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一2025学年(上)南阳六校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回顾我国社会学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将社会调查的实践精神融入历史的、具体的情境之中,发现社会生活“活”的表达,使“人”得到认识和尊重,在此基础上建构的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才具有人民性和主体性。这就告诉我们,社会调查要在情境和过程中加深对“人”的理解。首先要在情境中看观念的形成与意义的建构。情境是时空、文化、习惯的集合体,既受到客观、外在力量的影响,也受到主观动机、经验愿望的影响。我们通过社会调查要着力把握的,就是在情境陶冶之下,人如何认识和理解外部世界,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合理的做法;人们如何选择“意义工具箱”,为自身的境遇提供文化解释和精神支持;当人们对自身之外的世界感到无力时,如何寻找安顿、达成自洽。例如,分析今天的就业问题,不仅要看到岗位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等结构性问题,还要挖掘人们对于“一份好工作”是如何认识的。正是通过跟踪式调查,我们发现,年轻人对职业价值中的自我彰显尤为重视,既希望通过慢就业“找到适合自己的”,同时又希望可以“真正发现自己”。其次要在过程中看认同的产生与共识的建立。过程意味着持续的时间维度,既包含人的互动以及信息传递的方式,也包含不确定性与非预期后果。社会调查可以沉浸于过程当中,体察人们在外界冲击下微妙的情感变化、思想转变。例如,观察近年来城市社区建设,我们发现,有社区业主自发建立流动车位登记系统,解决社区停车难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各行动主体直接互动的过程,这当中激发出的情感黏性,回应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情感与关怀需求,社区变成了家园,信任与认同逐步得以建立。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所能做的,恰是通过社会调查,把握根植于我们历史与文化之中、与时代变迁相碰撞所激发出来的体验与思想。我们在此基础上进行学理提炼,对外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CS扫描全能王3亿人警在用的扫描Ap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