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2024-2025学年寒假作业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适配湘教2019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一地理2024-2025学年寒假作业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适配湘教2019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
海水温跃层是指海水水温在垂直方向上存在显著差异的水层。它像密不透风的“盖子”,阻止富含营养盐的深层海水向表层移动,抑制浮游生物的生长。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海区不同季节水温随深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冬、夏季温跃层随季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洋流 B.太阳辐射 C.人类活动 D.浮游生物
2.如图所示,浮游生物数量从春季到夏季减少的原因是( )
①营养盐春季消耗多,余量渐少
②海水温度渐高,浮游生物消失
③温跃层渐强,阻止营养盐上升
④光合作用减弱,生长速度减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甲乙两图为台湾海峡及其附近海区冬季和夏季海水表层盐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与同纬度太平洋相比,台湾海峡盐度较低的原因是( )
A.温度较低 B.蒸发较弱 C.海域面积小 D.入海径流多
4.符合图中海水盐度分布情况判断的是( )
A.甲图为夏季,海水盐度自西北向东南递减
B.甲图为冬季,沿岸盐度受南下寒流影响大
C.乙图为夏季,沿岸与外海盐度空间差异大
D.乙图为冬季,等盐度线稀疏且数值变化小
“乍起闷雷疑做雨,忽看倒海欲浮山。万人退却如兵溃,浊浪高于阅景坛。”是钱塘江大潮观景写照。读钱塘江大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钱塘江大潮最为壮观的主要原因是( )
①天体引力
②海湾形状
③海陆风
④洋流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6.下列关于潮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是在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
B.潮汐作用可加剧海岸的侵蚀,影响海岸生物分布
C.巨型远洋轮船往往利用退潮时进出港口
D.月球、地球和太阳三个天体运动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正值大潮
图示意我国沿海局部海域波浪能密度的分布。据此完成问题。
7.导致图示海域波浪能密度南北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风速 B.洋流 C.海水深度 D.潮汐
8.目前波浪能开发规模还比较小,主要因为( )
①市场需求不足
②开发成本高
③破坏生态环境
④稳定性差
A.①④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2023年4月6日,我国第39次南极科考圆满完成。“雪龙2”号科考船从深圳启航,在澳大利亚霍巴特港接受补给后,驶往中山站。左图为“雪龙2”号部分时段航线示意图,右图为不同纬度海水盐度随深度变化规律图。完成下面小题。
9.科考船途经海域表层密度变化大致是( )
A.一直升高 B.一直降低 C.先降后升 D.先升后降
10.甲、乙、丁海域盐度随水深变化规律依次对应的曲线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11.④⑤洋流的性质和对沿岸气候的影响分别为( )
A.④:暖流增温增湿 B.⑤:寒流降温减湿
C.④:寒流降温增湿 D.⑤:暖流增温增湿
日本暖流(又称黑潮)是沿着北太平洋西部边缘向北流动的一支强劲海流,具有高温、高盐、流量大、流速快、流幅窄等特征。日本暖流的“蛇形大弯曲”(日本暖流干流有时似蛇爬行一样弯曲)对我国、日本等的气候影响显著。下图为日本暖流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日本暖流具有高温、高盐特征的主要原因是( )
A.由北赤道暖流转变而来 B.流经热带和亚热带海域
C.沿岸陆地径流补充丰富 D.海水清澈透明且杂质少
13.日本暖流形成的影响因素有( )
①海水性质
②大陆轮廓
③潮汐涨落
④大气环流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14.日本暖流的“蛇形大弯曲”有时远离日本海岸,其原因最可能是( )
A.东南季风强 B.西北季风强 C.西南季风强 D.东北季风强
15.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调节气候,并为数十亿人提供生计。但海洋的健康处于危险之中。2022年6月举行的第二届联合国海洋大会是为解决人类继续对海洋生物和生计造成的损害提出预警。下图为北大西洋大洋水体运动示意及卑尔根、内恩两地气温、降水月分配图。
(1)指出北大西洋暖流和墨西哥湾暖流共同的流向特征。
(2)根据卑尔根和内恩气温和降水量资料,说明洋流对卑尔根气候的影响。
(3)图中①地海水盐度为32‰,②地为35‰,试说明原因。
(4)卑尔根南部海洋就是著名的北海渔场。有人提出禁渔活动,你是否支持,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海水性质的影响因素。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冬季表层海水水温低,表层水温与深层水温相近,因此温跃层不明显,夏季表层海水水温高,表层水温与深层水温相差大,因此温跃层明显。表层海水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导致表层海水水温变化,进而引起温跃层的季节变化,B正确。故选B。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海水的性质变化产生的影响。春季水温回升,浮游生物生长繁殖加速,大量营养盐被浮游生物消耗,使表层水体中的营养盐余量渐少,从而抑制浮游生物生长繁殖,使其数量到夏季明显减少,①正确;海水温度渐高不会导致浮游生物消失,且图中显示夏季浮游生物并没有消失,②错误;图中显示,从春季到夏季,温跃层渐强,温跃层上热下冷的温度结构抑制海水对流,阻止深层海水中的营养盐上升,使表层形成贫营养盐水体,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繁殖,使其数量减少,③正确;从春季到夏季,太阳辐射增强,有利于浮游生物进行光合作用,④错误。综上可知,B正确。故选B。
3.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台湾海峡西部是福建省,东部是台湾岛西部,福建省东部和台湾岛西部有大量河流注入台湾海峡,降低了盐度,故与同纬度的太平洋相比,台湾海峡海水盐度低的原因是陆地入海径流多,有淡水注入,D正确;温度、蒸发量与同纬度太平洋差异不大,盐度与海域面积无关,ABC错误。故选D。
4.答案:B
解析:图中海域受冬夏季风影响形成沿岸流,甲图中沿岸流自东北流向西南方向,是受冬季的西北季风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形成的寒流,因此甲图为冬季,乙图为夏季,AD错误;冬季表层盐度大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沿岸盐度受南下寒流影响大,B正确;乙图为夏季,等盐度线较稀疏,沿岸与外海盐度空间差异小,C错误。故选B。
5.答案:A
解析:每当太阳、月球、地球几乎在一直线上时,海水受到的引力最大,钱塘江大潮最为壮观,①正确;读图可知,钱塘江口状似喇叭形,滩高水浅,当大量潮水从钱塘江口涌进来时,由于江面迅速缩小,使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就只好后浪推前浪,前浪跑不快,后浪追上,层层相叠,故大潮十分壮观,②正确;浙江沿海一带夏秋季节盛行东南风,风向与潮水方向大体一致,助长了潮势,与季风有关,但与海陆风无关,③错误;钱塘江大潮与洋流无关,④错误。即①②正确,A正确,BCD错误。故选A。
6.答案:C
解析:潮汐是在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A正确,不合题意;潮汐作用可加剧海岸的侵蚀,影响海岸生物分布,B正确,不合题意;受日月引力影响,海水会发生涨退潮现象,涨潮时水位高,通常情况下,船在涨潮时进出港口,C错误,符合题意;月球、地球和太阳三个天体运动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海水受到的引力最大,正值大潮,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
7.答案:C
解析:由图中等值线分布可知,南部的波浪能密度较北部密集,南部波浪能密度大于北部,其原因受海域水深的影响;从等深线数值及分布分析,北部沿海海域数值小,分布稀疏,表明北部海域大陆架宽、浅,海底摩擦作用较大,波浪能密度较小;南部海域水深,摩擦作用小,波浪能密度较大,C正确。而洋流、风速南北差异、潮汐差异不大,因此A、B、D错误。故选C。
8.答案:B
解析:波浪能主要是由风把能量传递给海洋而产生的,它实质上是吸收了风能而形成的,风能属于不稳定的能源,因此波浪能稳定性差,开发技术难度大,成本高,不适宜大规模开发,②④正确,B选项正确。我国对能源的需求量大,①错误,AC错误。波浪能属于清洁能源,对生态环境影响小,③错误,D错误。故选B。
9.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科考船路径为从极地地区到赤道地区再到亚热带地区,海水密度大致低纬向高纬递增,途经海域表层密度变化大致是先降后升,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0.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表层海水盐度的变化规律表现出从副热带海区向赤道、极地海区下降,乙处在副热带海区,表层海水盐度最大,①表示乙海域;丁处在极地海区,表层海水盐度最小,③表示丁海域;低纬度海区盐度处在中间,②表示甲海域,所以甲、乙、丙海域盐度随水深变化规律依次对应的曲线是②①③,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1.答案:D
解析:④⑤洋流分别是西澳大利亚寒流和东澳大利亚暖流,寒流有降温减湿作用,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2.答案:A
解析:第一步,分析设问,提取题干信息。日本暖流具有高温、高盐特征。第二步,结合图文材料,提取关键信息。分析日本暖流具有高温、高盐特征的原因。第三步,结合选项内容,选择正确答案。结合图文材料可知,日本暖流是由北赤道暖流转变而来的,北赤道暖流受强烈的太阳辐射的影响,水温较高、蒸发强烈,因此日本暖流具有高温、高盐的特征,A正确;日本暖流在流动过程中只有少部分区域处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这并不能直接解释日本暖流具有高温、高盐的特征,B错误;沿岸陆地径流补充丰富通常会导致海水盐度降低,因为径流带来的淡水会稀释海水,C错误;海水清澈透明且杂质较少主要影响海水的透明度,与海水的温度和盐度无直接关系,D错误。故选A。
13.答案:C
解析:日本暖流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北赤道暖流受大陆阻挡而偏转北上;二是夏季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形成的西南风的吹拂;三是地转偏向力的影响。结合选项可知,②④正确,①③错误,故选C。
14.答案:B
解析:第一步,分析题干信息。日本暖流的“蛇形大弯曲”有时远离日本海岸。第二步,提取材料关键信息。日本暖流具有高温、高盐、流量大、流速快、流幅窄的特点,日本暖流干流远离日本海岸的原因需要结合不同季节大气环流的特点进行分析。第三步,结合选项进行分析。冬季,在强劲的西北季风吹拂下,日本暖流的“蛇形大弯曲”有时会远离日本海岸,B正确;强劲的东南季风会使日本暖流的“蛇形大弯曲”离日本海岸更近,A错误;西南季风、东北信风的强弱对日本暖流“蛇形大弯曲”的位置影响不大,排除C、D。故选B。
15.答案:(1)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或由西南向东北流。
(2)与内恩相比,卑尔根平均气温高,降水量大;与沿岸流经的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有关。
(3)①地沿岸没有暖流(或沿岸有寒流);位于河口有大量淡水注入。②地受暖流影响;陆地上没有大河注入淡水。
(4)支持:长期过度捕捞,鱼类资源减少,禁渔有利于恢复渔业资源;警醒人们对海洋渔业资源的过度消费等。不支持:周边国家鱼类食物减少,降低生活质量;渔业工作者失掉工作机会等。
解析:(1)暖流是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读图可知,北大西洋暖流和墨西哥湾暖流共同的流向特征是都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都是自西南流向东北。
(2)读图可知,卑尔根和内恩纬度相差不大,卑尔根位于欧洲,位于大陆西岸,沿岸有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流经,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与内恩相比,卑尔根平均气温高,降水量大。而内恩地处北美大陆的东岸,沿岸受拉布拉多寒流的降温减湿的影响,内恩平均气温低,降水量小。
(3)海水盐度因海域所处纬度位置不同而有差异,主要受纬度、河流、海域轮廓、洋流等的影响。读图可知,①地附近没有暖流流经,位于圣劳伦斯河口,有北美五大湖大量淡水注入,对海水起到稀释作用,海水盐度较低;②地受北大西洋暖流流经增咸的影响,以及陆地上没有大河注入淡水,盐度较高。
(4)本题属于开放性的题目,要先表明观点,再阐述理由。支持:北海渔场附近海洋捕捞业发达,长期过度捕捞,鱼类资源减少,禁渔有利于恢复渔业资源,实行可持续发展;也警醒人们对海洋渔业资源的过度消费,重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等,禁渔是为了更长久的发展。不支持。当地长期依靠北海渔场的渔业资源,一旦禁渔,会导致渔业资源供应不足,降低生活质量;影响当地渔民的就业,影响社会稳定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