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A层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蚌埠市A层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蚌埠市A层高中第二次联考高二地理试卷
时长:7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2年8月14日4时许,某摄影师在重庆市渝北区拍摄到中国空间站快速从月球表面掠过的罕见凌月画面,凌月时间仅0.72秒。下图为8K相机超清视频记录慢放截图(图中黑点为凌月的中国空间站不同时刻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上图所示的中国空间站凌月时( )
A. 重庆市正在日出 B. 北京市白昼渐长 C. 地球在日月之间 D. 地球位于远日点
2. 当日日出至钟表时间9点时段重庆市地理爱好者小明在社区广场做水平地面立竿测影实验,他发现( )
A. 竿影呈逆时针转动 B. 竿影长度逐渐增加
C 竿影朝向偏西北方 D. 竿影转动速度改变
挪威北角(70°N,25°40′E)位于挪威北部的马格尔岛北端,以极昼现象著称,有不少游客专程来观赏极昼奇观。下图为某一游客拍摄的北角午夜的太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该游客拍摄的时间大约在( )
A. 4月中旬 B. 6月上旬 C. 10月下旬 D. 12月初
4. 图示时刻,太阳位于( )
A. 正北方向 B. 正南方向 C. 西北方向 D. 东南方向
下图为世界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
5. 图中海沟的成因是( )
A. 欧亚板块张裂 B. 美洲板块抬升
C. 太平洋板块张裂 D. 太平洋板块俯冲
6. 与海沟相伴而生的宏观地形有( )
①海岭②裂谷③山脉④岛弧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地理爱好者小周来到横断山区东部考察,在美姑河流域附近发现一古滑坡遗迹,并绘制出该地剖面图(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该地曾发生重大滑坡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处背斜构造 B. 风化作用强 C. 地表植被稀少 D. 泥石流诱发
8. 该地河流所在地层经历的地质构造先后顺序为( )
A. 构造挤压一褶皱弯曲一河流侵蚀一地层断裂
B. 构造挤压一裙皱弯曲一地层断裂一河流侵蚀
C. 构造挤压一地层断裂一河流侵蚀一褶皱弯曲
D. 褶皱弯曲一构造挤压一河流侵蚀一地层断裂
水系格局是内外营力共同影响下的长时间尺度地貌演化结果,下图示意某河流水系依甲—乙—丙—丁的演化过程。完成下面小题。
9. 图中干流的发育方向为( )
A. 由西北向东南发育 B. 由北向南发育
C. 由东南向西北发育 D. 由南向北发育
10. 促使图中水系发育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下蚀 B. 侧蚀 C. 溯源侵蚀 D. 沉积
11. 丁图中A地可能经历了( )
A. 地壳抬升 B. 地壳下沉 C. 水平错动 D. 火山活动
深积云是由强烈上升运动和下沉运动组成的复杂云体,水汽较充沛,条件合适时可触发阵性降水。沙尘气溶胶的加热效应能促进深积云的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沙尘气溶胶对深积云的加热主要因为( )
①大气对地面辐射吸收增强 ②大气向上的长波辐射增强
③凝结核增加促使水汽凝结 ④大气对短波辐射反射增强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3. 沙尘气溶胶通过该机制增大降水量较常见于( )
A. 塔里木盆地 B. 内蒙古高原 C. 四川盆地 D. 东南丘陵
台风是发生在西太平洋上的热带气旋。2024年第3号台风“格美”的中心于7月25日在福建省莆田市沿海登陆,其中心附近最大风速33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72百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热带气旋一般很少出现在( )
①南大西洋南部海域②北大西洋海域③北印度洋海域④南美洲西海岸附近海域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5. 热带气旋中的暖湿气流受热扰动抬升后,能够继续上升的能量主要来自( )
A. 水汽凝结时释放的潜热 B. 气流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
C. 海面对空气的加热作用 D. 地球自转产生的偏向力
16. 台风“格美”对福建省的影响主要是( )
①加剧山洪灾害概率
②强风导致海啸危害渔场
③缓解了“伏旱”灾情
④台风中心强风破坏建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二、综合题:本题3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取得了卓越的成就。2024年度的一系航天发射计划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受天气影响,原计划2024年10月份在海南文昌发射的“天舟八号”货运飞船,已推迟到11月上中旬在文昌发射升空,前往中国空间站,下图为海南文昌位置示意图。
(1)海南文昌是我国第四个航天发射基地,分析文昌在航天发射方面的突出优势。
(2)从气象气候条件方面,分析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窗口窄的原因。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江是珠江的最大支流,自古以来就是岭南地区的水运交通要道,其中羚羊峡河段水流湍急,且流经松软的砂岩分布区。西江中心有广东省最大的江心岛——砚洲岛(如图),该岛形成以来,一直向北移动,羚羊峡两岸江面附近岩石上,有众多船蒿插入岩石形成的扎孔,孔口朝向上游方向。
(1)简述砚洲岛的形成过程。
(2)结合砚洲岛的岸线形状,分析该岛向北移动的原因。
(3)说明羚羊峡两岸江面附近岩石上多船篙扎孔的原因。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热带辐合带,又称赤道辐合带,是在南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的赤道槽内由南北半球的东北信风、东南信风或变向信风(季风)汇合而形成的狭窄的气流辐合区,也是多雨带。在30°E以西的非洲地区,由几内亚季风与其他偏北风构成了热带辐合带。下图示意非洲热带辐合带在一年中不同时刻的位置。
(1)分析图乙所示几内亚季风的成因。
(2)概括30°E以西的非洲热带辐合带的空间分布特征,并简述该辐合带内多雨的原因。
(3)分析Q地气候的主要特点及形成原因。
2024-2025学年蚌埠市A层高中第二次联考高二地理试卷
时长:7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2年8月14日4时许,某摄影师在重庆市渝北区拍摄到中国空间站快速从月球表面掠过的罕见凌月画面,凌月时间仅0.72秒。下图为8K相机超清视频记录慢放截图(图中黑点为凌月的中国空间站不同时刻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上图所示的中国空间站凌月时( )
A. 重庆市正在日出 B. 北京市白昼渐长 C. 地球在日月之间 D. 地球位于远日点
2. 当日日出至钟表时间9点时段重庆市地理爱好者小明在社区广场做水平地面立竿测影实验,他发现( )
A. 竿影呈逆时针转动 B. 竿影长度逐渐增加
C 竿影朝向偏西北方 D. 竿影转动速度改变
【答案】1 C 2. D
挪威北角(70°N,25°40′E)位于挪威北部的马格尔岛北端,以极昼现象著称,有不少游客专程来观赏极昼奇观。下图为某一游客拍摄的北角午夜的太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该游客拍摄的时间大约在( )
A. 4月中旬 B. 6月上旬 C. 10月下旬 D. 12月初
4. 图示时刻,太阳位于( )
A. 正北方向 B. 正南方向 C. 西北方向 D. 东南方向
【答案】3. B 4. A
下图为世界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
5. 图中海沟的成因是( )
A. 欧亚板块张裂 B. 美洲板块抬升
C. 太平洋板块张裂 D. 太平洋板块俯冲
6. 与海沟相伴而生的宏观地形有( )
①海岭②裂谷③山脉④岛弧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5. D 6. C
地理爱好者小周来到横断山区东部考察,在美姑河流域附近发现一古滑坡遗迹,并绘制出该地剖面图(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该地曾发生重大滑坡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处背斜构造 B. 风化作用强 C. 地表植被稀少 D. 泥石流诱发
8. 该地河流所在地层经历的地质构造先后顺序为( )
A. 构造挤压一褶皱弯曲一河流侵蚀一地层断裂
B. 构造挤压一裙皱弯曲一地层断裂一河流侵蚀
C. 构造挤压一地层断裂一河流侵蚀一褶皱弯曲
D. 褶皱弯曲一构造挤压一河流侵蚀一地层断裂
【答案】7. A 8. B
水系格局是内外营力共同影响下的长时间尺度地貌演化结果,下图示意某河流水系依甲—乙—丙—丁的演化过程。完成下面小题。
9. 图中干流的发育方向为( )
A. 由西北向东南发育 B. 由北向南发育
C. 由东南向西北发育 D. 由南向北发育
10. 促使图中水系发育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下蚀 B. 侧蚀 C. 溯源侵蚀 D. 沉积
11. 丁图中A地可能经历了( )
A. 地壳抬升 B. 地壳下沉 C. 水平错动 D. 火山活动
【答案】9. C 10. C 11. A
深积云是由强烈上升运动和下沉运动组成的复杂云体,水汽较充沛,条件合适时可触发阵性降水。沙尘气溶胶的加热效应能促进深积云的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沙尘气溶胶对深积云的加热主要因为( )
①大气对地面辐射吸收增强 ②大气向上的长波辐射增强
③凝结核增加促使水汽凝结 ④大气对短波辐射反射增强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3. 沙尘气溶胶通过该机制增大降水量较常见于( )
A. 塔里木盆地 B. 内蒙古高原 C. 四川盆地 D. 东南丘陵
【答案】12. A 13. B
台风是发生在西太平洋上的热带气旋。2024年第3号台风“格美”的中心于7月25日在福建省莆田市沿海登陆,其中心附近最大风速33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72百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热带气旋一般很少出现在( )
①南大西洋南部海域②北大西洋海域③北印度洋海域④南美洲西海岸附近海域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5. 热带气旋中的暖湿气流受热扰动抬升后,能够继续上升的能量主要来自( )
A. 水汽凝结时释放的潜热 B. 气流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
C. 海面对空气的加热作用 D. 地球自转产生的偏向力
16. 台风“格美”对福建省的影响主要是( )
①加剧山洪灾害概率
②强风导致海啸危害渔场
③缓解了“伏旱”灾情
④台风中心强风破坏建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14. C 15. A 16. B
二、综合题:本题3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取得了卓越的成就。2024年度的一系航天发射计划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受天气影响,原计划2024年10月份在海南文昌发射的“天舟八号”货运飞船,已推迟到11月上中旬在文昌发射升空,前往中国空间站,下图为海南文昌位置示意图。
(1)海南文昌是我国第四个航天发射基地,分析文昌在航天发射方面的突出优势。
(2)从气象气候条件方面,分析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窗口窄的原因。
【答案】(1)文昌纬度较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节省发射燃料或增加有效荷载;文昌临海,有利于运输大型设备;文昌附近海域广阔,火箭残骸落入大海,相对安全。
(2)多雷电,强降雨天气;沿海,湿度大,云雾多,能见度较低;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夏季风影响时间长,雨季长;容易受台风等灾害影响。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江是珠江的最大支流,自古以来就是岭南地区的水运交通要道,其中羚羊峡河段水流湍急,且流经松软的砂岩分布区。西江中心有广东省最大的江心岛——砚洲岛(如图),该岛形成以来,一直向北移动,羚羊峡两岸江面附近岩石上,有众多船蒿插入岩石形成的扎孔,孔口朝向上游方向。
(1)简述砚洲岛的形成过程。
(2)结合砚洲岛的岸线形状,分析该岛向北移动的原因。
(3)说明羚羊峡两岸江面附近岩石上多船篙扎孔的原因。
【答案】(1)河流流经羚羊峡河段,由于落差大,侵蚀作用强;侵蚀羚羊峡河段松软的砂岩,河流含沙量增大;出羚羊峡后,地势变缓,流速减慢,携带的泥沙在河流较宽处堆积形成。
(2)岛屿北侧岸线为河流(北侧河道)凸岸,泥沙沉积,使岛屿北侧向北扩展;岛屿南侧岸线为河流(南
侧河道)凹岸,流水侵蚀,使岛屿南侧向北退缩。
(3)古代西江为水运要道,过往船只多;羚羊峡流速快,向上游航行需要依靠人力撑船:两岸岩性较为松软,船篙插入岩石易形成孔洞。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热带辐合带,又称赤道辐合带,是在南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的赤道槽内由南北半球的东北信风、东南信风或变向信风(季风)汇合而形成的狭窄的气流辐合区,也是多雨带。在30°E以西的非洲地区,由几内亚季风与其他偏北风构成了热带辐合带。下图示意非洲热带辐合带在一年中不同时刻的位置。
(1)分析图乙所示几内亚季风的成因。
(2)概括30°E以西的非洲热带辐合带的空间分布特征,并简述该辐合带内多雨的原因。
(3)分析Q地气候的主要特点及形成原因。
【答案】(1)南半球东南信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越过赤道,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转,形成几内亚季风(或西南风)。
(2)分布特征:一年中都位于北半球,南北来回摆动。
原因:在非洲热带辐合带上,有来自低纬度地区的大量暖湿水汽,产生大范围的空气对流,水汽不断上升,形成厚厚的积雨云,常伴有雷暴、大风、多雨等天气现象。
(3)主要特点:夏季高温少雨(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形成原因: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高温少雨;冬季受盛行西风带影响,温和多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