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年高一上学期生物12月月考试卷一、单选题1. 下列关于细胞中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自由水是构成植物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 B. 自由水的含量随细胞代谢强度增加而减少C. 晒干的种子因缺乏结合水而无法正常萌发 D. 结合水比例上升可降低低温造成的结冰损伤2. 下列关于细胞中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肠道吸收的Fe可用于合成组成血红蛋白的氨基酸B. 根尖吸收的Mg等微量元素可用于叶片合成叶绿素C. 饮食中补充的Na+可提高人体神经细胞的兴奋性D. 过度补Ca2+可导致血钙浓度过高而出现抽搐症状3. 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命系统中各生物体均具有多种组织、器官和系统B.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和最大的生态系统C. H7N9流感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因此它不属于生物D. 一个池塘里的全部鱼不是一个种群4. 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在10倍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清晰、柔和,再直接转换至40倍物镜观察。此时,除调节细调节器外,还需调节反光镜(或亮度调节钮)和光圈。正确的操作是A. 用平面镜(或调低亮度)、光圈缩小 B. 用平面镜(或调低亮度)、光圈放大C. 用凹面镜(或调高亮度)、光圈放大 D. 用凹面镜(或调高亮度)、光圈缩小5. 下列有关脂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A. 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同时还能够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B. 脂肪是生物体内良好的储能物质,只存在于动物体内,而植物细胞中没有C. 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所有细胞中均含有磷脂分子D. 性激素可以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6. 图甲是细胞中几种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图乙是活细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若图甲表示代谢正常的活细胞中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则图甲中A是蛋白质B. 若细胞完全脱水,则图乙中含量第二的元素是aC. 活细胞中数量最多的元素是cD. 图乙中的a、b、c大多以图甲中的A、B、C等的形式存在7. 下列关于细胞中的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的遗传信息储存在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中 B. 脱氧核苷酸由核糖、磷酸和碱基依次连接构成C. RNA主要位于细胞核,DNA主要位于细胞质 D. RNA通常由双链构成,含有4种核糖核苷酸8. 下列关于对细胞膜成分的探索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欧文顿发现溶于脂质物质易穿过细胞膜,推测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中含有脂质B. 戈特等测得单层分子的面积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推测膜中的磷脂分子排列为两层C. 丹尼利等发现细胞膜的张力明显低于油-水界面的表面张力,推测膜成分中含有蛋白质D. 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推测并构建了流动镶嵌模型9. 下列关于高中生物学教材中有机物鉴定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脂肪鉴定时,苏丹Ⅲ染液可以与脂肪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橘黄色物质B. 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不可以用KOH溶液代替NaOH溶液C. 脂肪鉴定时,滴加染液后即可制成临时装片观察D. 使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时,若没有充分摇匀,水浴加热后可能会出现蓝色沉淀10. 在一定条件下,斐林试剂可与葡萄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去除沉淀后溶液蓝色变浅,测定其吸光值可用于计算葡萄糖含量。下表是用该方法检测不同样本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样本 ① ② ③ ④ ⑤ ⑥吸光值 0.616 0.606 0.595 0.583 0.571 0.564葡萄糖含量(mg/mL) 0 0.1 0.2 0.3 0.4 0.5A. 斐林试剂与样本混合后立即生成砖红色沉淀B. 吸光值与样本葡萄糖含量有关,与斐林试剂的用量无关C. 若某样本的吸光值为0.578,则其葡萄糖含量大于0.4mg/mLD. 在一定范围内葡萄糖含量越高,反应液去除沉淀后蓝色越浅11. 研究表明缺硒可导致克山病。克山病是一种地方性心肌病,急重症病人可发生猝死。营养学和流行病学界专家认为,成人每天摄取硒40~100 μg就可满足人体需要。根据资料,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A. 硒是人体必需的化学元素B. 硒在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不可替代C. 硒作用重大,只要有了硒,人体就能正常生长发育D. 硒是人体的微量元素12. 二硫键“—S—S—”是蛋白质中连接两条肽链之间的一种化学键(形成过程可表示为:—SH + —SH→—S—S—)。如图是由280个氨基酸组成的某蛋白质的结构图,对其叙述正确的是( )A. 该蛋白质完全水解需要277个水分子B. 该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比氨基酸减少了5008C. 该蛋白质含有2个羧基和2个氨基D. 该蛋白质的功能由氨基酸的数量、种类、排列顺序三方面决定二、多选题13. 下图为某细胞的细胞膜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该细胞可能是衣藻细胞 B. 图中甲侧为细胞的外侧C. 抗体的分泌离不开载体蛋白 D. 细胞骨架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14. 分析HIV的化学组成,得到下图所示组成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a是氨基酸B. 乙彻底水解可产生磷酸、核糖和A、G、C、T 4种碱基C. a与a之间通过氢键相连接D. HIV遗传信息储存在大分子乙中15. 下图表示肌细胞中甲、乙和丙三种细胞器的物质组成情况。下列关于三种细胞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甲为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B. 若乙为内质网,可参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加工C. 丙为核糖体,含有的核酸包括DNA和RNAD. 三者间通过囊泡联系,实现了细胞结构间的协调与配合16. 如图1是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分泌过程示意图,其中a、b、c、d表示细胞器,图2表示动物细胞某些细胞器中部分有机物的含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研究图1生理过程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B. 图1中物质 X 与核酸的化学组成中共有的元素一定有C、H、O、NC. 图2中乙可表示图1中的b、c两种细胞器,丙可表示核糖体D. 图2中甲对应图1中的d,原核细胞中无d结构三、非选择题17. 细胞中不同的化合物有机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多种多样的细胞结构。下图为洋葱根尖分生区中各种化合物及所构成的细胞结构关系示意图,其中a、b和f表示相应多聚体的单体,X和Y表示相应的元素,A、B、D、E和F表示细胞中不同的有机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F为_____,Y可表示的元素为_____和S,S元素只位于f的_____上,f可通过_____反应合成F。(2)X表示的元素为_____,a和b的差异有_____。该细胞中由A、G和C参与构成的核苷酸有_____种。(3)若D为该细胞中的储能物质,则D为_____。(4)E为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之一,在该细胞中E的合成场所为_____。(5)图中的生物大分子有_____(填图中字母)。A、B、E和F可共存于该细胞的_____(填细胞器名称)中。18. 为探究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一些有机物含量的变化,研究小组利用下列供选材料用具进行了实验。材料用具:玉米籽粒;淀粉、淀粉酶(能将淀粉水解)、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碘液、缓冲液等;研钵、水浴锅、天平、试管、滴管、量筒、容量瓶、显微镜、玻片、酒精灯等。请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检测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蛋白质(肽类)含量变化,在不同发芽阶段玉米提取液中,分别加入_____试剂,比较颜色变化。该实验需要选用的器具有_____(填序号)。①试管 ②滴管 ③量筒 ④酒精灯 ⑤显微镜(2)为了检测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淀粉含量变化,将不同发芽阶段的玉米籽粒纵切,滴加_____,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胚乳呈蓝色块状,且随着发芽时间的延长,蓝色块状物变小。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3)为了验证上述蓝色块状物变小是淀粉酶作用的结果,设计了如下实验;在1~4号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应的提取液和溶液(如下图所示),40 C温育30 min后,分别加入斐林试剂并60 C水浴加热,观察试管内颜色变化。请继续以下分析:①设置试管1作为对照,其主要目的是_____。②试管2中应加入的X是_____的提取液。③预测试管3中的颜色变化是_____。19. 我国中科院上海生化所于1982年5月合成了一种具有镇痛作用而又不会像吗啡那样使病人上瘾的药物——脑啡肽,下面是它的结构简式。脑啡肽的合成采用的是蛋白质工程技术,这是生物发展在分子水平上的又一突破。请根据此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回答:(1)该化合物有___个氨基和____个羧基。(2)该化合物是由__个氨基酸失去____分子水而形成的,这样的反应叫做______,该化合物叫____肽。在形成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______。(3)脑啡肽水解后可产生___种氨基酸,造成氨基酸种类不同的原因是____(4)其单位的结构通式为___________20. 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下图为小肠黏膜部分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Na+运出小肠上皮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为_____。该过程发生时,Na+与Na+-K+泵结合,激活_____酶活性,催化ATP水解,导致Na+-K+泵磷酸化,_____发生改变,实现将Na+运出细胞的同时将K+运入细胞。据此可知,Na+-K+泵的本质为_____,其具有的功能有_____。(2)据图可知,小肠上皮细胞吸收Na+的方式为_____。SGLT1和GLUT2均为葡萄糖转运蛋白。SGLT1转运葡萄糖进入细胞时,需要膜两侧Na+的电化学势能为葡萄糖以_____方式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提供能量,因此SGLT1既可与葡萄糖结合,又可与Na+结合;GLUT2只与葡萄糖结合,其转运葡萄糖出小肠上皮细胞的速率与_____和_____有关。(3)小肠上皮细胞靠肠腔侧形成众多褶皱,其意义是_____;小肠上皮细胞之间通过封闭小带紧密连接,可有效防止_____。答案1-5【答案】D【答案】C【答案】D【答案】C【答案】B6-10【答案】A【答案】A【答案】D【答案】D【答案】D11-15【答案】C【答案】B【答案】ACD【答案】AD【答案】BCD16【答案】BCD17【答案】(1) ①. 蛋白质 ②. N ③. R基 ④. 脱水缩合(2) ①. N、P ②. a含核糖和特有的碱基U,b含脱氧核糖和特有的碱基T ③. 6 (3)脂肪或淀粉(4)内质网 (5) ①. A、B、F ②. 线粒体18【答案】(1) ①. 双缩脲 ②. ①②③(2) ①. 碘液 ②. 玉米发芽过程中胚乳的淀粉逐渐减少(3) ①. 排除用于实验的淀粉溶液中含有还原性糖 ②. 发芽前玉米 ③. 蓝色→砖红色19【答案】 ①. 1 ②. 1 ③. 5 ④. 4 ⑤. 脱水缩合 ⑥. 5 ⑦. 72 ⑧. 4 ⑨. R基不同 ⑩.20【答案】(1) ①. 主动运输 ②. ATP水解 ③. 空间结构 ④. 蛋白质 ⑤. 运输、催化(2) ①. 协助扩散 ②. 主动运输 ③. 膜两侧葡萄糖的浓度差 ④. 膜上GLUT2的数量(3) ①. 增大膜面积,有利于小肠对肠腔内营养物质的吸收 ②. 内环境中的可溶性物质通过上皮细胞之间的间隙进入肠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