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五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要点第一单元《方向与路线》知识点在选择测量角时,尽量选择一条边在北或南方向上的角。描述方向时,我们可以先确定观测点,再以观测点为中心画方向线。3.判断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什么方向,以后者为观测点。第二单元《小数乘法》知识点1.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数就扩大为原来的10倍;要使一个数扩大为原来的100倍,需让原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2.高级单位向低级单位转化,需要乘进率。3.小数点先向左移动两位,再向右移动三位,相当于向右移动了一位。4.原数的小数点先向左移动两位后又向右移动三位,相当于向右移动一位,即扩大为原来的10倍,比原来多了9倍。5.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原数就缩小到原来的 ,要想使原数缩小到原来的 ,需要让原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6.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转化,需要除以进率。7.一个数除以10,100,1000……小数点分别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位数不够,用0补足。8.甲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等于乙数,说明甲数是乙数的100倍。9.计算小数乘整数,可以把小数看作整数来计算。10.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的小数部分一共有几位,就把乘积从右向左数几位,点上小数点,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11.总数=平均数×份数。12.小数乘小数,可以看作整数乘整数来计算。13.乘法算式中的小数部分一共有几位,积就是几位小数。14.积取近似值一般用四舍五入法。15、一个大于0的数,乘一个大于0而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一个大于0的数,乘一个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16.小数的简便运算与整数的简便运算方法相同。第三单元《小数除法》知识点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类似。2.用竖式计算小数除以整数时,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3.计算除数是一位小数的除法时,根据商不变的规律,先把除数扩大为原来的10 倍变成整数,再把被除数也扩大为原来10倍,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计算法则计算。4.除数是两位小数的小数除法,根据商不变的规律,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5.用竖式计算小数除以小数,明确小数点移动的位数是根据除数中的小数位数决定的。6.小数的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的混合运算顺序相同。7.一半的一半相当于原来的。8.按要求取商的近似值时,一般先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9.小数的大小比较,先比较整数部分,然后小数部分从十分位开始从左往右依次比较。10.根据商不变的规律,在小数除法中,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要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用0补足。11.循环小数是一个精确值。12.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先乘除 后加减。13.商用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值,用≈连接。14.循环小数的循环节在竖式计算或横式结果中都要写两次。16.被除数大于除数,商大于1;被除数等于除数,商等于1;被除数小于除数,商小于1。17.被除数除以一个小于1的数0除外,商大于被除数;被除数除以一个大于1的数,商小于被除数;被除数除以1,商等于被除数。18.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是扩大为原来的10倍,比原来多了9倍。第四单元《可能性》知识点1.每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相等,我们就称这几种情况的出现是等可能的。2.在一定条件下,一些事件发生的结果是不可预知的,具有不确定性;一些事件发生的结果是可预知的,具有确定性。3.列举时,应该把所有情况按一定顺序罗列出来,做到不遗漏、不重复。4.转盘中,哪块区域的面积大,指针停在那块区域的可能性就大。5.抛硬币时,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相等。6.可能性的大小,要看数目的多和少,数目多的可能性大,数目少的可能性小。7.只有每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同时,游戏规则才公平。8.物品数量的多少只能决定摸出哪种物品可能性的大小,不能决定一定摸出什么物品。9.抛一颗均匀的正方体骰子(每个面上分别刻有1~6六个点),奇数点数与偶数点数朝上的可能性相等。第五单元《四则混合运算》知识点1.速度和=路程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路程和÷速度和2.改写综合算式时,不能改变原题的运算顺序,若有需要,则加括号。3.有括号的算式,要先算括号里面的,括号里面也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4.括号能够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在加括号时,根据需要,先加小括号,再加中括号。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知识点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若用 S 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a 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 h 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高,则S = ah a =S ÷ h h =S ÷ a2.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因此,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3.三角形面积=底×高÷2,用字母表示为: S = ah ÷2那么,a =2S ÷ h h =2S ÷ a4.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用字母表示为: S =( a + b )× h ÷2可以推出:h =2 S ÷( a + b ) a = 2 S ÷ h - b 5.在等底等高的前提下,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 。6.将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小。7.将平行四边形框架拉成长方形,周长不变 ),面积增加。8.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面积和高相等,则三角形的底是平行四边形底的2倍,高也是平行四边形高的2倍 。9.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一般可以拼成3种不同的平行四边形。10.根据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得出三角形面积公式 S = ah ÷2,所以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第七单元《土地的面积》知识点1.测量土地面积时,通常用公顷和平方米作单位。2.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它的面积是.1公顷.,即1公顷=10000平方米。占地1公顷的正方形的边长是100米 。3.平方千米是比“公顷”还大的面积单位,计算较大的土地面积, 一般用平方千米作单位。4.高级单位向低级单位转化,要乘进率,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转化,要除以进率。5.国家、省、市、乡、镇的面积在描述时一般用平方千米作单位。6.关于植树问题:株距指两棵树之间的距离,行距指两行树之间的距离。同一行中相邻的两棵植物之间的距离是株距,相邻的两行植物之间的距离是行距 。每棵植物的占地面积=株距×(行距。7.每平方米小麦收入=总收入÷总面积。8.故宫的占地面积约72公顷。数学课本的面积约为4平方分米。地球的表面积大约有5.1亿平方千米。9.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土地,它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第八单元《方程》知识点1.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2.等式和方程是包含的关系,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3.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4.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为0),等式仍然成立。5.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6.相遇问题的关系: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和7.工程问题: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8.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 0不能作除数。第九单元《探索乐园》知识点1.一种正多边形,如果几个内角拼在一起,能拼成360°,那么这种图形能够密铺。正多边形内角=(边数-2)×180°÷边数。2.生活中密铺现象:如正方形、长方形,也有正六边形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