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课标要求 教材分析通过了解新航路开辟及其引发的人口、物种和商品等的全球性流动,理解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第一子目重点讲述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必然性)和主客观条件(可能性)。 第二子目重点讲述葡萄牙和西班牙支持的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的概况。 第三子目重点讲述英国、法国、荷兰等国支持的航海家开辟其他航路的概况。 三个子目之间通过梳理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及进程,明确人类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必然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1.阅读教材导语中的“13世纪末14世纪初的新型航海图”、教材第一目中的“史料阅读”和“14世纪的星盘”“明朝的罗盘”,这些内容分别体现了新航路开辟的哪些动因和条件?[提示]动因:《马可·波罗行纪》有关中国金银遍地的描写,成为诱导西方航海家去东方实现“黄金梦”的社会根源。条件:航海图、星盘和罗盘则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技术条件。2.16世纪(欧洲)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这句话反映了新航路开辟的哪些因素?[提示]经济根源: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黄金。精神动力:西欧人向海外传播基督教的热情。1.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历史 伊比利亚半岛居民的航海传统经济 14—15世纪,地中海沿岸城市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发展,对金银财富的需求以及开拓新市场的意愿日益迫切思想 人文主义鼓励冒险精神[文艺复兴有利于新航路开辟]社会 《 》对东方的宣传,激发了西方人对东方的向往直接 奥斯曼帝国威胁到东西方传统商路的安全精神 动力 西欧人希望通过向海外扩张来传播2.新航路开辟的条件政治 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积极支持海上探险活动经验 西欧人在长期航行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地理 有关季风和洋流等方面的地理知识日益丰富,懂得选择风向最有利的季节出海远航技术 技术不断提高; 应用于航海[核心概念] 1.《马可·波罗行纪》:又称《马可·波罗游记》,记录了中亚、西亚、东南亚等地区的许多国家的情况,其重点部分则是关于中国的叙述,以热情洋溢的语言,记述了中国无穷无尽的财富、巨大的商业城市、极好的交通设施、以及华丽的宫殿建筑。这些叙述在中古时代的地理学史、亚洲历史、中西交通史和中意关系史诸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2.“地圆说”:“地球”的概念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数学家、天文学家毕达哥拉斯第一次提出的,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重新“发现”了这个学说,许多人相信地球是圆的。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促进了新宇宙观的形成,推动人们直接观察和研究大自然,为自然科学的发展开辟道路。情境 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史料一 尽管对财富的渴望刺激着探险家和为他们提供资金的君主,然而一些冒险者从事这一危险的航行还有其他的诱因……宗教对欧洲人探寻新世界也起着主要的推动作用。欧洲对东方的贸易一直是转口贸易。经过印度商人、阿拉伯商人和意大利商人倒手后,香料的价格一般要提高8~10倍以上。高额利润令大西洋沿岸的西欧商人垂涎不已。西欧的贵族和商人渴望另辟一条抵达东方的商路,发财致富。欧洲的宗教改革也激励着探险家和移民寻找可以实践他们信仰的新大陆。——摘编自丹尼斯·谢尔曼《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从古代城邦到现代都市》等史料二[探究]根据史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提示]动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促使西欧人产生了追求财富的强烈愿望;西欧人传播基督教的热情;传统商路受阻及香料高额利润的刺激;人文主义鼓励冒险精神;《马可·波罗行纪》对东方的记载,激发了西方人对东方的向往。条件:航海和造船技术的提高;地理知识的进步;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等。[深化拓展] 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因素(1)经济根源(根本原因):15世纪以来,西欧国家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货币需求量增多。(2)社会根源(主要动力):《马可·波罗行纪》在欧洲掀起了一股到东方的“寻金热”,对香料和黄金的渴求。(3)商业危机(直接原因):奥斯曼帝国威胁东西传统商路,西欧要寻求通往东方的新航路。(4)精神动力:西欧人传播基督教的热情;人文主义鼓励人们大胆追求财富,实现个人价值。(5)主观条件: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支持海外探险活动。(6)客观条件:西欧生产力的发展,航海造船技术的提高和地理知识的进步。(7)历史传统:伊比利亚半岛从大西洋获取食物、木材等资源,在长期航行中积累了经验。1.(2024·江苏高邮期中)在农业为主的社会里,中世纪西欧的农业生产力水平与中东、印度和中国相比,是比较低下的。当奥斯曼土耳其堵塞了地中海东方贸易通道时,欧洲人就不得不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由此可知,新航路开辟的深层原因是( )A.西欧自身生产不足B.东西方商路阻断C.资本主义发展需要D.市场需求的扩大2.(2024·河南新未来联考)虽然中世纪的基督教扩张掺杂着对土地与财富的争夺,但一次又一次的战争一定程度上都建立在基督徒对传播基督教的狂热之上。15世纪末期,这种狂热又激励着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航海家们扬帆远航。这说明( )A.西方早期的殖民扩张带有宗教动因B.教会势力干扰了西、葡政治走向C.西、葡两国的势力在欧洲影响巨大D.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以政治为主二、新航路的开辟 1.阅读教材第二目,将下图的空白处填写完整。[提示]①欧洲 ②哥伦布 ③达·伽马2.阅读教材第三目,找出下列对应内容,以A-①的形式写出,掌握其他航路开辟的过程。A法国人卡蒂埃 ①发现了纽芬兰岛B英国人德雷克 ②到达拉布拉多半岛C英国卡伯特父子 ③到达美洲南端的合恩角D效力于荷兰的英国人哈得逊 ④三次航行到达北冰洋地区,留下了航海图E荷兰航海家巴伦支 ⑤探索经北冰洋通往亚洲的航路F荷兰人塔斯曼 ⑥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G俄罗斯人 ⑦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提示]A-②;B-③;C-①;D-⑤;E-④;F-⑦;G-⑥1.主要航线时间 航海家 成就1487-1488年 迪亚士 到达1492年 向西航行到达美洲,开辟了从欧洲到美洲的新航路1497—1498年 达·伽马 开辟了绕过非洲驶达 和东方的新航路1519—1522年 麦哲伦船队 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 [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2.其他航线时间 国家 人物 航海探索1497年 卡伯特 父子 发现了纽芬兰岛16世纪 法国 卡蒂埃 到达拉布拉多半岛16世纪 荷兰 巴伦支 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区,留下了详细的航行记录和准确的航海图1578年 英国 德雷克 到达美洲南端的 [德雷克也完成了环球航行]17世纪初 英国 哈得逊 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17世纪 俄罗斯 - 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1642—1643年 塔斯曼 环航澳大利亚时,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3.影响:进一步丰富了人类的地理知识,在主要航线之外,开辟了众多重要的新航线。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陆之间,通过海上航线建立了直接联系。[核心概念] 1.哥伦布:意大利探险家、航海家,是地理大发现的先驱者。在1492年的第一次航行中,哥伦布在巴哈马群岛的圣萨尔瓦多登陆,而不是计划中的日本。在后来的三次航行中,哥伦布到达过大安的列斯群岛、小安的列斯群岛、加勒比海岸的委内瑞拉、以及中美洲,并宣布它们为西班牙帝国的领地。哥伦布的航海带来了第一次欧洲与美洲的持续接触,并且开辟了后来延续几个世纪的欧洲探险和殖民海外领地的大时代,这些对现代西方世界的历史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2.德雷克:英国伊丽莎白时代的私掠船船长、航海家、政治家。德雷克在1577年和1580年进行了两次环球航行。1581年4月,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亲自登船赐予德雷克皇家爵士头衔。1588年德雷克成为海军中将,在军旅中曾击退来自西班牙无敌舰队攻击,德雷克由此受封为英格兰勋爵。情境 开辟新航路史料 在伊比利亚半岛,历时8个世纪之久的再征服运动到15世纪逐渐结束。西班牙和葡萄牙先后完成了政治统一进程,建立起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具有相当雄厚的物质力量和必要的组织能力。封建国家为了扩大贸易,增加财源,进而发动海外掠夺,对开辟新航路予以必要的支持,提供了重要条件。——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下册)[探究]根据史料,概括新航路开辟首先开始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原因。[提示]国家统一,建立了中央集权体制;物质力量雄厚;扩大贸易和增加财源的需要。[深化拓展] 西班牙、葡萄牙成为最早探寻新航路的国家的原因(1)中央集权的国家,有能力支持和供应远洋航行必需的装备和费用,政府大力支持开辟新航路的活动。(2)宗教热情强烈,弘扬基督教的信念是推动他们积极寻求新航路的精神动力。(3)传统商路被垄断,市民和商人渴望通过新航路开辟新的财源。(4)掌握先进的航海和造船技术。1.(2024·河南驻马店期中)1499年,他回国的消息在威尼斯引发了种种复杂情绪:震惊、焦虑、歇斯底里。一种主流的声音是,经过南非抵达印度的海上通道的发现,直接意味着本城命运的终结。材料中的“他”是( )A.迪亚士 B.达·伽马C.哥伦布 D.麦哲伦2.(2024·河北邯郸期中)他率船队进入欧洲人所说的“大南海”后,历经100多天的航行,一直没有遭遇到狂风大浪,他的心情从来没有这样轻松过,他就给“大南海”起了个吉祥的名字——“太平洋”。这位航海家最大的成就是( )A.发现美洲大陆B.发现了好望角C.到达印度西海岸D.其船队完成环球航行发现美洲的是非功过——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评价材料[探究]阅读两幅图片,思考在如何评价哥伦布的问题上,欧洲人和美洲印第安人持不同观点的原因是什么?试运用唯物史观正确评价哥伦布。[提示]原因:角度和民族立场不同。前者是从生产力角度和西班牙立场;后者是从文明破坏和印第安人角度。评价: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客观上推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促进全球联系;推动被侵略地区的历史进步;主观上殖民掠夺,破坏当地文化,给土著文明带来灭顶之灾。【思维提升】 哥伦布的功与过(1)功:哥伦布开辟了从欧洲到美洲的新航路,为西欧新兴资产阶级提供了活动场所,促进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哥伦布开辟新航路,使美洲与欧亚非各洲建立了直接的联系,人类历史逐步从分散走向整体。(2)过:从欧洲到美洲的新航路的开辟,拉开了西欧殖民扩张的序幕,给美洲、非洲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打破了人类原本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对近代以来亚、非、拉美地区长期的贫困落后负有一定的责任。知识总结 必备术语1.对财富的追求、地理知识的进步、航海技术的提高以及传播基督教的热情最终促成了新航路的开辟。 2.航海家达·伽马、哥伦布分别开辟了从欧洲到达印度和美洲的航线,麦哲伦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3.欧洲人继续进行海上探险,开辟了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海上航线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课标要求 教材分析通过了解新航路开辟及其引发的人口、物种和商品等的全球性流动,理解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第一子目重点讲述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必然性)和主客观条件(可能性)。 第二子目重点讲述葡萄牙和西班牙支持的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的概况。 第三子目重点讲述英国、法国、荷兰等国支持的航海家开辟其他航路的概况。 三个子目之间通过梳理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及进程,明确人类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必然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1.阅读教材导语中的“13世纪末14世纪初的新型航海图”、教材第一目中的“史料阅读”和“14世纪的星盘”“明朝的罗盘”,这些内容分别体现了新航路开辟的哪些动因和条件?[提示]动因:《马可·波罗行纪》有关中国金银遍地的描写,成为诱导西方航海家去东方实现“黄金梦”的社会根源。条件:航海图、星盘和罗盘则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技术条件。2.16世纪(欧洲)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这句话反映了新航路开辟的哪些因素?[提示]经济根源: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黄金。精神动力:西欧人向海外传播基督教的热情。1.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历史 伊比利亚半岛居民的航海传统经济 14—15世纪,地中海沿岸城市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商品经济发展,对金银财富的需求以及开拓新市场的意愿日益迫切思想 人文主义鼓励冒险精神[文艺复兴有利于新航路开辟]社会 《马可·波罗行纪》对东方的宣传,激发了西方人对东方的向往直接 奥斯曼帝国威胁到东西方传统商路的安全精神 动力 西欧人希望通过向海外扩张来传播基督教2.新航路开辟的条件政治 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积极支持海上探险活动经验 西欧人在长期航行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地理 有关季风和洋流等方面的地理知识日益丰富,懂得选择风向最有利的季节出海远航技术 造船技术不断提高;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核心概念] 1.《马可·波罗行纪》:又称《马可·波罗游记》,记录了中亚、西亚、东南亚等地区的许多国家的情况,其重点部分则是关于中国的叙述,以热情洋溢的语言,记述了中国无穷无尽的财富、巨大的商业城市、极好的交通设施、以及华丽的宫殿建筑。这些叙述在中古时代的地理学史、亚洲历史、中西交通史和中意关系史诸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2.“地圆说”:“地球”的概念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数学家、天文学家毕达哥拉斯第一次提出的,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重新“发现”了这个学说,许多人相信地球是圆的。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促进了新宇宙观的形成,推动人们直接观察和研究大自然,为自然科学的发展开辟道路。情境 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史料一 尽管对财富的渴望刺激着探险家和为他们提供资金的君主,然而一些冒险者从事这一危险的航行还有其他的诱因……宗教对欧洲人探寻新世界也起着主要的推动作用。欧洲对东方的贸易一直是转口贸易。经过印度商人、阿拉伯商人和意大利商人倒手后,香料的价格一般要提高8~10倍以上。高额利润令大西洋沿岸的西欧商人垂涎不已。西欧的贵族和商人渴望另辟一条抵达东方的商路,发财致富。欧洲的宗教改革也激励着探险家和移民寻找可以实践他们信仰的新大陆。——摘编自丹尼斯·谢尔曼《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从古代城邦到现代都市》等史料二[探究]根据史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提示]动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促使西欧人产生了追求财富的强烈愿望;西欧人传播基督教的热情;传统商路受阻及香料高额利润的刺激;人文主义鼓励冒险精神;《马可·波罗行纪》对东方的记载,激发了西方人对东方的向往。条件:航海和造船技术的提高;地理知识的进步;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等。[深化拓展] 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因素(1)经济根源(根本原因):15世纪以来,西欧国家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货币需求量增多。(2)社会根源(主要动力):《马可·波罗行纪》在欧洲掀起了一股到东方的“寻金热”,对香料和黄金的渴求。(3)商业危机(直接原因):奥斯曼帝国威胁东西传统商路,西欧要寻求通往东方的新航路。(4)精神动力:西欧人传播基督教的热情;人文主义鼓励人们大胆追求财富,实现个人价值。(5)主观条件: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支持海外探险活动。(6)客观条件:西欧生产力的发展,航海造船技术的提高和地理知识的进步。(7)历史传统:伊比利亚半岛从大西洋获取食物、木材等资源,在长期航行中积累了经验。1.(2024·江苏高邮期中)在农业为主的社会里,中世纪西欧的农业生产力水平与中东、印度和中国相比,是比较低下的。当奥斯曼土耳其堵塞了地中海东方贸易通道时,欧洲人就不得不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由此可知,新航路开辟的深层原因是( )A.西欧自身生产不足B.东西方商路阻断C.资本主义发展需要D.市场需求的扩大解析:选A。据题干等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西欧自身生产不足,为维持社会发展的物质需求,欧洲人需要对外贸易,所以当奥斯曼土耳其堵塞传统商路时,西欧必须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才能满足西欧的发展需求,故选A项;据所学可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阻隔了东西方商路是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因素,排除B项;资本主义发展需要表现为对于市场、原料以及资金的需要,但是题干强调的是“西欧自身生产不足”,排除C项;题干主旨为“西欧自身生产不足”,与“市场需求”无关,排除D项。2.(2024·河南新未来联考)虽然中世纪的基督教扩张掺杂着对土地与财富的争夺,但一次又一次的战争一定程度上都建立在基督徒对传播基督教的狂热之上。15世纪末期,这种狂热又激励着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航海家们扬帆远航。这说明( )A.西方早期的殖民扩张带有宗教动因B.教会势力干扰了西、葡政治走向C.西、葡两国的势力在欧洲影响巨大D.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以政治为主解析:选A。根据材料可知,传播基督教是欧洲早期对外殖民扩张的精神动力,故选A项;材料未涉及基督教会与西、葡两国政治走向的关系,排除B项;C项表述与材料主旨“新航路开辟的宗教因素”不符,且材料也未体现西、葡两国势力在欧洲的影响,排除;材料并未强调政治因素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排除D项。二、新航路的开辟 1.阅读教材第二目,将下图的空白处填写完整。[提示]①欧洲 ②哥伦布 ③达·伽马2.阅读教材第三目,找出下列对应内容,以A-①的形式写出,掌握其他航路开辟的过程。A法国人卡蒂埃 ①发现了纽芬兰岛B英国人德雷克 ②到达拉布拉多半岛C英国卡伯特父子 ③到达美洲南端的合恩角D效力于荷兰的英国人哈得逊 ④三次航行到达北冰洋地区,留下了航海图E荷兰航海家巴伦支 ⑤探索经北冰洋通往亚洲的航路F荷兰人塔斯曼 ⑥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G俄罗斯人 ⑦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提示]A-②;B-③;C-①;D-⑤;E-④;F-⑦;G-⑥1.主要航线时间 航海家 成就1487-1488年 迪亚士 到达好望角1492年 哥伦布 向西航行到达美洲,开辟了从欧洲到美洲的新航路1497—1498年 达·伽马 开辟了绕过非洲驶达印度和东方的新航路1519—1522年 麦哲伦船队 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2.其他航线时间 国家 人物 航海探索1497年 英国 卡伯特 父子 发现了纽芬兰岛16世纪 法国 卡蒂埃 到达拉布拉多半岛16世纪 荷兰 巴伦支 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区,留下了详细的航行记录和准确的航海图1578年 英国 德雷克 到达美洲南端的合恩角[德雷克也完成了环球航行]17世纪初 英国 哈得逊 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17世纪 俄罗斯 - 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1642—1643年 荷兰 塔斯曼 环航澳大利亚时,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3.影响:进一步丰富了人类的地理知识,在主要航线之外,开辟了众多重要的新航线。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陆之间,通过海上航线建立了直接联系。[核心概念] 1.哥伦布:意大利探险家、航海家,是地理大发现的先驱者。在1492年的第一次航行中,哥伦布在巴哈马群岛的圣萨尔瓦多登陆,而不是计划中的日本。在后来的三次航行中,哥伦布到达过大安的列斯群岛、小安的列斯群岛、加勒比海岸的委内瑞拉、以及中美洲,并宣布它们为西班牙帝国的领地。哥伦布的航海带来了第一次欧洲与美洲的持续接触,并且开辟了后来延续几个世纪的欧洲探险和殖民海外领地的大时代,这些对现代西方世界的历史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2.德雷克:英国伊丽莎白时代的私掠船船长、航海家、政治家。德雷克在1577年和1580年进行了两次环球航行。1581年4月,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亲自登船赐予德雷克皇家爵士头衔。1588年德雷克成为海军中将,在军旅中曾击退来自西班牙无敌舰队攻击,德雷克由此受封为英格兰勋爵。情境 开辟新航路史料 在伊比利亚半岛,历时8个世纪之久的再征服运动到15世纪逐渐结束。西班牙和葡萄牙先后完成了政治统一进程,建立起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具有相当雄厚的物质力量和必要的组织能力。封建国家为了扩大贸易,增加财源,进而发动海外掠夺,对开辟新航路予以必要的支持,提供了重要条件。——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下册)[探究]根据史料,概括新航路开辟首先开始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原因。[提示]国家统一,建立了中央集权体制;物质力量雄厚;扩大贸易和增加财源的需要。[深化拓展] 西班牙、葡萄牙成为最早探寻新航路的国家的原因(1)中央集权的国家,有能力支持和供应远洋航行必需的装备和费用,政府大力支持开辟新航路的活动。(2)宗教热情强烈,弘扬基督教的信念是推动他们积极寻求新航路的精神动力。(3)传统商路被垄断,市民和商人渴望通过新航路开辟新的财源。(4)掌握先进的航海和造船技术。1.(2024·河南驻马店期中)1499年,他回国的消息在威尼斯引发了种种复杂情绪:震惊、焦虑、歇斯底里。一种主流的声音是,经过南非抵达印度的海上通道的发现,直接意味着本城命运的终结。材料中的“他”是( )A.迪亚士 B.达·伽马C.哥伦布 D.麦哲伦解析:选B。由“经过南非抵达印度的海上通道的发现”可得,这指的是葡萄牙支持的航海家达·伽马开辟的通往印度的新航路,因此,材料中的“他”指的是达·伽马,故选B项;迪亚士只是到达了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并未到达印度,排除A项;哥伦布开辟的是通往美洲的新航路,并未开辟通往印度的新航路,排除C项;麦哲伦船队于1519-1522年完成了环球航行,排除D项。2.(2024·河北邯郸期中)他率船队进入欧洲人所说的“大南海”后,历经100多天的航行,一直没有遭遇到狂风大浪,他的心情从来没有这样轻松过,他就给“大南海”起了个吉祥的名字——“太平洋”。这位航海家最大的成就是( )A.发现美洲大陆B.发现了好望角C.到达印度西海岸D.其船队完成环球航行解析:选D。据材料“他率船队进入欧洲人所说的‘大南海’后”“历经100多天的航行,一直没有遭遇到狂风大浪”“太平洋”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位航海家是麦哲伦,他的最大成就是其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明了地球是圆的,故选D项。发现美洲的是非功过——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评价材料[探究]阅读两幅图片,思考在如何评价哥伦布的问题上,欧洲人和美洲印第安人持不同观点的原因是什么?试运用唯物史观正确评价哥伦布。[提示]原因:角度和民族立场不同。前者是从生产力角度和西班牙立场;后者是从文明破坏和印第安人角度。评价: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客观上推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促进全球联系;推动被侵略地区的历史进步;主观上殖民掠夺,破坏当地文化,给土著文明带来灭顶之灾。【思维提升】 哥伦布的功与过(1)功:哥伦布开辟了从欧洲到美洲的新航路,为西欧新兴资产阶级提供了活动场所,促进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哥伦布开辟新航路,使美洲与欧亚非各洲建立了直接的联系,人类历史逐步从分散走向整体。(2)过:从欧洲到美洲的新航路的开辟,拉开了西欧殖民扩张的序幕,给美洲、非洲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打破了人类原本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对近代以来亚、非、拉美地区长期的贫困落后负有一定的责任。知识总结 必备术语1.对财富的追求、地理知识的进步、航海技术的提高以及传播基督教的热情最终促成了新航路的开辟。 2.航海家达·伽马、哥伦布分别开辟了从欧洲到达印度和美洲的航线,麦哲伦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3.欧洲人继续进行海上探险,开辟了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海上航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 学案 高一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 - 学生版.docx 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 学案 高一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