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多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多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思想政治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必修1,必修2第一至第三课。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北欧福利国家通过把私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制度与高福利高税收的社会福利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北欧各国拥有远远高于其他国家的公共福利,因此有人认为“北欧福利国家”已经变成一种为全体人民谋福利的社会制度。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 “北欧福利国家”已经消灭了私有制和剥削关系
B. “北欧福利国家”解决了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
C. “北欧福利国家”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D. “北欧福利国家”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已经不存在对立关系
2. 《共产党宣言》指出,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取代资产阶级的,必将是一个联合化的共同体。在这个体系中,个体的自由发展是一切活动的前提,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由此可知,《共产党宣言》( )
①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无法解决自身的基本矛盾
②科学论证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历史必然性
③科学阐述了实现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④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 毛泽东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比喻为文章的上篇和下篇。他指出:“只有上篇做好,下篇才能做好……我们是为着社会主义而斗争,现在的努力是朝着将来的大目标的,失掉这个大目标,就不是共产党员了。”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②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要前提
③我国革命分为两个步骤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④社会主义革命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方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召开党的八大明确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以及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党的八大提出的主要任务是( )
①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②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③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④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我们一定能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 )
①是党和人民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②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③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④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 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数代人的努力,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使中国这样一个有5000多年文明史、14亿多人口的大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完的工业化历程,这无疑是世界现代化史上的奇迹。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 )
①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之路
②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
③中国式现代化是基于中国国情的现代化
④中国式现代化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具体方案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7. 目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
①意味着我国即将跨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入新的阶段
②迫切要求生产关系进一步与生产力发展的状况相适应
③推动我国进入了新时代,开启了党百年奋斗的新征程
④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提出了新要求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8.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一直以来都要求结合时代、实践、认识的发展而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根据时代和实践新的发展变化,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创造性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①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是“十个明确”
②其“四梁八柱”是“十四个坚持”
③其“十个明确”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线图”和“方法论”
④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9. 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国家这么大、人口这么多,要把经济社会发展搞上去,需要各方面齐心协力干,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应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这表明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 )
①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②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
③在市场竞争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
④都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坚实的根基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0. 2024年11月17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珠海圆满落幕。航展上国产歼-35A、运-20等大国重器纷纷亮相,成为中国向世界展示航空航天成就及国防装备实力的“闪亮名片”,珠海上空的“蓝天盛会”再度迎来全球瞩目。这些重大科技成果大都出自央企,经过多年布局、持续投入,央企创新能力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引领支撑我国航天发展。这表明( )
①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②央企是重要的创新主体,发挥了创新的主导作用
③近年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日益增强
④自主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创造了物质技术基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1. 市场准入是经营主体参与经济活动的前提,要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加快构建绿色能源等领域准入政策体系,积极扩大数字产品市场准入。此举旨在( )
①增强经营主体创业创新动力,维护市场公平公正
②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
③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保障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④健全统一的社会信用制度,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2. 2024年9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检验和判定抽检的17类食品651批次样品中有合格样品634批次,不合格样品17批次。不合格产品的主要问题是农兽药残留超标、有机物污染等,并要求属地市场监管部门对不合格产品和生产经营者进行依法调查处理。由此可见( )
①市场经济有序运行需要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
②政府参与企业经营能确保市场秩序健康良好
③市场调节的自发性弊端可能会导致市场失序
④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有效的市场机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3.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缴存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俗称“降准”。下列对“降准”政策,理解正确的是( )
①这是国家通过财政政策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②这是央行适量释放资金,增强市场流动性
③可扩大商业银行信贷总量,降低经营风险 ④可间接增加货币供应量,增加社会总需求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4. 在我国,罕见病人的权益受到国家高度重视,最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新增15个目录外罕见病用药,覆盖戈谢病、重症肌无力等长期未得到有效解决的16个罕见病病种,为我国2000多万名罕见病患者带来福音。对漫画《关爱罕见病患者》认识正确的是( )
①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协调发展理念
②有利于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③我国充分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人民的群众的首创精神
④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5. 某县秉承“退耕还林连片栽,山川遍地靓起来”的理念,持续接力种树,拒绝对环境有污染的项目,换来了当地的蓝天白云。优美的生态环境成为该地最具优势的经济发展推动力,使人民走上生态富民之路。该县做法( )
①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②注重的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
③利于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
④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的问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6. 截至2024年4月,四川锦屏至苏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已经累计输送电量超4000亿千瓦时,这相当于替代发电用标准煤约1.2亿吨,减排二氧化碳3.2亿吨,有力保障了华东地区电力需求,促进了四川清洁能源消纳。下表是该输电工程的影响路径,空白处依次填入的正确内容是( )
①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②推动区域同步发展
③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④提高清洁能源利用效率
A. ②→④ B. ①→④ C. ④→③ D. ①→③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坚持以开放促改革”,同时将“稳
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作为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的首要改革举措进行全面部署。制度型开放,就是通过改革,对不适应开放型经济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调整和完善,使其更加适应开放发展的需要。一方面,推进制度型开放和深层次改革相互促进,有利于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趋势,更好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另一方面,推进制度型开放和深层次改革双向互促,有助于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需要对内破除制度约束,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实施细则以及配套性政策;对外要全面加强与国际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规则条款在规制、管理、标准方面的对接。这将有助于形成对外开放新的制度优势,提升我国经济开放水平和发展质量。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说明为什么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10月1日,新中国迎来了成立75周年纪念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大会中指出:“现在,实现我们确定的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也只有20多年时间,时不我待,催人奋进。我们必须加大马力,力争尽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
习近平主席还指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必须以科学思想理论指引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要有坚强领导核心保障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要以人民磅礴力量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要建设社会主义性质的强国,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要建设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国。”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说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同时指出,民营经济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围绕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报告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重点工作:着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体系,推动各类经营主体依法平等进入负面清单之外的行业、领域、业务;着力加大民营经济发展要素支持,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投入,健全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着力加强政策协调和督导落实,清理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的法律法规政策;着力推动民营企业加强能力建设,引导企业完善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
材料二 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的《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自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本次负面清单修订,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则由31条减至29条,特别是删除了“出版物印刷须由中方控股”和“禁止投资中药饮片的蒸、炒、炙、煅等炮制技术的应用及中成药保密处方产品的生产”两个条目,实现了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的“清零”。
(1)结合材料一,运用“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相关知识,说明国家是如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负面清单修订是如何通过市场机制使消费者受益的。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东北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但一直以来面临产业结构比较单一、传统产业转型难、新动能成长不足等问题。东北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粮食产量占全国五分之一以上。东北三省打破思维定式,以东北地区协同发展激发振兴合力,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不断加快建立健全省际合作机制,黑龙江、辽宁、吉林的融合联动,为东北全面振兴注入新活力。东北是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门户,在我国加强东北亚区域合作、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东北在百年未有世界大变局中,面对以强大国内市场对冲和化解外部冲击与外需下降带来的影响具有现实紧迫性,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东北经济内循环的比例在不断上升。
东北全面振兴,要努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奋力谱写新篇章。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中有关“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知识,说明东北该如何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思想政治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必修1,必修2第一至第三课。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B
【4题答案】
【答案】B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C
【11题答案】
【答案】A
【12题答案】
【答案】B
【13题答案】
【答案】C
【14题答案】
【答案】D
【15题答案】
【答案】B
【16题答案】
【答案】B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题答案】
【答案】①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永无止境。扩大制度型开放有利于推动制度性变革,增强改革动力,推动全面深化改革。②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有利于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对接先进规则规制,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全球治理能力。③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扩大制度型开放有利于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体系。(原卷无答案,本答案仅供参考)
【18题答案】
【答案】要抓住新时代这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善于创新、永不懈怠,不负时代要求、历史的期待。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原卷无答案,此答案仅供参考)
【19题答案】
【答案】(1)
①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体系,推动各类经营主体依法平等进入负面清单之外的行业、领域、业务,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使民营经济能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
②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投入,健全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③清理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的法律法规政策,加强政策协调和督导落实,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④引导企业完善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推动民营企业加强能力建设,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2)
①负面清单修订后,制造业等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放宽,会吸引更多的外资企业进入市场,从而使市场上企业的数量增加,从而导致供给增加和竞争力加大。
②供给增加意味着商品种类的丰富和数量的增加,有利于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服务。
③竞争加大有利于倒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提高商品质量,降低商品价格,最终使消费者受益。
【20题答案】
【答案】①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针对东北发展中面临的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实体经济发展。②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东北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形成优势互补,优化东北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④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利用东北的区位优势,维护多元稳定的对外经贸关系。⑤推动东北地区高质量发展,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来应对国际国内新格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