胞的分化,故选项C正确。
故选:C。
3.【答案】D
【解答】解:由分析知道:将一只老鼠的肝脏切除,并在肝脏部位移植上老鼠的胚胎干细胞。这些干细胞在药物的诱导下,最后又长出了新的肝脏。这个从胚胎干细胞变为新肝脏的过程,相当于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
故选:D。
4.【答案】A
【解答】解:细胞分裂的具体过程是:细胞核首先由一个分裂成两个,然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动物细胞是在原来细胞中央的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细胞;植物细胞是在中央形成新的细胞壁和细胞膜,由一个分成两个。在分裂过程中,首先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完成复制加倍,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保证了生物遗传物质数目的稳定,这对生物的遗传的重要意义。可见题中细胞分裂的正确顺序是a→c→d→b。
故选:A。
5.【答案】B
【解答】解: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中除一小部分保持分裂能力,大部分丧失了分裂能力,在生长过程中形态、结构、功能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出现了差异,这就是细胞的分化。干细胞在特定条件下它能再生成人体的其他种类细胞,这体现的是细胞的分化能力。
故选:B。
6.【答案】D
【解答】解: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细胞壁。这样,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了。因此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因此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
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连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因此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了不同的组织,进而再组成各种器官,由器官构成系统,最后由系统构成动物体。
所以,“现在的你比童年时期长高了,体重也增加了”,这是细胞分裂和成长的结果。
故选:D。
7.【答案】C
【解答】解:植物体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目,通过细胞的生长增大细胞的体积,从而使生物体逐渐由小长大。
故选:C。
8.【答案】C
【解答】解: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是细胞核由一个分裂成两个→细胞质分成两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植物细胞是在中央形成新的细胞壁和细胞膜,形成两个心细胞(动物细胞是细胞膜从中间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新细胞)。
A、细胞质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有一个细胞核,是细胞分裂的范围,故不合题意。
B、细胞核分成两份,是细胞分裂的范围,故不合题意。
C、液泡渐渐胀大,几个液泡并成一个液泡,是细胞生长并逐渐成熟的过程,不是细胞分裂的范围,故符合题意。
D、细胞内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是细胞分裂的范围,故不合题意。
故选:C。
9.【答案】B
【解答】解:A、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分裂的结果使细胞数目,A正确;
B、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染色体复制后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变;B错误;
C、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染色体进行复制,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C正确;
D、细胞分裂开始后染色体位于细胞中央(赤道板),受纺锤丝的牵引,D正确。
故选:B。
10.【答案】(1)③→④→②
(2)相同
(3)不能
【解答】解:(1)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为: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复制后细胞核一分为二;细胞质分成两份,各含一个细胞核;在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所以该分裂过程正确的排序是:①→③→④→②。
(2)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先经过复制,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使新细胞内遗传物质与亲代细胞保持一致。所以细胞分裂结束后,新细胞和原来的细胞所含遗传物质相同。
(3)细胞的生长受遗传物质的控制,所以细胞不能无限制地长大。
故答案为:(1)③→④→②
(2)相同
(3)不能
11.【答案】(1)分裂
(2)分化
(3)甲。
【解答】解:(1)此图是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分化过程示意图,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是有一个受精卵发育来的,①②③表示细胞分裂的过程,受精卵分裂形成很多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多,这些细胞一部分具有分裂能力继续分裂。
(2)图中2过程,另一部分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停止分裂,开始分化,经过④细胞的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3)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人被蚊子叮咬时,能感觉到并会用手拍打,是无意识的,是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完成拍打动作主要靠丙肌肉组织参与,这是通过图中甲神经组织所示的细胞来传递信息的。
故答案为:(1)分裂
(2)分化
(3)甲。
12.【答案】C
【解答】解:在正常情况下,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就是细胞的分化。多能干细胞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下转变为造血干细胞的过程,在生物学上称为细胞分化。
故选:C。
13.【答案】A
【解答】解:由图可知①导致细胞数目的增多,所以①是细胞分裂;②过程是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了差异性的变化,表示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③长导致细胞体积的增大,所以③是细胞的生长。
故选:A。
14.【答案】D
【解答】解:人体受精卵经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多种组织,由图可知受精卵经过细胞的分裂,使细胞数量增加;同时在发育过程中这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如保护、营养、输导等功能,形态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图示①表示白细胞,②表示神经细胞,两种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同,功能不同,都有细胞膜,故选项D错误。
故选:D。
15.【答案】C
【解答】解:在正常情况下,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就是细胞的分化。人体干细胞产生B细胞的过程如图所示,最终分化生成各种细胞,它们具有良好的分化增殖能力,这一过程称为细胞的分化。
故选:C。
16.【答案】D
【解答】解:图中细胞数目增多,经历了细胞分裂过程;细胞体积变大,经历了细胞生长过程;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变化,经历了细胞的分化过程。健康人的骨髓中有大量的造血干细胞,可不断产生各种新的血细胞。因此由干细胞变成不同的血细胞群,需经过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
故选:D。
17.【答案】D
【解答】解:AD、过程①由一个细胞变成两个细胞,使细胞的数量增加,是细胞分裂过程。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A错误;D正确。
BC、过程②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是细胞分化的过程。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BC错误。
故选:D。
18.【答案】D
【解答】解:A、新产生的子细胞体积很小,液泡数量多、体积小,A正确。
B、图1→图2→图3表示细胞的生长过程,细胞体积增大,B正确。
C、新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从环境中吸收养料并不断长大,并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C正确。
D、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洋葱中具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主要存在于液泡中,D错误。
故选:D。
19.【答案】(1)植物。
(2)a→c→d→b。
(3)AC。
(4)染色质(染色体)。
【解答】解:(1)图示表示的是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因为此细胞有细胞壁。
(2)植物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故图中细胞分裂的正确先后顺序是a→c→d→b。
(3)A、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所以,刚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大小一般只有母细胞的一半,A正确;
B、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也就是说,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因此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B错误;
C、细胞分裂时,细胞质约分成相等的两份,因此刚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细胞质大约只有母细胞的一半,C正确。
故选:AC。
(4)同学在观察细胞分裂装片时,看到了如图中的丝状物A,这种丝状物叫染色质(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构成。
故答案为:
(1)植物。
(2)a→c→d→b。
(3)AC。
(4)染色质(染色体)。
20.【答案】(1)动物;植物
(2)细胞核
(3)相同
【解答】解:(1)图甲中细胞没有细胞壁,而且分裂过程中细胞膜向内凹陷,形成两个细胞。因此图甲表示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图乙中细胞有细胞壁,分裂过程中是在两份细胞质中间形成新的细胞壁和细胞膜,形成两个细胞,因此图乙表示植物细胞分裂过程。
(2)细胞分裂时,先是细胞核分裂成两份,再是细胞质分裂成两份。
(3)细胞核分裂时,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先复制加倍,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核中,使分裂形成的新细胞和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因此图中C所示细胞与A所示细胞的结构遗传物质一样。
故答案为:(1)动物;植物
(2)细胞核
(3)相同
21.【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恶性肿瘤,细胞不仅异常快速增殖,而且可发生扩散转移的肿瘤。是癌细胞不断分裂形成的。癌细胞是正常细胞分化而来的,经过很多年才长成肿瘤。
(2)癌细胞是一种变异的细胞,是产生癌症的病源,癌细胞与正常细胞不同,有无限生长、转化和转移三大特点,也因此难以消灭。正常细胞癌变后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分裂非常快,并且可以不断分裂,形成恶性肿瘤。二是癌细胞还可以侵入临近的正常组织,并通过血液、淋巴等进入远处的其他组织和器官,这就是癌的转移。
故答案为:(1)分化;
(2)分裂。
22.【答案】减弱;长;细胞核。
【解答】解:实验Ⅰ中,胎儿的肺成纤维细胞增殖代数最多,老年人的增殖代数最少,说明细胞分裂能力随着生物体的年龄增大而减弱。
实验Ⅱ中,细胞分裂次数与生物寿命呈正相关;即一般来说:寿命越长的物种,体细胞分裂的最高次数越高。
实验Ⅲ中,细胞核决定细胞分裂能力,即细胞衰老。从题干信息可知,端粒的长短与人体细胞分裂次数呈正相关,细胞分裂次数越多,端粒越短;癌细胞和骨髓细胞中,端粒酶的作用可使染色体上的端粒伸长。
故答案为:减弱;长;细胞核。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1.1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1课时) 分层练习
科学观念:了解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的三种变化;了解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发生的一些重要变化;知道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过程对于生物体的意义。
科学思维: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探究实践:通过倾听、阅读等方式了解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的过程特征。
态度责任:认同细胞分裂和分化对生物体生长的重要意义,懂得珍爱生命,初步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1.下列四幅图表示细胞的四种生命活动过程,其中能表示细胞生长的是(  )
A. B. C. D.
2.中国科学家团队将鹿茸干细胞引入小鼠头部,这些干细胞成功地在小鼠头盖上形成鹿角样的骨骼组织。从干细胞到骨骼组织,进行的生命活动主要是(  )
A.细胞的分裂 B.细胞的生长
C.细胞的分化 D.细胞的衰老
3.最近,广州中山医院的科技人员进行了一项新的研究:他们将一只老鼠的肝脏切除,并在肝脏部位移植上老鼠的胚胎干细胞.这些干细胞在药物的诱导下,最后又长出了新的肝脏.这个从胚胎干细胞变为新肝脏的过程,相当于细胞的(  )
A.分裂 B.生长
C.分化 D.分裂、生长和分化
4.如图表示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变化,其正确变化顺序排列为(  )
A.acdb B.abcd C.cdab D.adbc
5.干细胞被医学界称为“万能细胞”,在特定条件下它能再生为人体的其他种类细胞,这体现了细胞的(  )
A.分裂能力 B.分化能力 C.生长能力 D.复制能力
6.对比一下自己的童年照片就会发现,现在的你比童年时期明显地长高、长大了。其主要原因是(  )
A.变异的结果 B.细胞分化的结果
C.细胞成熟的结果 D.细胞分裂、生长的结果
7.一粒种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的主要原因是(  )
A.细胞数目增多 B.细胞体积增大
C.细胞数目增多、细胞体积增大 D.细胞分裂
8.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细胞分裂范围的是(  )
A.细胞质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有一个细胞核
B.细胞核平均分成两份
C.液泡渐渐胀大,几个液泡并成一个液泡
D.细胞内陷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9.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细胞分裂的结果使细胞数目增多
B.细胞分裂一次形成两个子细胞,两个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一样
C.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和细胞质都要平均分配到新细胞中去
D.细胞分裂开始时,染色体位于细胞中央
10.如图是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该分裂过程正确的排序是:①→   。
(2)细胞分裂结束后,新细胞和原来的细胞所含遗传物质    (选填“相同”或“不同”)。
(3)细胞    (选填“能”或“不能”)无限制地长大。
11.如图所示为人体组织形成过程。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1过程,最引人注目的现象是在细胞核中出现了    。
(2)图中2过程,大部分细胞通过    形成了各种不同形态和不同功能的细胞群。
(3)被蚊子叮咬时,人能感觉到并会用手拍打,这是通过图中
   (选填“甲”、“乙”或“丙”)所示的细胞来传递信息的。
12.2023年6月4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此次随着航天员一同返回的还有部分实验样品,其中就包括国际首次开展的多能干细胞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下向造血干细胞转变研究的细胞样品,实现了人类干细胞“太空造血”。根据信息回答,多能干细胞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下转变为造血干细胞的过程,在生物学上称为(  )
A.细胞分裂 B.细胞生长
C.细胞分化 D.细胞重组
13.如图为细胞发生一系列变化的示意图,细胞变化过程中①②③分别表示的是(  )
A.分裂 分化 生长 B.分裂 生长 分化
C.生长 分裂 分化 D.生长 分化 分裂
14.人体受精卵经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多种组织,有关图中①②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功能不同 B.都有细胞膜
C.形态结构有差异 D.染色体数目不同
15.我们通常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某些疾病的发生,接种疫苗后B细胞会产生抗体,提高人们抵抗病毒的能力。人体干细胞产生B细胞的过程如图所示,该过程称为细胞的(  )
A.生长 B.分裂 C.分化 D.衰老
16.干细胞技术被视为“再生医学技术”,被誉为继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之后的“第三次医学革命”。骨髓移植是治疗白血病的一种有效方法,因为健康人的骨髓中有大量的造血干细胞,每个造血干细胞进入患者体内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血细胞群(如图),上述每个细胞的变化需要经历的过程是(  )
A.细胞分裂
B.细胞生长
C.细胞分裂和生长
D.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
17.如图表示细胞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属于细胞的分化过程
B.经过过程②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C.过程②是细胞生长过程
D.过程①的结果使细胞的数量增加
18.分别从洋葱的内(1)、中(2)、外(3)三个部位撕取鳞片叶内表皮观察(如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新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液泡数量多、体积小
B.由(1)→(2)→(3)的过程,体现的是细胞的生长过程
C.细胞在生长过程中,不断从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
D.洋葱中具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19.如图表示细胞分裂的四个变化过程。
(1)从图大致可以判断出是    (选填植物或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
(2)用箭头连接,表示出细胞分裂的正确先后顺序是    。
(3)一般地,刚产生的子细胞与a相比    (可多选)。
A.大小只有a的一半 B.遗传物质只有a的一半 C.细胞质约只有a的一半
(4)某同学在观察细胞分裂装片时,看到了如图中的丝状物A,这种丝状物叫    。
20.如图表示两类生物细胞分裂过程,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表示   细胞的分裂过程;图乙表示   细胞的分裂过程。
(2)由图可知,细胞分裂先是   分裂成两份,再是细胞质分裂成两份。
(3)图中C所示的新细胞与A中所示细胞的遗传物质    。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2月4日是世界抗癌日,今年世界抗癌日宣传主题是“你了解癌症吗”。癌症是夺去人们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全世界每年约有700万人被癌症夺去了生命。癌细胞最初是由正常细胞分化而来的,正常细胞变为癌细胞的过程称为癌变。正常细胞癌变后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分裂非常快,形成恶性肿瘤;二是癌细胞可以侵入邻近的正常组织,并通过血液、淋巴等进入远处的其他组织和器官,这就是癌细胞的转移。有人称癌细胞为“脱缰之马”。
(1)癌细胞是由正常细胞    (填“分裂”“分化”或“生长”)而来的。
(2)癌细胞有曲个主要特点:一是    (填“分裂”“分化”或“生长”)非常快。形成恶性肿瘤;二是能转移并侵入其他正常组织。
22.科学家为了探究影响细胞衰老的因素,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1:分别在相同的条件下,体外培养胎儿、中年人和老年人的肺纤维细胞,其增殖代数(即细胞能正常分裂最多次数)结果如图甲所示:
实验Ⅱ:分别将鼠、鸡、人和龟等不同物种的体细胞在体外培养,结果如图乙所示:
实验Ⅲ:将年轻人体细胞去核后与老年人的细胞核融合;将老年人体细胞去核后与年轻人的细胞核融合后,分别在体外培养,结果前者不分裂,后者多次分裂。
细胞来源 胎儿 中年人 老年人
增殖代数 50 20 2~4
以上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实验Ⅰ:细胞分裂能力的强弱与生物体的年龄有关,且分裂能力随着生物体的年龄增大而  。
实验Ⅱ:细胞分裂次数与物种的寿命有关,一般来说,寿命越   的物种体细胞分裂次数越多。
实验Ⅲ:细胞结构中的    起决定细胞衰老的重要因素。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