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本溪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本溪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本溪市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地理试卷
(本试卷共19道题满分40分 生物和地理考试时间共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5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在下列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亮丽名片,京剧、豫剧、秦腔、川剧、琼剧等百花争艳,各具地方特色。读图1,完成1~3题。
1.秦腔是陕西省的代表剧种,主要流行于图中的(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我国传统文化地域差异显著的主要原因是( )
A.疆域辽阔 B.海域宽广
C.地处高纬 D.位于热带
3.与世界许多国家相比,我国的地理位置有很多优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与巴西相比,我国气候更炎热
②与日本相比,我国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更明显
③陆上疆界长,邻国多,便于发展边境贸易
④与蒙古相比,我国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便利的海运条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一树繁华是春,枝头绿叶亦是春。读图2,完成4~6题。
4.据图推测,常绿林木分布区域所处的干湿地区主要是( )
A.湿润区 B.半湿润区 C.干旱区 D.半干旱区
5.针叶林树种耐寒,其多分布在我国( )
A.热带 B.寒温带 C.亚热带 D.暖温带
6.西安地区树叶变绿的时间要比长春早,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海陆位置 C.夏季风 D.纬度位置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人口数量减少208万,同时进入老年人口高速增长时期。读图3,完成7~9题。
7.2015~2023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趋势是( )
A.持续升高 B.持续降低
C.先升后降 D.先降后升
8.我国人口发展趋势对我国( )
A.中小学学校增多 B.就业压力增大
C.银发经济活跃 D.育婴行业好就业
9.下列措施有利于提高生育率的有( )
①发放生育补贴 ②兴建育儿机构
③降低生育、养育成本 ④延迟退休年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少数民族是我们祖国大家庭中的一员,每四年我国都会举办少数民族运动会。读图4完成10~11题。
10.参加图中四个运动项目的少数民族运动员代表,最有可能来自( )
A.①—广西 B.②—西藏 C.③—新疆 D.④—内蒙古
11.下列关于我国少数民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那达慕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
B.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高山族主要分布在西藏地区
C.我国民族分布呈现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特点
D.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南、西南和西北地区
沪昆高铁连接上海与昆明,主要承担华东地区与中南、西南地区间中长距离客流运输,同时兼顾沿线地区城际客流运输。读图5,完成12~13题。
12.沪昆高铁途经的省级行政区有( )
A.浙皖湘黔 B.浙赣湘黔 C.浙皖湘桂 D.浙赣湘桂
13.沪昆高铁的开通( )
A.缓解西部城市资源紧张 B.加强沿线地区经济联系
C.促进南北方向人员流动 D.改善沿线地区生态环境
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为显著的国家。读图6,完成14~15题。
14.下列地形区中,该季风影响不到的地区是( )
A.黄土高原 B.塔里木盆地
C.四川盆地 D.东北平原
15.该季风给我国带来的影响,错误的是( )
A.是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
B.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集中在冬季
C.该季风进退失常,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
D.形成了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差异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25分)
二、综合题(共4道小题,共25分)
16.2024年12月,南水北调通水十周年。南水北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
它,让黄河与长江“握手”,让湖北丹江口水库与北京密云水库“拥抱”,让华北区近1亿人喝上长江水。阅读图7,回答下列问题。(7分)
(1)长江上游______丰富,______水利枢纽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水电站。中下游航运价值高,有黄金水道的美称。
(2)“南水千里进京路”属于南水北调工程中的______(东、中、西)线工程,目的是为了缓解我国______地区缺水的问题;起点丹江口水库地势较______(高/低),便于向北实现自流,降低了输水成本。
(3)“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最大的优势是利用______引水,大大减少了工程量。其跨越黄河时并未与黄河直接沟通,而是从黄河河床的下方以隧道形式穿黄而过,其原因是______。
17.粮食安全是国家的物质保障。我国三大育种基地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优势着力打造农作物“种业芯片”,其中甘肃省河西走廊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天干地不干”是其作为种子生产基地的独特自然条件。读图8,完成下列各题。(6分)
(1)农谚“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中描述的粮食作物是______,所在地区水土资源的配合特点是______。
(2)四川育种基地与甘肃育种基地比较,更适宜水稻育种的是______。
(3)四川育种基地由于北部高大山脉A______阻挡,冬季风难以抵达该地区,使得四川基地几乎不会受到______(自然灾害)的影响。
(4)耕地安全与种子安全同等重要,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保护耕地的有效措施
______。
18.环渤海经济圈已成为拉动中国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阅读图9、10和材料,回答问题。(6分)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京津冀位于环渤海经济圈心脏地带,可发挥北京的首都优势、天津的港口优势和河北的资源优势,加强区际联系。
(1)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自然条件优越。如地形以______为主,地势低平;临近渤海,背靠首都北京,地理位置优越;______(两种以上)等矿产资源丰富。
(2)人文条件也很优越。有多条铁路经过,如______,交通便利;人口______(密集/稀疏),劳动力充足;政府政策支持等。
(3)环渤海高铁全线以桥代路为主的原因有______(一条即可)。
(4)在京津冀区域空间格局中,西北部为生态涵养区,请说出其生态环境效益(一条即可)。
19.2022年我国“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阅读材料和图11,回答下列问题。(6分)
“东数西算”是指在西部地区发展数据中心,把东部地区经济活动产生的部分数据传输到西部地区进行计算和处理。数据中心是支撑云计算服务的基础设施,占地面积大,80%以上的花费都在设备的供电和制冷上,运行时需恒温。
图11“东数西算”工程主要国家算力枢纽分布示意图
(1)我国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得益于西部地区______(土地/水)资源丰富,水能、太阳能、______能丰富等有利条件。
(2)贵州算力枢纽所在的贵阳市是著名的“凉都”,夏无酷暑,有利于计算机散热,其主要原因是贵阳地处______高原,海拔______,夏季气温较______。
(3)“东数西算”工程对我国东部地区发展的意义有______(一条即可)。
本溪市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下列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B A B D C C A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B B B B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16.(共7分,每空1分)
(1)水能 三峡
(2)中 华北 高
(3)京杭运河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河道高出地面
17.(共6分,每空1分)
(1)小麦 土多水少/地多水少
(2)四川育种基地
(3)秦岭 寒潮/霜冻
(4)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对耕地的管理和保护;加强农田的保护;禁止乱占耕地;合理规划使用等(答出一条,合理即可)
18.(共6分,每空1分)
(1)平原 煤矿、铁矿、石油(答出其中两个即可)
(2)京哈、京包、京沪、京九、京广等 密集
(3)减少对耕/土地的占用或保护生态环境
(4)净化水质:净化空气;保持水土;维护生态平衡等(答出一条,合理即可)
19.(共6分,每空1分)
(1)土地 风
(2)云贵 高 低
(3)缓解能源紧张;减少碳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增强国家安全保障能力(答出一条,合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