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 摩擦力素养目标1.物理观念:(1)知道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及测量滑动摩擦力的方法。(2)知道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及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3)了解如何利用和防止摩擦。2.科学思维:(1)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思考得出测量滑动摩擦力的方法并论证可行性。(2)在学习测量滑动摩擦力的过程中,思考方法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培养质疑创新的意识。3.科学探究:通过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学会制订简单的科学探究方案,理解在研究多因素问题中怎样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学会利用表格收集实验数据,培养科学探究能力。4.科学态度与责任:(1)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树立以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摩擦力的概念;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教学难点:摩擦的利用与防止;会用摩擦力的知识解释相关现象。教学过程情景导入活动演示:1.穿旱冰鞋的强壮男生与穿普通鞋的瘦弱女生进行拔河比赛。2.老师用较小的力推桌子,桌子静止不动。3.让学生将手掌压在桌面上,并在其上滑动,感受桌面对手的阻力。生活中摩擦现象普遍存在,这些摩擦都是有害的吗?我们应该如何来利用摩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相关知识。教学活动一、滑动摩擦力学生探究活动:把手压在桌面上向前推,在推的过程中,你的手有什么样的感觉? 下面我们用这个实验来研究这种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发生相对运动时,在两个物体接触面之间会产生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叫作滑动摩擦力。二、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活动:体验滑动摩擦力。如教材P30图8-3-3所示,用手压课本并抽出直尺。当手压课本的力大小不同时,抽出直尺需要的力一样大吗?换用不同大小、不同材料的直尺,再试一试,有什么变化?对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提出你的猜想。2.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1)提出问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2)指导学生动手并结合生活中的经验猜想:①一只手压在桌面上滑动;②两只手一上一下紧压在桌面上滑动;③一只手压在桌的正面、反面滑动。(3)总结同学们的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可能有:①接触面所受的压力;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接触面的面积大小……(4)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30-31有关内容,讨论并回答:①影响摩擦力的因素可能有多个,在研究某一个因素的影响时,采取什么方法?②选用长方体还是正方体木块?为什么?学生交流讨论:应采取控制变量法来进行实验探究,应使用长方体木块,便于探究接触面的面积与摩擦力的关系。(5)指导学生根据课本提示设计实验步骤,并设计实验记录表格:实验次数 接触面材料 压力 摩擦力1 木块与木板2 木块与木板3 木块与毛巾(6)指导学生实验,记录实验结果。(7)议一议:学生反馈实验现象,并说明原因。各组实验数据进行比较。想一想:如何分析实验数据表?分析实验数据,回答: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所受压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的面积的大小、物体速度的大小有什么关系?(8)总结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作用于接触面的压力大小有关,当其他条件相同时,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当其他条件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面积、物体的运动速度等因素无关) 三、滚动摩擦力教师演示:在桌面上滚动一只篮球,很快停下来。教师提问:球在桌面上运动了一段距离,为什么会停下来呢?定义: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滚动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叫滚动摩擦(接触面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作滚动摩擦力。)四、静摩擦力教师:了解了滑动摩擦、滚动摩擦后,我们大家先来看老师做这样一个实验:平木板放一木块,慢慢倾斜木版,木块保持相对静止,没有滑下来,为什么呢?教师举例:生活中的静摩擦力 手握杯子、步行鞋子与地面、传输带(投影)。教师提问:生活中的大家还遇到哪些静摩擦力的现象。学生回答:公交车上,把手与手之间、鞋子与地面之间……五、摩擦的利和弊摩擦是自然界和人们生活中十分普遍的现象。在人们生活中,有一些摩擦是有益的,另外一些摩擦是有害的。教师:请同学们进行讨论,举例说明并不是所有的摩擦都是有害的,生活中也存在着有益的摩擦。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交流,然后积极发言。多媒体展示:鞋底粗糙可防滑,传送带等。教师总结:可见,生活中存在着有益摩擦和有害摩擦。我们要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教师提问:如何增大摩擦?学生讨论,提出各种各样的方法和实例。如:(1)轮胎上印上花纹,增大摩擦;(2)演奏前在弦上擦些松香;(3)用力握紧瓶子,可以增大手与瓶子间的摩擦;(4)自行车的车闸。总结:增大摩擦的方法:(1)增大压力;(2)增大远近闻名粗糙程度;(3)用滑动摩擦代替滚动摩擦。可以通过增加压力和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加摩擦力。教师提问:如何减小摩擦?学生讨论交流,提出各种各样的方法和实例。如:(1)打气筒的内部做得很光滑;(2)在自行车车轮的轴承中加润滑剂可以减小摩擦;(3)自行车的车轴处装有滚珠轴承;(4)气垫船能够快速行驶等等。总结:减小摩擦的方法:(1)减小压力;(2)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4)使接触面分离。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简单介绍“气垫船”和“磁悬浮列车”等,还可以给学生讲解气垫导轨的原理。归纳总结:(1)增大摩擦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用滑动代替滚动;③使接触面更粗糙。(2)减小摩擦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用滚动代替滑动;④使摩擦面分离。板书设计3 摩擦力教学反思摩擦力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力,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引入新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思想。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安排了学生猜想、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过程。其实在此过程中有些组的方案经实验检验是不成功的,但同学们却从中学会了如何评估他人和自己所做的探究活动。然后让学生们举出生活中一些摩擦力的例子,来分析总结增大与减小摩擦的方法。利用简捷明了的图片,让同学们更直观地感受。最后我还简单地介绍了磁悬浮列车和气垫船的原理,激发了学生们对科学的热爱,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以学生为主体,让其感受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这样学生也更容易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