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海洋与人类2023年浙江省小型张网渔船休渔时间为5月1日12时至8月16日12时。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浙江实行休渔是为了保护海洋的( )A.空间资源 B.生物资源 C.矿产资源 D.能源资源2.休渔期主要( )A.减少了石油污染 B.促进了旅游业发展C.加大了泥沙沉积 D.促进了生物有序生长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第二空间。海洋空间利用就是将海上、海中和海底空间用作交通、生产、军事、居住和娱乐场所的海洋开发活动。据此回答下面两题。3.下列海洋的空间利用方式属于对海底空间利用的是( )A.海上钻井平台 B.海水淡化工厂 C.潜艇 D.石油储存罐4.下列各项中属于海上生产空间的是( )A.海上机场、海底隧道 B.围海造陆、海上牧场C.海上石油城、海上油库 D.海上电站、海底电缆2013年1月17日,舟山群岛新区成为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图一为舟山群岛开发规划(2012—2030年)示意图,图二为舟山常年各月平均降水量分配示意图,图三为舟山历年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5.关于舟山水资源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A.海洋影响大,降水量大,水资源丰富B.岛屿数量多,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C.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小,水资源不足D.以丘陵为主,流速较快,水资源不足6.下列关于舟山群岛的开发措施错误的是( )A.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B.利用潮汐能、油气资源,大力发展高耗能工业C.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建设休闲旅游度假胜地D.接轨长三角,发展生态型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2022年10月7日晚,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在山东海阳港周边近岸海域,以“一箭双星”的方式发射微厘空间北斗低轨导航增强系统S5/S6试验卫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本次发射为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首次近岸海上发射。完成下面小题。7.海上发射运载火箭具有诸多优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海上平台可移动,能够选择最有利的发射地点B.在赤道附近发射,能提高火箭的运载能力C.海上空间广阔,可任意选择火箭发射窗口期D.人类活动较少,可提高火箭发射的安全性8.海上发射火箭需要有稳定的发射平台,对发射平台的稳定性影响较大的因素是( )A.强烈的太阳辐射 B.强劲的水平气流C.较高的海水盐度 D.较大的空气湿度夜晚来临,绵长的海岸线出现蓝莹莹的微光,在海浪的拍打下犹如“蓝色眼泪”,其中福建平潭(25°N,119°E)的“蓝色眼泪”因其频次高、规模大,成为其著名的旅游景点。“蓝色眼泪”其实是一种叫作夜光藻的海洋生物聚集形成,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海、东海、黄海沿海各海域,为我国最常见的赤潮生物之一,尤其在河口附近数量更多。据此回答下面小题。9.我国沿海地区最容易看到“蓝色眼泪”的是(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10.“蓝色眼泪”对该海域海—气相互作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A.增加海洋表层辐射 B.降低海水含氧量C.增加表层海洋温度 D.减少大气降水量11.“蓝色眼泪”在河口附近数量更多的主要原因是( )A.营养物质丰富 B.海水盐度较低 C.沿海水深较浅 D.海水的水温高半潜式平台是移动式海上平台的一种,由浮筒、甲板和连接构件如立柱等组成,执行工作任务时,向浮筒和立柱内注射压载水,浮筒和立柱下沉,平台呈半潜状态,作业完成后,排出浮筒和立柱内的水,平台浮起。珠海市的万山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内,国内首座半潜式波浪能养殖平台“澎湖号”矗立其间(下图)。这是一个集波浪能发电、养殖工船、休闲渔业等功能为一体的“海上牧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基于坐底式平台而设计的海上半潜式养殖平台,主要考虑的是抵御( )A.风浪能力 B.海冰撞击 C.海水压力 D.海水侵蚀13.半潜式波浪能养殖平台与传统网箱养殖相比,其优势主要体现在( )A.无污染,产品品质更高 B.可移动,养殖的水域大C.波浪能,能源供给稳定 D.饵料丰,水产生长快速14.建设海上牧场,对于我国的积极影响有( )①预防各种海洋灾害②利用海洋保障能源安全③拓展国家发展空间④减轻近海海洋污染问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5年我国“海马”号深海追拉潜水器(ROV)在南海琼东南海域发现了海底巨型活动性“冷泉”,这一发现对于揭示南海深部地质构造、油气成藏规律、生物多样性和全球变化等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冷泉区域喷涌的流体中甲烷(CH4)含量高达99.5%,并伴有大量的天然气水合物、自生碳酸盐岩和丰富的冷泉生物群落。天然气水合物由甲烷和水分子在低温、高压环境下形成的类冰状固态物质,天然气或者海底之下的水合物分解释放的甲烷沿着构造面或沉积物裂隙向上运移和排放形成冷泉渗漏区。甲烷是一种非常强的温室气体,进入大气中的甲烷量与水合物释放深度、氧化作用、水体温度、流体运动(尤其是上升波)等有关。下图是海底甲烷的释放和运移路径图。(1)指出“海马”号深海遥控潜水器在深海活动时需要克服不利条件。(2)分析海底甲烷的释放加剧海水酸化的原因。(3)极地冻土区也是天然气水合物的主要分布区。试分析海底甲烷的释放对极地冻土区的影响。(4)评价海底甲烷的释放对海洋生物的影响。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浙江实行休渔是为了保护鱼的正常生长,即保护海洋的生物资源,B正确。故选B。2.答案:D解析:休渔主要是为了保护海洋生物资源,不会主要减少石油污染、促进旅游业发展,A、B错误;休渔不能改变泥沙沉积,C错误;休渔能促进鱼等生物的有序生长,促进海洋生物资源发展,D正确。故选D。3.答案:D解析:海上钻井平台开发的资源虽然在海底,但属于海上作业平台。海水淡化工厂一般布局在陆地上,是对海洋水体的利用。潜艇下潜深度小,属于对海中空间的利用。石油储存罐储存在海底,属于对海底空间的利用。故选D。4.答案:B解析:围海造陆、海上牧场、海上石油城、海上电站等属于海上生产空间:海上机场、海底隧道、海底电缆属于交通、通信领域:海上油库属于海上储藏领域。故选B。5.答案:D解析:舟山群岛位于浙江省东北部,地处中国长江口南侧、杭州湾外缘的东海洋面上的一组岛群,是中国第一大群岛。整个群岛属于低山丘陵地貌类型,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地表水系不发育,河流短小,地表水储存条件差,水资源不足,D正确,ABC错误,故选D。6.答案:B解析:由图一可知,舟山群岛以物流、旅游、渔业构建不同的岛群,将打造为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建设休闲旅游度假胜地;接轨长三角,发展生态型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都符合发展的理念与方向,ACD正确,发展高耗能工业不符合发展的要求,B错误,故选B。7.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海上发射运载火箭的优点。海上的气象变化极度复杂,发射的时机转瞬即逝,所以这对相关部门而言是巨大的挑战,海上发射窗口期更难把握,C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海上发射平台可在海上大范围移动,能够选择最有利的发射地点;在赤道附近发射可以提高火箭的初始飞行速度,进而提高火箭的运载能力;海上人类活动少,在海上发射可提高火箭发射的安全性,A、B、D项说法正确。故选C。8.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海洋的相关知识。海上发射火箭需要一个相对风平浪静的海况,较强劲的气流运动会扰动海水,形成风浪,海面的晃动会造成发射平台的不稳定,B正确;太阳辐射、海水盐度和空气湿度对发射平台稳定性影响不大,ACD错误。故选B。9.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蓝色眼泪”广泛分布于南海、东海、黄海,其中福建平潭“蓝色眼泪”频率较高、规模较大,根据经纬度位置推断福建平潭位于台湾海峡北部沿海地区,处于东海海域,C正确,ABD错误。故选C。10.答案:B解析:“蓝色眼泪”其实是一种赤潮现象,藻类在海洋表层的大量繁殖,使海洋表层海水吸收的太阳辐射减少,海洋表层的水温相应减低,A、C错误;海洋表层的藻类阻碍了大气和海洋的氧气交换,使海水中的含氧量降低,B正确。该地区处于沿海地区,水汽充足,赤潮属于局部事件对降水影响较小,D错误。故选B。11.答案:A解析:“蓝色眼泪”是海水的赤潮现象,受营养物质、水温、盐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河口处营养物质丰富是形成富营养化现象的首要条件,河口处的水温、水深与其他沿海地区相近,海水的盐度在近海附近海域是影响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A正确,BCD错误。故选A。12.答案:A解析:半潜式养殖平台不是固定的,漂浮在海上,可移动,会受到风浪的影响,因此主要考虑的是抵御风浪能力,A正确;该平台所在海域海冰撞击概率不大,且抵御海冰撞击、海水压力、海水侵蚀均主要是通过平台的材料来实现,而不是通过半潜式养殖平台,BCD错误。故选A。13.答案:B解析:半潜式波浪能养殖平台也会带来一定的污染,A错误;半潜式波浪能养殖平台不是固定的,可移动,养殖的水域大,B正确;波浪能供给并不稳定,C错误;半潜式波浪能养殖平台的饵料主要为人工投放,D错误。故选B。14.答案:C解析:海上牧场并不能预防各种海洋灾害,①错误;海上牧场可以集波浪能发电,利用海洋保障能源安全,②正确;“海上牧场”使用半潜式平台,可以在距离海岸较远的海域进行开发,可以拓展国家发展空间,③正确;“海上牧场”使用半潜式平台,可以在距离海岸较远的海域发展水产养殖,有利于减轻近海海洋污染问题,④正确。综上所述,②③④正确,即C正确,ABD错误,故选C。15.答案:(1)高压、低温、缺氧、黑暗、海水的腐蚀性强、海水的流动性强等。(2)海底释放的甲烷一部分在海水中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O2;进入大气中的甲烷加剧全球变暖,导致海水表层温度升高;海水温度升高会促进海水中甲烷的氧化反应,导致海水中CO2含量进一步增加;同时海水表层温度升高,会抑制海水的上下对流,不利于海水中CO2外溢,从而加剧海水酸化。(3)甲烷作为强温室气体释放到大气中加剧全球变暖,加速极地冻土层的融化;使得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导致大量甲烷进入大气中;进一步加剧全球变暖和极地冻土融化。(4)有利:甲烷为冷泉渗漏区的自养化能生物(初级生产者)生长提供物质和能量;初级生产者为深海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有利于冷泉生态系统的形成。不利:海底甲烷的释放会导致海洋酸化以及海洋暖化,破坏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破坏会导致部分海洋生物的生存和发育受到不利影响。解析:(1)海水压力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对潜水器的耐压性能要求极高;海水中高盐、富氧等都是导致其高腐蚀性的重要因素海水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氧气逐渐减少,深海环境黑暗,缺乏光照,使得探测和导航变得更加困难;海水中高盐、富氧等都是导致其高腐蚀性的重要因素;同时,深海地形的复杂性和洋流的运动也增加了探测的难度。(2)海底释放的甲烷一部分在海水中发生好氧氧化反应生成CO2;甲烷是一种非常强的温室气体,其中一部分甲烷会穿过海水释放到大气中,导致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增加,从而加剧了全球暖化,导致海水表层温度升高;海水温度升高会促进海水中甲烷的好氧氧化反应,导致海水中CO2含量进一步增加;同时海水表层温度升高,不利于表层海水下沉,会抑制海水的上下对流,不利于海水中CO2外溢,从而加剧海水酸化。(3)甲烷作为强温室气体释放到大气中加剧全球变暖,气温升高,加速极地冻土层的融化;而且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北极地区海底冻土层穿孔、海冰持续融化,甲烷进入大气层的通量急剧增加;进一步加剧全球变暖和极地冻土融化。(4)有利:冷泉区域喷涌的流体中甲烷(CH4)含量高达99.5%,并伴有大量的天然气水合物、自生碳酸盐岩和丰富的冷泉生物群落,甲烷为冷泉渗漏区的自养化能生物(初级生产者)生长提供物质和能量;初级生产者为深海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使得海底生物栖息地复杂性增加,进而导致海底生物多样性、生物量、庇护所和食物的增加,这有利于冷泉生态系统的形成。不利:海底甲烷的释放在水体中通过好氧甲烷氧化作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会导致海洋酸化,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增加,从而加剧了全球暖化,导致海洋暖化海水温度升高又进一步对珊瑚、鱼类、无脊椎动物、哺乳动物等海洋生物的生存、代谢、繁殖、发育和免疫应答等多种生命活动都会造成一系列的影响,破坏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破坏会导致部分海洋生物的生存和发育受到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