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民事权利与义务期末复习(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单元民事权利与义务期末复习(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民事权利与义务 期末复习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车某豢养的小狗走失,寻找未果后在小区张贴悬赏启事,声明发现并送还者,酬谢1万元。邻居王某9岁的儿子发现小狗后主动送还,但不知有悬赏启事一事。事后王某知晓后,要求车某支付1万元酬金,但遭拒绝。该事件中( )
A.载明悬赏事项和酬金的悬赏启事是要约邀请
B.王某的儿子有权要求车某支付1万元酬金
C.王某儿子若接受1万元酬金则须经王某追认
D.车某拒绝支付酬金的行为违背了协作履行的原则
2.小李是一位软件开发者,他开发了一款新的学习辅助应用程序,并成功将其推向市场。不久后,小李发现市场上出现了一款几乎完全复制了他的应用界面和功能的新应用程序,这款应用是由一家名为“智学科技”的公司发布的。小李认为自己的权益受到了侵害,打算采取法律行动维护自己的权利。该公司侵犯了小李的什么权利?( )
A.著作权 B.专利权 C.商标权 D.商业秘密
3.小王和小明是一起工作多年的同事。一日,小王告诉小明自己家里有急事,希望小明能借两万元救急,并说他的父母随后会偿还。小明信任小王,二话不说就将两万元借给了他。到了还钱的日子,小明要求小王还钱。小王拒绝道:“不是说好由我父母还钱吗?你应该去找他们。”小明又找到小王的父母,但二老也拒绝道:“那是小王向你借的钱,我们不知道有这回事!钱也没有给我们用。”小明的这笔借款应该由谁偿还( )
A.小王的父母。因为根据合同约定应由小王的父母偿还
B.小王本人。因为小王是该借款合同的直接当事人
C.小王的父母和小王本人。因为该笔借款是小王的家庭债务
D.都不用偿还。因为该借款的口头合同不是还款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合同无效
4.李某系社区群众舞蹈、军鼓等文娱活动群的群主。某日,李某在微信群中通知打鼓队成员集合彩排。同在群内的舞龙爱好者张某某于上午8时到活动现场附近练习舞龙。8时30分,张某某在练习中晕倒。随后李某与其他成员一起将张某某送至医院,但最终抢救无效死亡,死因系心源性猝死。其子张某认为李某对张某某猝死存在过错,遂将李某诉至法院。对于本案,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李某没有尽到救助义务,侵害了张某某的生命权、健康权
②李某虽非故意,但也存在一定的过错,需要承担一定责任
③李某虽然是活动的组织者,但其组织活动的行为并无过错
④李某与张某某意外死亡之间没有因果关系,不应承担责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A公司多次接到消费者投诉,称其购买的该公司生产的葡萄酒存在口感不佳,标签标注的生产日期、品名信息不清晰不规整等问题。经A公司调查鉴定,被投诉产品属B公司生产的贴有假冒A公司注册商标的产品。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A公司将B公司诉至法院。本案中( )
①B公司未经许可,使用A公司注册的商标名称,侵害了其商标专用权
②法院应判决B公司对其侵权行为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原状等民事责任
③B公司侵犯A公司的专利权,应停止生产、销售侵权产品,赔偿损失
④商标权利人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发现侵权行为应采用合法手段维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甲某由亲属陪护到某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由主任医师乙某看诊。该医院未经甲某及监护人同意,将甲某看诊过程拍摄并剪辑制作成视频公开发布。视频内容透露了甲某的病情,主要内容经剪辑展现了甲某就诊时的“毛病”及“坏习惯”,点赞量及评论量很高,同时有很多负面评论,对甲某心理造成伤害。据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对甲某造成了心理伤害,侵犯了甲某的生命权
②公开了甲某的个人病情,侵犯了甲某的隐私权
③展现的是甲某真实状态,未侵犯甲某的名誉权
④医院需承担赔礼道歉、赔偿精神损失等侵权责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外语教学工作者韩某以口述形式录制了教学视频,并上传至某网站进行公开发表和销售,售价在699元至998元不等。后来,韩某发现杨某在某网购平台的店铺中销售上述作品,在网站平台付款后,点击店铺客服发来的网址链接可跳转至某网站查看并下载韩某讲授的相关英语课程。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杨某侵犯了韩某对涉案作品所享有的复制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
②杨某应停止在平台销售韩某的教学视频并下架相关产品和链接
③若杨某是韩某课程的学员,则杨某可以在网购平台销售此视频
④杨某在平台销售视频,侵犯了韩某对涉案作品所享有的发表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李某与某二手车贸易公司签订了购车合同,约定以25万元的价格购买该公司一辆运输车,定金2万元,违约金3万元。李某按合同约定交纳了定金,约定5天后交付。期间公司又将该车以30万元的价格卖给了不知情的钱某,并办理了登记手续。李某要求该二手车贸易公司继续履行合同,而该公司则要求解除合同。双方协商无果,李某遂将该公司诉至法院。据此,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
A.李某可以要回定金并要求该公司支付违约金3万元
B.李某可以依据签署的合同主张钱某归还该车所有权
C.在本案合同纠纷中,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运输车
D.从利益最大化角度看,李某应当主张适用定金罚则
9.某高级中学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课程,法律课外兴趣小组搜集到一些案例。下列案例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刘芳购买商品房一套,从民事法律关系看,客体是行为
B.合法请求税务机关退还其多缴的个人所得税,属于民法调整范围
C.离婚协议中,男方南南约定女方美美再婚后不得再生育子女,违背了公平原则
D.服装店员工对店门口的月月说“3月8日女装打折,过来看看不!”的表示为要约
10.某部队组织军事演习,在演习区域架设铁丝网进行封闭管理,并按规定发布告示,设立警示牌,在附近循环广播,提醒民众不要靠近。村民刘某出于好奇,夜间剪开铁丝网溜进演习区域捡弹壳,不料一枚哑弹突然爆炸,刘某受伤严重。刘某家属将该部队诉至法院要求巨额赔偿。关于本案,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部队采取了安全措施,尽到了警示义务,不承担赔偿责任
②刘某对演习区域危险性有充分认知,仍擅闯,后果应自负
③部队对哑弹的处理存在过失,双方应按照各自过错比例分担责任
④刘某受伤与哑弹爆炸构成因果关系,部队应承担无过错侵权责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罗某与房东签订了5年的商铺租赁合同。到期后,房东要收回商铺,罗某不同意,因为他刚刚对商铺进行了重新装修,花了几十万元。可房东却要求罗某立刻搬离,并根据合同约定,相关设施,退租时不得自行拆除。罗某觉得吃亏,带人砸毁了店内的装修。房东诉至法院,要求罗某赔偿损失。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罗某违背了诚信原则和全面履行原则,应承担消除影响和赔偿损失的责任
②商铺租赁合同的内容是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租赁关系的客体是商铺
③罗某应当赔偿房东,这既是罗某应该付出的代价,也是法律给予房东的救济
④房东是商铺的所有权人,对商铺的使用有决定权,到期后房东有权收回商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23年“双十一”大促期间,肖某看上了甲网店的一套沙发,并在预售活动期间支付了沙发的定金200元,约定在“双十一”当天支付尾款,同时店家发货。肖某支付尾款后一直未收到货,甲网店回复称“双十一”订单太多无法按约定时间发货。肖某看到甲网店的回复后非常愤怒,于是在甲网店的直播间辱骂其主播。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肖某支付沙发的尾款后即获得沙发的所有权
B.甲网店存在违约行为,肖某可要求甲网店双倍返还定金
C.肖某在直播间的行为损害了甲网店主播的荣誉权,应承担侵权责任
D.甲网店因“双十一”订单太多延迟发货符合不可抗力,可免除违约责任
13.农村宅基地新政策规定,城镇户籍人口可继承农村父母的宅基地使用权。冯先生回农村老家后在继承父母的宅基地上建了一座新房。该新房( )
①可在村集体内部流转
②属于冯先生的私有财产
③可以在市场自由流通
④可以被政府无偿征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某校高二学生小张经常在微信朋友圈上传一些生活照片,有多位朋友转发。某日,小张登录账号时,看到评论区有些攻击其人品的不实言论,其住址、家庭背景、电话号码也被曝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朋友攻击其人品的不实言论,侵犯了小张的名誉权
②朋友转发小张朋友圈照片的行为侵犯了小张的身份权
③如果朋友仅对小张的日常心得发表不同看法,则不构成侵权
④小张的住址和电话号码不是隐私,曝光这类信息不构成侵权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5.加强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下列行为合法的是( )
①沈老师在高中社团课讲解非遗花灯文化,并和同学们一起复刻已申遗的花灯作品
②某车企仿照大众1998年申请的“甲壳虫”外观设计专利来设计新车,销量喜人
③彭老师认为某作者的著作观点有误,直接改编原著并以原作者名义出版
④李某从网络上下载“巴黎奥运”图案并印制在T恤上,低价卖给粉丝群里的网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暑期旅游旺季到来,为盘活宅子,村民吴某以其承包地的经营权入股某合作社,并以每月6元每平方米的价格将闲置多年的老宅出租给合作社,投资建设民宿及经营管理。338平方米的老宅,一年可“生金”2万余元人民币。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吴某对其承包地享有抵押权,对其宅基地享有所有权
②合作社对吴某的老宅可以占有、使用,享有用益物权
③吴某与合作社之间的房屋租赁合同,应采用书面形式
④吴某出租老宅后,如果想再申请宅基地不会获得批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主观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维护家居安全,江某在楼道公共区域安装摄像头,引起邻居围观。刚安装好,邻居就在江某手机上清楚地看到该摄像头所拍摄到的通道内的行人及发生的事情,不少邻居认为这能维护自家安全,表示赞赏;但陈某认为自家密码锁将无安全可言,遂将摄像头扯下,丢在垃圾桶。陈某因此与江某及其他邻居发生纠纷。
(1)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对材料中陈某的行为进行分析。
(2)你认为陈某应如何处理摄像头问题?
18.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画家叶某在家中宴请好友,席间挥毫作墨竹图一幅,署名“醉石”。好友王某十分喜欢此画,未经叶某同意,悄悄携该画离开。深夜,王某将“醉石”添笔为“醉后”,并送去装裱。裱画师陆某认为该画作甚佳,全幅临摹下来后,将临摹作品售出。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中著作权的相关知识,说明本案中的当事人侵犯了叶某的哪些权利。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互联网零售中心在某电商平台经营一家名为“某某化妆品专营店”的网店。2022年某日,林某某在该网店购买了2瓶名称为“×××东方古韵润暂精华素”的护肤品,并支付价款3171元,交易订单中载有“假一赔十”内容。两天后,林某某收到该精华素护肤品,护肤品外包装上载明:生产企业为“X市A化妆品有限公司”,化妆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为“粤妆2016xxxx”。
在使用精华素护肤品后,林某某面部出现过敏等不适症状。经查询,案涉护肤品外包装上的生产许可证编号属于X市B化妆品有限公司,且无法查询到“X市A化妆品有限公司”的主体信息。
林某某认为其购买的商品系假冒伪劣产品,起诉某互联网零售中心,请求解除合同及退还货款,并按合同约定赔偿十倍价款。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网络消费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一)》第十条规定:“平台内经营者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其向消费者承诺的赔偿标准高于相关法定赔偿标准,消费者主张平台内经营者按照承诺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判断林某某的诉讼请求是否会获得人民法院的支持,并说明理由。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詹先生购买了一辆轿车,并投保了机动车保险及商业车损险。一天,詹先生将车辆停放在某小区自行车车棚北侧空位上。当晚10时,自行车车棚失火,将詹先生的机动车引燃,导致车辆完全毁损。消防部门认定,车辆被烧毁是由自行车车棚的外界火源导致的。因自行车车棚内存放椅子、床垫等易燃物,存在安全隐患,物业公司疏于管理,导致车棚起火并烧毁涉案车辆。虽经保险理赔,但尚有部分损失2万余元无法完全弥补,詹先生认为,该损失应由物业公司赔偿。
物业公司则认为,小区自行车车棚确实发生起火事件,如果存在管理上的失误,合理部分其同意赔偿。但根据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车辆应停放在车位里,未停放在车位而造成剐蹭、毁损的,自行承担责任。詹先生的车辆所停放位置并非正常的停车位,自身也应有注意义务,应当自行承担损失。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分析法院是否会采纳物业公司的意见。
《第一单元 民事权利与义务 期末复习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B D B C A A A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B A C A D
1.B
【详解】A:悬赏启事符合要约规定,即内容具体确定,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应是要约而非要约邀请,A不选。
B:根据《民法典》规定,悬赏人以公开方式声明对完成特定行为的人支付报酬的,完成该行为的人可以请求其支付。车某发布悬赏启事,王某儿子完成送还小狗的行为,虽不知悬赏启事,但不影响其获酬权利,王某的儿子有权要求车某支付1万元酬金,B正确。
C:王某儿子虽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但接受酬金是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可独立实施,无需经王某追认,C不选。
D:协作履行原则强调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相互协作,而本题主要是车某未按悬赏承诺履行支付义务,是违背诚信原则的表现,D不选。
故本题选B。
2.A
【详解】A:他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就可能构成侵权。小李开发了一款新的学习辅助应用程序,具有独创性,并成功将其推向市场,享有该应用程序的著作权。“智学科技”公司未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擅自将他人软件进行了非法复制也就是盗版,这种侵权行为直接掠夺了小李的市场份额和商业利润,侵犯了小李的著作权,A正确。
BCD:该公司侵犯了小李著作权,不涉及专利权、商标权、以及商业秘密,BCD排除。
故本题选A。
3.B
【详解】B:本案涉及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问题,当贷款人将借款交付给借款人,则合同成立生效。小王向小明借款,双方意识表示真实,小明给付了借款,则借款合同生效,因此,这笔借款应该由小王本人来偿还,B正确。
AC:小王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该借款属于小王个人债务,不属于其父母,AC错误。
D: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可以采取口头形式,也可以采取书面形式,小明给付了借款,则借款合同生效,小王应按约定偿还借款,D错误。
故本题选B。
4.D
【详解】③④:李某发布通知组织活动的行为并无过错,李某与其他成员对张某某进行了必要的救助,尽到了作为组织者的安全保障义务,与张某某意外死亡之间没有因果关系,不应承担责任,③④符合题意。
①②:张某某发生意外,死因系心源性猝死,并非他人行为造成,故李某不存在过错,也没有侵害张某某的生命权、健康权,①②不选。
故本题选D。
5.B
【详解】①:商标注册人享有注册商标专用权。未经权利人许可,他人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构成侵权。B公司未经许可,使用A公司注册的商标名称,侵害了其商标专用权,①正确。
②:法院应判决B公司对其侵权行为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但恢复原状不适用于本案,②排除。
③:B公司侵犯A公司的商标权,而非专利权,③排除。
④: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A公司将B公司诉至法院。本案中,商标权利人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发现侵权行为应采用合法手段维权,④正确。
故本题选B。
6.C
【详解】①:该医院的行为对甲某造成了心理伤害,侵犯了甲某的健康权,而非生命权,①说法错误。
②④:一般而言,多数患者不愿意将自己的就诊过程和病症情况对外公开,就医内容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应属于个人隐私。该医院将甲某看诊过程拍摄并剪辑制作成视频公开发布,侵犯了甲某的隐私权,需承担赔礼道歉、赔偿精神损失等侵权责任,②④符合题意。
③:涉案视频主要内容经剪辑展现了甲某就诊时的“毛病”及“坏习惯”,点赞量及评论量很高,同时有很多负面评论,构成对甲某名誉权的侵害,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7.A
【详解】①②:在该案例中,杨某未经著作权人韩某同意,私自将韩某的视频课程在网上进行售卖并获利,可见杨某侵犯了韩某对涉案作品所享有的复制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杨某应停止在某网购平台销售、传播韩某的教学视频并下架相关产品和链接,①②正确。
③:即使杨某作为韩某课程的学员购买了此视频,未经韩某同意,上述行为也构成对韩某的侵权,排除③。
④:发表权只能行使一次,韩某以口述形式录制了教学视频,并上传至某网站进行公开发表和销售,已经行使了发表权,故杨某并未侵犯韩某对涉案作品所享有的发表权,排除④。
故本题选A。
8.A
【详解】AD:我国法律规定当事人双方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不足以弥补实际损失的可以要求额外赔偿,但不得超过订立合同时预见或应当预见的可能造成的损失。本案中该二手车公司应双倍返还定金4万元或退还定金2万元后再支付违约金3万元。从利益最大化角度看,李某应当主张适用退还定金2万元后再支付违约金3万元,A正确,D不选。
B: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机动车虽然属于动产,但由于价值较大,其产权的取得、变更,需要依法办理登记,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本案中,某二手车贸易公司已将该车卖给了不知情的钱某,并办理了登记手续,所有权应归钱某,李某不能取得该车的所有权,B错误。
C:李某与某二手车贸易公司签订了购车合同,二者构成债权关系,故在本案合同纠纷中,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行为,而不是运输车,C错误。
故本题选A。
9.A
【详解】A:刘芳购买商品房一套,则刘芳与售房方之间形成了买卖合同,买卖合同属于债权关系,其客体是行为,A正确。
B:合法请求税务机关退还其多缴的个人所得税,这不是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不属于民法调整范围,B错误。
C:离婚协议约定再婚后不得再生育子女损害了公民的生育权,违背了公序良俗原则,C错误。
D:服装店员工对月月的话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不包括合同的主要内容如价格、数量等,属于要约邀请,D错误。
故本题选A。
10.A
【详解】①③:该部队在演习区域进行封闭管理,并采取发布告示、设立警示牌、在附近循环广播等方法予以警示,已经采取足够安全措施并充分尽到警示义务,对于刘某的受伤既无过错,也无过失,不承担侵权责任,①符合题意,③说法错误。
②④:刘某对擅闯演习区域的违法性和危险性有充分认知,仍实施该行为,存在明显过错,后果应自行承担,②符合题意,④排除。
故本题选A。
11.D
【详解】①:消除影响是侵害他人人格尊严时需要承担的责任,本案不涉及侵害他人人格尊严,①错误。
②:租赁关系属于债权关系,其客体是行为,②错误。
③:罗某的行为给房东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应当赔偿房东,这既是他应该付出的代价,也是法律给予房东的救济,③正确。
④:所有权是权利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故到期后房东有权收回商铺,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2.B
【详解】A:双方完成交付肖某才能获得沙发的所有权,A错误。
B:根据相关法律,当事人一方给付定金作为履行债权的担保的,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甲网店收受了肖某200元定金,其未按约定及时发货,已构成违约,肖某可以要求甲网店双倍返还定金,B正确。
C:肖某在直播间的行为损害了甲网店主播的名誉权而非荣誉权,C错误。
D: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甲网店因“双十一”订单太多延迟发货不符合不可抗力,不可免除违约责任,D错误。
故本题选B。
13.A
【详解】①③:农村的住房不能在市场自由流通,但可以在村集体内部流转,①正确,③不选。
②④:冯先生继承宅基地使用权,建造的房子属于合法私有财产,在被政府征收时,农民有权获得合理补偿,②正确,④不选。
故本题选A。
14.C
【详解】①:名誉权,是指自然人和法人、非法人组织就其自身属性和价值所获得的社会评价,享有的保有和维护的具体人格权。朋友攻击其人品的不实言论,侵犯了小张的名誉权,①正确。
②:身份权包括亲权、配偶权、亲属权、荣誉权等。朋友转发小张朋友圈照片的行为侵犯了小张的人格权,不是身份权,②说法错误。
③:如果朋友仅对小张的日常心得发表不同看法,这是公民言论自由的表现,不构成侵权,③正确。
④:小张的住址和电话号码等属于小张的个人信息,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曝光这类信息属于侵权行为,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15.A
【详解】①②:我国法律规定,著作权人对其作品享有广泛的权利,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使用其享有著作权的作品,就可能构成侵权。沈老师在高中社团课讲解非遗花灯文化,并和同学们一起复刻已申遗的花灯作品,这属于作品的合理使用;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期限为15年,1998年申请的“甲壳虫”外观设计专利,其专利权的保护已经终止,某车企仿照大众1998年申请的“甲壳虫”外观设计专利来设计新车,是合法的,①②正确。
③:彭老师认为某作者的著作观点有误,未经允许直接改编原著并以原作者名义出版,这种行为侵犯了原作者的著作权,③错误。
④::李某从网络上下载“巴黎奥运”图案并印制在T恤上,低价卖给粉丝群里的网友,用于自身盈利,这种行为侵犯了“巴黎奥运”图案的著作权,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6.D
【详解】①:吴某对其承包的土地和其宅基地享有使用权,不享有所有权,①错误。
②:合作社对吴某的房屋可以占有、使用,享有租赁权,老吴享有用益物权,②错误。
③:对于权利义务关系复杂、金额较大以及履行期限较长的合同,应当采取书面形式,因此吴某与合作社之间的房屋租赁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③正确。
④: 我国法律规定, 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 吴某已经拥有一处并出租, 所以不能再申请新的宅基地,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7.(1)江某在楼道公共区域安装摄像头,固然有利于维护自身家居安全,但有可能侵犯陈某的隐私权,并会导致陈某家安全门失去应有作用,陈某财产权及人身安全可能因此遭到不法侵害。因此,陈某有必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该摄像头属于江某财产,且摄像头刚安装好,并没有在事实上侵犯陈某合法权益。陈某将摄像头扯下会对摄像设备造成破坏,侵犯了江某的权益,也影响了邻里关系。
(2)①与江某协商,调整摄像头安装位置及角度。②如协商不成,可通过调解、诉讼等方式,合法维护自身权益。
【分析】背景素材:相邻关系纠纷
考点考查:积极维护人身权利、妥善处理相邻关系、纠纷的多元解决的方式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法治意识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要求对材料中陈某的行为进行分析,考生可以调用积极维护人身权利、妥善处理相邻关系的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江某在楼道公共区域安装摄像头,陈某认为自家密码锁将无安全可言→可联系江某在楼道公共区域安装摄像头有可能侵犯陈某的隐私权,导致陈某财产权及人身安全可能因此遭到不法侵害,陈某有必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关键词②:陈某遂将摄像头扯下,丢在垃圾桶→可联系摄像头并没有在事实上侵犯陈某合法权益,陈某将摄像头扯下侵犯了江某的权益,也影响了邻里关系。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相结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要求分析说明陈某应如何处理摄像头问题,考生可以调用纠纷的多元解决的方式的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江某在楼道公共区域安装摄像头,陈某因此与江某发生纠纷→可联系教材知识陈某可通过协商、调解、诉讼等方式合法维护自身权益。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相结合。
18.王某未经叶某许可更改其署名,侵犯了叶某的署名权;陆某未经叶某许可全幅临摹其画作并售出摹本,侵犯了叶某的复制权、发行权。
【分析】背景素材:侵犯著作权案
考点考查:著作权及其保护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法治意识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设问的知识范围限定是《法律与生活》的知识,问题指向“从著作权角度,说明本案中的当事人侵犯了叶某的哪些权利”,属于说明类试题,解答时首先明确知识范围:著作权角度,然后运用上述理论,结合材料分析。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叶某作画并署名“醉石”,王某将“醉石”添笔为“醉后”,并送去装裱→可联系王某侵犯了叶某的署名权。
关键词②:裱画师陆某认为该画作甚佳,全幅临摹下来后,将临摹作品售出→可联系侵犯了叶某的复制权、发行权。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等相结合。
19.会得到人民法院的支持。
理由:①林某某通过某电商平台在某互联网零售中心经营的网店里购买护肤品,双方之间成立信息网络买卖合同关系。
②该案涉护肤品属于假冒商品。其外包装中体现的生产企业并不真实存在,生产许可证编号是其他企业,因此可以判断,案涉商品属于假冒商品,林某某有权请求解除合同并请求退还货款3171元。
③该交易订单承诺“假一赔十”,该承诺系销售者为促进交易而作出的承诺,属于双方合同约定的内容,符合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规定,因此,人民法院支持判决某互联网零售中心应向林某某支付十倍赔偿款31710元。
【分析】背景素材:消费者与商家的买卖合同纠纷
考点考查:订约履约 诚信为本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为材料分析类主观题,要求判断林某某的诉讼请求是否会获得人民法院的支持,并说明理由。需要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从合同的订立、违约的承担方式角度来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林某某在该网店购买了2瓶名称为“×××东方古韵润暂精华素”的护肤品,并支付价款3171元→可联系双方买卖合同成立,且合同内容合法,真实有效,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守约方可以要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
有效信息②:在使用精华素护肤品后,林某某面部出现过敏等不适症状。经查询,案涉护肤品外包装上的生产许可证编号属于X市B化妆品有限公司,且无法查询到“X市A化妆品有限公司”的主体信息→可联系该案涉护肤品属于假冒伪劣商品,卖家违约,应该承担违约责任,因此林某某有权请求解除合同并请求退还货款。
有效信息③:交易订单中载有“假一赔十”内容→可联系订单上这一内容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对网络消费纠纷相关规定,因此,人民法院应支持“假一赔十”。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20.不会采纳。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小区的车棚内存放有椅子、床垫等易燃物,存在安全隐患,物业公司未尽到相应的安全防范义务,导致车棚起火并烧毁涉案车辆,故对车辆的所有人詹先生造成的合理经济损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失火事件并非在詹先生的可预见范围之内,詹先生停车的行为与火灾事故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故对物业公司的该主张,法院不予采纳。
【分析】背景素材:日常民事纠纷
考点考查:法律与生活的相关知识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指向是分析法院是否会采纳物业公司的意见,需要调用法律与生活的相关知识,从是什么、为什么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消防部门认定,车辆被烧毁是由自行车车棚的外界火源导致的。因自行车车棚内存放椅子、床垫等易燃物,存在安全隐患,物业公司疏于管理,导致车棚起火并烧毁涉案车辆→可联系侵权责任的构成要素,论述物业公司要承担责任。
关键词②:物业公司则认为,小区自行车车棚确实发生起火事件,如果存在管理上的失误,合理部分其同意赔偿。但根据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车辆应停放在车位里,未停放在车位而造成剐蹭、毁损的,自行承担责任。詹先生的车辆所停放位置并非正常的停车位,自身也应有注意义务,应当自行承担损失→可联系侵权责任的构成要素,论述停车行为与火灾之前没有必然因果关系,法院不会采纳物业公司的主张。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相关知识与材料相结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