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光与色彩》期末专项训练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1.(3分)在阳光明媚的天气里,我们在树林里玩耍时,可以发现大树底下有很多个小光斑,这些光斑是由于( )而形成的。A.光的折射原理 B.光的反射原理 C.光沿直线传播2.(3分)在排一列纵队时,如果队尾的学生只能看到前一位学生的后脑勺,就表示队伍站直了,这是因为( )A.光沿直线传播 B.光的传播速度很快 C.光向四面八方传播3.(3分)光导纤维的主要用途是传递信息,进行通信。把要传输的信息变成光信号在光纤中传播,如图所示,那么光在光纤中的传播方式是( )A.沿着光纤的中轴线直线传播 B.沿着光纤的外壁多次折射传播 C.沿着光纤的内壁多次反射传播4.(3分)潜望镜是利用内部的两面平面镜互相反射的原理制成的。下面三幅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5.(3分)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的主要原因是( )A.美观干净 B.有利于光的反射 C.减少光的反射6.(3分)照明灯上安装灯罩是为了( )A.增强反光 B.为了美观 C.怕刺激眼睛7.(3分)《猫和老鼠》中小老鼠杰瑞被镜子中的“敌人”吓了一跳,”敌人”的出现是其实是因为( )而形成的它自己的像。A.光的镜面反射 B.光的漫反射 C.它的影子8.(3分)下列物理现象中,产生的原因与其他不同的是( )A.潜水员利用潜望镜来观察水面上的情况 B.汽车司机通过后视镜观察后面的车辆 C.筷子插入烧杯中,看到筷子在水面处折断9.(3分)下列有“影”字的成语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形单“影”只 B.形“影”相随 C.湖光倒“影”10.(3分)下列情况下,可以看到“彩虹”的是( )A.阴雨天打伞的时候 B.小朋友在阳光下玩肥皂泡泡时 C.用电灯照平面镜时二.判断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11.(3分)我们之所以能看见周围的物体是因为他们具有反射光的本领。( )12.(3分)人类利用光的反射原理解决了很多难题,所以光对人类是有益无害的。 ( )13.(3分)为了使反射光到达某一指定地点,我们需要多次重复调整镜子的位置。 ( )14.(3分)针对彩虹可以提出问题:不同的彩虹颜色排列规律一定相同吗?( )15.(3分)雨后空中的小水滴像三棱镜一样,可以把太阳光分散成七色光。( )16.(3分)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多种颜色的光组成的。 ( )17.(3分)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特点来解释。 ( )18.(3分)光在水中是不沿直线行进的。 ( )19.(3分)在夜晚可以借助月光看到物体,所以月亮是光源。 ( )20.(3分)如果没有光,我们的眼睛看不到任何东西。( )三.连线题(共1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10分)21.(10分)将下列光学仪器或光学现象与相应的原理连起来。小孔成像 雨后彩虹 光的反射潜望镜 光的色散凿壁偷光 光的直线传播水中倒影 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满分21分,每小题21分)22.(21分)认识棱镜。(1)当白光进入棱镜时,由于不同颜色的光发生 的程度不一样,就出现了七种不同颜色的光。(2)有一束白光如上图进入棱镜,出现的七种不同颜色的光投射在墙上,最上面的是A光,最下面的是B光,根据我们平时的实验知,A是 光,B是 光(填颜色)。(3)日常生活中也有类似于上述现象的情景,如彩虹。彩虹的形成是借助于空气中类似棱镜作用的 实现的。(4)制作彩色轮时,我们发现,在圆纸片上涂上相同大小的 色、 色和 色扇形,快速旋转时,色光可以混合成白光。五.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9分,每小题9分)23.(9分)为什么阳光透过小水滴会形成七色光呢?(彩虹是如何形成的呢?)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1.C。2.A。3.C。4.A。5.B。6.A。7.A。8.C。9.C。10.B。二.判断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11.√。12.×。13.√。14.√。15.√。16.√。17.√。18.×。19.×。20.√。三.连线题(共1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10分)21.。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满分21分,每小题21分)22.(1)折射。(2)红;紫。(3)小水滴。(4)红;绿;蓝。五.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9分,每小题9分)23.下雨过后,空中悬浮着很多小水珠,它们会像三棱镜一样,将阳光分散成七种色光,形成彩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