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黑龙江省大庆市石油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共58分。1.下列关于细胞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 B. 细胞是生物体功能的基本单位C. 病毒的繁殖可以不依赖细胞进行 D. 蓝藻的单个细胞就可完成各种生命活动2.下列四组生物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 )A. 变形虫、黑藻、香菇 B. 烟草、草履虫、豌豆C. 小麦、番茄、大豆 D. 酵母菌、青霉菌、大肠杆菌3.云南特产宝珠梨具有果肉雪白、汁多味甜等特点。关于梨肉细胞中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 B. 宝珠梨的匀浆可作为检测糖类的实验材料C. K、Mg、Fe都是细胞中的大量元素 D. 梨汁中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等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表现在元素组成的含量上完全相同B. 细胞中常见的元素根据其作用大小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C. 沙漠中的仙人掌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D. 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中CuSO4溶液的质量浓度相等5.水和无机盐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细胞内自由水和结合水都是良好的溶剂B. 同一植株老叶细胞比幼叶细胞自由水含量高C. 哺乳动物血液中Na+含量太低,会出现抽搐等症状D. 细胞中的无机盐离子对维持细胞内酸碱平衡十分重要6.蚕丝被贴身暖和、轻盈透气,是“健康绿色睡眠”的首选。下列关于组成“蚕丝”主要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它的基本组成单位的通式为-CO-NH-B. 它的形成过程中没有水产生C. 蚕丝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D. 它一定含有的化学元素是C、H、O、N、P、Fe7.核酸是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之一,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所有生物的遗传信息都储存在DNA中B. 组成DNA和RNA的单体都是核苷酸C. DNA和RNA都含有C、H、O、N、PD. 核酸分子和组成核酸的单体都以碳链为骨架8.有关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叙述,正确的是( )A.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B.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磷脂双分子层能够运动,蛋白质分子不能运动C. 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磷脂双分子层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都能运动D.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不认同生物膜具有流动性这个观点9.细胞膜的特性和功能是由其结构决定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膜的脂质结构使溶于脂质的物质容易通过细胞膜B. 细胞的生长现象,不支持细胞膜的静态结构模型C. 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有物质运输功能D. 由于磷脂双分子层内部是疏水的,因此水分子不能通过细胞膜10.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可将有害物质完全隔绝在外B. 磷脂双分子层是生物膜的基本支架,且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 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D. 将药物用磷脂制成的脂质体包裹,可运送到特定细胞内发挥作用11.下列细胞器中,都不是由膜构成的一组是( )A. 核糖体与中心体 B. 内质网与高尔基体 C. 线粒体与叶绿体 D. 溶酶体与液泡12.下列关于细胞器之间的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分泌蛋白的形成与分泌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及中心体相互合作的结果B. 中心体是动物所特有的细胞器,是区分动植物细胞结构图的关键点C. 线粒体与叶绿体在生物体内能量转换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D. 叶绿体、线粒体、溶酶体都是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13.细胞内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具有一定的连续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内质网通过“出芽”形成小泡与高尔基体膜融合B. 细胞质中小泡与核糖体膜融合C. 细胞膜向内凹陷形成小泡离开细胞膜到细胞质中D. 高尔基体膜突出形成小泡,离开高尔基体膜与细胞膜融合14.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是( )A. DNA和RNA B. RNA和蛋白质 C. DNA和蛋白质 D. 糖类和蛋白质15.下列关于细胞核结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核膜是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B. 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C. 核孔实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 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16.关于细胞核结构及功能的描述,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核孔的数量、核仁的大小与细胞代谢的强弱有关B. 核膜、核孔都具有选择透过性C. 核仁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D.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在细胞内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17.放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是( )A.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B. 干种子细胞C. 洋葱根尖分生区的细胞 D. 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细胞18.如图中甲和乙分别是两种状态下的植物细胞。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甲→乙是质壁分离形成的过程,该过程中细胞需要失水B. 甲状态的出现,说明细胞壁和原生质层的伸缩性不同C. 将成熟的植物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会自动发生甲→乙过程D. 根尖处只有成熟区的细胞才会发生甲→乙的变化19.关于细胞的吸水与失水说法错误的是( )A. 动物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渗透装置中的半透膜B. 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可以看作一层半透膜C. 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相当于渗透装置中的半透膜D. 当植物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的时候,细胞发生质壁分离20.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能源物质,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被吸收到小肠上皮细胞中的方式是( )A. 主动运输、主动运输 B. 胞吞、主动运输C. 主动运输、胞吞 D. 被动运输、主动运输21.如图为氨基酸和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表选项中正确的是( )选项 管腔中氨基酸→上皮细胞 管腔中Na+→上皮细胞 上皮细胞中氨基酸→组织液A 主动运输 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B 被动运输 被动运输 被动运输C 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 被动运输D 主动运输 被动运输 被动运输A. A B. B C. C D. D22.下列物质出入细胞既不需要载体也不消耗能量的是( )A. 氨基酸 B. Na+ C. 葡萄糖 D. O223.蛋白质、多糖等大分子通过胞吞、胞吐的方式进出细胞,体现了细胞质膜的( )A. 保护作用 B. 全透性 C. 流动性 D. 稳定性24.如图中a、b、c、d表示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其中属于主动运输方式的是( )A. a B. b C. c D. d25.下列关于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都不消耗能量②都不需要载体蛋白③自由扩散只能顺浓度梯度,而协助扩散既可以顺浓度梯度也可以逆浓度梯度④都是被动运输⑤葡萄糖有时可以通过协助扩散顺浓度梯度运输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④⑤ D. ①②⑤26.如图表示番茄随环境中氧浓度的变化,从培养液中吸收Ca2+和SiO44-的曲线。影响A、B两点与B、C两点吸收量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 离子浓度、载体数量B. 离子浓度、呼吸作用强度C. 载体数量、离子浓度D. 载体数量、呼吸作用强度27.下列关于酶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过氧化氢在高温下和酶催化下分解都加快,其原理都是降低了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B. 若底物选择淀粉和蔗糖,用淀粉酶来验证酶的专一性,则检测试剂宜选用斐林试剂,不宜选用碘液C. 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时,选择淀粉和淀粉酶作实验材料,或者选择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作实验材料,检测效果均可D. 探究淀粉酶的最适温度的实验顺序:淀粉+淀粉酶→置于相应水浴温度5min→滴斐林试剂加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28.下列有关酶的特性及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pH过高或过低以及温度过高或过低都能使酶变性失活B. 在研究温度影响淀粉酶活性实验中,可以用斐林试剂检测试验结果C. 在温度影响酶活性实验中,不适宜选择过氧化氢酶作为研究对象D. 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提高反应活化能的作用更明显,因而酶催化效率更高29.如图为某种酶催化的化学反应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反应底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种酶的最适温度是45℃,欲延长反应时间可以增加反应B. 该种酶在65℃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后,将温度降低到25℃,酶活性会逐渐增强C. 如果该种酶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则其可以被RNA水解酶所催化水解D. 欲探究该种酶的最适温度,可以45℃为中间温度,设计多组温度梯度更小的实验二、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4分。30.成熟植物细胞的主要吸水方式是渗透吸水。某生物兴趣小组为研究渗透吸水做了相关实验,该实验的简易装置如图甲所示。图乙为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浸入质量浓度为0.3g/mL蔗糖溶液中所处的一种状态(此时细胞有活性)。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漏斗内液面先.上升,后达到稳定,由此可知实验初始时半透膜两侧S1溶液浓度 ______ (大于/小于/等于)S2溶液浓度。(2)图乙细胞结构中的 ______ (填序号)构成的原生质层,相当于图甲中 ______ 结构④与①之间充满的液体是 ______ 。(3)若将图乙状态的细胞浸入清水中,可观察到②的紫色变浅,体积变 ______ ,这是由于细胞 ______ 的结果。(4)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放入清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进行加温处理,随着水温的升高,水的颜色逐渐变紫,这是高温使生物膜丧失了 ______ 的生理特点,细胞液中的色素进入清水所致。三、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6分。31.如图为细胞膜结构示意图,A、B表示细胞膜的两侧。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结构模型为目前被公认的细胞膜模型,名称为 ______。(2)图中1表示 ______,动物细胞吸水时1的厚度会变小,这说明1具有 ______。(3)图中 ______(填图中字母)侧是细胞膜外侧,判断的理由是 ______。(4)用某种药物处理细胞膜,结果Ca2+的吸收速率大幅度降低,该药物最可能作用于 ______(填图中数字)。32.如图的三个图是某研究小组利用过氧化氢酶探究H2O2分解条件而获得的实验结果.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图1、2、3所代表的实验中,实验自变量依次为 ______ 、 ______ 、 ______ .(2)根据图1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酶的催化作用具有 ______ .(3)图2曲线bc段产生的最可能原因是 ______ .(4)能否以H2O2为材料来探究温度对H2O2酶活性的影响? ______ ,原因是 ______ .1.C 2.C 3.C 4.C 5.D 6.C 7.A 8.C 9.D 10.A 11.A 12.C 13.B 14.C 15.C 16.C 17.D 18.A 19.C 20.B 21.D 22.D 23.C 24.D 25.C 26.D 27.B 28.C 29.D 30.大于 ①③⑤ 半透膜 蔗糖溶液 大 渗透吸水 选择透过性 31.流动镶嵌模型 磷脂双分子层 流动性 A A侧有糖蛋白,而糖蛋白存在于细胞膜的外侧 3 32.催化剂种类 H2O2浓度 pH 高效性 过氧化氢酶数量有限 不能 H2O2在加热条件下会分解,影响实验结果的观测 第9页,共9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