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鄂尔多斯市西四旗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卷高二地理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 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 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湘教版选择性必修 1第三至五章+选择性必修 2。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天气系统在演化过程中受下垫面、大气条件等环境因素影响,气压、风速会发生明显变化。下图为某天气系统演化过程中气压和风速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该天气系统是( )A. 冷锋 B. 暖锋 C. 气旋 D. 反气旋2. 与该天气系统发展阶段的最终强度关联性最大的是( )A. 地势起伏状况 B. 下垫面的温度 C. 冬季风的强度 D. 冷暖气团强度3. 该天气系统可能导致我国( )A. 南方地区出现高温天气 B. 西北地区出现寒潮C. 东部沿海城市出现内涝 D. 江淮地区阴雨连绵海雾是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特定条件下出现在海上或沿海地区上空低层大气的一种水汽凝结现象。宁波舟山港位于浙江省东北海岸,海雾多发。下图为 2013—2018年宁波舟山港海雾发生时各月平均海雾发生时长和海气温差状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4. 宁波舟山港海雾发生时( )①海温低于气温②气温低于海温③海—气交换加强④海—气交换减弱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 宁波舟山港春夏季节海雾发生时数较多,主要是因为( )A. 台风发生频率高 B. 流经洋流降温增湿C. 冷空气活动频繁 D. 受东南季风影响大城市群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向周围辐射构成城市的集合。下图为我国主要城市群位置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 与长三角城市群相比,京津冀城市群发展的优势条件是( )A. 经济腹地广阔 B. 对外开放早 C. 矿产资源丰富 D. 金融业发达7. 推测下列四个城市群中,辐射能力最弱的是( )A. 天山北坡城市群 B. 辽中南城市群 C. 长江中游城市群 D. 北部湾城市群8. 为提高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我国各城市群中心城市都应( )A. 提升行政等级 B.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C. 提高城镇化率 D. 完善周边交通运输网络万山区是贵州东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该地区汞矿资源丰富,是我国著名的“汞都”。由于汞矿开采殆尽,且汞矿开采、冶炼过程中污染严重,万山区成为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目前亟须产业转型。下图为万山区汞矿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 与汞矿十八坑相比,汞矿一坑对河流污染威胁更大,主要是汞矿一坑( )A. 汞矿的开采量相对较大 B. 矿区海拔高,污染物扩散快C. 废矿易沿水流汇入河流 D. 地处河流下游,污染范围大10. 万山区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后( )A. 人口减少,就业压力得到缓解 B. 矿区减少,产业规模明显缩减C. 汞矿开采量下降,产业链延长 D. 环境质量改善,人口回流增多11. 当地把发展旅游业作为产业转型的主要方向,首先需要( )A. 回填废弃矿坑 B. 治理环境污染 C. 发展高新科技 D. 建设交通设施刘家峡水库位于甘肃省西南部、黄河上游高原峡谷区,水库总库容 57亿 m3,但实际有效库容已由建坝时的 57亿 m3减少至 42亿 m3。下图为刘家峡水库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 刘家峡水库的主要作用是( )A. 减轻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B. 拦蓄下游洪水、调控黄河水情C. 为当地提供电力和水资源 D. 实现黄河上、下游的航运联通13. 刘家峡水库实际有效库容减小的主要原因是( )A. 上游来水减少 B. 汛期水量增大 C. 库区用水增多 D. 泥沙淤积严重2024年,陕北—安徽±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简称陕电入皖工程)开工建设。陕电入皖工程输电距离约 1070千米,跨越陕西、河南、安徽三省,其中超过 50%的电量为可再生能源发电。下图示意陕北—安徽±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概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 陕北地区发展的可再生能源主要有( )①太阳能 ②地热能 ③水能 ④风能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 陕北输出电力中有近一半来自火电,主要是因为( )①陕北煤炭资源丰富 ②火电发电量易调节 ③陕北森林资源丰富 ④火力发电环境污染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6. 安徽煤炭资源丰富,但仍需要从陕北引进电力资源的主要原因是安徽( )A. 经济发展迅速 B. 煤炭资源枯竭 C. 发电成本高昂 D. 煤炭质量较低二、非选择题:共 52分。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东北低山丘陵区园土层深厚肥沃,成为当地的主要农产区,但高强度的农业垦殖和山地植被破坏导致该地区发育了众多的侵蚀沟(如图 1所示)。研究发现,坡向对侵蚀沟发育强度影响较大。图 2为东北长白山中段(东北—西南走向)某地低山丘陵区不同坡向侵蚀沟密度分布示意图,该地有季节性冻土分布。(1)根据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简述东北低山丘陵区侵蚀沟的发育过程。(2)指出东北长白山中段低山丘陵区侵蚀沟密度分布状况,并推测形成东坡和南坡侵蚀沟密度状况的原因。(3)说明东北低山丘陵区侵蚀沟发育对当地人类生产生活及自然环境的危害。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云南位于我国西南边陲,旅游业是云南国民经济发展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也是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支柱产业。云南各产业在西部大开发的 20年里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大产业比重渐趋合理。下图为 2000~2020年云南三大产业结构比重变化示意图。(1)描述 2000~2020年云南产业结构的主要特点。(2)简述云南旅游业发展与第三产业发展的关系。(3)指出云南进行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3年 3月,广东省公布《关于推动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若干措施》,加速引导区域内产业转移,鼓励珠三角企业以“总部+基地”“研发+生产”“生产+服务”形式延伸布局产业链。清远市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环境优良,近年来清远市大力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围绕广清(广州、清远)携手共建广清纺织服装产业圈。下图示意清远市位置。(1)指出清远市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2)说明企业以“总部+基地”“研发+生产”“生产+服务”形式延伸布局产业链的优点。(3)简述广清纺织服装产业圈建设意义。鄂尔多斯市西四旗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卷高二地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3题答案】1. C 2. B 3. C【4~5题答案】4. B 5. D【6~8题答案】6. C 7. A 8. D【9~11题答案】9. C 10. B 11. B【12~13题答案】12. C 13. D【14~16题答案】14. B 15. A 16. A二、非选择题:共 52分。【17题答案】(1)低山丘陵区人类活动频繁,山地植被被破坏,坡面径流增多,山地径流汇集不断冲刷坡面土壤,低地或沟壑区的土壤被流水侵蚀严重,土层变薄,土壤流失,形成侵蚀沟。(2)分布状况:侵蚀沟密度分布不均;集中分布在东坡、南坡和西南坡;北坡和西北坡分布较少。原因:东坡和南坡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对土壤侵蚀强度大;东坡和南坡位于阳坡,白天接受太阳辐射多,昼夜温差大,冬季冻融频繁,土壤易流失;东坡和南坡地势起伏大,流水侵蚀作用强;水热条件好,农业活动强度大,坡面水土流失严重。(3)降低土壤肥力,导致农业减产;土壤被冲刷,岩石裸露,易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水流易沿侵蚀沟汇集,引发山区洪水,威胁当地生命财产安全;植被遭到破坏,加剧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18题答案】(1)产业结构从“二三一”模式转变为“三二一”模式;第一、二产业比重波动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波动上升。(2)云南旅游业发展与第三产业发展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旅游业是推动第三产业增长的重要动力;第三产业各部门的发展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强大支撑。(3)坚持自主创新,实施以数字智能化为引领的战略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调整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构建绿色产业结构体系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动各类产业集聚和融合发展;坚持对内对外开放,促进开放合作,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立足本省实际,准确定位自身发展重点,突出比较优势,与其他的西部省份错位发展等。【19题答案】(1)离粤港澳大湾区距离近;可开发土地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当地政策支持;劳动力和土地等成本较低;具有一定产业基础等。(2)在成本较低地区布局生产、基地,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将研发和总部设在人才密集和技术先进地区,可以提高研发效率和企业决策的准确性;企业在不同地区布局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实现企业与地区共赢;将生产、服务、研发等部门分离,可以推动产业专业化发展等。(3)可以推动区域内产业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完善服装产业链,增强产业实力;有利于加速清远市经济发展;有利于广州市产业结构升级,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加速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