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 10.3 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教案)2024-2025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 10.3 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教案)2024-2025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资源简介

3 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
素养目标
1.物理观念:
(1)知道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知道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及其表达式。
(3)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简单的浮力问题。
2.科学思维:
(1)采用控制变量法来进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得出相关规律。
(2)在实验顺序的讨论中,能够批判容易产生误差的实验操作,培养质疑创新的能力。
(3)用具体的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大小相等。
3.科学探究:
(1)经历科学探究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的过程,培养探究意识,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提升处理信息的能力。
4.科学态度与责任:
(1)通过阿基米德原理的探究活动,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
(2)通过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意识到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浮力产生的原因。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我们学习物质的密度时说过一个故事:两千多年以前,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为了鉴定王冠是否是用纯金制成的,要测量王冠的体积,冥思苦想了很久都没有结果。一天,当他跨进盛满水的浴缸洗澡时,看见浴缸里的水向外溢,突然想到:物体浸在流体中的体积,不就是物体排开流体的体积吗?随后,他设计了实验,解决了王冠的鉴定问题。这次洗澡的偶然实验,总结出了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原理的内容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
教学活动
一、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你有什么猜想?
学生甲:船运载货物的多少与船的大小有关,我猜想浮力可能与物体的体积有关。
学生乙:木头能漂在水面上,铁块会沉入水底,所以我猜想浮力和物体的密度有关。
学生丙:浮力是液体中产生的,不同深处,液体压强不同,浮力也可能不同……
学生丁:液体对物体产生浮力,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阅读教材P62,做“实验探究: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10-3-3所示。
1.引导猜想:你认为浮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根据上面学生的分析、讨论,可得出猜想:
猜想1:浮力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2:浮力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3:浮力可能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猜想4:浮力可能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2. 进行实验:强调控制变量法。
  在研究一个物理量与另一个物理量的关系时,我们常常运用“控制变量法”,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要研究浮力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的关系,那么我们必须控制其他的实验条件相同,我们用同一个物体浸入同一种液体中,那么我们就可以研究浮力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的关系了。
验证猜想1:浮力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取相同的物块,浸入清水和浓盐水中相同的深度。如下图所示。
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验证猜想2:浮力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取相同体积的不同物块,浸入相同深度的清水中。如下图所示。
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跟物体的密度无关。
验证猜想3:浮力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取相同物块,浸没在不同深度的清水中。如下图所示。
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验证猜想4:浮力可能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取相同的物块,分别浸入清水中不同的体积。如下图所示。
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3.在探究结束后,总结出以上各个猜想的正误,引导学生自己得出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对照教材上的相关部分,看看自己写的和书上的表述哪个更好。
学生自己总结出“浮力的大小与浸入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教师总结:
实验结果表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浸没在同种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跟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4.启发学生明白“浸入液体的体积”就是“排开液体的体积”,“浸入液体的密度”就是“排开液体的密度”,那么我们可以猜想一下浮力的大小是否与排开液体的重力有关。
学生分析、讨论作答。
二、阿基米德原理
由上面的实验探究,进一步分析。
学生甲: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就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学生乙:质量等于密度乘体积。
学生丙:可见,上面的结论也可表述为: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它排开液体质量有关。
阅读教材P73,做“演示实验: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如图10-3-6。
1.实验器材:溢水杯、弹簧测力计、石块、烧杯、小桶、水。
思考问题:如何测出石块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呢?
(1)溢水杯中的水应为多少?
(2)先测空桶的重力呢,还是先测桶和排开水的总重力呢?
2.实验步骤:
(1)如图所示,测出石块所受的重力G和小桶所受的重力G桶。
(2)将溢水杯中注满水,把石块浸入溢水杯中,让排出的水全部流入小桶中,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同时用小桶收集物体排开的水。
(3)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桶和水的总重力G桶,则排开水的重力G排=G总-G桶。
(4)根据F浮=G-F弹,算出浮力,与G排比较大小。
3.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石块重G/N 小桶重G桶/N 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小桶和水总重G总/N 浮力的大小F浮/N 排开水所受重力G排/N
4.分析与讨论:
通过比较F浮和G排得出结论。
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用公式表示为F浮=G排。
讲述:实验证明,这个结论对气体同样适用。例如空气对气球的浮力大小就等于被气球排开的空气所受到的重力。
三、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阅读教材P74,讨论交流:死海之谜。如图10-3-8所示。
在死海,海水的密度很高。人们可以轻松地在海面仰卧,甚至还可以看书呢!你知道这是什么道理吗?提出你的解释。和同学交流。
气体和液体都是流体,因此物体在气体中也受到浮力。
无论物体是漂浮、悬浮还是沉在水中,它所受的浮力都等于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
氢气球脱手后会上升,是因为受到空气对它的浮力,因此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
举出在生活中物体受到浮力的例子。
学生举例:轮船受到浮力;热气球、飞艇受到浮力;水里的鱼受到浮力。
四、浮力计算
浮力计算的方法:
(1)实验室测量浮力的方法可以计算浮力(称重法) 。
(2)浮力产生的原因可以计算浮力(压力差法)。
(3)阿基米德原理可以计算浮力(公式法)。
例子:书上的例题“橡皮泥捏成的小船”。
(1)F浮=F1-F2。
(2)F浮=F下-F上。
(3)F浮=G排。
板书设计
3 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
教学反思
本节我采用探究教学方法,使学生明白阿基米德原理这一知识的生成过程,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这一原理的内涵,同时有利于学生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学生通过讨论并在动手实验的基础上去验证猜想,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归纳的方法提出物体所受的浮力跟它所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的假设。最后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去验证这一假设。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有意识地促进学生主动地思考并给学生讨论、交流的机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