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三明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三明市初中毕业班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
生物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友情提示:1.本试卷共8页。
2.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及所有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
3.答题要求见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人们在水稻抽穗季节进行稻田养鸭,鸭子在稻田中穿梭捉虫,发挥“杀虫
禽”的作用,同时帮助水稻扬花授粉,提高水稻的结实率;鸭粪分解后为水稻
供肥,所产鸭蛋营养丰富,实现稻鸭双丰收。回答14小题。
1.杂交水稻的培育利用了
A.环境的多样性B.基因的多样性
C.物种的多样性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与水稻生殖方式相同的是
稻鸨双丰收图
A.白菜的开花结果
B.土豆块茎的繁殖
C.扦插柳树的枝条
D.秋海棠的叶落地生根
3.下列关于鸭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卵生
B.体温恒定
C.胸肌发达
D.喙内有齿
4.鸭蛋制成咸鸭蛋有利于保存,与其原理一致的是
A.干燥法
B.冷藏法
C.腌制法
D.防腐剂法
5.下列动物中,身体呈辐射对称的是
A.铁线虫
B.海葵
C.血吸虫
D.水蛭
6.涡虫身体背腹扁平,像一片柳叶,它的消化器官包括
A.口、咽和肠
B.口、肠和肛门
C.咽、肠、肛门
D.口、咽、肛门
7.下列关于蛔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身体呈圆柱形
B.有口无肛门
C.体表无角质层
D.寄生在大肠
8.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经常用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目的是维持蚯蚓的
A.运动
B.消化
C.呼吸
D.体温
9.文蛤又称为“蛤蜊”,是水生软体动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体表有外骨骼
B.身体柔软
C.运动器官是足
D.用鳃呼吸
生物试题第1页(共8页)
10.东方蝾螈是我国特有的两栖动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成体皮肤干燥
B.幼体适应陆地生活
C.幼体和成体都用肺呼吸
D.幼体与成体存在差异
幼体(水中)
成体
11.鲤鱼游泳动力主要来自
A.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
B.尾鳍的摆动
C.胸鳍和尾鳍的摆动
D.所有鱼鳍的协调运动
12.飞鱼一种海洋鱼类(如图),可以在海中以每秒10米的速度高速游动,也可
以跃出水面十几米通过空气浮力滑行达400多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鳃呼吸
B.胸鳍展开像翼
C.体温恒定
D.鳞片上有黏液,减少游泳阻力
13.下列动物中都属于两栖动物的一组是
A.青蛙、避役、乌龟
B.乌龟、牛蛙、鳄鱼
C.蜥蜴、蜗牛、大鲵
D.青蛙、大鲵、蟾蜍
14.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
①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②用肺呼吸③幼体用鳃呼吸
④皮肤裸露⑤生殖和发育离开了水
A.①②⑤
B.①②③
C.②④⑤
D.③④⑤
2024年11月起,鸬鹚、黑脸琵鹭等多种候鸟陆续南归至深圳湾越冬,成群
嬉戏觅食,场面壮观,引起广泛关注。回答15-18题。
15.观察黑脸琵鹭的形态,分析其生活习性与生理特征。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嘴扁平且长,善于捕食鱼类
B.趾间无璞腿细长,善于游泳
C.水陆都可生活,属两栖动物
D.体表覆羽保温,属变温动物
16.候鸟能在空中自由翱翔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身体结构,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前肢变成翼,有利于飞行
B.牙齿多且分化,利于捕食
C.身体呈流线型,减少飞行阻力
D.骨骼轻、薄,可减轻体重
17.果果同学在观鸟活动中制作了鸬鹚呼吸系统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大气球模拟气囊
B.小气球模拟肺
吸管/
红蓝细线
C.模拟了双重呼吸
D.红蓝细线模拟消化道
18.关于鸬鹚等多种候鸟南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大气球
A.这是一种有组织、有分工的社会行为
B.可用无人机远距离观察鸟群迁徙行为
C.多种多样的候鸟体现了物种的多样性
小气球
D.候鸟的迁徙总会破坏深圳湾生态平衡
生物试题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