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湖南师大附中2024-2025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地 理时量:75分钟 满分:100分得分:____________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黑龙江省龙骨山曾经出土了我国第一具恐龙化石平头鸭嘴龙化石,被学者称为“神州第一龙”。研究发现,平头鸭嘴龙生活在距今约8500万年~6500万年前,喜食多汁的灌木和水草。据此完成1~3题。1.关于化石和地层的表述,合理的是A.越年轻的地层含有越复杂生物的化石B.地层深度是划分地质年代的主要依据C.同种化石一定分布在同一地层中D.研究化石可以确定地球的年龄2.当时该地区的环境特征最可能为A.寒冷干燥 B.炎热干燥C.寒冷湿润 D.温暖湿润3.平头鸭嘴龙生活的地质年代,地球演化特征是A.被子植物大量灭绝B.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的雏形基本形成C.大型哺乳动物灭绝D.爬行动物逐渐向鸟类进化在距离地面400 km左右的轨道上绕地飞行183天后,神舟十四号飞船返回舱于2022年12月4日20时09分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3名宇航员平安回到地球家园。据此完成4~5题。4.飞船返回过程中,依次穿越的大气层是A.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B.平流层、高层大气、对流层C.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 D.高层大气、对流层、平流层5.关于飞船运行轨道所在的大气层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利于航空飞机飞行B.大气高度电离,利于远距离无线通信C.臭氧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免受伤害D.水汽杂质集中,天气现象复杂多变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海水质量,其大小取决于盐度、水温和压力。读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图,完成6~7题。6.由图可知,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A.温度低、盐度较低、密度小 B.温度高、盐度较低、密度大C.温度高、盐度较高、密度小 D.温度低、盐度较高、密度大7.下列关于海水密度分布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A.表层海水密度的分布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B.海水密度的垂直分布规律是随深度的变化因纬度而异C.海水最大密度出现在低纬地区的海面D.海水密度与温度无关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8.对图中大气受热过程表示正确的是A.①—大气辐射 B.②—地面辐射C.③—太阳辐射 D.④—大气逆辐射9.阴天或多云天气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是A.①减小、②增大 B.②减小、④增大C.③减小、④减小 D.①增大、③增大读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10~11题。10.下列关于以上四幅等高线地形图名称对应顺序,正确的是A.新月形沙丘,南方丘陵梯田,喀斯特峰丛,洪(冲)积扇B.南方丘陵梯田,新月形沙丘,喀斯特峰丛,洪(冲)积扇C.南方丘陵梯田,新月形沙丘,洪(冲)积扇,喀斯特峰丛D.新月形沙丘,喀斯特峰丛,洪(冲)积扇,南方丘陵梯田11.形成③景观的外力作用主要是A.风化作用 B.风力侵蚀C.流水溶蚀 D.冰川侵蚀平原地区蜿蜒曲折的河流,受到河岸的限制较少,在河流弯曲地方洪水期河水冲断河曲颈,使河曲与河道分离,形成牛轭湖。下图为牛轭湖示意图。据此完成12~13 题。12.牛轭湖形成的地区A.植被较稀少 B.蒸发量较大C.地势较为平坦 D.土壤肥力较低13.牛轭湖形成后,面积会逐渐缩小直至消亡,在自然状态下牛轭湖的消亡是因为A.湖水大量流出B.湖水蒸发下渗C.上游水流汇入D.人类过度用水2021年我国能源局印发了《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报送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十点方案的通知》,要求做到分布式光伏“宜建尽建”。全国掀起整县光伏试点推进浪潮。下图为皖南某村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景观和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据此完成14~16题。14.皖南地区各月光伏发电度数结算差异较大,下列月份中发电量最多的月份是A.2月 B.5月 C.8月 D.11月15.与集中式光伏发电相比,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A.环境污染小 B.发电效率高C.受天气影响小 D.占地面积小16.从发电角度,分布式“宜建尽建”的地区是A.贵州 B.安徽 C.重庆 D.西藏下表示意黑龙江哈尔滨和湖南邵阳甲、乙两处土壤基本数据。据此完成17~18题。 性质 地点 有机质 (g/kg) 氮(g/kg) 磷(g/kg) 钾(g/kg) pH值甲(哈尔滨) 24.90 1.50 1.47 23.40 7.50乙(邵阳) 12.40 1.02 1.02 23.30 5.1017.下列关于甲、乙两地土壤剖面的描述,合理的是A.甲地土壤缺少母质层B.乙地土壤淋溶层较厚C.甲地土壤缺少腐殖质层D.乙地土壤颜色为黑色18.与甲地相比、乙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的主要原因是A.人类活动的干扰强 B.成土母质矿物质含量低C.微生物分解速度快 D.地表高大乔木数量较少2019年3月,东北地区经历了较长时间的低温雨雪天气。资料显示,春耕春播时期,东北地区还有1/4耕地过湿,不仅推迟了春耕,更加重了春涝的程度。据此完成19~20题。19.对春涝灾情进行监测需要运用的主要技术是A.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B.地理信息系统C.遥感技术 D.数字地球20.救灾决策部门为了综合分析春涝灾情,运用了地理信息系统,需要叠加使用的专题地图有①降水量分布图 ②水系分布图 ③地形分布图 ④土壤类型分布图 ⑤地质构造分布图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②③④巴西栗树原产于南美洲赤道周边地区,零星分布在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内格罗河、奥里诺科河沿岸的森林里,巴西栗树的种子难以发芽,它们一直在土里“沉睡”,有的甚至一“睡”便是数十年。据此完成21~22题。21.巴西栗树所生长的森林中A.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B.植被叶片多为针状C.多为耐寒耐旱植被 D.植被垂直结构复杂22.推测巴西栗树的种子难以发芽的主要原因是A.生长光照不足 B.动物啃食频繁C.地表土层坚硬 D.生长周期较长“绝地求生”是广受年轻人喜爱的一款游戏,其中亦蕴含着不少地理知识,图1为降落时该岛东部小村庄地区海陆热力环流图,图2为气温变化特征图。据此完成23~25题。23.某队员在该岛从1500 m左右高空跳伞降落过程中,仅从大气的热力状况分析气温和气压变化状况是A.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B.气温降低、气压升高C.气温升高、气压升高 D.气温降低、气压降低24.图1中①、②、③、④四处气温最高的是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25.据图2,降落后队员只感受到海风的时间段是A.16时至次日8时 B.8时至16时C.18时至次日6时 D.6时至18时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50分)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哀牢山位于云南省中部,该地区哈尼族先民创造的“森林—聚落—梯田—河谷”系统形成了独特的能量和物质流动,千百年来处在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区的哈尼梯田却很少发生山洪、干旱等气象灾害。下图示意当地“森林—聚落—梯田—河谷”生态系统的水循环剖面。(1)该区域水体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为____________循环。(2分)(2)森林对④环节的影响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修建梯田对⑥环节的影响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3)运用水循环原理从森林、梯田、河谷的角度分析哈尼梯田地区很少发生干旱灾害的原因。(4分)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下左图为我国某地景观图,图中三座小山基座断续相连,形同笔架,故当地人称之为笔架山。下右图示意峰丛、峰林和孤峰剖面。(1)左图景观的地貌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右图中峰丛、峰林与孤峰一般情况下由先到后的发育顺序是______________。(4分)(2)指出图中地貌在我国广泛分布的地区,并简述该地貌形成的地质和气候条件。(6分)(3)评价该地貌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4分)28.下图为地球表面大气受热过程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描述的是______层(填大气分层)大气气温的变化,其反映的气温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2)图中A箭头代表的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____(填“紫外光”或“可见光”或“红外光”)部分,是________(填“长波”或“短波”)辐射。(4分)(3)夜间雾霾天气会使当地夜晚的气温较晴天夜晚______(填“升高”或“降低”)。雾霾天气发生会使白天变暗,称之为“暗岛效应”,其原因与上图______(填“A”或“B”或“C”或“D”)最相关。(4分)(4)新疆盛产水果,味香果甜,运用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分析其原因。(4分)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城市人口集中,产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等每天要释放出大量的废热,导致城市的气温高于郊区,使城市犹如一个温暖的“岛屿”,人们称之为“城市热岛”。城市热岛环流在微风状态下最强。下图为城市热岛环流示意图。(1)在图中用箭头画出气流运动的方向。(2分)(2)为了减轻城市的大气污染,在城市甲乙丙三地规划时,污染严重的企业应布局在__________处,森林绿化带应布局在__________。(4分)(3)城市热岛环流是局地小尺度环流,在区域季风风力____(填“大”或“小”)的状态下才会明显。(2分)地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 A D D C B C B D B A C C B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 C D D B C C A D A C D B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26.(1)海陆间(2分)(2)增加下渗量 减缓地表径流的流速(或减少地表径流量)(4分)(3)降水时森林使下渗量增加,形成山泉水,为梯田提供稳定的灌溉水源;森林的蒸腾、梯田和河流的蒸发增加了水汽,增加了降水量;气流沿河谷上升有利于水汽凝结形成降水,从而保证了梯田充足而稳定的灌溉水源,减少了干旱灾害的发生。(2分一点,任答两点得4分)27.(1)喀斯特地貌 峰丛→峰林→孤峰(4分)(2)分布地区:西南地区(或广西、贵州、云南等地,或云贵高原)。(2分)条件:地表有深厚的石灰岩分布;气候暖热,降水较丰富/气候暖湿。(4分)(3)有利影响:地貌景观独特,观赏价值高,有利于发展旅游业;利于有特殊要求的设备的建造和布置(中国天眼)。不利影响:地表崎岖,交通不便;土层浅薄,地表水缺乏,土地分散,不利于农业耕作。(有利不利各答任意一点得2分,共4分)28.(1)对流 对流层的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地面长波辐射(答到对流层大气的热源是地面长波辐射就给分)(6分)(2)可见光 短波(4分)(3)升高 D(4分)(4)多晴朗天气,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温度高;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弱,气温低,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堆积。(关键词白天削弱、晚上保温4分)29.(1)(2分)(2)丙 甲/乙/甲和乙(4分)(3)小(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