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天津市耀华中学2025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生物学科一、单项选择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合理的是()A.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就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B.植物体内生长素浓度升高到一定值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C.细胞分裂素决定细胞的分裂、芽的分化等D.刮干热风会影响小麦在开花期传粉,喷洒一定浓度的萘乙酸(NAA)能避免减产2.烧伤后的伤口容易化脓的主要原因是受绿脓杆菌的感染,头孢菌素是临床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抗生素。用药前一般会对病人做过敏实验和细菌耐药实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许多过敏反应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B.吞噬细胞处理绿脓杆菌后会将相关信息呈递给浆细胞C.用药前做耐药实验的原因是由于滥用抗生素诱导细菌发生耐药突变D,对头孢菌素过敏的患者使用头孢菌素后机体不再发生免疫反应3.土壤中有些细菌能在线虫的捕食威胁下产生尿素,尿素可诱导真菌产生菌丝并包裹杀死线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土壤中细菌、真菌和线虫等全部生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B.农业上利用产生尿素的细菌来抑制有害线虫的数量,属于生物防洛C.上述土壤中的细菌、真菌和线虫三者之间均存在捕食关系D.上述现象能说明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4.如图1表示种群数量变化可能的四种模型,图2表示①种群和②种群的数量变化,其中λ表示某种群后一年的数量是前一年数量的倍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个种群数量“”形曲线D4KK群②.λ=1b cd时间s时间/年图1图2A.图1中阴影部分表示的是因环境阻力在生存斗争中所淘汰的个体数B若不更换培养液,则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与图1中曲线Ⅲ最相似C.图2中①种群t时种群数量为500只,则理论上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可能为1000只D.t,~t,时间段内,①种群数量减少,②种群数量增大5.筛选具有优良性状菌种的一般步骤为样品采集+富集培养+分离纯化→性能测定,如第三次月考高三年级生物学科第1页(共8页)图a、b是采用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纯化培养的效果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对采集的样品进行富集培养时,所用培养基需添加琼脂作为凝固剂B.获得图a所示结果的接种过程中,每次划线前接种环均需蘸取菌液abC.图a、b接种方法都可用于分离微生物,但并不能都用于微生物计数D.若图b培养基以尿素为唯一氮源,分离得到的细菌都能合成脲酶6.诱导衰老后的细胞能激活树突状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产生相应的特异性免疫,如圈所示。科研人员用诱导衰老的癌细胞研制癌症疫苗,并利用正常小鼠进行实验检验其效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表面抗原改交:Q&.衰老癌细胞作为抗原,不能被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B.被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可识别并接触、裂解癌细胞树突状细胞C.癌症疫苗的作用原理是诱发机体产生针对癌细胞的抗体诱导度老细胞毒性D.为检验癌症疫苗的效果,实验组移植癌细胞而对照组不移植T细胞德细胞7.两个不同的生态系统在同时受到同等强度的干扰(a)后,其结构和功能结构和功能的曲线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据图能得出的结论是(…乙A同等强度的干扰下,乙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甲弱正常运B,同等强度的干扰下,若乙生态系统干扰提前,则B点右移行范围C.若甲生态系统的干扰强度增大,则C点右移B.图中偏离正常运行范围的程度可以体现恢复力稳定性的大小0时间8.氨基酸营养缺陷型菌株是野生型菌株突变后失去合成某种氨基酸的能力,只能在完全培养基或补充相应氨基酸的基本培养基中才能正常生长的变异菌株。下图是获得并纯化色氨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过程,①②③④是培养基编号,甲、乙代表菌落。下列说法留误的是()无茵落紫外线无药绒布3原位影印WO:37℃48h①A.①②是完全培养基,③是添加色氨酸的基本培养基,④是基本培养基B.紫外线处理的目的是提高突变率,以获得色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C.将①置于摇床中,有利于菌体充分利用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D.甩是色氨酸营养缺陷型菌落,可用平板划线法进一步纯化培养9.某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五个种群。已知该生态系统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在10%,20%之间,且每个种群只处于第三次月考高三年级生物学科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