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Q1/河北区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三年级质量检测生物学科第I卷本卷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细胞色素C是细胞内普遍含有的一种蛋白质,约有104个氨基酸。它是一种线粒体内膜蛋白,参与将们中电子传递给氧气的过程。据推算,它的氨基酸序列每2000万年才发生1%的改变。下列关于细胞色素C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由C、H、O、N等元素组成B.是一种能催化ATP分解的蛋白质C是一种由单体所组成的生物大分子D.其序列相似性可作为生物进化的证据2.细菌细胞膜内褶而成的囊状结构称为中体,如图所示。与细胞膜相比,中体膜上蛋白质尽含量较少,而脂质含量相当。中体膜上附着细菌的呼吸酶系,中体分布有质粒和核糖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中体细胞壁A.中体是细菌进行细胞呼吸的场所B.中体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骨架G中体膜的功能比细胞膜的功能更复杂D.推测中体可能与线粒体的起源有关细胞膜3.研究人员对小鼠进行致病性大肠杆菌接种,构建腹泻模型。用某种草药进行治疗,发现0草药除了具有抑菌作用外,对于空肠、回肠黏膜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3(AQP3)的相对表达量也有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6】对照组 模型组治疗组110///0/空肠回肠A水的吸收以自由扩散为主、水通道蛋白的协助扩散为辅B.、模型组空肠黏膜细胞对肠腔内水的吸收减少,引起腹泻C.治疗后空肠、回肠AQP3相对表达量提高,缓解腹泻,减少致病菌排放治疗后回肠AQP3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可使回肠对水的转运增加4.玉米根细胞缺氧期间,葡萄糖分解产生的丙酮酸最初转化为乳酸,导致细胞质基质州降低。在低H时,乳酸脱氢酶活性被抑制,丙酮酸脱羧酶被激活,引起酒精含量增加,生成的乳酸含量减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1/0/高三生物第1页(共8页).丙霸酸转化为酒精或乳酸的过程中不能产生ATPB.检测到玉米根细胞中有乳酸时不一定有酒精生成C.玉米根细胞的酒精发酵途径和乳酸发酵途径均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仪酒精发酵能有效延缓酸中毒,使根细胞可以长时间处于缺氧状态5.基因型为GgEE的某二倍体动物(2=6),观察卵巢内一个正常分裂的细胞,下图仅表示了该细胞某时期的部分染色体,其余部分未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图所示的染色体构成了1个染色体组B该细胞最终产生卵细胞的基因型为GE或gEC.此图中有1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未正常分离ED.据图判断,该细胞处于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6.玉米(2=20)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有栽培玉米(P)与野生玉米(Q)之分,栽培玉米大多产量高、品质好,但在耐盐碱方面不如野生玉米。科研人员为了改良栽培玉米的遗传特性,利用纯合的野生玉米(Q)与栽培玉米(P)进行杂交获得杂种玉米F,,F,与亲本栽培玉米(P)相比,耐盐碱能力大大提高,将F;作为母本与P杂交,得到子代并筛选耐盐碱个体作为母本再与P杂交,连续多次后获得耐盐碱个体,此类个体自交,后代耐盐碱的个体中性状不发生分离的记为D品系,其过程如图所示。已知耐盐碱性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野生玉米(Q)栽培玉米P)杂种F1X栽培玉米P)筛选杂种F2×栽培玉米(P)筛选杂种F3X栽培玉米P)↓筛选杂种F4自交D品系A.通过测定玉米体内10条染色体上的DNA序列以区分两种玉米在基因组序列中的差别B.F,与亲本栽培玉米(P)相比,耐盐碱能力提高,说明耐盐碱基因很可能来自野生玉米(Q)C.选择杂种玉米中耐盐碱个体与栽培玉米(P)反复进行杂交并筛选的目的是获得能够稳定遗传的纯合子D.D品系玉米中有18条染色体来自栽培玉米(P),有2条染色体(携带耐盐碱基因)来自野生玉米(Q)高三生物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