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秋绵阳市北川县七年级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七年级生物)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CCTV﹣1团队用红外相机和动物们来了一场不被打扰的相逢,用拍摄到的野生动物的珍贵视频素材,制作出了一部电视纪录片﹣﹣《秘境之眼》,片中记录下了多种动物在自然状态下的各种行为。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A.实验法 B.观察法 C.文献法 D.比较法
2.“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诗词描写了鸟儿受到惊吓而飞起说明生物能够(  )
A.进行生长和发育 B.发生遗传和变异
C.对刺激作出反应 D.排出体内的废物
3.小红制作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如图中甲和乙是制作临时装片过程中的两个步骤。甲和乙步骤中滴加的液体分别是(  )
A.碘液、生理盐水 B.清水、碘液
C.碘液、清水 D.生理盐水、清水
4.老师请四位同学从外向内依次介绍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下列四位同学的介绍中,正确的是(  )
A.郭凡:细胞膜、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
B.张明: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C.李涵: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
D.刘铮: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
5.探索生命的奥妙,从了解细胞开始。如图是某动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中含有液泡结构
B.②中含有遗传物质
C.①②③是细胞的基本结构
D.③能把细胞的内部与外部环境分隔开
6.人类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  )
A.细胞质中 B.细胞膜中
C.细胞核中 D.细胞的各个部分
7.有位同学想观察细胞的分裂,下列实验材料中,最适宜的是(  )
A.菠菜表皮细胞 B.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
C.人口腔上皮细胞 D.番茄果肉细胞
8.科学家利用干细胞及其他生物材料混合制成“生物墨水”,借助3D打印机打印出了全球首颗拥有心肌、血管和心腔的“完整”人造心脏,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①是细胞生长,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B.过程②③说明干细胞有分裂和分化的能力
C.过程③不受控制会导致肿瘤的发生
D.经过程③后,细胞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遗传物质都发生了变化
9.下列有关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表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B.组织→细胞→器官→植物体
C.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D.器官→组织→细胞→植物体
10.草履虫细胞的基本结构与下列哪种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最为相似(  )
A.水绵细胞 B.番茄果肉细胞
C.导管细胞 D.人体肌肉细胞
11.水华和赤潮分别是淡水水域和海水水域长期被污染,使水体富营养化而产生的现象。形成“赤潮”和“水华”的生物中,很大一类是(  )
A.蕨类植物 B.藻类植物 C.苔藓植物 D.被子植物
12.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只适合生活在阴湿的陆地环境中,主要原因是(  )
A.体内没有输导组织 B.生殖过程离不开水
C.不能开花、结果 D.没有真正的根、茎、叶
13.“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唐 李白)。松柏和桃李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
A.松柏种子外面没有种皮;桃李种子外面都有种皮
B.松柏种子外面没有果皮;桃李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C.松柏树形高大是常绿乔木;桃李修剪后低矮便于采果
D.松柏用孢子繁殖后代;桃李用种子繁殖后代
14.认识动物需要从观察和总结相应的特征开始。下列动物类群对应的特征及动物代表搭配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动物类群 对应特征 动物代表
A 扁形动物 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涡虫
B 腔肠动物 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水螅
C 软体动物 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 蜗牛
D 线形动物 身体呈圆柱形,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 线虫
A.A B.B C.C D.D
15.鱼不停地吞水,再从鳃盖后缘排出。从鳃盖后缘流出的水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是(  )
A.没有变化 B.减少
C.增加 D.先增多后减少
16.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  )
①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
②完全用肺呼吸
③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④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⑤皮肤裸露
A.①② B.①②③ C.④⑤ D.①②③④
17.如图是家鸽的呼吸系统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是气管、②是气囊、③是肺
B.气体进入体内的途径是①→③→②
C.家鸽的呼吸系统特点是与其飞翔生活相适应的
D.②和③都能进行气体交换,所以有人称其呼吸是“双重呼吸”
18.下列环境中,细菌和真菌分布较多的是(  )
A.冷冻室内冰冻牛肉表面
B.实验室里开着灯的紫外灯工作台
C.日常使用的手机壳外表面
D.汤锅里沸腾的番茄蛋汤
19.下列有关细菌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①微生物学之父是列文虎克,他发明的显微镜发现了球形、杆形、螺旋形的细菌
②细菌微小,有些能在不良环境中可形成芽孢,分裂繁殖速度快,适宜能力强,所以分布广
③乳酸菌、肺炎球菌、霍乱弧菌营养方式都是异养
④乳酸菌和酵母菌都是单细胞,但前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所以前者是原核生物
⑤用针挑疮前在火焰上烧针尖、打针前用酒精擦拭皮肤、喝水要把自来水烧开,都是消毒灭菌的作用
⑥所有细菌都有荚膜,所以手术器械材料消毒,要以破坏荚膜为标准
A.①②⑤⑥ B.②③④⑤ C.②④⑤ D.②③④
20.平菇、花菇、草菇等大型真菌都是我们的食物,常生活在潮湿且富含腐殖质的土壤、草堆上,它们从土壤、草堆中吸收的是(  )
A.水和有机物 B.水和无机盐
C.水和氧气 D.水和二氧化碳
21.秋冬季是流感高发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流感病毒是一种比细菌还小的生物
B.高倍光学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C.流感病毒靠分裂进行生殖
D.可以通过注射抗生素将其杀死
22.自然界有些动物“名不副实”,下列有关动物分类正确的是(  )
A.鳄鱼不是鱼,而是两栖动物
B.海马不是马,属于鱼类
C.蜗牛不是牛,属于节肢动物
D.鱿鱼不是鱼,属于哺乳动物
23.下列有关分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生物的分类单位中,最大和最小的分类单位分别是界、种
B.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相似程度,反映了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C.分类单位越小,包括的生物种类越多
D.分类单位越小,其中所包括的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多
24.在生活中,自然界多姿多彩的生物肯定给你带来了很多的童趣,那么什么是生物呢?怎样区别生物和非生物呢?这一定离不开观察,下列对科学方法观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B.观察可以借助于显微镜、放大镜等仪器
C.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
D.为目的而进行的观察不需要追问和交流
25.猕猴桃风味独特,酸甜适口。《本草纲目》中记载:“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猕猴喜食,故有诸名。”如图表示猕猴桃细胞与猕猴细胞,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A.③能将有机物中的能量转变成细胞能利用的能量
B.⑦能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C.④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生长、发育和遗传
D.两类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①②⑤⑥
26.下列俗语与生物的基本特征不对应的是(  )
A.含羞草受到刺激合拢叶片——生物具有应激性
B.雨露滋润禾苗壮——生物能够生长发育
C.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生物具有变异现象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生物对生活的环境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
27.李白在诗中写到“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关于犬和桃树说法错误的是(  )
A.犬和桃树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
B.桃树的根、果实和犬的心脏、皮肤都属于器官
C.桃树的导管和犬的血液都属于组织
D.桃树和犬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都属于反射
28.将鱼的内脏埋入土中,过一段时间后翻开土壤发现鱼内脏不见了。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
A.被土壤吸收了
B.被植物直接吸收了
C.被环境中的腐生细菌、真菌分解了
D.通过内脏自身的呼吸作用消耗掉了
29.下列动物与其结构、功能、特点匹配正确的有(  )
①水螅——身体辐射对称、有刺细胞
②涡虫——辐射对称的身体,靠可伸缩的管状的咽捕食
③血吸虫——一生都寄生在动物体内的扁形动物
④蚯蚓——属节肢动物,依据环带区分头尾,靠肌肉和刚毛完成运动
⑤河蚌——有贝壳、靠鳃呼吸,用足运动
⑥蝗虫——有外骨骼用于呼吸、腹部有气门,胸部有足
A.①③⑤⑥ B.①⑤ C.①⑤⑥ D.①③④⑤
30.在研究池塘植物类群时,有同学认为黑藻属于藻类,也有同学肯定地判断黑藻属于被子植物。判断黑藻属于被子植物最有力的证据是(  )
A.黑藻有根、茎、叶的分化
B.黑藻有种子
C.黑藻有发达的输导组织
D.黑藻有果实
二.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40分)
31.学习完动、植物细胞结构后,七1班同学分组制作了动、植物细胞模型,具体情况如下:
组别 A组 B组
部分材料制作步骤 ①用_____围成一个封闭的轮廓,模拟细胞膜; ②将核桃放入轮廓中间; ③用褐色的超轻黏土团成小的椭圆球体,均匀分布在轮廓中 ①用卡纸围成一个封闭的轮廓 ②用透明的保鲜袋装入水,扎紧袋口,放在轮廓的一侧 ③将核桃放入轮廓的中间 ④用绿色和褐色的超轻黏土团成小的椭圆球体,均匀分布在轮廓中
(1)由制作过程判断,制作动物细胞模型的小组是    组。(填“A”或“B”)
(2)如果你是A组的成员,在步骤①,你会选用    。(填“A”或“B”)
A.卡纸
B.保鲜袋
(3)制作材料中,核桃模拟的结构是    ,其中含有遗传物质的载体    。(填结构名称)
(4)B组中,绿色的超轻黏土团成的小椭圆球体,模拟的结构是    。
32.学校生物小组的同学们通过实验活动进一步了解了蚯蚓和蝗虫的特征和生活习性,收获颇丰。
(1)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可以观察到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    构成,通过图一中蚯蚓[3]   的位置可以判断[1]是蚯蚓的    端(填“前”或“后”)。
(2)用放大镜观察蚯蚓的腹面会有很多的小突起,这些小突起是    ,可以辅助
蚯蚓的运动。用手触摸蚯蚓,还能感觉到它的体表有黏液,黏液可以保持体壁湿润,帮助蚯蚓    。
(3)如图二所示蝗虫的身体可以分为    、   、   三部分,共有    对翅,   对足,其中适于跳跃的是发达的    。
(4)蝗虫体表有坚韧的    ,能有效防止体内水分蒸发,比蚯蚓的生活范围更为广阔。
(5)生物小组的同学们为了进一步探究气体进出蝗虫的身体部位,进行了图三的实验,甲、乙两个试管中都灌满水,将两只蝗虫按图示方式放入试管中,最终的实验现象是:
   (填“甲”或“乙”)试管中的蝗虫死亡,原因与蝗虫有关的呼吸器官气门主要分布在    部。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C B A C B D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B D C D D C B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B C D C D D C B D
31. (1)A;
(2)B;
(3)细胞核;染色体;
(4)叶绿体。
32. (1)环状体节;环带;前
(2)刚毛;进行气体交换
(3)头部;胸部;腹部;两;三;后足
(4)外骨骼
(5)乙;胸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