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期末复习练习(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期末复习练习(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1

资源简介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期末复习练习-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吃穿好一些,待遇高一些,特有财产多一些,不会消除奴隶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同样,也不会消除雇佣工人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由于资本积累而提高的劳动价格,实际上不过表明,雇佣工人为自己铸造的金锁链已经够长够重,容许把它略微放松一点。”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
②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人逐渐成为了生产资料的主人
③雇佣工人的“金锁链”在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能被敲掉
④工人生活待遇提高了,资本家和工人之间不存在剥削关系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恩格斯说,在新的设防城市的周围屹立着高峻的墙壁并非无故:它们的濠沟深陷为氏族制度的墓穴,而它们的城楼已经耸入文明时代了。在恩格斯描述的社会中( )
①铁制农具广泛使用,耕作技术显著进步
②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文明时代
③得益于畜牧和农耕,人类开始定居生活
④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最早的国家产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24年国庆假期,某中学生和家人一起到江西省乐平市涌山镇涌山洞穴遗址参观。据了解,乐平涌山洞穴遗址是江西省仅有的三处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之一。下列选项描述符合历史上涌山洞穴遗址情形的是( )
①人们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 ②人们共同劳动,平等分配劳动产品
③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 ④人们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恩格斯指出,资本是集体的产物,它只有通过社会许多成员的共同活动,而且归根到底只有通过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活动,才能运动起来……资本家却想把工人工资之外的全部收益都收归己有……共产主义并不剥夺任何人占有社会产品的权力,它只剥夺利用这种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这说明( )
①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
②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历史过程
③无产阶级革命的矛头指向了资本主义私有制
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资本主义社会的命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瓦当是古代中国建筑中覆盖建筑檐头简瓦前端的遮挡。下图是西汉南越王宫出土的涂朱砂“万岁”文字瓦当,朱砂的红色在古代建筑上是只有帝王才能使用的色彩,体现了王权的威严。据此,可推断该时期的南越国( )
①农民能够完全自主地劳动
②农民的全部劳动成果归地主占有和支配
③实行等级森严的封建专制
④生产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1848年德文单行本《共产党宣言》中说:“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40年以后,恩格斯在1888年英文版《共产党宣言》上加了一个脚注,说:“这是指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这说明( )
①阶级斗争不是从来就有的
②阶级斗争是一种历史现象
③阶级斗争贯穿人类社会始终
④阶级随着文字的发明而出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当地时间2024年11月15日起,加拿大数万名邮政工人开始为期3天的罢工,要求涨薪以及改善工作环境。此前一年,工会一直就薪资、工作条件等方面,与加拿大邮政公司进行谈判,但谈判以破裂告终。工会于当地时间12日发布了罢工通告。加拿大数万名邮政工人罢工( )
①总根源在于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②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工人阶级生活困境
③体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以罢工为基本特征
④折射出被统治阶级对统治阶级的反抗与斗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24年11月,黑龙江省海林市海林镇石河村东的石人洞遗址取得重大考古发现,目前已出土新石器时代石制品9万余件,对于研究海浪河流域不同时期古人类的石器技术、生产生活等提供了大量基础资料。对于这一历史时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原始畜牧业和原始农业已经开始出现
②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实现了分工
③人类社会从野蛮时代进入了文明时代
④人们生活的基本单位是氏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2024年7月,三星堆遗址上新发现高等级建筑基址、灰坑、灰沟、石器生产加工遗迹等400多处,出土陶器、玉器、石器等4000多件,首次发现手工业作坊。碳14测年指向了距今3500年至3400年的商代中期,为三星堆大量出土的精美玉石器找到了“生产车间”。由材料可推断出,这一时期( )
①出现了阶级对立和社会地位差别
②原始手工业生产得到了较大发展
③氏族成员共同劳动,产品平均分配
④社会分工细化,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是( )
①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在阶级关系上对立的基本矛盾
②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③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④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2024年年初,英国铁路交通服务因受火车司机罢工的影响几近瘫痪。为抗议高通胀,以及要求改善薪资待遇,自2022年6月开始的英国多行业罢工潮一直延续至今。蔓延多年的英国罢工潮( )
①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工人被剥削的地位
②暴露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固有的弊端
③反映了经济危机以工人罢工运动为基本特征
④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剥削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安徽省蒙城县尉迟寺遗址是5000年前人类文化遗址。该遗址是国内目前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原始社会新石器晚期聚落遗存,东西长约370米,南北宽约250米,总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遗址中的红烧土排房是我国迄今为止已经发现的最完整、最丰富、规模最大的史前建筑遗存。由此可以推断( )
①这一时期出现了畜牧业和农业
②这一时期的人们已实现了定居
③当时人们以采集天然食物为主
④这一时期人类已迈入文明时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国家靠部分地改造氏族制度的机关,部分地用设置新机关来排挤掉它们,并且最后全部以真正的国家机关来取代它们而发展起来。可见( )
A.国家产生后就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中
B.国家的产生标志着私有制正式确立
C.国家是氏族组织职能独立化的产物
D.国家是在氏族制度瓦解以后产生的
14.下图是于1938年湖南省出土的商代晚期祭祀用品四羊方尊,整个器物用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巧夺天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下列活动符合该文物所处时期特征的是( )
①原始畜牧业农业开始出现,人们有了定居的地方
②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
③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不得不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④形成了人类社会最早的两大对立阶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2024年10月23日,美国波音公司工人就新的薪资协议进行投票,64%的工人投下反对票,因此已经持续6周的罢工仍将继续。波音公司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是美国经济和社会问题的缩影。此次罢工( )
①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激化的表现
②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③有可能会改善工人待遇,从而缓和阶级矛盾
④能从根本上改变工人阶级被剥削的经济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恩格斯说:“在新的设防城市的周围屹立着高峻的墙壁并非无故:它们的堑壕成了氏族制度的墓穴,而它们的城楼已经高耸入文明时代了。”这句话说明( )
①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②在这一阶段人类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出现了国家
③当时的生产关系存在剥削,农民能支配部分劳动成果
④奴隶制度的产生建立在氏族制度解体的基础之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主观题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40年前,面对国家建设百业待兴、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的严峻形势,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四十多年来,我们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40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构建开放性经济体制。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79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98.7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5%,平均每8年翻一番,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
结合材料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关知识,说明坚持改革开放的原因。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这是历史的进步。
奴隶社会的建立被人们称为“进入文明时代的开始”,但是,到了奴隶社会末期,奴隶经常破坏工具,奴隶主庄园大片凋敝。由于奴隶的不断起义和大批逃亡,奴隶的来源日益枯竭,奴隶制大庄园经济也日趋衰落,大庄园已不能维持,奴隶制终于被封建制生产方式所取代。
结合材料,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知识,分析奴隶主庄园“盛极而衰”的必然性。
19.《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170多年来,这部著作蕴含的思想光芒穿越时空,对人类社会和历史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成为人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标志性文献之一。
真理的味道非常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这一故事。1920年,陈望道在首译《共产党宣言》时,有过一段佳话。红糖蘸粽子是义乌春节传统食物。一天,陈母送完餐后,在屋外问道:"红糖够不够?要不要再给你添些?"正忙着翻译的陈望道应声答道:"够甜,够甜了!"谁知,当陈母进来收拾碗筷时,却发现陈望道的嘴角满是墨汁,红糖一点儿没动。母子二人相视大笑。陈望道粽子蘸墨汁,还连声说甜的"糗事",让信仰有了滋味。
真理的味道非常甜。请结合材料,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知识加以说明。
20.材料一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历史地产生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产生了早期无产者自发反抗资本主义剥削的斗争。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中指出,“伴随着一个还没有成熟的阶级的这些革命暴动,产生了相应的理论表现”,即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贡献在于深刻批判了资本主义,启发了工人觉悟,并试图构建一个理想社会。但是,他们批判资本主义,希望建立的只是“理性和永恒正义的王国”。随着19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和矛盾的充分展开,随着工人阶级走向成熟,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也就越发凸显,空想社会主义只是空想。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说明为什么“空想社会主义只是空想”。
马克思创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为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因此,马克思主义能够永葆其美妙之青春,不断探索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只有真正了解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辉,才能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结合材料,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概括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期末复习练习-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B D D A C B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A D D B B
1.B
【详解】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造成雇佣工人被剥削状况难以改变的根本原因,①正确。
②: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归资本家所有,工人不占有生产资料,并不是生产资料的主人,②错误。
③:马克思指出“由于资本积累而提高的劳动价格,实际上不过表明,雇佣工人为自己铸造的金锁链已经够长够重,容许把它略微放松一点。”表明“金锁链” 不可能被敲掉,只是略微放松一点,③正确。
④:工人生活待遇提高了,只是缓和了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矛盾,资本家和工人之间依然存在剥削关系,④错误。
故本题选B。
2.D
【详解】②④:恩格斯描述的是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产生了国家,②④符合题意。
①: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的推广和使用,①排除。
③:新石器时代,得益于畜牧和农耕,人类开始定居生活,③排除。
故本题选D。
3.B
【详解】①④:乐平涌山洞穴遗址是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反映的是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人们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原始社会人们在生产中形成平等互助关系,①④正确。
②:原始社会是平均分配劳动产品,不是平等分配,②错误。
③: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在新石器时代出现,③错误。
故本题选B。
4.D
【详解】①:材料强调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共产主义的重要任务,不涉及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①与题意不符。
②:材料没有涉及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历史过程,②不符合题意。
③:共产主义并不剥夺任何人占有社会产品的权力,它只剥夺利用这种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这说明无产阶级革命的矛头指向了资本主义私有制,③符合题意。
④:资本家却想把工人工资之外的全部收益都收归己有……共产主义并不剥夺任何人占有社会产品的权力,它只剥夺利用这种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说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资本主义社会的命运,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5.D
【详解】①②:朱砂的红色在古代建筑上是只有帝王才能使用的色彩,体现了王权的威严。据此,可推断该时期的南越国处于封建社会时期,农民能够比较自主地劳动,农民的绝大部分劳动成果归地主占有和支配,还能留一部分归自己支配,①②错误。
③④:朱砂的红色在古代建筑上是只有帝王才能使用的色彩,体现了王权的威严,可见封建社会实行等级森严的封建专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生产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6.A
【详解】①②:“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是指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等信息表明阶级斗争不是从来就有的,是一种历史现象,①②符合题意。
③:阶级斗争贯穿于阶级社会的始终,而不是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始终,原始社会没有阶级,③不选。
④:随着原始社会解体,阶级产生,而文字的发明是在奴隶社会,④不选。
故本题选A。
7.C
【详解】②④:加拿大数万名邮政工人罢工要求涨薪以及改善工作环境,折射出被统治阶级对统治阶级的反抗与斗争,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工人阶级生活困境,②④符合题意。
①:这一罢工事件总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而不是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①不选。
③: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③不选。
故本题选C。
8.B
【详解】①④:由题意知这一历史时期处于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人们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生产者,原始畜牧业和原始农业已经开始出现;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①④符合题意。
②③: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②③错误。
故本题选B。
9.B
【详解】①④:三星堆遗址首次发现手工业作坊以及碳14测年指向了距今3500年至3400年的商代中期等信息,说明该时期处于奴隶社会,社会分工细化,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出现了阶级对立和社会地位差别,①④正确。
②: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此时已经进入奴隶社会,不是原始社会,②不选。
③:“氏族成员共同劳动,产品平均分配”是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③不选。
故本题选B。
10.D
【详解】①: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根本对立是资产主义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的表现,①错误。
②: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不是直接原因,②不符合题意。
③④:从教材可知,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1.D
【详解】①:英国罢工潮不能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剥削关系,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工人被剥削的地位,①说法错误。
②:英国罢工潮为抗议高通胀,以及要求改善薪资待遇,暴露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固有的弊端,②符合题意。
③: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是生产相对过剩,③说法错误。
④:英国罢工潮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剥削关系,使得工人经济贫困,生活困难,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2.A
【详解】①②:从材料该遗址是国内目前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原始社会新石器晚期聚落遗存,可得出该时期是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这一时期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人们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生产者,人们实现了定居,①②符合题意。
③:原始社会旧时期时代,人们以采集天然食物为主,③不符合题意。
④:奴隶社会人类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13.D
【详解】D:材料指出国家靠部分地改造氏族制度的机关,部分地用设置新机关来排挤掉它们,并且最后全部以真正的国家机关来取代它们而发展起来,可知,国家是在氏族制度瓦解以后产生的,是在氏族制度的废墟上兴起的,D符合题意。
A:材料描述的是国家的产生,A与材料无关。
B:土地私有标志着私有制正式确立,B错误。
C: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C错误。
故本题选D。
14.D
【详解】②④:由材料可知,商代晚期处于奴隶社会,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形成了人类社会最早的两大对立阶级,②④正确。
①③:原始畜牧业农业开始出现,人们有了定居的地方,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不得不平均分配劳动产品,均属于原始社会,①③排除。
故本题选D。
15.B
【详解】①③: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材料中美国波音公司工人的罢工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激化的表现,并且此次罢工有可能会改善工人待遇,从而缓和阶级矛盾,①③正确。
②:美国波音公司工人的罢工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②不选。
④:此次罢工有可能让资产阶级采取一些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但是这些措施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剥削关系,④错误。
故本题选B。
16.B
【详解】①④:“它们的堑壕成了氏族制度的墓穴,而它们的城楼已经高耸入文明时代了”,这表明奴隶制度建立在氏族制度解体的基础之上,奴隶社会和原始社会相比是历史的进步,①④符合题意。
②③:题干反映的时代是奴隶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是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部分成果农民还能自己支配是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②③排除。
故本题选B。
17.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②面对国家建设百业待兴、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的严峻形势,推进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改革开放调整生产关系,破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开放性经济体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分析】背景素材:改革开放的成就
考点考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关知识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为原因类主观题,要求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关知识,说明坚持改革开放的原因,需要调动教材知识,结合材料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关键词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可联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关键词②:面对国家建设百业待兴、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的严峻形势,我国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可联系推进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③:我们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构建开放性经济体制。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到2019年,年均实际增长9.5%→可联系通过改革开放调整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18.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俘虏不再被杀掉而是变成了奴隶,保存了劳动力,奴隶主把奴隶集中起来劳动,能够组织规模较大的生产协作,使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的状况,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奴隶主庄园繁盛的根本原因。在奴隶社会,奴隶在皮鞭和棍棒逼迫下从事繁重的劳动,全部产品归奴隶主所有,自己仅能得到维持生命的最少量的生活资料。他们厌倦生产,破坏生产工具,甚至组织逃亡和暴动,这说明奴隶制生产关系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奴隶制必然被封建制所取代。
【分析】背景素材:奴隶主庄园“盛极而衰”
考点考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关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要求分析奴隶主庄园“盛极而衰”的必然性,属于原因类主观题,考生可根据材料内容和设问要求调动教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关知识加以分析说明。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俘虏不再被杀掉而是变成了奴隶,保存了劳动力→可联系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的状况,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关键词②:到了奴隶社会末期,奴隶经常破坏工具,奴隶主庄园大片凋敝。由于奴隶的不断起义和大批逃亡,奴隶的来源日益枯竭→可联系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19.①“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甜”在《共产党宣言》对人类社会和历史发展产生的极其深刻的影响和所具有的划时代意义。
②《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它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③它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④它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鼓舞和激励着人们为实现共产主义而不懈奋斗。
【分析】背景素材:陈望道首译《共产党宣言》
考点考查: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能力考查:调度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需要调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有关知识,从原因、意义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成为人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标志性文献之一→可联系教材知识《共产党宣言》的地位、内容。
关键词②:陈望道粽子蘸墨汁,还连声说甜的"糗事",让信仰有了滋味→可联系教材知识《共产党宣言》的意义。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0.(1)
①设想的生产关系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不匹配。
②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③他们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2)
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始终站在时代前沿,是科学的、实践的、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
【分析】背景素材:《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考点考查: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原因类主观题,设问要求回答为什么“空想社会主义只是空想”,需要调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有关知识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深刻批判了资本主义,启发了工人觉悟,并试图构建一个理想社会→可联系空想社会主义者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但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
关键词②:他们批判资本主义,希望建立的只是“理性和永恒正义的王国”→可联系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设想的生产关系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不匹配,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等相结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概括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需要调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有关知识,知识限定具体明确,可以知识为线索,检索材料有效信息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马克思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可联系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
关键词②:马克思主义为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可联系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
关键词③:马克思主义不断探索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可联系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
关键词④:整段材料→可联系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等相结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