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秋绵阳市游仙区八年级期末教育教学质量监测
(地理学科)
一. 选择题(共50分)
1. 2023年11月,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在深圳举办,海洋牧场经济备受关注。海洋牧场是指在一定海域内,采用规模化渔业设施,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像在陆地放牧牛羊一样,对鱼、虾、贝、藻等海洋资源进行有计划和有目的的海上放养。每个海洋牧场配备一个现代化平台,平台只需4人就可完成所有养殖工作。如图是我国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在四大海域的分布图。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从纬度位置来看,我国领土大部分位于( )
A. 热带 B. 北温带 C. 南温带 D. 北寒带
2. 2019年10月,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在深圳举办,海洋经济备受关注。海洋牧场是将人工培育的海洋生物聚集在一定海域内,进行有计划放养的新兴生产方式。如图是我国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在四大海域的分布图。
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数量最多的海域是 ( )
A. 渤海 B. 黄海 C. 东海 D. 南海
3.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读图,图中①—②线是我国的
( )
A. 人口地理分界线
B.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 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D.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4.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如图中信息搭配正确的是( )
A. ①一新一蒙古族一手鼓舞
B. ②一滇一傣族—孔雀舞
C. ③—内蒙古—维吾尔族—摔跤
D. ④一辽一回族一跳板
5.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这句歌词充分反映了( )
A. 各民族应该有统一的风俗习惯
B. 各民族应该有统一的宗教信仰
C. 各民族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D. 各民族和睦相处,一律平等
6. “中国地形类型构成图“,结合所学知识,我国地形特点是( )
①地形复杂多样
②地势西高东低
③呈阶梯状分布
④山区面积广大
②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④
中国是草原大国,草原约占国土面积40%。 《中国国家地理》评出的“中国最美六大草原”,辽远壮丽。如图示意六大最美草原位置及其部分草原景观,读图完成7-9题。
7. “六大最美草原”主要分布在( )
A. 地势的第一阶梯 B. 非季风气候区
C. 湿润、半湿润区 D. 我国西部和南部
8. 草原壮丽辽远、碧草千里、充满生机,吸引人们纷纷前往观光,图示草原景观最有可能出现在( )
A. 锡林郭勒草原 B. 伊犁草原
C. 祁连山草原 D. 呼伦贝尔东部草原
9. 国家高度重视草原地区的保护与发展,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 川西高寒草原人烟稀少,无需依法管理和加强草原保护
B. 祁连山草原大面积开垦草原,种植小麦,为牲畜提供饲料
C. 锡林郭勒草原改良牧草品种,可超规模增加载畜量
D. 那曲高寒草原以保护为主,适度发展多种经营如旅游业
10. 凌汛是指在河流容易冻结的河段,由于上游地区气温高于下游地区,致使开春河流解冻时,上游河段的流冰涌向尚未解冻的下游河段,堆起冰坝而造成水位抬高的现象。据此读我国某河流水系简图,图中可能会发生凌汛的河段有( )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④
11. 寒潮指某一地区冷空气过境后,气温24小时内下降8℃以上,且最低气温下降到4℃以下:或48小时内气温下降10℃以上,且最低气温下降到4℃以下:或72小时内气温连续下降12℃以上,并且最低气温在4℃以下的天气。读“影响中国的寒潮路径和影响中国的寒潮年等频次示意图”,思考我国受寒潮影响的年等频次分布规律是 ( )
A. 从北向南递减 B. 从东北向西南递减
C. 从东向西递减 D. 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12. 蜂农为了“追花夺蜜”,往往迁徙放蜂。如图为东线放蜂线路示意图,蜂农沿图示路线放蜂途中最可能遇到的是 ( )
A. 在广东遇沙尘暴刮走蜂箱
B. 在内蒙遇台风滴蜜无收
C. 在华北遇干旱蜜源减少
D. 在东北遇霜冻蜜蜂冻亡
13. 读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较图,如图反映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是( )
A. 总量丰富 B. 人均占有量少
C. 需求量大 D. 种类较少
14. 读我国某地土地利用示意图, 判断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
A. 图中A处地形是平原,土地利用类型是耕地
B. 与图甲对比,图乙的林地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大了
C. 由甲到乙,C地土地利用类型由耕地变为林地
D. 针对该地土地利用类型存在的问题,采取的措施是退林还耕
15. 关于如图中土地利用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①地是以水田为主的耕地B. ②地以草地为主
C. ③地以林地为主 D. ④地以难以利用的土地为主
16.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杜陵叟》中有这样的诗句: “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九月霜降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为了减轻类似“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的灾情,不宜采取的措施是 ( )
A. 兴修水利工程,实行跨流域调水B. 引海水灌溉
C. 推广先进节水灌溉技术 D. 大力培育耐旱作物
17.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显示,近10年间,全国耕地减少1.13亿亩,主要流向林地和园地。如图示意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构成。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持续上升,我国耕地总面积有所减少,但粮食总产量连年增长,主要原因是( )
A. 气象灾害减少 B. 交通运输条件改善
C. 市场需求量增加 D. 农业技术水平提高
民以食为天,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为今年农业生产指明了方向。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8-19小题。
18. 我国有1亿公顷盐碱地,袁隆平院士研究团队在山东青岛等地实验种植耐盐碱的海水稻,你认为适合推广海水稻的区域是( )
A. 四川盆地 B. 长江中下游平原
C. 沿海滩涂 D. 云贵高原
19. 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可持续发展措施是 ( )
①不断扩大耕地面积
②科学种田,提高产量
③科学培育新品种
④增加粮食进口量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中国高铁已成为“国家名片”。如图为我国部分高铁分布图。读图完成20-21小题。
20. 图中高铁线路主要分布在( )
A. 我国东南部的沿海地带
B. 我国中部和西部河流沿岸
C. 我国地势的二、三级阶梯
D. 以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区
21.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 线路①哈佳高铁,冬季运行速度比夏季稍快一些
B. 线路②京沪高铁,途经了以种植业为主的平原地区
C. 线路③兰新高铁,主要经过我国季风区
D. 线路④西成高铁,穿越南岭,全程行驶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
22. 如图为清代画家徐扬创作的《姑苏繁华图》 (局部) ,反映了当时苏州“商贾辐犊,百货骈阗(商人云集、货物琳琅满目之意)”的风貌。材料描述的聚落类型及判断理由是 ( )
A. 乡村,有大河流过
B. 乡村,以农业生产为主
C. 城市,以商业活动为主
D. 城市,房屋低矮分散
23. “八月半,早种蒜” “白露种高山,秋分种平川”等谚语主要反映的是地理与什么关系密切( )
A. 风土人情 B. 工业生产 C. 日常生活 D. 农业生产
24. 如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土地资源分布图。下列关于该地区土地资源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耕地多分布在降水较多,地势起伏较大的地区
B. 林地多分布在降水较多,地形较为平坦的地区
C. 草地多分布在降水较少的高原地区
D. 高原,山地地区的土地资源无法得到利用
25.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在享受诗词之美的同时还能体会到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地理知识。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上述古诗词反映我国的地势特征是( )
A. 东高西低,大致呈阶梯状
B. 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
C. 南北高,四周低
D. 四周高,东西低
二. 填空题(共50分)
26. (14分)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19国道北起新疆喀纳斯,南至广西东兴市,是中国里程最长的国道。该国道途经塔里木盆地、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等多种地形,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道路最险的高原公路。219国道的修建对于中国新疆、西藏旅游资源的开发意义重大,同时也巩固了西部边防。
材料二:G219路线如图所示。
(1) G219从北向南依次经过的省级行政区域有: 、 、云南省、 。
(2) 暑假期间,敏敏一家从东兴沿219国道自驾游,终点为喀纳斯。在自驾游的过程中,经过的三个自治区的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 、 。
(3) 敏敏一家沿219国道到达陈塘镇时,发现这里的气候非常凉爽,比东兴的温度低很多,原因是 。
27. (12分)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工业发展已有一定的规模,工业分布也有一定的特色。读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图,回答相关问题。
(1) 图中四大工业基地具有 (选填“沿海”或“沿江”)分布的共同特点。
(2)图中①代表的工业基地名称是 工业基地,它与③代表的工业基地相比,最大优势是 丰富。
(3) 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大中城市,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位于 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
(4) 图中④工业基地名称是 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我国重要的科技创新企业,其研发的5G通信技术领跑全球,主要原因是 。(单项选择)
A. 市场需求大
B. 技术先进
C. 原料充足
D. 劳动力丰富
28. (14分)读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较图(图1) 和我国水资源分布图(图2) ,完成下列各题。
(1) 下列不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
A. 纸张
B. 风能
C. 森林
D. 土地
(2) 我国素有“地大物博”之称,其中“地大”指的是我国 。
(3)图1反映了我国 的问题,保障自然资源的 是我国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4)北京和天津位于 带,缓解这两地缺水问题的主要措施是 。
(5) 我国水资源季节变化大,不利于合理开发与利用,解决我国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主要措施是 。
29. (10分)读“某河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该河流发源于 高原上的 山脉。
(2) 图中甲地 为该河流中,下游河段的分界点。
(3)该河流上、中,下游河段中,治理措施以加固大堤为主的是 。
(4) 该河流从 地形区带走大量泥沙,使下游地区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 。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A B D D B B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B A B B D C B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C D C B
26. (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2) 维吾尔族; 藏族; 壮族;
(3) 陈塘镇地势较高,气温低。
27. (1) 沿海;
(2) 辽中南; 矿产资源;
(3) 北京的中关村;
(4) 珠江三角洲; B。
28. (1)A;(2)国土面积大;(3) 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 供给;(4)过度; 跨流域调水;(5) 兴修水库。
29. (1) 青藏; 巴颜喀拉;
(2) 桃花峪;
(3)下游;
(4) 黄土高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