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6张PPT)第3节 滑 轮第1课时 定滑轮和动滑轮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01基础过关02能力进阶03思维拓展目录1. 如图甲、乙所示,两个物体所受重力都为160N,滑轮重、绳重及摩擦忽略不计,当用力分别匀速提起物体时,F甲为 N,F乙为 N。若物体上升的高度为h,则图甲、乙中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分别为 和 。第1题160 80 h 2h 1234567891011122. (2024·天津期末)《天工开物·作咸》中记录了井盐的生产过程。如图是古人从井中汲卤的示意图,其中A相当于现在的定滑轮,其作用是( D )A. 省力 B. 省功C. 省距离 D. 改变力的方向第2题D1234567891011123. (2023·自贡)如图所示,用一根绳子绕过定滑轮,一端拴在钩码上,手执另一端,分别用力F1、F2、F3匀速拉起钩码。忽略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F1、F2、F3的大小相等B. F1最大C. F2最大D. F3最大第3题A1234567891011124. 如图所示,动滑轮重为2N,拉力F为10N,则物体的重力大小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不考虑绳重和摩擦)( A )A. 18N、10N B. 10N、18NC. 20N、18N D. 20N、20N第4题A1234567891011125. 如图所示,在“探究动滑轮的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当钩码匀速运动和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等B. 当钩码匀速上升时,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和斜着向上拉的示数相等C. 改变钩码个数重复实验是为了取平均值减小误差D. 钩码越重,拉力越接近钩码重力的一半第5题D1234567891011126. (2024·上海徐汇段考)某人用如图所示的牵引装置来锻炼关节的功能。重物的质量为3kg,若小腿拉绳使重物在2s内匀速上升0.5m。不计绳重和摩擦,g取10N/kg。求:(1) 小腿对绳的拉力。解:(1) 由于滑轮是定滑轮,不计绳重和摩擦,小腿对绳的拉力等于重物的重力,即F=G=mg=3kg×10N/kg=30N第6题123456789101112(2)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解:(2)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等于重物上升的速度,即v===0.25m/s第6题1234567891011127. 如图所示,在用滑轮将同一物体沿相同水平地面匀速移动时,拉力分别为F甲、F乙、F丙、F丁,比较它们的大小,正确的是(不计滑轮重及滑轮与轻绳间的摩擦)( B )第7题A. F甲=F丁 B. F乙=F丙C. F丙<F丁 D. 一样大B1234567891011128. (2024·盐城)下列挪动球形石墩的方法中,最省力的是( A )AABCD1234567891011129. (2024·天津和平校级模拟)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N。若不计滑轮、弹簧测力计和绳的重力及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 自由端拉力F为4NB. 自由端的速度是0.1m/sC. 此滑轮是定滑轮D. 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4N第9题D12345678910111210. 将如图甲、乙所示的滑轮抽象成杠杆,并标出支点O,请分别画出动力F1、阻力F2的力臂l1和l2。第10题答案12345678910111211. 在“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的实验中,小明用同一个滑轮做了四次实验,前两次分别按图甲、图乙进行,后两次按图丙进行,并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第11题123456789101112实验 次序 钩码重 G/N 钩码上 升的高 度h/cm 拉力 F/N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cm1 1.0 20.0 1.0 20.02 2.0 20.0 2.0 20.03 1.0 20.0 0.7 40.04 2.0 20.0 1.2 40.0123456789101112(1) 分析第1、2次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使用定滑轮 (填“能”或“不能”)省距离;用如图乙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时,若小明将绳子的自由端沿着水平向右的方向匀速拉动,则拉力的大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不能 不变 第11题123456789101112(2) 用如图丙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时,最好 匀速拉动绳子自由端;分析第3、4次实验数据时发现,拉力的大小总比钩码重力的一半要大,这主要是因为 。沿着竖直方向 动滑轮自身受到重力 第11题123456789101112(3) 在本实验中进行了多次实验,其目的是 (填字母)。A. 从多次实验中选取最准确的数据B.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C. 从特殊现象中得到普遍规律D. 利用控制变量法C 第11题12345678910111212. (2024 ·遂宁蓬溪校级段考)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物重分别为20N、10N的甲、乙两物体,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水平拉力F的大小为5N时,物体甲恰能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忽略滑轮自重及滑轮与绳间摩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C )A. 物体甲受到的摩擦力为5NB. 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为5NC. 物体乙受到轻绳的拉力为2.5ND. 甲、乙物重不同,受到的摩擦力也不同第12题C123456789101112第3节 滑 轮第2课时 滑轮组、轮轴和斜面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01基础过关02能力进阶03思维拓展目录1. 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种装置都可以把重物举高。使用装置 只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使用装置 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使用装置 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第1题乙 甲 丙 123456789101112132. 如图所示,小明利用滑轮组提升重力为300N的重物,该滑轮组绳子的段数n为 。若不计滑轮重、绳重和摩擦,则拉力为 N时,可使重物匀速上升;若不计摩擦和绳重,动滑轮受到的重力为30N,则拉力为 N时,可使重物匀速上升;若重物被提升的高度为9m,则绳子自由端上升的距离为 m。第2题3 100 110 27 123456789101112133. 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提升重为400N的物体,物体匀速上升,不计摩擦、绳重和滑轮自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两个滑轮均为定滑轮B. 小明将绳子拉过1m,物体也上升1mC. 小明对绳子的拉力为200ND. 由于小明没有竖直向下拉绳子,因此小明对绳子的拉力大于200N第3题C123456789101112134. 下列为日常生活或生产实践中使用的机械,其中能抽象为斜面的是( C )A. 汽车方向盘CB. 桔槔C. 盘山公路D. 铁葫芦123456789101112135. 根据下列省力要求,画出滑轮组的绕绳方法。(忽略动滑轮的重力、绳重和摩擦)第5题答案123456789101112136. (2024·南昌期中)如图所示,重为50N的物体在30N的拉力F的作用下匀速上升2m,不计绳重和摩擦,则:(1) 绳端移动的距离是多少?解:(1) 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n=3,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3×2m=6m第6题12345678910111213(2) 动滑轮的重力是多少?解:(2) 不计绳重和摩擦情况下, F=(G+G动),所以动滑轮的重力G动=nF-G=3×30N-50N=40N第6题(3) 若物体的重力变为80N,此时的拉力是多少?解:(3) 若物体的重力变为80N,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40N123456789101112137. 把质量相等的A、B两物体挂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下面,不计绳重、滑轮重和摩擦,放手后( D )A. A、B均静止B. 无法确定A、B的运动情况C. A上升D. A下降第7题D123456789101112138. 由于热胀冷缩,户外的导线在夏天会变得松弛,冬天又拉得很紧。某些地方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来控制导线的松紧程度。某次导线对滑轮N的拉力为F,配重水泥块(重为G)被匀速拉升的高度为h。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不考虑滑轮自重、绳重及摩擦)( B )A. M是动滑轮B. 拉力F=2GC. 拉力F做的功为2FhD. 滑轮N移动的速度与配重G上升的速度相同第8题B123456789101112139. (2024·枣庄期末)如图所示,每个滑轮的重力相等,不计绳重和摩擦力,G1=60N,G2=38N,甲、乙两种情况下绳子在相等拉力F作用下静止。则每个动滑轮的重力为( B )第9题A. 3N B. 6N C. 11N D. 22NB1234567891011121310. 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为500N的物体,已知拉力F为200N,不计绳重和摩擦,物体和绳子自由端的运动情况如图乙所示,反映绳子自由端运动情况的图线是 (填“A”或“B”),动滑轮重为 N。第10题A 100 1234567891011121311. (2024·天津和平期末)如图所示,工人采用了最省力的方法提升重物,请你画出滑轮组的绕绳方法。第11题答案1234567891011121312. (2024·天津宁河校级模拟)如图所示,小明同学根据已学的物理知识,设计了一种“类滑轮组”的特殊提升装置,该装置主要由滚轴和绳子组装而成。已知摩托车的质量为120kg,人在1min内,用大小为300N的拉力把摩托车匀速拉高0.4m,不计绳重和机械间摩擦。求:(g取10N/kg)12345678910111213解:(1) 摩托车的重力G车=m车g=120kg×10N/kg=1200N,由图可知,“类动滑轮”滚轴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n=5,不计绳重和机械间摩擦,人对绳子的拉力F拉=(G动+G车),则动滚轴的重力G动=nF拉-G车=5×300N-1200N=300N第12题(2) 人所做的功的功率。解:(2) 绳端移动的距离s=nh=5×0.4m=2m,人所做的功W总=F拉s=300N×2m=600J,人所做的功的功率P===10W(1) 动滚轴的重力。(1) 动滚轴的重力。1234567891011121313. 如图所示,重力G=700N的水平木板在滑轮组的作用下保持静止。三个滑轮等大、光滑,质量均忽略不计。所有细绳的重力均不计,与天花板间的固定点分别为A、B、C,与木板间的固定点分别为D、E;各条细绳中不与滑轮接触的部分均竖直,则B点处的细绳对天花板的拉力大小为( B )A. 100N B. 140NC. 300N D. 350N第13题B12345678910111213(共34张PPT)第1节 杠 杆杠杆的平衡条件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01基础过关02能力进阶03思维拓展目录1.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1) 实验时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 ,使杠杆在 位置平衡。第1题(2) 若不计杠杆质量和摩擦且杠杆刻度均匀,每个钩码质量都相同,在C点挂两个钩码时,在D点应挂 个钩码,杠杆才能恢复平衡。平衡螺母 水平 4 1234567891011(3) 若钩码所挂位置不动,将左面的钩码拿掉一个,要使杠杆仍保持平衡应将右面的钩码拿掉 个。(4) 由此,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为 (用公式表达)。2 F1l1=F2l2 第1题12345678910112. (2024·天津南开二模)如图所示的等刻度均匀杠杆保持水平平衡,若测力计示数为4N,则一个重为2N的钩码一定挂在杠杆的( D )A. b点 B. d点 C. f点 D. k点第2题D12345678910113. 爸爸领着小梅玩跷跷板。下列选项中,最有可能让跷跷板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的是( B )BABCD12345678910114. 如图所示为用道钉撬撬道钉的情景。道钉撬可视为以O为支点的杠杆,若动力F1为200N,动力臂l1为1.2m(图中未画出),阻力臂l2为0.06m,不计道钉撬自身重力。(1) 请在图中画出动力臂l1。解:(1) 如图所示第4题答案1234567891011(2) 求道钉对道钉撬的阻力F2的大小。第4题答案解:(2) 杠杆平衡时,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解得,道钉对道钉撬的阻力F2===4×103N12345678910115. 如图所示,轻质杠杆AOB的支点是O,AO=BO,在A端挂重物G1、B端挂重物G2,杠杆刚好在如图所示位置平衡,若将G1、G2 的位置对调,则杠杆( B )A. 保持平衡 B. A端下沉C. B端下沉 D. 以上均有可能第5题B12345678910116. 如图所示,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在杠杆两侧挂钩码处各增加一个质量相同的钩码,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A. 杠杆的左端下降B. 杠杆的右端下降C. 杠杆仍然保持水平平衡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发生第6题A12345678910117. 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B可绕O点转动,OA=AB。在A点悬挂物体,在B点竖直向上拉动杠杆使其始终保持水平平衡,拉力为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F的大小为物重的2倍B. 物重增加5N,F的大小也增加5NC. 物体悬挂点右移,拉力F会增大D. 将F改为沿图中虚线方向,拉力F会减小第7题C12345678910118. 晚饭后,妈妈带着小涛和小涛两岁的妹妹到文化活动中心玩跷跷板,如图所示,图中的转轴相当于杠杆的 ,妈妈和妹妹的总重力比小涛的重力大,跷跷板水平平衡时,小涛比妈妈离转轴 (填“远”或“近”);若妈妈放下怀抱中的妹妹(妈妈的位置不变),为了保持跷跷板水平平衡,则小涛应适当 (填“远离”或“靠近”)转轴。第8题支点 远 靠近 12345678910119. (2024·天津西青期末)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可绕O点转动,杠杆长0.2m,在它的中点B处挂一重物G,在杠杆的A端施加竖直向上的力F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由测力计的示数可知力F的大小为 N,通过计算可得重物G的重力是 N。第9题3 6 123456789101110. (2024·天水秦州校级期末)根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 实验开始时,杠杆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杠杆此时处于 (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需将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移动,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平衡 右 第10题1234567891011(2) 要使图乙中杠杆平衡,应在A处竖直向上施加 N的拉力(题中的每个钩码重力为0.5N)。当弹簧测力计由竖直地拉着变成倾斜地拉着,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 有同学根据自己的实验数据,得到如下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个结论与杠杆的平衡条件不符,原因是实验过程中没有 (填序号)。① 改变力的大小② 改变力的方向③ 改变力的作用点0.5 变大 ② 123456789101111. (2024·承德期末)如图所示,轻质杠杆的OA∶OB=4∶1。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甲的重力为125N,底面积为1×10-2m2。当杠杆水平平衡时,物体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1×104Pa,求:(1) 杠杆A端受到绳子的拉力。解:(1) 物体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1×104Pa,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F=pS=1×104Pa×1×10-2m2=100N,根据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甲受到的支持力为F支=F=100N,所以杠杆A端受到绳子的拉力为FA=G-F支=125N-100N=25N第11题1234567891011(2) 物体乙的重力。解:(2)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有FA×OA=G乙×OB,则物体乙的重力为G乙==25N×=100N第11题1234567891011第1节 杠 杆杠杆的应用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01基础过关02能力进阶03思维拓展目录1. (2024·天津红桥一模)如图所示的钢丝钳是 (填“省力”或“费力”)杠杆,剪铁丝时动力臂长为10cm,阻力臂长为2cm,若铁丝被剪断需要800N的力,小明至少用 N的力才能将铁丝剪断。第1题省力 160 12345678910111213142. 水龙头手柄可视为如图所示的杠杆,O为支点,F为阻力,分别用力沿a、b、c、d方向关闭水龙头,其中用力最小的是沿 方向,此时水龙头手柄是 (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第2题b 省力 12345678910111213143. (2024·天津宝坻模拟)下列设施设备中,在使用过程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B )B12345678910111213144. (2024·天津和平期末)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的中点悬挂一个重物,在A端施加一个拉力F,逆时针缓慢改变拉力F的方向到图示虚线的位置,这个过程中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力F的大小变大B. 力F的大小先变大后变小C. 力F和它力臂的乘积先变小后变大D. 力F和它力臂的乘积始终保持不变第4题D12345678910111213145. 如图所示,用羊角锤拔钉子,请画出在A点所施加的最小动力F及其力臂l。第5题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6. (2024·天津模拟)如图是我国空间站的机械臂,它类似于人的手臂,可以省距离,下列工具使用时与机械臂属同类型杠杆的是( A )A. 用镊子夹砝码B. 用羊角锤起钉子C. 用钳子夹导线D. 用瓶盖起子起瓶盖第6题A12345678910111213147. 如图所示,有一质量不计的长木板,左端可绕O点转动,在它的右端放一物块,并施加一竖直向上的拉力F(F的方向保持不变);当物块向左匀速滑动时,长木板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拉力F的大小( B )A. 保持不变 B. 逐渐变小C. 逐渐变大 D. 先变大后变小第7题B12345678910111213148. 如图所示,OAB是杠杆,OA与AB垂直,在OA的中点挂一个20N的重物,加在B点的动力使OA在水平位置保持静止(杠杆重力及摩擦均不计),则( D )A. 该杠杆一定是省力杠杆B. 该杠杆一定是费力杠杆C. 作用点在B点的最小动力等于10ND. 作用点在B点的最小动力小于10N第8题D12345678910111213149. 如图所示为小明举着哑铃的前臂骨骼,可将其视为 (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假如小明的肱二头肌对骨骼A点施加的拉力为500N,且拉力方向始终与骨骼垂直,OA∶OB=1∶4,则小明锻炼时能举起哑铃的最小质量为 kg。(g取10N/kg,不计前臂自重)第9题费力 12.5 123456789101112131410. 如图所示,可绕O点转动的轻质杠杆OA,在其中点B处挂一重力为100N的物体,在A处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F,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拉力F的大小为 ;若始终保持拉力F的方向竖直向上,则在杠杆从水平位置匀速转动到图中虚线位置的过程中,拉力F的大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第10题50N 不变123456789101112131411. 一段均匀铁管长为2m、重为500N,当平放在水平地面上时,人抬起一端最少需要 N的力。若保持用力的方向与铁管垂直,则在抬起铁管的过程中,所需的力将逐渐 (填“增大”或“减小”)。250 减小 123456789101112131412. 如图所示,请画出使杠杆平衡的最小力F的示意图及其力臂l。第12题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3. (2024·广元期末)如图所示,5块完全相同的质量分布均匀的砖块以左右对称的方式叠放起来,1号砖刚好压在2、3号砖的边沿,每块砖的长度均为L,为保证所有砖块不倒下,4号砖与5号砖之间的最大距离s为多少?第13题1234567891011121314解:1处于平衡状态,则1对2的压力应为;当1放在2的边缘上时距离最大;2处于杠杆平衡状态,设2露出的长度为L0,则2下方的支点距重心在处,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G=·L0,解得L0=,4号砖与5号砖之间的最大距离s=L+2L0=L+2×=L第13题123456789101112131414. (多选题)如图所示,某人用扁担挑起两筐质量分别为m1、m2的货物,当他的肩处于O点时,扁担水平平衡,已知l1>l2,扁担和筐的重力不计。若将两筐的悬挂点向O点移动相同的距离Δl,则( AC )ACA. 扁担左端向下倾斜B. 扁担右端向下倾斜C. 要使扁担恢复水平平衡,需再往某侧筐中加入货物,其质量为D. 要使扁担恢复水平平衡,需再往某侧筐中加入货物,其质量为第14题1234567891011121314(共29张PPT)第十二章复习本章整合提升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01考点突破02素养提升目录考点一 杠杆的五要素1. 如图所示,活塞式抽水机AOB部分可视为杠杆,O为支点,请画出作用在手柄A点动力F1的动力臂l1和B点所受阻力F2的示意图。第1题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 (2024·西安碑林校级段考)某学校一块指示牌被风刮倒后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将指示牌扶起的最小力F1的示意图及其力臂l1。第2题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考点二 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实验探究3. (2024·天津二模)图为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的某次实验情形,在A点挂4个钩码,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仍保持平衡,需要在B点挂 个钩码;若在A、B两处分别再挂上一个钩码,杠杆 (填“能”或“不能”)在水平位置继续保持平衡。第3题3 不能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4. (2024·重庆奉节期末)如图所示,有一质量不计的轻质木板,木板上放有一个可连续改变重力的物块,木板左端可绕固定点O转动,右端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拉住使其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当物块向左匀速滑动的过程中,若要保持拉力F大小不变,则物块的重力应该( B )A. 始终不变 B. 一直变大C. 一直变小 D. 先变大后变小第4题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5. (2024·天津河东期末)《天工开物》中记载了中国古人利用桔槔汲水的情景。桔槔的主要结构如图甲所示,其上方的横杆是一根硬棒,横杆由竖木支撑,可绕通过O点的转轴转动,横杆A点绑有配重石块,B点连接一根细杆,细杆下方连有木桶。现简化成图乙模型,已知AB长为4m,OA长为1m,配重石块重300N。横杆及细杆的自重、支点处的摩擦均忽略不计。(1) 在图乙中画出杠杆B点受到的拉力及力臂。解:(1) 如图所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 图乙中,配重石块与装水的木桶恰能使横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求此时木桶和水总重。解:(2) 在杠杆AOB中,O为支点,动力F1=G配=300N,动力臂l1=OA=1m,阻力F2=G总,阻力臂l2=OB=AB-OA=4m-1m=3m,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得300N×1m=F2×3m,解得F2=100N,即木桶和水的总重G总=F2=100N第5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考点三 杠杆的分类6. (2024·南昌期末)小丽在家进行生活实践,利用家里的烤箱做了一盘蛋糕,如图所示,她用食品夹夹起蛋糕,食品夹属于 杠杆;要使夹蛋糕时省力一些,手指捏食品夹的位置应离蛋糕 (填“近”或“远”)一些。第6题费力 近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7. 下列是生活中几种常见的杠杆,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B )A. 钓鱼竿B. 道钉撬BC. 筷子D. 理发剪刀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考点四 滑轮和滑轮组8. (2024·天津宁河模拟)如图所示,小明体重为450N,定滑轮上方天花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300N,每个滑轮重为100N,当小明把重为400N的物体匀速拉起时,人对地面的压力为 N,小明利用这个滑轮组最多可以拉起 N的重物。(不计绳重与摩擦)第8题200 700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9. 如图所示,某工人站在地面上使用由三个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升重物,请用笔画线代替绳子,画出最省力的绕绳方法。第9题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考点五 机械效率10. (2024 ·徐州新沂段考)如图所示,A物体重为20N,在水平拉力F=2.5N的作用下,物体以0.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受到的水平面的摩擦力为A物体重的,拉力F的功率是 W,此滑轮的机械效率是 %。第10题1 80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11. 如图所示,固定的斜面长s=2m,高h=0.5m,沿斜面向上用50N的拉力在4s内把一个重60N的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这一过程中( C )A. 对物体做的有用功为120JB. 物体受的摩擦力为50NC. 拉力做功的功率为25WD. 斜面的机械效率为70%第11题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12. 如图所示,塔式起重机上的滑轮组将重为1.2×104N的重物匀速吊起2m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g取10N/kg。 (1) 求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解:(1) 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W有用=Gh=1.2×104N×2m=2.4×104J第12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 求绳端的拉力。解:(2) 由η=×100%可得,拉力做的总功W总===3×104J;由图可知,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3,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3h=3×2m=6m;由W总=Fs可得,拉力F===5000N第12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3) 若动滑轮的质量为40kg,则克服摩擦和钢丝绳重所做的功是多少?解:(3) W额外=W总-W有用=3×104J-2.4×104J=6000J,提升动滑轮做的额外功=G动h=m动gh=40kg×10N/kg×2m=800J,克服摩擦和钢丝绳重所做的额外功=W额外-=6000J-800J=5200J第12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13. (2024·南通通州二模)公元前400多年,墨子所著《墨经》中已有杠杆原理的记述,他将阻力臂叫“本”,动力臂叫“标”。下列杠杆属于“本短标长”的是( A )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14. 如图所示为小柯在科技节中制作的“杠杆力臂演示仪”(杠杆自身质量和摩擦忽略不计,固定装置未画出)。O为支点,OA=OD=3OB=0.6m,CD=0.2m。在背景的白纸上作有以O点为圆心、半径为0.2m的圆。在A点挂5N的重物G,使杠杆水平平衡,按图示方向分别施加FB、FC、FD三个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FC的力臂长为0.4mB. 三个力的大小关系为FD>FC>FBC. 作用在C点的力FC为15ND. 力作用在D点时杠杆为等臂杠杆第14题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15. (2024·泰州姜堰模拟)用滑轮组提升物体(如图),2s内物体匀速升高10cm时,绳子自由端被拉下20cm,此过程中人对绳子的拉力为30N,绳子对物体的拉力为48N,则( B )A. 物体上升的速度是0.1m/sB. 滑轮组是由一定一动两个滑轮组成的C. 拉力做功的功率是1.5WD.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2.5%第15题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16. (2024·天津二模)(多选题)如图所示,某建筑工人利用滑轮组提升水平面上重1200N的货物。当工人用F1=400N的拉力拉绳时,货物没动;当工人用F2=500N的拉力拉绳时,货物匀速上升。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A. 动滑轮的重为300NB. 用F1=400N的力拉绳时,货物对水平面的压力为100NC. 货物匀速上升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D. 货物匀速上升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第16题A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17. (2024·西安段考)杆秤是我国传统的衡器,是国人发明的人类最早的衡器之一。其示意图如图所示,已知AB=BC=5cm,CE=40cm,秤砣的质量为200g,秤杆、秤钩和提纽的质量忽略不计。使用时,将待测物体挂在秤钩处,用手提起B或C(相当于支点)处的提纽,移动秤砣在秤杆上的位置,等秤杆达到水平平衡时,可读出待测物体的质量。用提纽C测量物体M的质量时,秤砣移动到CE的中点D,秤杆刚好水平平衡,则物体M的质量为 kg;当用提纽B测物体M的质量,秤杆水平平衡时,秤砣的位置在D点的 (填“左”或“右”)侧。该杆秤能称量最大质量为 kg的物体。(g取10N/kg)0.4 左 1.8 第17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18. 如图所示,小陈用两个相同的滑轮组(摩擦不计),分别将重力不同的两个物体匀速提高到相同高度,其中G1>G2,则所用的拉力F1 F2,所做的额外功W1 W2,其机械效率η1 η2。(填“>”“<”或“=”)第18题> = >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19. 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常用的简单机械除了杠杆、滑轮外,还有轮轴和斜面。如图所示,手柄 (填“粗”或“细”)一些的螺丝刀用起来更省力;螺纹 (填“密”或“疏”)一些的螺丝钉拧起来更省力。第19题粗 密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0. (2024·成都青羊校级一模)如图甲所示为一种搬花神器,用它把花盆抬起时,相当于一个绕O点转动的杠杆,其简化示意图如图乙所示,请在图乙中画出杠杆平衡时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F1及其力臂l1。第20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1. 不计绳重、动滑轮重及摩擦,请按要求画出滑轮组的绕线方法。要求:F=G;可以改变施力方向。第21题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2. (2024·天津和平三模)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先匀速提升重为G1的物体,额外功与有用功之比为1∶3;再匀速提升重为G2的物体,先后两次滑轮组提升物重之比为1∶3,若不计绳重和摩擦,求: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解:(1) 由题意可知,使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G1的物体时,额外功与有用功之比为1∶3,因不计绳重和摩擦时,克服物体重力所做的功为有用功,克服动滑轮重力所做的功为额外功,所以,由W=Gh可得 ===,即G动=,因使用同一个滑轮组先后匀速提升重为G1和G2的物体时,先后两次滑轮组提升物重之比为1∶3,所以,由F=可得 =====第22题(1) 先后两次绳端拉力之比F1∶F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 先后两次机械效率之比η1∶η2。解:(2) 不计绳重和摩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0%=×100%=×100%,则先后两次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之比===第22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共0张PPT)(共18张PPT)第1节 杠 杆第1课时 认识杠杆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01基础过关02能力进阶03思维拓展目录1. 钓鱼时,钓鱼竿可看成一根杠杆,如图所示,上抬钓鱼竿时其支点位于 点处,动力作用点在 点处,阻力作用点在 点处。第1题A B C 1234567891011121314152. (2024·天津和平二模)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是用切刀将黄芪切片的示意图,小明在切刀的N点施加作用力、将切刀M点下方的黄芪切断,下图能正确表示切刀工作示意图的是( C )第2题CABCD1234567891011121314153. 下列关于F1力臂的作图中,正确的是( C )CABCD1234567891011121314154. (2024·上海徐汇段考)如图所示,作用在A点上的4个力中,力臂最长的是( B )A. F1 B. F2 C. F3 D. F4第4题B1234567891011121314155. 如图所示,请在图中作出下列各杠杆所受动力F1的力臂l1和阻力F2的力臂l2。第5题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6. 下列关于杠杆的几个名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 力臂一定在杠杆上B. 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阻力方向一定相反C. 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D. 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其力臂为0D1234567891011121314157. 如图所示,工人师傅将油桶推上台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这不能看成杠杆,因为油桶是圆的B. 这不能看成杠杆,因为没有支点C. 这可以看成杠杆,因为满足杠杆的所有条件D. 这可以看成杠杆,支点就是横截面的圆心第7题C1234567891011121314158. (2024·天津和平模拟)如图是用撬棒撬石头的情景,下列选项中关于该撬棒使用时的杠杆示意图正确的是( A )第8题AABCD1234567891011121314159. 如图所示的杠杆AB处于平衡状态,O点为杠杆的支点,则力F的力臂是( D )A. OF B. ODC. DF D. OC第9题D12345678910111213141510. 某救援队员把滚落在公路上的石块用撬棒撬起,如图所示。若救援队员在撬棒D点沿DM方向用力撬起石块1,则撬棒的支点是 点;若救援队员在撬棒D点沿DN方向用力撬起石块1,则撬棒的支点是 点。第10题A C 12345678910111213141511. 如图所示,有一杠杆可绕O点转动,在其中点挂一重物,现在A端施加动力FA。第11题(1) 如果动力FA沿F1的方向,那么其动力臂是 ,阻力臂是 。(2) 如果动力FA沿F2的方向,那么其动力臂是 。(3) 如果动力FA沿F3的方向,那么其动力臂是 。OC OD OA OB 123456789101112131415(4) 如果动力FA沿F4的方向,那么其动力臂是 。0 第11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2. 如图所示为渔民在小河捕鱼的情境,请画出杠杆AB的支点O及力F1、F2的力臂l1和l2。第12题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3. 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使用铡刀时动力F1的力臂l1和阻力F2的示意图。第13题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4. (2024·天津和平期末)轻质杠杆如图所示静止,O为支点,请在图中画出力F1的力臂l1和阻力F2的示意图。第14题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5. 挂在竖直墙壁上的石英钟,它的秒针在走动时会受到转轴处的摩擦阻力和重力的作用。当石英钟内电池的电能将耗尽而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往往停在表盘上的( C )A. “3”的位置 B. “6”的位置C. “9”的位置 D. “12”的位置第15题C123456789101112131415(共48张PPT)第4节 机械效率第1课时 有用功和额外功 机械效率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01基础过关02能力进阶03思维拓展目录1.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1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绳子自由端拉力F=4N,所做的总功为 J,有用功为 J,额外功为 J。第1题24 20 4 123456789101112132. 某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表示的含义是 。当它完成375J的有用功时,所做的总功是 J。3. 做值日时,小阳将一桶水从一楼提到二楼。此过程中,下列关于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 对桶做的功是有用功B. 对水做的功是有用功C. 对水做的功是额外功D. 克服自身重力做的功是总功该滑轮组工作时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是75% 500 B123456789101112134. 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 越省力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B. 做功越少的机械,机械效率越低C. 做功越慢的机械,机械效率越低D. 总功相同,有用功越大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D123456789101112135. 有两台机械,甲机械效率为80%,乙机械效率为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甲机械一定比乙机械省力B. 甲机械一定比乙机械做功快C. 甲机械做的有用功一定比乙机械的多D. 有用功相同时,乙机械所做的总功多D123456789101112136. (2024·天津武清校级模拟)在建设美丽新乡村的建筑工地上,工人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来提升建筑材料,现用F=400N的拉力,将重600N的建筑材料匀速提升4m。不计绳重和摩擦,有关提升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 绳子移动的距离为4mB. 该动滑轮的重力为300NC. 提升过程所做的有用功为3 200JD. 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75%第6题D123456789101112137. (2024·天津西青模拟)小明家装修房屋,一箱质量为80kg的建筑材料放在水平地面上,装修工人用500N的拉力F通过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建筑材料匀速提升3m,用时20s。求:(g取10N/kg)(1) 建筑材料的重力。解:(1) 建筑材料的重力G=mg=80kg×10N/kg=800N第7题(2) 拉力F的功率。解:(2) 滑轮组的动滑轮绕2段绳,根据s=nh得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2×3m=6m,拉力做的总功W总=Fs=500N×6m=3000J,拉力F的功率P===150W12345678910111213(3)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解:(3) 有用功W有用=Gh=800N×3m=2400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0%=×100%=80%第7题123456789101112138. 关于功、功率和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做功越多的机械,功率一定越大B. 功率越大的机械,机械效率也越高C. 做有用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D. 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一定越快D123456789101112139. 某人将一箱书搬上楼,可以有两种方法:一是把所有的书一起搬上楼;二是先搬一部分书上楼,再搬剩下的部分。假设他上楼的速度相同,则用这两种方法搬书过程中( B )A. 人做的总功相同B. 人做的有用功相同C. 人做功的机械效率相同D. 人做功的功率相同B1234567891011121310. (2024·苏州工业园区段考)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80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上升1m。已知拉绳子的力F为50N,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 B )A. 绳子自由端被拉下3mB. 做的有用功是80JC. 拉力F的功率是8WD.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0%第10题B1234567891011121311. 如图所示,斜面长s为1.2m、高h为0.3m,现将重为16N的物体沿斜面向上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拉力F为5N。求:(1) 提升物体所做的有用功。解:(1) 提升物体做的有用功W有用=Gh=16N×0.3m=4.8J第11题(2) 斜面的机械效率。解:(2) 拉力做的总功W总=Fs=5N×1.2m=6J,斜面的机械效率η=×100%=×100%=80%1234567891011121312. (2024·宿迁宿豫段考)如图所示,塔式起重机上的滑轮组将重为2.4×104N的重物匀速吊起2m时,此时拉力F=1.0×104N,不计摩擦和钢绳重。(1) 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为多少?解:(1) 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W有用=Gh=2.4×104N×2m=4.8×104J第12题12345678910111213(2)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解:(2)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0%=×100%=×100%=×100%=×100%=80%第12题12345678910111213(3) 若用该装置提升另一重物时,机械效率达到90%,则该重物的重力是多少?拉力是多少?解:(3) 由图可知n=3,因为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所以动滑轮的重力G动=nF-G=3×1.0×104N-2.4×104N=6×103N,由不计绳重和摩擦时η=×100%=×100%=×100%=×100%可知,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时,重物的重力G'=×G动=×6×103N=5.4×104N;由η=×100%可知,拉力F'===2×104N第12题1234567891011121313. (2024·天津红桥模拟)(多选题)如图所示,斜面长为L,高为h,用沿斜面向上的力F把一个重为G的物体匀速拉到坡顶,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力为f,斜面的机械效率为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D )A. 斜面的机械效率η=×100%B. 斜面的机械效率η=×100%C. 斜面的机械效率η=×100%D. 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力f=第13题ACD12345678910111213第4节 机械效率第2课时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01基础过关02能力进阶03思维拓展目录1. (2024·天津河北二模)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次序 1 2 3 4钩码重力G/N 2.0 4.0 4.0 6.0钩码上升高度h/cm 5 5 10 5绳端拉力F/N 1.0 1.8 1.8 2.5绳端移动距离s/cm 15 15 30 15机械效率η/% 66.7 74.1 74.112345678第1题(1) 实验时应沿竖直方向 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2) 第4次实验时所做的有用功为 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匀速 0.3 80% 12345678(3) 分析1、2、4次实验的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物重力越 (填“大”或“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分析2、3次实验的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钩码上升的高度 (填“有关”或“无关”)。(4) 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下列选项中也可提高机械效率的是 。A. 换用更轻的动滑轮B. 加快提升物体的速度大 无关A 第1题123456782. 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装置如图所示,欲使所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提高,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 )A. 转轴加润滑油 B. 增加提升高度C. 增大提升速度 D. 减小物体质量第2题A123456783. (2024·天津和平校级模拟)如图,小明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把同一袋沙子从地面提到二楼,用甲滑轮所用的拉力为F1,做的总功为W1,机械效率为η1;用乙滑轮所用的拉力为F2,所做的总功为W2,机械效率为η2。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C )第3题CA. F1>F2,η1=η2 B. F1>F2,η1<η2C. W1<W2,η1>η2 D. W1=W2,η1>η2123456784. 如图所示,装修工人正在利用动滑轮和木箱匀速向上搬运水泥。下列做法可以提高动滑轮机械效率的是( C )A. 提高拉动绳子的速度B. 将木箱换成质量更大的金属箱C. 换用更轻质的滑轮D. 减小每次木箱中所装水泥的质量第4题C123456785. (2024·天津和平期末)(多选题)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滑轮组,其中每个滑轮的质量都相同,分别用拉力F1、F2将重物G1、G2提升相同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D )第5题ABDA. 若G1=G2,则拉力F1做的有用功多B. 若G1>G2,则拉力F1、F2做的总功一定相同C. 若G1>G2,则甲的机械效率大于乙的机械效率D. 若G1>G2,则甲、乙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等123456786. (2023·天津)(多选题)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先匀速提升重为G1的物体,额外功与有用功之比为1∶3;再匀速提升重为G2的物体,先后两次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之比为2∶5。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 BD )A. G1∶G2=2∶5B. G1∶G2=1∶3C. 先后两次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之比为3∶4D. 先后两次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之比为5∶6第6题BD123456787. (2024·天津河西模拟)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提出如下猜想:猜想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提升的高度有关。猜想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所受的重力有关。猜想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有关。根据猜想,利用如图甲、乙、丙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探究,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请你完成下列内容:第7题12345678实验次序 1 2 3 4钩码总重G/N 2 4 4 4钩码上升 的高度h/m 0.1 0.1 0.1 0.2拉力F/N 0.90 1.50 1.25 1.50绳端移 动距离s/m 0.3 0.3 0.4 0.6机械效率η/% 74.1 88.9 88.912345678(1) 小欣同学发现实验过程中边拉动边读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应该静止时读数,她的想法是 (填“正确”或“错误”)的。(2)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3次实验是利用了图 (填“甲”“乙”或“丙”)的装置完成的,它的机械效率η= 。错误 丙 80% 第7题12345678(3) 比较2、4两次实验数据,可以验证猜想一是 (填“正确”或“错误”)的。(4) 通过比较 (填实验序号)两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的物体,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5) 通过比较2、3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不同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填“高”或“低”)。错误 1、2 低 第7题123456788. (2024·连云港东海校级模拟)使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重力不同的物体时,除了动滑轮的重力导致的额外功外,其他因素导致的额外功与总功之比为一定值。已知动滑轮的重力为1.0N,绳子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为50N。当匀速提升重为9.0N的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1%,则使用该滑轮组匀速提升物体时的机械效率的最大值为( B )A. 90% B. 89% C. 88% D. 87%第8题B12345678第4节 机械效率第3课时 机械效率的计算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01基础过关02能力进阶03思维拓展目录1.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300N的物体以0.1m/s的速度匀速向上提升10s。(1) 若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和滑轮与轴间的摩擦,求人对绳的拉力F。解:(1) 由图可知n=2,因为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和滑轮与轴间的摩擦,所以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G=×300N=150N第1题123456(2) 实际中动滑轮重为40N,人的拉力做的功为400J,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以及克服绳重和摩擦所做的额外功。解:(2) 由v=可知,物体上升的高度h=vt=0.1m/s×10s=1m,拉力做的有用功W有用=Gh=300N×1m=300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0%=×100%=75%;拉力做的额外功W额外=W总-W有用=400J-300J=100J,克服动滑轮重力做的额外功W动=G动h=40N×1m=40J,则克服绳重和摩擦所做的额外功W额外'=W额外-W动=100J-40J=60J第1题1234562. 如图所示,某人利用滑轮组以0.2m/s的速度把重为600N的箱子匀速提高了4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求:(1) 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解:(1) 有用功W有用=Gh=600N×4m=2400J,由η=×100%可得,拉力F做的总功W总===3000J,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nh=3×4m=12m,由W总=Fs可得,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250N第2题123456(2) 拉力F的功率。解:(2)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v绳=nv物=3×0.2m/s=0.6m/s,拉力F的功率P===Fv绳=250N×0.6m/s=150W第2题123456(3) 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匀速提升重为300N的箱子时该装置的机械效率。(结果精确至0.1%)解:(3) 若不计绳重和摩擦,由F=(G+G动)可得,动滑轮的重力G动=nF-G=3×250N-600N=150N,匀速提升重为300N的箱子时该装置的机械效率η'=×100%=×100%=×100%=×100%≈66.7%第2题1234563. (2024·天津武清校级模拟)如图所示为小陌帮爸爸设计用滑轮组拉动货箱的装置。在50N的拉力作用下,货箱以0.1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地面对货箱的滑动摩擦力f为货箱重的。(g取10N/kg)(1) 货箱运动2min,求拉力做的功。解:(1) 2min内货箱运动的距离s=v物t=0.1m/s×120s=12m,绳端移动的距离s1=3×12m=36m,拉力做的功W总=Fs1=50N×36m=1800J第3题123456(2) 若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求货箱的质量。解:(2) 克服摩擦做的功即有用功W有用=ηW总=80%×1800J=1440J,地面对货箱的滑动摩擦力f===120N,由题意可知,滑动摩擦力f=G,则货箱所受重力G===600N,货箱的质量m===60kg第3题1234564. (2024·天津河北期末)早在3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设计了结构很合理的辘轳,通常用于从井中提水。如图所示为古代民间的提水设施辘轳,由辘轳头、支架、井绳、水桶等部分构成。某次取水时井绳拉着质量为10kg的水缓慢上升了4m,水桶的质量为1kg,在这一过程中,人做的总功为500J。g取10N/kg。(1) 人做的有用功为多少?解:(1) 拉着质量为10kg的水缓慢上升了4m,水的重力G水=m水g=10kg×10N/kg=100N,做的有用功W有用=G水h水=100N×4m=400J第4题123456(2) 辘轳的机械效率多大?解:(2) 辘轳的机械效率η=×100%=×100%=80%第4题(3) 人克服井绳重力与摩擦阻力做的功是多少?解:(3) 此过程的额外功W额外=W总-W有用=500J-400J=100J;额外功包含克服水桶及井绳重力做功和克服摩擦力做功,对水桶做的额外功W额桶=G桶h桶=m桶gh桶=1kg×10N/kg×4m=40J;克服井绳重力与摩擦阻力做的功W额余=W额外-W额桶=100J-40J=60J 1234565. (2024·滁州天长模拟)为了省力,装修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斜面装置向二楼运送装饰材料。已知该斜面长为6m,高为3m,且固定不动。运送材料时,工人用300N的力拉绳子,将装饰材料在20s内沿斜面由底端拉到顶端。(1) 求工人拉力做功的功率。解:(1) 由图知n=2,斜面长s物=6m,则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绳=2s物=2×6m=12m;工人所做的总功W总=Fs绳=300N×12m=3600J;工人拉力的功率P===180W第5题123456(2) 若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62.5%,则装饰材料的重是多少?解:(2) 提升物体的有用功W有用=Gh;该装置的机械效率η=×100%=×100%,即×100%=62.5%,解得G=750N 第5题1234566. (2024·淮南段考)如图所示,OA是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杠杆,OA=2m,O是支点,B是OA的中点,在B点悬挂一个重为G=40N的重物。将杠杆从图中甲位置匀速提升到乙位置,重物上升的高度为h1=0.3m,拉力F=25N。(1) 力F做的有用功是多大?解:(1) 提升重物做的功是有用功,力F做的有用功W有用=Gh1=40N×0.3m=12J第6题123456(2) 将重物匀速提升时,杠杆的机械效率是多大?解:(2) 由几何知识可知力F移动的距离s=2h1=2×0.3m=0.6m,动力做的功是总功,则总功W总=Fs=25N×0.6m=15J,杠杆的机械效率η=×100%=×100%=80%第6题123456(3) 若不计绳重和摩擦,杠杆自身的重力G杆是多少?解:(3) 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克服杠杆自身的重力做的功是额外功,额外功W额外=W总-W有用=15J-12J=3J,杠杆重心上升的高度与重物上升高度相同,杠杆自身的重力G杆===10N第6题123456(共18张PPT)第十二章复习重点实验突破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类型一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 (2024·天津西青期末)某兴趣小组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请你帮他们完成下列内容:第1题12345(1) 把支点放在质地均匀的杠杆中间,在没有挂钩码时杠杆的平衡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左端螺母向 (填“左”或“右”)边旋一些。右 (2) 调好后,第一组同学按图乙进行实验,第二组同学按图丙进行实验,两组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测得的拉力大小分别为F乙、F丙,且F乙 (填“>”“<”或“=”)F丙,你认为第 组实验更好,理由是 。> 二 便于测量力臂 第1题12345(3) 多次实验,得出下表数据,分析数据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用字母表示);表格中所缺的数据F2为 N。次序 动力F1/N 动力臂l1/m 阻力F2/N 阻力臂l2/m1 0.5 0.1 1 0.052 1.5 0.2 3 0.13 2 0.3 0.1F1l1=F2l2 6 12345类型二 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2. 同学们共同研究滑轮的特点。(1) 他们研究定滑轮特点时,做的实验如图甲所示,据此可证明: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 ,他们通过进一步分析还发现:使用定滑轮时,相当于一个 杠杆。改变力的方向 等臂 第2题12345(2) 他们研究动滑轮特点时,用不同的动滑轮匀速缓慢提升4N的重物,如图乙。① 使用动滑轮时,应沿 方向匀速提升重物,以达到最佳的省力效果。竖直 第2题12345② 通过观察和比较测量结果,可得初步结论:使用动滑轮可以 ,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用动滑轮匀速提起同一重物时(忽略绳重及摩擦),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提升总重力的 ,因为此时的动滑轮相当于一个 杠杆。③ 若还想继续研究用动滑轮匀速缓慢提起物体时,拉力方向对拉力的影响,则需要选择同样物体与 (填“相同”或“不同”)滑轮来进行实验对比。省力一半 省力 相同 第2题12345类型三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 (2024·无锡锡山校级段考)小明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表所示。第3题实验次序 1 2 3物重G/N 5 5 5物体上升高度h/cm 4 6 8测力计的示数F/N 2 2 2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 12 17 2412345(1) 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① 表中有一个数据的记录是错误的,错误的数据是 ,应改为 。17 18 第3题12345② 第3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结果精确至0.1%)。③ 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无关。83.3% 物体上升高度 第3题12345(2) 小红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多使用一个滑轮也做了实验,如图乙所示。① 小红多使用一个滑轮,目的是改变 。② 当这两名同学使用各自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若忽略绳重及摩擦,它们的机械效率 (填“相同”或“不相同”)。拉力方向 相同 12345类型四 探究斜面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4. 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向上拉动物块A,收集了表中的实验数据。第4题12345实验次序 1 2 3斜面的倾斜程度 较缓 较陡 最陡物块重力G/N 5 5 5斜面高度h/m 0.2 0.5 0.7拉力F/N 2.4 3.2 4.3斜面长度s/m 1 1 1机械效率η/% 41.7 78.1 81.412345(1) 实验时要使木板的倾斜角变大,应该把木板下面的木块向 (填“左”或“右”)移动。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出:斜面越缓越 (填“省”或“费”)力,斜面的机械效率越 。左 省 低 第4题12345(2) 该小组又进行了第4次实验,他们在斜面上铺上棉布,使斜面变粗糙,保持斜面高和长分别是0.5m和1m,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同一物块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0N,与第二次实验相比,有用功 (填“相同”或“不同”)、而拉力做的总功 (填“变大”或“变小”),这种情况下斜面的机械效率将 (填“变高”或“变低”)。(3) 把第4次实验数据与表中数据综合分析可得出: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和 有关。相同 变大 变低 粗糙程度 第4题12345类型五 探究杠杆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5.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悬挂点的关系,OC是一根均匀的杠杆,且OA=AB=BC,分别把钩码挂在A点和B点进行实验(不计摩擦),收集的数据如下表。第5题12345悬挂点 A B钩码重力G/N 6 6钩码上升高度h/cm 0.2 0.2拉力的大小F/N 3 5拉力移动的距离s/cm 0.6 0.3机械效率η 66.7%(1) 钩码挂在B点时的机械效率η= 。80% 12345第5题(2) 从实验数据分析得出,杠杆的机械效率与悬挂点 (填“有关”或“无关”),影响杠杆的机械效率的因素有多个,请你再说出一个: 。(3) 分析表格中数据,请你求出杠杆的自重为 N。(4) 若把弹簧测力计由C点移到B位置,点O位置不变,仍将挂在A点的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则杠杆的机械效率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有关 杠杆自重(或所挂物体的重) 2 不变 12345(共18张PPT)第2节 跨学科实践:制作简易杆秤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01基础过关02能力进阶03思维拓展目录1. 如图是生活中常见的杆秤。称量时杆秤在水平位置平衡,被测物体和秤砣到提纽的距离分别为0.05m、0.2m,秤砣的质量为0.1kg,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 kg。秤杆上1kg的刻度比500g的刻度离提纽更 (填“近”或“远”)。(秤杆的质量忽略不计)第1题0.4 远 12342. 五一长假期间,小聪随母亲去老家农村,看到很多老乡使用如图甲所示杆秤称量质量。回家后,小聪用一根长30cm的轻质细木棒作为秤杆、用0.2kg的铁块作为秤砣,在距木棒一端4cm处系上提纽线,制作了一把简易杆秤如图乙所示。第2题1234(1) 将被测物挂上并调节秤砣至图丙位置时杆秤水平平衡,求被测物的质量m物= kg。(2) 这把简易杆秤的最大称量是 kg。(3) 实际生活中的杆秤通常有两个提纽线,如图甲所示,使用提纽 (填“1”或“2”)时,杆秤的最大称量较大。1 1.3 2 第2题12343. 小金利用筷子、秤钩、细线和秤砣自制了杆秤,秤钩挂在A点,在O点用细线悬挂后发现杆秤恰好水平静止,支点和杠杆的摩擦不计。(1) 杆秤的零刻度线所在位置是 (填“O点左侧”“O点右侧”或“O点”)。第3题O点 1234(2) 如图所示,在秤钩上挂一棵大白菜,已知秤砣质量为500g,将秤砣移至B点,杆秤恰能保持水平静止,OA∶OB=1∶4,求大白菜的质量。解:(2) 秤砣质量为500g,OA∶OB=1∶4,杆秤恰能保持水平静止,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G大白菜×OA=G秤砣×OB,m大白菜g×OA=m秤砣g×OB,则大白菜的质量m大白菜==500g×4=2000g第3题1234(3) 小金为了进一步完善杆秤刻度,认为杆秤的刻度是均匀的。请你利用杠杆平衡原理对此猜想进行验证。解:(3)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m物g×OA=m秤砣g×OB',则OB'=×OA,因为OA和m秤砣都为定值,所以OB'与m物成正比,即该杆秤的刻度是均匀的第3题12344. (2024·泰州姜堰校级段考)杆秤作为华夏国粹,它制作轻巧、使用便利,如图所示为小阳同学制作的杆秤的示意图,使用时将货物挂在秤钩上,用手提起B或C(相当于支点)处的提纽,移动秤砣在秤杆上的位置,当秤杆水平平衡时,可读出货物的质量。秤砣最远可移至D点,此秤最大称量是10kg。秤杆、秤钩和提纽的质量忽略不计,AB、BC、BD的长度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CA. 秤砣的质量是0.4kgB. 提起B提纽,可以达到最大称量C. C点右侧12.5cm有两个刻度,分别为1kg和3kgD. 若秤砣沾泥土,用该秤称量货物质量偏小第4题1234杠杆作图类型一 作力臂和动力(或阻力)的示意图1. 如图所示为一个杠杆式简易起吊机,它上面装了一个定滑轮可以改变拉绳的方向,杠杆OBA可绕O点转动。请在图上画出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第1题答案123456782. (2024·天津期末)如图所示,人的前臂相当于一个杠杆,它的支点O在肘关节处,重物给前臂的阻力为F。请画出F的力臂l。第2题答案123456783. (2024·宜宾)如图是宜宾港一起重机正在吊起货物的情景,请在图中画出此时动力F1的力臂l1和阻力F2的示意图。第3题答案123456784. 如图所示为一个绕O点转动的杠杆,已知阻力F2的方向以及动力F1的力臂l1,在图中补全F2的力臂l2以及动力F1。第4题答案12345678类型二 作最小力的示意图及力臂5. (2023·锦州)如图所示为中医用切刀切药材的示意图,请在图中画出施加在手柄上A点的最小力F及其力臂l。第5题答案123456786. 如图所示,在C点用力把桌腿A抬离地面时,桌腿B始终没有移动,请在C点画出最小作用力F及其力臂l的示意图。第6题答案123456787. (2024·广元)图甲是压制饺子皮的“神器”,压皮时压杆可视为一个杠杆,图乙是简化示意图,图中O为支点,F2为压饺子皮时作用在B点的阻力。请在图乙中画出压饺子皮时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F1及阻力F2的力臂l2。第7题123456788. (2023·郴州)如图所示,O为支点,杠杆AB平衡时,画出施加在杠杆上的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第8题答案1234567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 当前文档不提供在线查看服务,请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