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运动和力 训练提升(课件)(共7分打包)2024-2025学年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八章 运动和力 训练提升(课件)(共7分打包)2024-2025学年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第4节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第八章 运动和力
01
基础过关
02
能力进阶
03
思维拓展


1. (2024·宁德期末)假期社区服务劳动中,小明用300N的力水平向前
拉车,小芳用200N的力水平向前推车,如图所示。则这两个力的合力大
小是( D )
A. 100N B. 200N C. 300N D. 500N
第1题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 (2024·泉州鲤城校级期末)小华用60N的力沿竖直方向提起一袋重
为50N的米,则米袋受到的合力( A )
A. 大小为10N,方向竖直向上
B. 大小为10N,方向竖直向下
C. 大小为110N,方向竖直向上
D. 大小为110N,方向竖直向下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2024·临沂沂水期末)下列关于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分力及其合力的
说法,正确的是( C )
A. 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每一个分力的大小
B. 合力的大小一定等于各个分力大小之和
C. 若只增大某一个分力,合力可能会变小
D. 若同时减小两个分力,合力一定会变小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 (2024 ·保定高碑店期末)一个物体重为100N,在竖直方向运动时受
到的空气阻力恒为20N。若该物体只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且物体所受
重力和空气阻力在同一直线上,则物体所受的合力( D )
A. 一定为120N
B. 一定为80N
C. 可能为100N或20N
D. 可能为120N或80N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 (2024·广州天河期末)压力计重为2N,F探是探头受到的压力,如图
用竖直方向的力F甲、F乙分别把压力计压在水平板和水平地面上,均处
于静止状态,则( D )
第5题
D
A. F甲=5N时,F探=7N
B. F甲=5N时,F探=5N
C. F乙=5N时,F探=5N
D. F乙=5N时,F探=7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6. (2024·昆明呈贡期末)如图所示,F1=4N,F2=6N。则这两个力的
合力为 N,方向为水平向 。
第6题
10 
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7. 有人用100N的水平推力,推着一辆重500N的小车,在水平路面上做
匀速直线运动,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为 N。当水平推力增
大到150N时,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是 N。
0 
5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8. (2024·济南历城一模)体育中考前,同学们在加强排球训练。如
图,小明将排球竖直向上抛出,排球上升过程中依次经过A、B、C三
点,到达最高点D。已知物体所受空气阻力会随着其运动速度的增大而
增大,则在由A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中,排球所受力的合力最大的是
( A )
A. A点 B. B点 C. C点 D. D点
第8题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9. (2024·上海普陀二模)如图所示,女孩用大小为F的力竖直向上提重
为G的书包,由于F小于G书包静止不动,此时书包所受的合力大小为
( A )
A. 0 B. F
C. G-F D. F-G
第9题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0. (2024·北京段考)F1和F2是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它们的合力大小
为30N,方向向左。已知F1的大小为40N,关于F2的大小和方向,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 F2的大小一定是70N
B. F2的大小一定是10N
C. F2的方向一定向左
D. F2的方向可能向左,也可能向右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1. (2024·驻马店确山模拟)如图所示,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当受到水
平力F1=9N和F2=5N作用时,物体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将F1撤去,
物体所受力的合力为( A )
A. 9N B. 5N
C. 4N D. 1N
第11题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 将带有重物的降落伞从高处释放,速度增大至10m/s时打开降落伞,
重物下落的v-t图像如图。打开降落伞后,降落伞和重物受到的空气阻
力f与速度满足关系f=kv2,k为定值。降落伞和重物的总质量为7.5kg。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求得k= N·s2/m2。第1s时降落伞和重物所受力的
合力大小为 N。(g取10N/kg)
第12题
3 
22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3. 小丽同学在超市购物时,用8N的水平力推着一辆购物车在水平地面
上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突然,小丽发现前面有一小孩,她马上用24N
的水平力向后拉购物车,购物车减速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方向为水
平 (填“向左”或“向右”),此过程中购物车所受的合力大
小为 N。
向右 
3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第14题
14. 如图所示为研究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合成的实验探究过
程,实验过程中,需要同时用力F1、F2拉弹簧和单独用力F拉弹簧,这
两次拉弹簧应使弹簧的下端到达 (填“不同”或“相同”)的
位置;从而使合力F与两个分力F1、F2的 相同。
相同 
作用效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5. (2024·南昌青山湖段考)如图甲所示,物体A始终只受同一直线上
的两个力F1、F2的作用。F1、F2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在t1时间内,下列对物体所受力的合力的分析正确的是( C )
第15题
C
A. 先变大后变小,合力方向始终与F2相同
B. 先变小后变大,合力方向始终与F2相同
C. 先变大后变小,合力方向始终与F2相反
D. 先变小后变大,合力方向始终与F2相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共31张PPT)
第3节 摩 擦 力
第1课时 滑动摩擦力及其影响因素
第八章 运动和力
01
基础过关
02
能力进阶
03
思维拓展


1. 如图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的实验,在水平桌
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右拉动木块,使其做 运动,根
据 知识可知,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 N。
第1题
匀速直线 
二力平衡 
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为测量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使木块做 运动。比较甲、乙两次实
验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有关;比较乙、丙两次实验,发
现 也会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砖块和木块的
外形相同)
第2题
 
匀速直线 
压力大小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时,读取弹簧测力计示
数应在木块( C )
A. 未被拉动时 B. 刚被拉动时
C. 匀速直线运动时 D. 刚停止运动时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 小明用图示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下列操作
正确的是( B )
A. 换用粗糙程度不同的接触面
B. 在木块上加放砝码
C. 将木块沿竖直方向切去三分之一
D. 使木块侧放减小接触面积
第4题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 如图所示为小红同学用手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
情景。先用一只手分别压在玻璃板和桌面上滑动(如图甲、乙),然后
再用另一只手作用在这只手上,并在桌面上滑动(如图丙),则下列说
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A. 图甲和图乙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B. 图乙和图丙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C. 比较图甲和图乙,感觉图甲的阻力大
D. 比较图乙和图丙,感觉图丙的阻力大
第5题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 小聪利用长木板等器材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如
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实验前,要把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上调零
B. 木块没有放在水平木板上,不影响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C. 应该沿水平方向匀速直线拉动弹簧测力计,这样才能准
确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D. 其他条件不变时,当以不同的速度匀速直线拉动木块
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
第6题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7. 小荣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滑动摩擦力,用大小为3N的水平向
右的拉力F拉动长木板的过程中,木块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A. 实验时必须拉动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B. 木块所受的摩擦力为0.8N
C. 木块所受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D. 拉力F增大时,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变大
第7题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8. (2024·德州武城期末)如图所示,在同一水平面上,有表面粗糙程
度相同、质量不同(mP<mQ)的两个木块,按照甲、乙、丙、丁四种
方式放置,分别在水平力F1、F2、F3和F4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D )
第8题
D
A. F1=F2 B. F2>F3
C. F3>F4 D. F3=F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9. 小红在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时,其中一步的
操作如图所示(A、B两部分是同一材质、粗糙程度相同的木板)。这样
操作的错误是 ;若木块由木板A运动
到木板B上,则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 (填“变大”“变
小”或“不变”)。
第9题
木块没有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 
变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0. (2024·天津和平期末)如图所示,在做“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
的因素”的实验中:
第10题
(1) 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
运动。
匀速直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图乙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 N。
(3) 甲、丙两图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的关系。
(4) 比较图甲、丁实验,发现甲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丁实验弹
簧测力计的示数,小明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
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是 (填“正确”或“不正确”)的,
原因是 。
2.2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不正确 
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不变 
第10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 小明与同学们一起改进实验,如图戊所示,固定弹簧测力计,通
过拉动长木板进行实验,请你写出改进后的一条优点:

不需要匀速拉
动长木板 
第10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1. (2024·泰安泰山校级二模)如图甲所示,水平桌面上有物体A、
B,B在F1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A、B用轻绳水
平连接后,在F1和F2共同作用下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拉力F1
=3N,F2=10N,关于图乙,下列说法( A )
第11题
① B与桌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② B与桌面的摩擦力为7N。
A
③ A与桌面的摩擦力为4N。
④ 轻绳的拉力为10N。
A. 只有③正确 B. 只有②③正确 C. 只有①④正确 D. 只有③④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第3节 摩 擦 力
第2课时 摩擦的利用与防止
第八章 运动和力
01
基础过关
02
能力进阶
03
思维拓展


1. 判断下列现象属于哪种摩擦:人走路时,鞋子与地面之间的摩擦
是 摩擦;当用铅笔写字时,笔尖与纸面之间的摩擦是 摩
擦;当用圆珠笔写字时,笔尖与纸面之间的摩擦是 摩擦。一般
情况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要 (填“大”或“小”)得多。
静 
滑动 
滚动 
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如图所示,2024年7月31日,巴黎奥运会自由式小轮车女子公园赛决
赛中,中国运动员夺得金牌,这也是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该项目上的首
枚金牌。骑小轮车时,捏刹车的力越大,小轮车停得就越快,这是利
用 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机器安装滚珠轴承是利用
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的。
第2题
增大压力 
滚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学习摩擦力时,老师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牙刷放在木板上,向
左拉动牙刷,观察到刷毛向右弯曲;保持牙刷不动,向右拉动木板,观
察到刷毛还是向右弯曲。
第3题
(1) 无论是向左拉牙刷还是向右拉木板,刷毛均会向右弯曲,表明刷
毛受到的摩擦力方向都是向 的。
(2) 当向右拉木板时,若以木板为参照物,则也可把牙刷看成向左运
动,所以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 相反。
右 
相对运动的方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4. 下列实例中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B )
A. 自行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
B. 自行车轴与轴承之间的摩擦
C. 自行车脚踏板与鞋间的摩擦
D. 自行车刹车时,闸皮与车轮间的摩擦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5. (2024·济南)小华发现,有时候垫毛巾更容易拧开罐头盖。下列改
变摩擦的方法与之相同的是( D )
A. 骑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
B. 使劲擦黑板擦得更干净
C. 装滚轮的储物箱更易推动
D. 凹凸花纹的地砖更防滑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6. 如图所示为冰壶比赛中正在水平向右运动的冰壶,请画出冰壶所受
摩擦力f的示意图。(设O点是摩擦力f的作用点)
第6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7. (2023·郴州)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 走路时鞋底与路面间的摩擦是有益摩擦
B. 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之间不一定有摩擦力
C. 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
D.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8. ① 机器的轴和轴之间经常要加润滑油。② 在皮带传动装置中要张紧
皮带。③ 鞋子的底部和轮胎表面有凹凸不平的花纹。④ 冬季冰雪封路
时,护路工常在路面撒些沙子。以上实例中,属于利用摩擦力的一组是
( C )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④ D. ③④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9. (2024·黄石黄石港一模)如图所示,为保障市民安全出行,志愿者
们正在清理道路冰雪,他们采用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是
( B )
A. 戴防滑手套
B. 铲雪时握紧铲子,防止铲子滑落
C. 穿鞋底粗糙的橡胶鞋
D. 在路面上铺防滑垫
第9题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0. 如图所示,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重为30N的物块在AB段受
到F=10N的水平拉力作用,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到B点时撤去水平拉
力,物块仍继续运动,到C点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在AB段物块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大小为10N
B. 在AB段物块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为20N
C. 在BC段物块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为10N
D. 在C点物块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大小为30N
第10题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1. 冰壶运动员的鞋底一只是塑料的,另一只是橡胶的。他滑行时,橡
胶底的鞋比塑料底的鞋受到的摩擦力大。如图所示,他用b鞋蹬冰面
后,只用a鞋向右滑行,可以确定的是( D )
A. 滑行时,冰对a鞋的摩擦力向右
B. 蹬冰时,冰对b鞋的摩擦力向左
C. a鞋底是橡胶,会滑得更远
D. a鞋底是塑料,会滑得更远
第11题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2. 在探究摩擦力时,小明同学用一个各面光滑程度完全相同的木块在
同一水平桌面上进行了三次实验。如图所示,当用弹簧测力计(未画
出)水平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三次示数F1、F2、F3的
大小关系为( A )
A. F1=F2>F3 B. F1>F2>F3
C. F2>F1>F3 D. F1<F2=F3
第12题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3. (2024·菏泽东明一模)如图是同学们进行的“竹筷提米”实验。在
玻璃杯内加入大米,将一根竹筷插入米中,慢慢竖直向上提起竹筷,米
也被提起。提起米的过程中米对筷子的摩擦力方向 ,同学
们发现这个实验不是每次都能完成,请你为同学们提供一种能帮助完成
实验的方法: 。
第13题
竖直向下 
插入筷子后把米压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4. (2024·遂宁射洪期末)如图所示为甲、乙两队正在进行拔河比赛的
情景,甲、乙两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分别是f甲和f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
的是( B )
A. 比赛时穿钉鞋背书包可以减小对地面的摩擦力
B. 获胜方对地面的摩擦力大于失败方对地面的摩擦力
C. 获胜方对绳子的拉力大于失败方对绳子的拉力
D. 为了取胜,常选用体重较大的运动员,主要是
因为他们力气大
第14题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共34张PPT)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第1课时 牛顿第一定律
第八章 运动和力
01
基础过关
02
能力进阶
03
思维拓展


1. 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不受力的物体,只能保持静止状态
B.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C. 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凭空想象出来的
D. 如果物体不受到力的作用,那么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原有的速度
做匀速直线运动
D
1
2
3
4
5
6
7
8
9
10
2. (2024·天津北辰期中)正在水平面上滚动的小球,如果它受到的外
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C )
A. 立即停下来 B. 慢慢停下来
C. 做匀速直线运动 D. 改变运动方向
3. 如图所示,教室里悬挂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它受到的所有外
力突然全部消失,那么它将( D )
A. 加速下落 B. 匀速下落
C. 减速下落 D. 保持静止
第3题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4. (2024·天津滨海新区期末)对于“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历史上
经历了漫长而又激烈的争论过程。著名的科学家伽利略在实验的基础上
推理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其核心含义是( C )
A.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 物体只要运动就需要力的作用
C. 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D. 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物体就会慢慢停下来
C
1
2
3
4
5
6
7
8
9
10
5. 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实验中,让小车每次从斜面的同一高度
处由静止滑下,滑到铺有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木板的平面上,
小车在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
第5题
(1) 让小车每次从斜面的同一高度处由静止滑下,目的是让小车刚到
达水平面时的 相同。
(2) 通过分析可知: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就越 ,小车
前进的距离就越 。 
速度 
小 
远 
1
2
3
4
5
6
7
8
9
10
(3) 根据实验结果推理可得:若接触面完全光滑,即水平方向不受外
力作用,轨道足够长,则小车将一直做 运动。可见,力不
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 的原因。
(4) 实验(3)的结论并不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而是在大量经验事
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得出的,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
作 法。
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 
科学推理 
第5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6. 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
①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用力来维持。
② 物体的运动一定需要用力来维持。
③ 牛顿第一定律是实验定律。
④ 实际上不存在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所以牛顿第一定律没有意义。
⑤ 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A. ①⑤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A
1
2
3
4
5
6
7
8
9
10
7. 如图,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摆动至B点时速度为0。若小球运动到
B点瞬间细绳突然断裂且小球受到的所有力都消失,则小球将
( D )
A. 沿轨迹1运动 B. 沿轨迹2运动
C. 沿轨迹3运动 D. 在B点静止不动
第7题
D
1
2
3
4
5
6
7
8
9
10
8. 让滑块从斜面滑下,逐渐减小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测量滑块在水平
面上的运动距离,探究物体如果不受其他物体的作用,会一直运动下去
吗。下列做法能获得结论的是( D )
A. 继续增加实验探究的次数
B. 寻找无阻力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C. 调整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D. 在实验基础上进行合理推理
D
1
2
3
4
5
6
7
8
9
10
9. (2024·广元剑阁模拟)如图所示,小明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
响的实验中,让同一小车先后三次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处由静止滑
下,在与斜面相接的水平面上运动。通过铺设不同的材料,改变水平面
的粗糙程度,测量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如表所示为他记录的实
验数据。
第9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验 次
序 水平部分材料 小车所受阻力的情况 小车运动的距离s/cm
1 棉布 大 18.30
2 木板 较大 26.83
3 玻璃 小 64.30
64.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 第3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玻璃板上滑行时的停止位置如图所
示,请你帮他读出小车在玻璃板上运动的距离并填在表中相应空格处。
(2) 小明根据实验数据进行推测:若小车在绝对光滑的水平面上运
动,即水平方向不受阻力的作用,且水平面足够长,则小车将一直
做 运动。
匀速直线 
第9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3) 历史上,牛顿就是以该实验为基础并总结前人的经验概括出了牛
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 (填“可以”或“不可以”)通
过实验直接验证。
不可以 
第9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4) 小明的同学小刚也在实验室用相同器材进行该实验,结果发现小
车直接冲出棉布末端,为完成整个实验探究过程,可采取的办法
是 (填字母)。
A. 将小车换为质量相同的小木块进行实验
B. 换用三种粗糙程度比棉布更大的不同材料铺在水平面上进行实验
C. 降低小车自由下滑的高度
D. 不改变小车自由下滑的高度,增大斜面的倾角进行实验
ABC 
1
2
3
4
5
6
7
8
9
10
10. (2024·安庆期末)如图所示,从斜面上同一高度下滑的小车:①
在铺有毛巾的水平面上,运动路程很短;② 如果在没有摩擦的水平面
上,将做匀速直线运动;③ 如果在较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路程很
长;④ 在铺有棉布的水平面上,运动路程较短;⑤ 在水平平整的木板
表面上,运动路程较长。则下面的判断和排列次序正确的是( B )
第10题
B
A. 事实①④⑤,推论②③
B. 事实①④⑤,推论③②
C. 事实①②③,推论④⑤
D. 事实①③②,推论⑤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第2课时 惯 性
第八章 运动和力
01
基础过关
02
能力进阶
03
思维拓展


1. 如图所示,用力击打一摞棋子中间的一个,该棋子由静止开始沿水
平方向飞出,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上面的棋子由
于 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同时,这些棋子因为受到
的作用,又落到下面的棋子上。
第1题
运动状态 
惯性 
重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 锤子的锤头变松了,人们经常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锤头紧套在
锤柄上,如图所示,这是因为 突然停止时,锤头由于惯性仍
然 ,所以紧套在锤柄上。
第2题
锤柄 
向下运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3. (2024·长沙岳麓段考)暑期的傍晚,小博在河边跑步锻炼身体,他
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了以下问题,其中错误的是( D )
A. 落叶虽轻随风飞扬,也具有惯性
B. 停在河面的船只虽然没有运动,也有惯性
C. 路上汽车的惯性比行人的惯性大
D. 自己跑步时不能立即停止,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4. (2024·天津西青段考)如图甲所示,木块与小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
线运动,某时刻观察到图乙所示的现象。由此可判断( B )
第4题
B
A. 小车突然加速运动
B. 小车突然减速运动
C. 小车保持匀速运动
D. 小车可能做加速运动,也可能做减速运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5. (2024·郑州中牟期末)一列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行驶,乘客小梅朝
向车头的方向,她将一个苹果竖直向上扔,苹果没有落回到她手中,而
是落在她前面。关于火车的运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
A. 加速 B. 匀速
C. 减速 D. 无法确定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6. 下列情境中利用惯性的是( D )
A. 驾驶员要系好安全带
B. 禁止汽车超载行驶
C. 乘坐公交车抓好扶手
D. 助跑跳远跳得比较远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7. (2024·长沙模拟)2023年10月8日,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奥体中心圆
满闭幕。对运动会中的项目分析正确的是( A )
A. 标枪运动员通过助跑提高成绩,利用了惯性
B. 跳远运动员在起跳前需助跑一段距离,是为了增大惯性
C. 短跑运动员撞线后惯性变小
D. 跳水运动员在空中加速下落,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8. (2023·安徽)如图所示,汽车上配有安全带和头枕,司机和乘客都
必须系好安全带。当向前行驶的汽车分别出现突然加速、紧急刹车两种
状况时,对乘车人员起主要保护作用的分别是( D )
A. 头枕、头枕 B. 安全带、安全带
C. 安全带、头枕 D. 头枕、安全带
第8题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9. (2024·南通通州期中)如图所示,向西匀速运动的列车车内,在水
平桌面上A处静止的小球,突然沿虚线运动到B处,该过程中列车
( A )
A. 减速行驶,向南转弯
B. 减速行驶,向北转弯
C. 加速行驶,向南转弯
D. 加速行驶,向北转弯
第9题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0. 从一架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的飞机上先后落下三颗炸弹,在不计空
气阻力的条件下,在炸弹未落地之前,站在地面上的人看到飞机和三颗
炸弹的运动情况是下列选项中的( B )
B
A
B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1. 人从行驶的车上跳下来后很容易摔倒,对这种现象的解释合理的顺
序是( B )
① 人的脚着地后受到地面阻力作用而停下来。
② 人向车行驶的方向摔倒。
③ 人的上身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④ 从行驶的车上跳下来的人与车共同处于运动状态。
A. ④①②③ B. ④①③②
C. ①②③④ D. ①④②③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2.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惯性现象应用的是( D )
A. 用手拍打衣服上的灰尘
B. 运动员采用助跑跳远
C. 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上撞击几下
D. 荡秋千到最高点后往回运动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3. (2024·安庆大观期末)如图所示,氢气球下方挂着一重物,氢气球
给重物施加(重物本身不能离开地面上升)竖直向上的拉力使得它们一
起匀速直线上升,当突然剪断重物和氢气球之间的细线瞬间,由于物
体 (填“受到重力”或“具有惯性”),重物将
(填“停止运动”“立即向下运动”或“向上运动一段时
间”)。
第13题
具有惯性 
向上运
动一段时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4. 如图甲所示,盛有水的烧杯随小车一起水平向右做 (填
“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当烧杯中的水面出现如图乙所示
的状态时,则小车此时正在做 (填“加速”“减速”或“匀
速”)运动,给出上述判断的根据是 (填“水”或“烧杯”)具
有惯性。
第14题
匀速 
减速 
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5. (2023·青海)2023年5月,“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假设
“天舟六号”在加速升空过程中质量保持不变,其惯性 ,运动
状态 。(填“改变”或“不变”)
不变 
改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6. 水平放置的密闭玻璃管内充有水,如图所示,当玻璃管突然沿水平
方向向左运动时,水中的气泡将( B )
A. 向右运动 B. 向左运动
C. 保持不动 D. 无法判断
第16题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共30张PPT)
第八章复习
本章整合提升
第八章 运动和力
01
考点突破
02
素养提升


考点一 牛顿第一定律
1. 如图所示为探究“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的实验示意图,依次把毛
巾、棉布分别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分别从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下
滑,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最大距离。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
是( B )
第1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A. 每次实验时,小车可以从斜面上的任何位置由静止下滑
B. 小车运动到水平面上时能继续往前,是因为它具有惯性
C. 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越远,速度减小
得越快
D. 在实验基础上推理: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
动,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答案: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 (2024·黄冈校级段考)如图所示,小雨用细线拴一块橡皮,甩起来
后使橡皮绕手做圆周运动,假设它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则该橡皮将
( C )
A. 做匀速圆周运动
B. 落到地面上
C. 做匀速直线运动
D. 立即停止运动
第2题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3. 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
C.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D. 在水平面上滑动的物体最终停下来,是由于没有外力维持它的运动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考点二 惯性
4. 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高速飞行的子弹具有惯性,穿入木头静止后惯性消失
B. 驾驶员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驾驶员的惯性
C. 物体静止时才具有惯性
D. 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5. (2024·天津河东校级模拟)小明同学坐在公交车上,对头顶上方如
图所示的拉环(辅助乘客的安全设施,站立的乘客需要用手拉住它)进
行观察,当拉环出现下列现象,对公交车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D )
A. 若拉环向左偏,说明公交车正在左转弯
B. 若拉环向前偏,说明公交车正在启动
C. 若拉环向后偏,说明公交车正在刹车
D. 若拉环自然下垂,说明公交车正在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
第5题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6. 下列实例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D )
A. 学校路段汽车减速慢行
B. 坐汽车时要系好安全带
C. 车行驶要保持一定车距
D. 跳远运动员起跳前助跑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考点三 二力平衡
7. 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匀速拉动木块做直线运动。木块受到的拉
力和 力是一对平衡力,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木块的
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由 发生弹性形变而
产生的。
第7题
摩擦 
支持
木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8. 张老师在室外上物理实践课,如图所示为张老师所做示范,当张老
师紧紧握住绳子保持静止,此时他受到的摩擦力为f1;片刻后,张老师
用力匀速向上爬,此时他受到的摩擦力为f2,则f1 (填
“>”“<”或“=”)f2,f2的方向为 。
第8题
= 
竖直向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9. (2024·天津河东期末)如图所示,小明用平行于水平地面的力推箱
子,没有推动。下列属于平衡力的是( D )
A. 人推箱子的力和箱子对地面的摩擦力
B. 人推箱子的力和箱子推人的力
C. 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
D. 箱子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
第9题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考点四 摩擦力
10. 下列四种情况中,木块可能不受摩擦力的是( A )
A. 木块静止
B. 木块匀速运动
C. 木块匀速下滑
A
D. 木块静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1. 下列实例中,目的是减小摩擦的是( B )
A. 瓶盖上有条纹线
B. 磁浮列车 
B
C. 汽车轮上装防滑链
D. 手上涂镁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2. (2023·安徽)小宇在拖地时,拖把头沿图中v所示方向运动,则拖
把头对地面压力的方向、地面对拖把头摩擦力的方向分别为( A )
A. 垂直地面向下、与v所示方向相反
B. 垂直地面向下、与v所示方向相同
C. 沿拖杆斜向下、与v所示方向相同
D. 沿拖杆斜向下、与v所示方向相反
第12题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考点五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13. (2024·开封鼓楼校级期末)跳伞运动员背着打开的降落伞从空中竖
直跳下,他所受的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合力为100N,方向竖直向下,已知
运动员和降落伞的总重为800N,则运动员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为
( B )
A. 100N B. 700N C. 800N D. 900N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4. (2024·武汉)2024年4月30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
着陆场成功着陆。如图所示,返回舱在落地前的某段时间内沿竖直方向
匀速下落,若降落伞和返回舱受到的重力分别为G1和G2,降落伞对返回
舱的拉力为F,空气对返回舱的阻力为f,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B )
A. f+F=G1+G2 B. f+F=G2
C. F=G1+G2+f D. F=G2+f
第14题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5. 正在运动的物体,如果它受到的所有外力同时消失,那么下列对将
发生的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 物体会立即停下来
B. 物体将慢慢停下来
C. 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6. (2024·天津河西期中)如图所示为小程同学玩滑板车的情景,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C )
A. 运动的滑板车最终停下来是因为不再受力的作用
B. 如果运动的滑板车受到的外力全部消失,它将停止运动
C. 蹬地使滑板车加速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 只有不断蹬地滑板车才能继续运动,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
力来维持
第16题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7. 如图所示,用力击打一摞棋子中的一个,该棋子飞出而上面的棋子
落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棋子被击打飞出,说明它不具有惯性
B. 棋子被击打飞出,是因为它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C. 击打出去的棋子能飞得很远,是因为它受到惯性的作用
D. 上面的棋子将落在正下方,是由于它们具有惯性且受到重力
的作用
第17题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8. 锤子的锤头松动了,人们常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锤头紧套在锤
柄上,如图所示。这是因为锤柄撞击板凳时( B )
A. 锤柄由静止变为运动,锤头由于惯性仍要保持静止状态
B. 锤柄由运动变为静止,锤头由于惯性仍要继续向下运动
C. 锤头由静止变为运动,锤柄由于惯性仍要保持静止状态
D. 锤头由运动变为静止,锤柄由于惯性仍要继续向下运动
第18题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9. (2024·天津西青期末)(多选题)如图所示为中国女子冰壶队比赛
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D )
A. 运动员将冰壶推出后,冰壶能在冰面上继续滑行,说
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 运动员不停地刷冰面,是为了减小冰壶与冰面的摩擦

C. 运动员推冰壶时,手对冰壶的推力和冰壶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 静止在水平冰面上的冰壶,受到冰面的支持力和冰壶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第19题
B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 如图所示,在汽车中的悬线上挂一个小球,当汽车运动时,悬线将
与竖直方向成某一固定角度,若在汽车底板上还有一个相对于底板静止
的物体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汽车一定向右做加速运动
B. 汽车可能向左做加速运动
C. 物体M相对于汽车底板静止,说明物体M一定受平衡
力的作用
D. 物体M除受到重力、底板的支持力作用外,还一定受
到向右的摩擦力作用
第20题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1. 如果上课时教室内的摩擦力突然消失,那么下列情境中不可能发生
的是( D )
A. 教师抓不住手中的粉笔
B. 天花板上的吸顶灯会下落
C. 轻轻一吹,课桌上的作业本便可飞出去
D. 教师和学生可以更轻松地在教室内行走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2. 下列做法中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D )
① 鞋底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② 给车轴中加润滑油。
③ 拔河比赛时,用力握紧绳子。
④ 旅行箱下装有小轮。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3. (多选题)如图,用力F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匀速向左运动。在
长木板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C )
A. 木块A受到的是静摩擦力
B. 木块A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C. 拉动速度变大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
D. 木块A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第23题
AB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4. 如果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其中一个力的
大小为8N,那么这两个力的合力( B )
A. 一定等于零 B. 一定等于16N
C. 可能等于零 D. 可能等于16N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假期,小明和爸爸一起到沂河边乘快艇游玩。如果快速行驶的快艇
突然关闭发动机,那么由于 快艇会继续在水面上滑行,小明的
身体会向 (填“前”或“后”)倾;此时假如快艇所受外力全部
消失,它将做 运动。
惯性 
前 
匀速直线 
25
26
27
26. 如图甲所示,物体受到水平向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
关系和物体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丙所示。由图像可知,
当t=1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t=3s时,物体的运动状
态 (填“改变”或“不改变”),此时物体水平方向受到的合
力为 N。
第26题
   
2 
改变 
2 
25
26
27
27. (2023·乐山)一物块在粗糙水平面上减速向右滑行,请画出滑行过
程中此物块的受力示意图,其中O点为物块重心。
第27题答案
25
26
27(共17张PPT)
第八章复习
重点实验突破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类型一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 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下面我
们就通过实验和科学家的研究历程来判断这个观点是否正确。
(1) 使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毛巾表面上
移动的距离。再分别换用棉布和木板表面进行两次实验,实验现象
如图甲所示。
① 每次都使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每次到达
水平面时 相同。
初速度 
1
2
3
4
② 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 。
第1题
远 
1
2
3
4
(2) 十六世纪末,伽利略已通过类似实验和推理得出结论:如果运动
的物体没有阻力的影响,它将在水平面上一直运动下去。因此,物体运
动 (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图乙、丙是伽利
略的实验和推理示意图,属于推理的是图 (填“乙”或
“丙”)。
不需要 
乙 
第1题
1
2
3
4
(3) 后来,笛卡尔进一步完善了伽利略的观点: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
力的作用,它将以同一速度沿直线运动。十七世纪初,牛顿在他们研究
的基础上,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相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笛卡
尔的观点有什么不足?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
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而笛卡尔的观点中,
只涉及到了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没有提及静止物体的运动规
律,所以这是他的观点的不足之处 
1
2
3
4
(4) 上述实验及科学家的研究成果给予我们的启示是 (填字
母)。
A. 科学定律都可以通过实验直接得出
B. 科学推理是科学研究的方法之一
C. 大多数人认同的观点就是正确的观点
D. 普通人的观点可以质疑,科学家的观点不可以质疑
B 
1
2
3
4
类型二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2. (2024·天水秦州校级期末)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名同学探究二
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装置。
第2题
(1) 实验中,三名同学通过调整 来改变
作用在物体上的拉力的大小。
砝码的质量或钩码的数量 
1
2
3
4
(2) 实验时,甲同学发现当向左盘和右盘同时加入一个重力相等的砝
码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甲同学再把右盘中的砝码换成一个较重的砝
码时,发现木块仍然处于静止状态,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这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力
(填“平衡”或“不平衡”)。
木块受到
的水平向左的摩擦力较大 
平衡 
第2题
1
2
3
4
(3) 实验中,乙同学保持F1与F2大小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一个角
度,松手后小车 (填“能”或“不能”)保持静止不动。设计
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证明相互平衡的两个力必须要

不能 
作用在同一条直线
上 
第2题
1
2
3
4
(4) 丙同学选择小纸片的目的是 (填“考虑”或“不考
虑”)小纸片的重力,实验过程中丙同学用剪刀将小纸片从中间劈开,
两个钩码都落到了地上,这说明相互平衡的两个力必须要

不考虑 
作用在同一
物体上 
第2题
1
2
3
4
(5) 同学们认为丙同学的实验优于甲、乙同学的实验,其主要的原因
是 。
A. 减少了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 小纸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 容易让小纸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 小纸片容易扭转
A 
1
2
3
4
类型三 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 如图所示为小明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过程。
第3题
(1) 实验过程中,为了能够测量出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需要
使物体在水平面上做 运动,得到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测力
计示数大小,其原理是 。
匀速直线 
二力平衡 
1
2
3
4
(2) 小明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了实验,发现F2>F1,由此可以得出的
结论是:当 相同时,接触面越 ,滑动摩擦力越大。
(3) 当进行图丙实验后,小明发现F3>F1,于是得出结论,压力越
大,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越大。他得出结论的方法是 (填
“正确”或“错误”)的,判断的理由是

压力 
粗糙 
错误 
没有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
同 
第3题
1
2
3
4
(4) 小明想进一步探究: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之间
的具体数量关系。他利用图甲的装置和砝码完成了实验,并得出了
如表的数据。
压力F/N 1 2 3 4
摩擦力f/N 0.2 0.4 0.6 0.8
由表中数据可知:当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物体A所受摩擦力与压力
成 。当物体A对木板表面的压力为8N时,物体A所受摩擦力
为 N。
正比 
1.6 
1
2
3
4
类型四 研究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4. 物理老师利用橡皮筋、定滑轮、钩码、小绳子和同学们一起探究同
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橡皮筋原长为AE,在两个力
的共同作用下伸长到AE'或在一个力的作用下伸长到AE'。
第4题
1
2
3
4
(1) 该实验应用了力能使物体 的道理,图中EE'表示橡皮
筋 的长度。
(2) 实验中,老师每次均将橡皮筋右端拉至E'点,这样做的目的
是 。
发生形变 
伸长 
控制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第4题
1
2
3
4
(3) 通过比较图 两种情况,可知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
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大小之 ,方向跟这两个力
的方向相同。
(4) 通过比较图乙和图丙两种情况,可知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
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大小之差,方向跟 (填“较大”或
“较小”)的那个力的方向相同。
甲、丙 
和 
较大 
第4题
1
2
3
4(共16张PPT)
小专题(二) 作力的示意图(二)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类型一 摩擦力的示意图
1. 如图所示,一物体以某一速度冲上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请画出物
体在上滑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
心)。
第1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2. 如图所示为正在奔跑的小荣同学,请在A点画出地面对他右脚的摩擦
力f的示意图。
第2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3. (2024·聊城东昌府二模)如图所示,瓶子在手中保持静止,请画出
瓶子受到的摩擦力的示意图。
第3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类型二 物体受平衡力的示意图
4. (2024·无锡锡山四模)如图,观光缆车沿轨道斜向上做匀速直线运
动,画出车中重物A所受力的示意图。
第4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5. (2023·金昌)如图甲所示,小阳乘坐机场水平电梯时,放在电梯上
的手提箱与水平电梯以相同速度匀速直线前进,图乙是手提箱在水平电
梯上的简化图,请在图乙中画出手提箱此时受力的示意图。
  
第5题
1
2
3
4
5
6
7
8
9
6. (2024·潍坊寿光二模)如图所示,道路旁的路灯在斜杆的支撑下,
处于静止状态,请在图中画出此时路灯的受力示意图(图中O点为路灯
的重心)。
第6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7. 如图所示,燕子沿虚线方向匀速直线自由飞翔,请在图中O点画出燕
子所受力的示意图。
第7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类型三 物体受非平衡力的示意图
8. 请在图中A点处画出火箭斜向上加速飞行时的受力示意图。(不计空
气阻力)
第8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9. (2024·周口模拟)如图所示,某小车沿水平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
动,在车厢顶部用细绳竖直悬挂一个小球,小球与光滑的竖直车厢壁刚
好接触,若小车突然刹车,请在C点画出此时小球受力的示意图。
第9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小专题(三) 二力平衡与摩擦力问题的综合分析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类型一 判断与摩擦力相关的二力是否平衡
1. (2024·绥化明水期末)小南观看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围棋讲座时
发现,如图所示棋子在竖直放置的棋盘上不会掉下来,原来棋盘和棋子
是用磁性材料制成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 棋子受到的重力与棋盘对棋子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B. 棋子受到的重力与棋盘对棋子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 棋子对棋盘的压力与棋盘对棋子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 棋子对棋盘的吸引力与棋盘对棋子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第1题
B
1
2
3
4
5
2. 如图所示,长方体物块A放置在上表面水平的小车上,水平拉力F作
用在小车上,在拉力F的作用下,物块A随小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B )
A. 小车所受的重力和水平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是一
对平衡力
B. 小车所受的拉力和水平地面对小车的摩擦力是一
对平衡力
C. 物块A对小车的压力和水平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物块A所受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和小车所受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第2题
B
1
2
3
4
5
类型二 利用二力平衡条件确定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3. (2024·广州越秀期中)如图所示,用F=12N水平向右的拉力匀速拉
动物块A时,物块B相对于地面静止不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4N,则物块B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为( A )
A. 4N,水平向右
B. 4N,水平向左
C. 8N,水平向右
D. 8N,水平向左
第3题
A
1
2
3
4
5
4.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叠放着 A、B两物体,在水平方向力F1和F2的
作用下保持静止,已知F1=7N,F2=5N,那么物体 A、B和地面之间的
摩擦力大小和方向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D )
A. A对B的摩擦力为7N,方向水平向左
B. 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12N,方向水平向右
C. B对A的摩擦力为5N,方向水平向左
D. 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2N,方向水平向左
第4题
D
1
2
3
4
5
5. 如图甲所示,小林用水平推力F把水平地面(粗糙程度不变)上的木
箱向前推动,此过程中,推力F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木箱的
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丙所示,则木箱在0~3s所受的摩擦力
为 N;第11s时受到的摩擦力为 N;第5s时木箱所受力的合力
为 N。
 
第5题
3 
6 
3 
1
2
3
4
5(共19张PPT)
第2节 二力平衡
第八章 运动和力
01
基础过关
02
能力进阶
03
思维拓展


1. 下列实例中,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C )
A. 汽车在路上匀速转弯
B. 小明从地面向上跳
C. 飞机斜向上匀速直线飞行
D. 小朋友从滑梯上滑下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 下列四幅图中,两个力平衡的是( C )
C
A
B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2024·岳阳岳阳楼校级模拟)一个墨水瓶放在水平桌面上,下面各
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B )
A. 桌子受的压力和墨水瓶受的支持力
B. 墨水瓶受的重力和桌子对墨水瓶的支持力
C. 桌子受的重力和墨水瓶受的重力
D. 桌子受的重力和墨水瓶受的支持力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 在平直的路面上,某人沿水平方向用30N的力推一辆重为200N的小车
匀速向东运动,则小车所受阻力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A )
A. 30N,向西 B. 30N,向东
C. 200N,向西 D. 200N,向东
5. 如图所示的无人机,在匀速上升、空中悬停、匀速下降阶段旋翼受
到的升力分别为F1、F2、F3,不计机身受到的空气阻力,则( A )
A. F1=F2=F3 B. F1<F2<F3
C. F1=F3>F2 D. F1>F2>F3
第5题
A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6. (2024·成都龙泉驿模拟)如图是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下
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 调整托盘所放钩码个数,可改变小车受力大小
B. 为使实验效果更明显,应选用质量小的小车
C. 两边钩码质量相等时,小车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D. 将小车扭转一定角度再释放,是研究不在同一直线上
的两个力是否平衡
第6题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7. 关于平衡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B. 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C. 物体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方向相反,它们一定是平衡

D. 运动的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一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8. 一辆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下列与其相关的各对力中,属于
平衡力的是( D )
A. 汽车对路面的压力和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
B. 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汽车受到的重力
C. 汽车受到的重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
D. 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汽车受到的阻力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9. (2024·天津武清期中)如图所示,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直线下
降,若已知人和伞所受的总重力是1000N,则所受阻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 D )
A. 阻力大小是900N,方向是竖直向上
B. 阻力大小是900N,方向是竖直向下
C. 阻力大小是1000N,方向是竖直向下
D. 阻力大小是1000N,方向是竖直向上
第9题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0. 一个小孩用20N的水平推力推桌子,桌子未被推动,则桌子受到的
阻力( B )
A. 大于20N B. 等于20N
C. 小于20N D. 以上均有可能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1. 气球下吊一小重物在空气中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不计空气阻力和风
力影响,而小重物恰能沿MN方向上升,则下列选项中气球和小重物在
运动中所处的位置正确的是( A )
A
A
B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 如图为魔术“人体悬浮”。你认为该魔术中人体 (填“受
到”或“不受到”)向上的力,你判断的理由是

第12题
受到 
魔术中的人体要受到
一个向上的力来与重力平衡,使其保持悬浮状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3. (2024·上海徐汇三模)如图所示,一箱子放在水平向右匀速行驶的
汽车上,请画出箱子受力示意图。
第13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4. (2024·渭南潼关期末)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图甲装置进行“二力平衡
条件”的探究。
第14题
(1) 在图甲装置中,分别向左盘和右盘同时加入砝码,使作用在
小车上的两个拉力方向 ,并通过调整砝码的数量来改变拉
力的大小。
相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 一名同学向左盘和右盘同时加入一个质量相等的砝码时,小车处
于静止状态,改变其中一端的砝码数量,发现小车无法保持静止状态。
由此说明两个力必须 才能平衡。
大小相等 
第14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另一名同学把小车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观察到小车会发生转
动,最后恢复到静止状态,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 才
能平衡。
同一条直线上 
第14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 小明同学完成实验后,提出了一个猜想:只受一个力作用的物体
也能保持平衡状态。为了验证该猜想,他将一个小球用一根细线悬挂起
来,如图乙所示,剪断细线后小球下落,如图丙所示。不计空气阻力,
由实验可知,小明的猜想是 (填“正确”或“错误”)的。
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5. 若一只气球只受到竖直方向上一对平衡力的作用,则气球( D )
A. 一定静止
B. 一定匀速向上运动
C. 可能加速向下运动
D. 可能匀速向右运动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