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BEST合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政治(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BEST合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政治(含答案)

资源简介

1
高一政治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0题,共100分,共4页。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 小题,每小题 3 分, 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主义已经被欧洲的一切势力公认为一种势力”;“现在是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并且拿党自己的宣言来反驳关于共产主义幽灵的神话了”,对以上内容认识正确的有
①“欧洲的一切势力公认的势力”是以三大工人运动为标志独立登上历史舞台的
②“拿党自己的宣言”是指以科学社会主义为基石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③“说明自己的观点、目的、意图”是指向宣传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的革命理论
④“反驳关于共产主义幽灵的神话”是指用共产党的理论反驳空想社会主义理论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2.“剩余产品的出现,一方面为一部分人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专门从事社会管理和文化科学活动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也为私有制的产生准备了条件。”对马克思这段话解读正确的是
①马克思这段话指的是奴隶社会时期人类迈入文明时代
②生产力的发展是“剩余产品的出现”的根本原因
③当时社会出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
④剩余产品的出现是私有制产生的前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土地兼并在我国封建王朝的后期表现突出,成为难以治愈的顽疾。土地愈来愈集中到大地主、大官僚手中,而农民则越来越多地丧失土地沦为佃农。繁重的地租、苛捐杂税往往使农民难以承受。遇上天灾人祸,社会矛盾加剧,农民战争爆发。这说明
①封建地主与农民的阶级矛盾不可调和 ②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剥削农民的基础
③封建制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④地主阶级的政治压迫是农民战争的根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24 年是新中国成立 75 周年。某班以“壮丽 75 年 ·奋斗新时代 ”为主题召开班会,回顾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中国走过的 75 年非凡历程,重温一个个载入史册的重大事件和重要时刻。下列内容叙述正确且符合班会主题的有
①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人民的艰苦斗争从此有了主心骨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③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成为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红船精神基地 延安精神基地 西柏坡基地 红旗渠基地
5.2024年暑期,高一学生李某报名参加研学专列,前往以下四个红色教育基地参与“行走式研学”,获得了难忘的旅行体验。在本次研学中,李某可以感悟到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奋斗历程
②中国进行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的历程
③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党和人民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历程
④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一堂生动的党课,就是一次深入心灵的洗礼。《党课开讲啦》用一个个故事、一组组数据、一件件实物讲述党史故事,以小切口折射大主题、揭示大道理、回答大问题,讲透党的创新理论,让广大党员群众尽享“党味”浓、“鲜味”足的“饕餮盛宴”,带领亿万观众在百年党史中感悟信仰的光辉和真理的力量。这样的党课
①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奠定了政治前提和理论基础
②有助于推动学习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③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制度保证
④引导广大党员群众感悟思想伟力、汲取奋进力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我国从太空深海探测不断刷新世界纪录,科技自立自强雄心激扬到“一带一路”走过10年,步履愈发稳健;物联网大会、服贸会、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放眼神州大地,尽显中国的澎湃活力。这主要得益于
①中国共产党是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国梦的主心骨
②我国已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
③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不断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全党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我们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深化改革开放,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持续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效。下列对改革开放历程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进一步深化改革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根本上改变了当今中国社会发展方向
③进一步深化改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磅礴力量
④全面深化改革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物质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广东某地推行村干部收入与村级集体经济收益挂钩机制,积极推进土地集中流转,盘活复 耕土地,整合零散土地,引进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等开展规模化经营。这一举措有利于
①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
②丰富农村所有制结构,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
③建立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巩固集体经济基础
④形成利益联结机制,激活乡村经济发展动能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10.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指出,要重点加强对电力、油气、铁路等行业的自然垄断环节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和规划任务、履行国家安全和社会责任、经营范围和经营行为等方面的监管,防止自然垄断环节利用垄断优势向上下游竞争性环节延伸。该规定的目标及作用过程是
①完善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 ②提高国有资本的经营效率
③保障国家战略利益与安全 ④推动国有经济布局的优化
⑤消除国有资本的垄断属性 ⑥拓宽民营资本的发展空间
A.①-⑤-⑥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④-③
11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 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孩子的抚养教育, 年轻人的就业成才,老年人的就医养老, 是家事也是国事,大家要共同努力,把这些事办好。下列举措有利于实现上述目标且传导 路径正确的有
①搭建人力资源供需对接平台→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高质量就业
②实施多子女家庭购房补贴政策→ 降低居民购房成本→满足多子女家庭的住房需求
③提高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最低标准→满足较高层次的需求→更好保障老年人安享晚年
④提高“一老一小”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减轻居民税收负担→提高老百姓的消费能力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②④
12 .外卖无人机可以将配送时间从 40 分钟缩短到十几分钟,急救直升机可以规避地面拥堵及 时将伤员送医……以“低空+电商物流 ”“低空+城乡治理 ”“低空+文体旅 ” “低空+ 客运”等应用场景为代表的低空经济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由此可见,低空经济
①应用场景丰富,有助于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
②发展空间广阔,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提供有力支撑
③投资门槛较低,有利于降低上下游企业的经营风险
④消费需求旺盛,有助于促进市场经营主体量质齐升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13.再贷款是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贷款。中央银行通过适时调整再贷款的总量及利率,能够调控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引导资金流向和信贷投向。2024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5000亿元,利率1.75%。这一举措的作用传导正确的是
①央行增加再贷款规模→提升金融机构服务质效→优化科技企业的产品结构
②引导金融机构信贷投向→满足创新项目融资需求→激发企业主体创新活力
③促进金融机构自主决策→降低科技型企业融资成本→降低技改创新经营风险
④增强金融机构科技贷款能力→提供技改资金保障→推进项目智能化转型发展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2024年我国学位法律制度首次全面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将于2025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在规范学位授予、保障培养质量的同时,也注重对学生权益的保护。目的是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重视人才培养是因为
①人才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一资源
②人才优势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社会主义经济优势
③人力资源大国优势是实施社会主义强国战略的决定性因素
④培养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即时零售是指消费者在线上交易平台下单,周边3-5公里内的线下实体零售商通过第三方(或零售商自有)物流执行配送上门的服务,配送时效通常在30-60分钟。下图为即时零售履约配送示意图,该模式
①有助于提升我国居民消费的品质和优化供给结构
②通过数字化手段打通了线上线下间的商流和物流
③以极高效率的履约能力满足人们强即时性消费需求
④因具有巨大潜在市场规模吸引大批投资者加速进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公园城市”是成都市一张闪亮的名片。城市里星罗棋布的公园绿地承载着市民的“诗与远方”,其中艺术公园是这一理念颇具代表性的体现。游客漫步于花草湖畔,欣赏各种室外艺术作品,不禁感叹这里的“绿”和“前卫”。如果给上述报道加一个标题,最合适的是
A.创新引领 协同发展 B.共建共享 同步发展 C.节约资源 绿色发展 D.以民为本 协调发展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我们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分析我国能走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并取得成就的原因。(12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十四五”规划和党的二十大报告都明确提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2024年9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
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充分释放人才红利、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需要,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的必要性。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近年来,某省各方面共同努力,共同富裕的基础不断夯实。
在家乡还没有大学生回乡创业的情况下,小王顶住各方压力,毅然辞职回乡创业。十几年来,在村“两委”的帮助下,他和创业伙伴克服困难,建成年销售收入1 100余万元的现代化养殖场。组织村里120多名青年党员、回乡大学生、复退军人等年轻人,成立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为在园区创业的青年人提供科技孵化、租金减免、市场销售、品牌打造等系列服务,带动村民走上致富路。
为进一步推动共同富裕,该省全力稳就业,完善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等,财政民生支出比例多年保持在80%左右。在财政收支“紧平衡”状态下,一边做减法,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惠企利民;一边做加法,保持民生支出持续增长,确保基本民生,政府用过“紧日子”换来老百姓的“好日子”。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该省是如何促进共同富裕的。
2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基础是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数据等生产要素,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围绕科技创新优化要素配置是改进生产函数、提高发展质效水平的关键。新质生产力的承载主体是现代化产业体系,通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布局建设未来产业,能够形成优质高效的生产供给能力。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标志是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持续提高、碳排放和污染排放强度持续下降等也是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材料二 “十四五”以来,安徽积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近日,在滁州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民企)(以下简称“捷泰科技”)生产车间内,35条智能制造生产线正在高效运转,N型高效太阳能电池片远销德国、美国等地。“捷泰科技”专注于高效太阳能电池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光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需要大量资金,在企业发展前期,安徽省设立了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对企业的科技创新项目给予直接的资金支持。安徽省还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如科技项目资助、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产学研资助政策等,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党委、政府的支持可谓“雪中送炭',更坚定了我们扎根江淮的信心和决心。”滁州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就如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合理化建议。(8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捷泰科技”的成功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启示。(8分)
高一政治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1.B
2.C
3.A
4.C
5.B
6.D
7.B
8.B
9.B
10.D
11.D
12.A
13.C
14.A
15.C
16.D
二、主观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17.(1)我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分)
(2)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不断创造美好生活,实现中国式现代化。(2分)
(3)立足国情,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2分)
(4)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新发展理念,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指导作用。(2分)
(5)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充分发挥制度优势。(2分)
(6)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精神力量。(2分)
18、①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渐进式延迟退休改革是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②独特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必然走适合自己特点的现代化道路。渐进式延迟退休改革,能够充分释放人才红利,是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需要;③“十个明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十个明确”中明确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改革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能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每点4分,共12分)
19.(1)实施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全力稳就业,保障居民收入,促进共同富裕。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彻共享发展理念,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促进共同富裕。
(3)完善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制度,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共同富裕。
(4)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的再分配调节力度,完善收入分配,促进共同富裕。
(每点3分,共12分)
20、(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2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通过优化要素配置,改进生产函数、提高发展质效水平;(2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2分)推进新型工业化,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机结
合,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坚持绿色发展。(2分)
(2)非公有制经济是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1分)通过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制定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2分)采取企业融资等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支持和帮助其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1分)坚持开放发展,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充分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2分)企业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专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2分)
PAGE
第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