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扫描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吉林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扫描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政治试题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①新中国成立
②五四运动
图嘉兴南湖江船④农民加人生产全
作书
A③-②-①-—④
B.②—③—④—①
注意事项:
C②—③-①—④
D.③-②—④①—①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
4.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合作化运动实现的,基本完成了5亿农民从个体小农经济向社会主
的指定位置。
义集体经济的转变,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坚持自愿互利的原则,走合作化的道路,最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城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
后发展到社会主义性质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利用、限制、改造的政
答题区域均无效。
策,逐步把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公有制。社会主义改造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策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
①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②能够解放我国的社会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必修1,必修2。
③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④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提到:“全会决定,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应该从一九七九年转移到社
1.2024年11月,黑龙江省海林市海林镇石河村东的石人洞遗址取得重大考古发现,目前已出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表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土新石器时代石制品9万余件,对于研究海浪河流域不同时期古人类的石器技术、生产生活
A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标志着中国改革的重点发生转向
等提供了大量基础资料。对于这一历史时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开启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新时期
D.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路转移
原始畜牧业和原始农业已经开始出现
6.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实现了飞跃式增长。1978年我国的GDP为3679亿元,2024年,
②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实现了分工
我国仅第三季度就达到332910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一过程中,我国经济年均增
③人类社会从野蛮时代进人了文明时代
长率远高于同期世界水平,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也显著增强。这表明改革开放
④人们生活的基本单位是氏族
①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②@是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2.2024年9月27日,“第八届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论坛”在天津举行,围绕马克思
③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推动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唯物史观的理论价
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值在于
A.①②
B.①③
C.②①
D.③①
①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
②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
7.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有了更高的需求: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
③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④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
存”到“求生态”、从“要小康”到“要健康”等,既有“物质富足”,也有“精神富有”。这告诉我们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①“美好生活”具有历史性并呈现出动态的发展历程
3.某校高一同学小林,在学习“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教中国”一课时,搜集到了以下图片,但在搜集
②“美好生活”的实现需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的时候没有标注好时间。根据教材所学知识,按照图片中事件的时间顺序进行排序,下列正
③改革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确的是
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成为新时代的基本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高一政治第1页(共6页)】
25229A
【高一政治第2页(共6页)】
25229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