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一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评价试题七年级历史注意事项:【、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採題两个部分。考扰时间为75分仲,浙分75分,共6页。2,答策金郎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术试题上无效」第I卷选择题(共30分)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的字母标号涂黑。)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时代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某小组以“我国境内的古人类“为主题进行研讨,如下选项史料价值最高的是()A.研究那县人的论文B.有关蓝田人的纪录片C.元谋人上门齿化石D.有关丁村人的科普读物2.同学们收集了如下图片在活动课上展示,可以帮助同学们了解我国北方先民农耕生活的是()A.浙江义乌桥头遗址出土B.北京门头沟东胡林遗址出的炭化稻粒土的炭化粟粒889C.北京人使用的石器D.贾湖遗址出土的刻符龟甲3.考古学家发现良渚古城内城约有300万平方米,外城约630万平方米,城内河道长度长达32公里,并拥有9个城门,建造这些设施显然要耗费大量的人工。据此推测良渚社会()A.社会人口规模庞大B.文化影响范围广阔C.农业生产水平高超D.社会动员力度强大4.如下是学习任务单中的文献资料,从中可以了解(《史记·夏本纪》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墨子·非攻下》禹既已克有三苗.…天下乃静(安定)A,夏朝的建立与巩固B.禹得到百姓的拥戴C.夏朝阶级分化严重D.夏朝统治范围扩大5,“重农主义”是农业社会的主要指导思想。商鞅以“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措施为秦国完成统一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下列体现“以农求富”的是(A.废除世袭特权B.推行县制C.鼓励耕织D.奖励军功七年级历史第1页(共6页)6.建构单元知识体系是培养历史课程核心素养的基木要求。以下绘制的知识结构示总图中,①处应该填写(卷秋梭国时期社会变化王蚁度微诸倏④霸百家争鸣各国实行变法政革A、铁农具和牛耕的使月用B.分封训的瓦解C、商激变法发挥的作用D.都江堰的修生7、古希腊哲学家赫拉格利特提出对立统一的观点。下列我国古代思想家主张与其相近的是(A.已所不欲,勿施于人B,民贵君经C、有无相生,难易相成D.兼爱非攻⑧、毛泽东评价秦潮百代皆行秦政制”,史学家夏曾佑评价秦潮“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他们都肯定了秦朝()A.政权统治的长治久安B.儒学独尊地位的形成C.万里长城的坚不可摧D.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9.历史课堂上,张老师提示“戍守长城“遇雨误期*“张楚政权等关键词,同学们能联想到(A.春秋争霸B.陈胜、吴广起义C.楚汉之争D.黄巾起义10.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西汉历史时间轴,请你判断西汉持续的时间是()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年公元元年刘邦称帝,定都长安王莽篡权A.193年B.210年C.211年D.212年11.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是历史学习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史实的是()A.陶寺古城遗址的发现,证明黄河中游地区己经出现了早期国家B.二里头遗址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C.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D.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12.桑弘羊是汉武帝的顾命大臣之一。下表说明,桑弘羊辅佐汉武帝的历史功绩是(时间官职主要作为前120年侍中参与盐铁与酒的官营规划等前115年大农丞(大农令副手)参与铸五铢钱、西北屯田等事务前110年治粟都尉,代理大农令推行盐铁与酒的官营制度等A.构建“大一统”的精神支柱B.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诸侯国C.奠定汉武帝盛世的物质基础D,开疆拓土,充实边疆军事力量七年级历史第2页(共6页)2024—2025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评价试题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1—5 C B D A C 6-10 A C D B B 11—15 D C B A B16.(11 分)(1)地位:人文初祖;著作:《伤寒杂病论》。(著作写错字不得分)(2分)(2)两汉之际;(1 分)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2 分)(3)孔子核心思想:“仁”;(1 分)原因:司马迁具有公正不阿、仗义执言、忍受摧残,坚持不懈等优秀品格。(1 分)A:纪传体,B:王羲之。(2 分,字错误不得分)(4)感想: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言之有理即可。2 分)17.(10 分)(1)共同目的:夹击匈奴。(1 分)重大意义:政治上,加强对西部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经济上,促进物种的交流,有利于边疆开发和经济发展;外交上,丝绸之路畅通,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扩大中华文明的影响力;文化上,“凿空”和“丝路”精神,成为中国人民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历史象征。(回答两点即可,2 分)(2)特点:通过丝绸之路进行交流,双方交往交流主要是经贸和文化交流;经贸往来经历了从间接交往到直接交往的过程,但双方间的官方往来一直未实现。(2 分)历史价值: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交往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2 分)(3)措施:开沟渠,置田官,军屯;迁徙居民屯田垦荒。(回答两点即可,2 分)现实问题:西域军队的粮饷问题、土地荒芜问题等。(回答一点即可,1 分)18.(10 分)(1)八王之乱。(1 分)危害:西晋从此衰落。(答出西晋灭亡不得分,1 分)现象: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1 分)(2)表现:兴修水利工程;开垦荒地;提高生产技术。(一点 1 分,写出两点即可得 2分)(3)原因: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②江南战乱少,社会秩序安定 ③北方人民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工具 ④南北方人民的辛勤劳动;(写出两点即可得 2分)影响: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1分)(4)重视人才引进;大力发展科技等。(一点 1分,2 分)19.(14 分)(1)①吴②东晋。(2 分)(2)措施:与汉族通婚;改汉姓。(一点 1 分,共 2 分,如果写出孝文帝改革其他措施不得分)影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促进了北方民族大交融。(一点 1 分,共 2 分)(3)示例:今天为您介绍的是祖冲之和云冈石窟祖冲之是南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他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他还创制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祖冲之还制造出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4 分)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开凿于北魏建都平城时代,是我国三大石窟之一。云冈石窟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 5 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云冈石窟形象地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前所未有的融会贯通。(4 分)贾思勰是中国古代杰出农学家,北魏时期山东寿光人。他撰写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齐民要术》一书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这部农业科学技术著作,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是我国三大石窟之一。开凿于北魏时期,是南北朝石窟艺术的最高成就之一,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传统风格,同时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优点。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围绕主题展开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言之有理即可。(8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山西省阳泉市盂县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七年级历史试卷.pdf 山西省阳泉市盂县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七年级历史试卷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