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自主学习·问题引领1101 农业、手工业合作化问题1、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方式问题2、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202 公私合营问题1、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政策问题2、三大改造的结果、影响生产资料公有制:在我国表现为生产资料由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两种形式。生产资料:劳动资源、工具(如土地、厂房、机器、耕畜等)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它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三”: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社会主义改造(实质: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名词解释:三大改造一、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合作化)王国范河北省遵化市西留村乡农民雇农出身,家境贫寒,靠给地主家做长工维持生计,一、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合作化)王国范河北省遵化市西留村乡农民雇农出身,家境贫寒,靠给地主家做长工维持生计,1950年,农民老王的生活有了巨变,让他喜出望外的会是什么事情呢?这件事情会使全村人的生活发生怎样的变化?土地改革,终于能够有属于自己的土地了!(一)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新中国建立后,王老汉在土改中分到了土地,本以为这下能过上好日子了,但是他很快发现单靠自己干、手里的农具根本不够用,自己还没有耕牛,也没钱买种子;后来好容易东拼西凑种了点庄稼,却没有水渠灌溉,长势一直不好;更没想到的是,秋天一场蝗灾竟然让他颗粒无收!欲哭无泪的老汉为了活命,在冬天只得把地卖了,又靠借高利贷和租富农的土地艰难度日。土地改革后的农业发展存在什么问题?一开始农民很高兴根据材料,归纳土地改革后农业生产遇到的问题,及改造的原因?困难缺劳动力,劳动工具贫困缺少资金水利问题天灾不能使用机械化农具个体(分散)一家一户原因: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原因:(1)国家:土地改革后,分散的个体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3)个人: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2)国家: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势在必行!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团结合作农业生产合作社1953年-1956年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自愿互利典型示范,逐步推广时间:方式: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目的:原则:方法:社员集体劳动阶段: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合作社农业合作化初级农业合作社农业互助组020301基本单位是生产队,土地、大型农具及牲畜无偿归集体所有;产品按劳动工分统一分配在互助组基础上的集体经济组织。特点是土地入股,耕畜、农具作价入社,由社统一经营,按劳分配由几户或十几户组成,几户共同劳动,互相帮助,所有物资仍归私人。社会主义萌芽半社会主义性质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特征:公有化程度越来越高农民土地所有制(农民个人私有)集体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私有制公有制实质:由生产资料私有制改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性质:社会主义改造想一想: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有什么好处呢?交流生产经验共同使用机械化农具共同使用劳动工具兴修大型水利在加入合作社以后,土地等生产资料都变成了合作社的公有财产,土地又都连成了一片,非常有利于大型耕作工具的使用,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庄稼的收成提高了好几倍!集中力量优势互补提高效率合作社农民备齐工具一起劳动生产合作社使用机械农具丰收时节,农村合作社领取粮食农民代表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报喜毛泽东在看农民写给他的丰收报喜信从1952年到1956年,正是合作化运动期间,全国农业总产值增长20.5%,年均递增5.1%,有些地方还办了社队企业,增加了公众积累……1954年1955年春1955年秋10万20万30万40万50万60万农业合作社个数年份1.4万10万60万参加合作社农户 占全国农民总数(%) 参加高级生产合作社 占全国农户总数(%)1.18亿户 96.3% 1.0742亿户 87.8%1956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情况结果: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村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一)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王老汉的第二件烦心事儿可他又高兴不起来了,原来他大女儿早年进城,开了个手工作坊,资金少、规模狭小、设备简陋、工艺落后,生活举步维艰。济,同时也。问题:同学们能不能想个办法帮助王老汉的女儿呢?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背景:方式: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过程:供销小组—供销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供销小组供销合作社生产合作社统一供给独立生产包销产品生产资料部分公有干预一定生产供销合作社的股金证统一经营集体劳动按劳分配苏州刺绣合作社参加国际展览初级形式的手工业生产小组中级形式的手工业供销生产社高级形式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经营方式:个体经营集体经营所有制:私有制公有制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公私合营王老汉的第三件烦心事儿王老汉儿子的来信解放后,资本家凭什么还能剥削工人呢?水泥厂是资本家的,资本家说的算怎样才能消灭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压迫?把水泥厂变成国家的那用什么手段才能实现把资本家的工厂收归国有呢?为使私有制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1955年10月全国工商联执行委员座谈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问题目的:时间:1954年—1956年看一看资本家是什么态度?社会主义道路是大势所趋方式:公私合营国家是如何对资本家进行补偿的 公国家资本家合营共同经营企业私“公私合营”中的“公”指的是国家,“私”指的是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的资本家。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政策:赎买政策:即有代价地把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具体做法是:国家按照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年息5%)(定息十年停止)前期采取分配利润的政策。分配实行 “四马分肥”,即资本家占红利的20.5%,国家占34.4%,工人福利占5%,公积金占30%。利润分配资本家红利20.5%企业公积金30%国家34.5%工人福利15%全行业公私合营后采取“定息”政策。规定:十年内每年由国家按照企业合营时核定的资本,发给股息,年息为5%。 1966年9月,定息年限期满,公私合营企业最后转变为国有企业。公私合营赎买政策国家工人资本主义工商业者工商业得到了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每年定期可以拿到年息,同时他们也成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改善了劳动条件,拥有了保障,提高了生产积极性。资本家的身份:剥削者与国家合作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或管理者消灭了资产阶级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成社会主义公有制1.应用题:依据国家政策,已知一位资本家的企业公私合营时核定资产2500万元,国家十年内每年发给股息,年息为5%,求这位资本家每年可得多少股息?十年共得多少股息?2.问答题:苏俄在十月革命后经过二十年左右的时间,没收了资本家的企业。那么资本家的财产剩下多少?2500×5%=125(万元)125×10=1250(万元)没收=0答:这位资本家每年得125万元,十年共得1250万元。意义:实现了和平过渡,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头脑风暴】思考:赎买政策的实行,对国家和资本家有什么影响?高潮: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天津盛锡福帽厂挂上公私合营后的新厂牌工商业者踊跃申请公私合营工商界代表乐松生向毛泽东送喜报你知道哪些历经改造发展至今的中华老字号 荣毅仁—红色资本家1916年出生于江芬无锡,父亲荣德生是中国近代著名爱国民族资本家,因主要投资面粉加工业和棉纺织业上,有“面粉纱布大王”之称。1937年,荣毅仁进入其父开办之企业系统。1956年,荣毅仁将自己的商业帝国上交给政府,完成公私合营改造。1979年,在邓小平的支持下,荣毅仁创办“中国中际信托投资公司”借中国改革开放春风,他运用荣氏经营家法,呼风唤雨,得心应手,荣毅仁与国家共赢。1993年一1998年,荣毅仁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副主席。荣毅仁记者:消灭剥削,消除资本主义制度,对于你失去了甚么?得到了甚么?荣毅仁: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徐中尼:《访上海资本家荣毅仁》(1956年1月)已加入96%尚未加入4%农业已完成92%尚未完成8%手工业已完成99%尚未完成1%资本主义工商业至1956年底,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情况统计图结果: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质:(基本任务)行业 改前 改造方式 改后农业 农民土地私有制 农业合作社 集体所有手工业 手工业者私有 手工业合作社 集体所有资本主义工商业 资本家私人所有 公私合营 和平赎买 国家所有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方式:个体生产集体生产生产资料所有制:私有制公有制生产关系的社会变革意义:1952年底各种经济成分1956年各种经济成分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大幅增加;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大幅度下降,直至逐步走向消亡。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③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实行公有制、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经济上,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地区发展也不平衡。文化上,科学技术水平与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政治上,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够完善。为什么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只是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确立了单一公有制。·1953年10月对粮食和棉布实行统购统销政策;·1955年国家发行粮、油、棉布等票证;·20世纪60年代初,生活日用品均需凭票证购买。在三大改造过程中出现什么问题 (局限性)?不少地方在办社中存在着“宁多勿少”、“宁大勿小”、“越多越好”、“越大越好”的错误思想,因而违背农民自愿,胡乱的多办社、办大社,盲目追求公共财产,有的甚至将棺木寿材、老羊皮袄也归了社……——陈大斌:《从合作化到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国农村的集体化时代》“刚分到的土地屁股还没坐热呢,又被收走了……不仅把土改时分来的土地收公了,把我们自己原有的土地也充公了,牲畜和农具也都统统归公了。”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必须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的关系改革要遵循客观规律,循序渐进,不能急躁冒进启示三大改造与“一五”计划之间是什么关系?“一五计划”主要是生产力领域的变革,主要发展重工业,是中国工业化的起点;三大改造是社会生产关系领域的变革,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为了解决工业化过程中的原料、劳动力、资金等问题,即是为了保证工业化的顺利进行而开展的。两者都是为了实现向社会主义制度过渡。一五” 实施时间是1953—1957年,三大改造发生在1953—1956年,三大改造发生在“一五”期间。中国近现代史上社会性质发生的三次变化:1840-1949年社会主义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6年1956-今三大改造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农业生产合作社改造形式:公私合营改造政策:赎买政策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确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大改造(1953—1956年)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从三大改造中将私有制变成公有制,到今天的国家又允许和鼓励私人开办企业,难道改错了吗?同学们,风云变幻,半个世纪过去了,谁想到王老汉的儿子,今天已经是一位身价上亿的私营企业家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