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 跨学科实践:桥素养目标1.物理观念:通过制作桥,让学生深入理解桥梁的结构和力学分析。2.科学思维:在制作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观察、分析、推理和创新,培养科学思维能力。3.科学探究: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实验设计和操作的方法。4.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责任感。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桥梁的设计原理;桥梁的分类;制作桥的方法和步骤。。教学难点:理解力学在桥梁中的作用;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如桥梁的结构形式、连接方式和材料选择等。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几千年前,人们发明了最早的桥。早期的桥梁通常由木材和石块组成,现代桥梁通常由钢、混凝土和其他高强度材料构建,形状多种多样。那么桥梁设计的关键是什么呢?教学活动桥梁的结构 提问:是否见到过各种各样的桥梁?如果见到过,分享一些自己印象深刻的桥梁。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展示:多媒体展示常见的桥梁模型的图片(教材P36图8-5-2)。讲解:桥梁可以根据其形状和结构分类。最常见的桥梁包括梁桥、拱桥、悬索桥和斜拉桥。提问:桥梁有哪几个部分组成?桥梁总体的设计原理是什么?每个桥梁总体的设计原理都是一样的吗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展示:多媒体展示车压弯桥表面的图片(教材P36图8-5-3)。讲解:桥梁由桥面和承重结构组成。桥梁的承重结构具有不同的设计和样式。但是桥梁总体设计原理都是一样的——防止桥面弯曲。二、桥梁的力学分析阅读教材P37,“演示实验:桥面承重时的形变和受力”。用一块表面画有方格的海绵块模拟桥面,用手按压海绵块来模拟负载(桥梁承载的车辆、行人等对桥面的压力)。如图8-5-4所示,海绵块在负载作用下发生了弯曲形变,上层方格被挤压变窄,下层方格被拉伸变宽。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并总结其中的规律。总结:分析可知,桥梁上表面受到压力,下表面受到拉力。当负载增加时,桥梁弯曲形变程度会随之增加,如果弯曲形变超出桥梁允许的形变范围,桥梁就可能发生坍塌。提问:如果你是一名桥梁工程师,如何避免桥梁发生大的弯曲形变,提高桥梁承重能力,避免桥梁坍塌呢?讲解:阅读教材P37,“理论探究:支撑结构受力情况”。梁桥是结构最简单的桥,为减小桥面弯曲形变,在桥面下加一个桥墩,即可为桥面提供一个向上的力[图8-5-5(a)]。所有支撑桥面的力的合力(用向上的蓝色箭头表示),与桥面及负载的合力(用向下的红色箭头表示)平衡。可见,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无论什么样的桥梁结构,都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合力作为桥面的支撑力(图8-5-5)。阅读教材P38,“活动:体验拱桥的支撑作用”。找一个硬直筒圈,中间套一根橡皮筋,如图8-5-6所示,用手轻压顶部,观察皮筋的形变,思考拱桥形状与桥面负载的关系。提问:如何在桥梁负载增加时保持桥梁结构稳定、不易弯曲,这也是设计桥梁应考虑的问题。哪种几何元素构成的物体稳定性好呢?讲解:阅读教材P39,“实验探究:探究几何体的稳定性”。材料选择:吸管、橡皮筋、细线等。实验过程:将几根橡皮筋连接起来后,穿过吸管再首尾连接,分别搭成三角形和矩形结构。如图8-5-7所示,利用悬挂重物对以。上结构施加向下的力。请比较三角形、矩形结构的稳定性有什么不同。实验现象:三角形结构的物体受力时形状保持不变。矩形结构的物体受力时水平部分弯曲。矩形结构的物体受力时还可能变形为平行四边形结构。实验结论:三角形具有很好的结构稳定性。三角形是现代桥梁的基本结构元素,它有相对较轻的自重且能承受更大的压力和拉力。因此,在设计上常常利用三角形结构来加固桥梁(图8-5-8)。三、设计并制作一个自己的桥材料与工具选用参考:A4纸、双面胶、剪刀、刻度尺、铅笔、砝码和硬币等。制作要求:设计并制作一座可承载重物的纸桥,至少能跨越25cm的峡谷,宽度大于10cm,最小承重为0.2N。测试要求:1.在桥中间放置重物,要求放上后至少保持5s,纸桥不塌落,记下纸桥承重。2.每组可尝试3次,取最高成绩。交流评估:各小组介绍设计思路,展示制作的纸桥,交流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可以使用哪些新技术?设计过程中如何对设计的模型进行负载测试?人物介绍:茅以升(1896-1898,图8-5-9),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主持修建了我国自己设计并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中国正从桥梁大国迈向桥梁强国!一座座雄伟壮丽的现代化桥梁正在把跨越大江、大河、高山、峡谷的千年梦想变成现实。纵观祖国大地百万座大桥,从赵州桥到港珠澳大桥,连接时代文明的宏伟大桥正在贯通华夏大地!板书设计5 跨学科实践:桥教学反思在本次关于“桥”的跨学科实践教学中,我通过提问引入、直观展示、理论讲解、案例分析等多元化教学手段,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他们对桥梁的结构特点和物理原理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然而,在时间安排和实践环节方面仍存在不足,未来我将优化时间安排,增加虚拟实验和在线资源等实践环节,以加强个别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从教学中获得充分的理解和收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