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大关实验学校2024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3月月考试卷(到第2章)1.(2024七下·杭州月考)如图表示人体从受精到婴儿的发育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表示受精过程,是在卵巢内进行的B.2~③表示细胞分裂过程,是在子宫内完成的C.胎盘是母体和胚胎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D.胎儿和婴儿都用肺进行呼吸【答案】C【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解析】【分析】胚胎在子宫内壁着床之前,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于卵细胞。【解答】A、①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是受精过程,在输卵管中进行,故A错误;B、②-③细胞数目变多,是细胞分裂的过程,细胞在输卵管中一边分裂一边移动至子宫,故B错误;C、胚胎在子宫内壁着床后,通过胎盘和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故C正确;D、胎儿的呼吸系统没有不工作,通过胎盘和脐带与母体进行气体和物质交换,婴儿用肺呼吸,故D错误。故答案为:D。2.(2024七下·杭州月考)随着三孩政策的开放,大龄生育的母亲自然受孕比较困难,三亲试管婴儿技术已近成熟,其培育过程可逃用如下技术路线,三亲“试管婴儿”的产生相应的受精方式、生殖方式分别是( )A.体外受精、有性生殖 B.体外受精、C.体内受精、有性生殖 D.体内受精、【答案】A【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解析】【分析】有两性细胞的结合、形成受精卵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解答】受精过程在体外完成,所以属于体外受精,有两性细胞的结合,所以属于有性生殖。故答案为:A。3.(2024七下·杭州月考)青春期是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时期,也是重要的生长发育阶段,下列关于青春期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大脑兴奋性增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B.身高突增,心肺功能增强C.女孩乳房发育、男孩喉结突起等第二性征出现D.形成两性生殖器官【答案】D【知识点】人的发育、衰老和死亡【解析】【分析】青春期虽然身高体重增长较快,但不是青春期的专属特征,因为在出生前3年,身高体重的增长液很快。【解答】两性生殖器官属于第一性征,在出生时就已经存在。青春期性器官发育成熟,第二性征开始出现,例如女孩乳房发育、男孩喉结凸起等;同时处于青春期,大脑的兴奋性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但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在青春期,内脏器官功能日渐健全,心肺功能增强,肺通气量变大,身高体重增长等。故答案为:D。4.(2024七下·杭州月考)如图是人体生长曲线图,图中的100%表示达到20岁成人的正常水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青春期是身体发育的唯一高峰期B.青春期神经系统发育最快C.进入青春期后,生殖器官迅速发育并逐渐成熟D.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的发育与身体的总发育完全一致【答案】C【知识点】人的发育、衰老和死亡【解析】【分析】青少年发育身体上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会出现体型变化、身体体征发生改变以及生殖器官的成熟,主要有以下方面:1、身体的体型会发生变化,青少年发育会出现身高和体重的明显增长,身高会呈现明显的长高,有的孩子体重会2、男性和女性青春期发育有不同的特性,男性青春期开始有喉结突出,胡须也开始生长,体格方面开始变得健壮,声音3、青春期生理机能会发生改变,心脏和肺部逐渐的增大,且是猛增的幅度,生殖器官也开始逐渐发育成熟,骨骼出现完全钙化,女性开始有月经来潮,男性有遗精现象。【解答】A. 婴幼儿期和青春期是身体发育的两个高峰期,A错误;B. 青春期生殖系统发育最快,B错误;C. 进入青春期后,生殖器官迅速发育并逐渐成熟 ,C正确;D. 神经系统、身体的总发育的发育几乎一致,但是生殖系统的发育与他们不完全相同,生殖系统在青春期迅速发育,D错误;故答案为:C5.(2024七下·杭州月考)鲨鱼早在恐龙出现前就已经存在地球上,至今已超过五亿年,鲭鲨是其中一种鲨鱼,属于卵胎生,鲭鲨的胚胎发育的场所和营养来源是( )A.母体内,卵黄 B.母体外,卵黄C.母体内,母体 D.母体外,母体【答案】A【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解析】【分析】卵胎生的动物还有蝮蛇、鲨鱼等。【解答】卵胎生的动物兼具卵生和胎生的特点,胚胎的发育场所和胎生的动物一样,是在母体体内,但营养物质却来自于卵黄,和卵生动物相似。故答案为:A。6.(2024七下·杭州月考)如图为昆虫的发育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此图表示蜜蜂的发育过程,则D为卵期,A为幼虫期B.若此图表示蝉的发育过程,则发育过程为D→A→BC.若此图表示菜粉蝶的发育过程,则C时期对植物的危害最大D.若此图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为提高蚕丝产量,应延长C时期【答案】A【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解析】【分析】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区别是完全变态发育要经过蛹期。【解答】A、由图可知,B可经过也可不经过,所以B表示的是蛹期。则A是幼虫期,D是受精卵,C是成虫。蜜蜂属于完全变态发育,故A正确;B、蝉是不完全变态发育,不经历蛹期,发育过程为 D→A→C,故B错误;C、菜粉蝶在幼虫期对植物的危害最大,即A时期,故C错误;D、蚕在幼虫期吐丝,所以为了提高蚕丝产量,应延长A时期,故D错误。故答案为:A。7.(2024七下·杭州月考)如图为叶芽和枝条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③是芽原基 B.B是由①发育来的C.C是由③发育来的 D.②是芽轴【答案】B【知识点】芽的发育【解析】【分析】 分析图可知:①幼叶,②芽轴,③芽原基,A叶,B茎,C侧芽。【解答】AC、③是芽原基,C是侧芽,侧芽由芽原基发育而来,故AC不符合题意;BD、B是茎,由②芽轴发育而来,故B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8.(2024七下·杭州月考)据图分析,下列有关植物生殖方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是嫁接B.①②是无性生殖,③是有性生殖C.①②③均是植物的生殖方式D.③中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胚芽【答案】D【知识点】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解析】【分析】通过植物根茎叶进行繁殖的繁殖称为营养繁殖,属于无性生殖。【解答】A、由图可知,①中将接穗接到砧木,属于嫁接,故A不符合题意;BC、②是组织培养,③是由种子发育成植物,①②过程不需要两性细胞的结合,是无性生殖,③通过两性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是有性生殖,这三种方式均属于植物的生殖方式,故BC不符合题意;D、种子萌发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9.(2024七下·杭州月考)如图表示绿色开花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下列甲、乙、丙、丁四项中,正确的叙述有( )甲:图中所示的传粉方式为自花传粉乙:结构①中的精子与⑤结合形成受精卵丙:结构②发育成种皮,结构③发育成果皮丁:胚珠内的细胞数决定果实内的种子数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答案】B【知识点】花的结构【解析】【分析】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受精卵发育成胚。【解答】甲:精子来自于同一朵花,所以属于自花传粉,故甲正确;乙:①是花粉管,里面有精子,⑤是胚珠中的卵细胞,和精子形成受精卵,故乙正确;丙:结构②是子房壁,发育成果皮,结构③是胚珠,发育成种子,故丙错误;丁: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内的胚珠数决定种子数,胚珠内的细胞数和胚珠数不一样,故丁错误。故答案为B。10.(2024七下·杭州月考)被子植物的受精过程依次是( )①精子与卵细胞结合 ②花粉管伸入子房 ③花粉管进入胚珠 ④花粉粒萌发出花粉管 ⑤花粉管顶端破裂,释放出两个精子A.④②③⑤① B.④③②⑤① C.①②③④⑤ D.④⑤②③①【答案】A【知识点】花的结构【解析】【分析】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雌蕊由柱头、花柱、子房组成,雌蕊和雄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是花的主要结构。花粉从花药中散发出来,落到柱头上的过程,传粉完成后,花粉粒在粘液的刺激下萌发形成花粉管。【解答】花粉落到雌蕊柱头上后受到柱头黏液的刺激萌发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花粉管中的精子和胚珠里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因此被子植物的受精过程依次是④②③⑤①,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1.(2024七下·杭州月考)如果如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大小或包含关系,则下表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选项 1 2 3A 细菌 真菌 微生物B 子叶 胚 种子C 胚珠 胚 子房D 雌蕊 雄蕊 花蕊A.A B.B C.C D.D【答案】B【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真菌的主要特点;种子的结构;花的结构【解析】【分析】由图可知,3包含2,2包含1。【解答】A、细菌和真菌是并联关系,故A错误;B、种子包含胚,胚包含胚轴、胚根、胚芽、子叶,故B正确;C、胚珠发育成成种子,胚珠中的受精卵发育成胚,故C错误;D、雌蕊和雄蕊是并联关系,故D错误。故答案为:B。12.(2024七下·杭州月考)如图所示,小明用易拉罐所做的小孔成像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孔成像实验中,小孔越大成像越清楚B.物体与小孔的距离越远,塑料膜上的像越小C.小孔成像实验中,小孔一定要是圆的D.若物体顺时针转动,则塑料膜上的像逆时针转动【答案】B【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解析】【分析】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成的是倒立的实像。【解答】A、小孔越大,通过小孔的光线越多,像会越模糊,故A错误;B、像距不变时,物距越大,像越小,所以物体离小孔的距离越远,塑料膜上的像越小,故B正确;C、小孔成像成的是光源的像,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所以孔不一定是圆的,故C错误;D、物体顺时针方向转动,像也会跟着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故D错误。故答案为:B。13.(2024七下·杭州月考)下列有关声现象中,能改变响度是( )A.改变用力大小敲击鼓面B.敲击不同水量的瓶子C.改变试管中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吹气D.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再次拨动【答案】A【知识点】声音产生的条件【解析】【分析】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解答】A、响度大小与声源振动的频率以及距声源的距离有关,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鼓面的振动幅度不同,声音的响度不同,故A正确;B、敲击不同水量的瓶子,水和瓶子振动的频率不同,声音的音调不同,故B错误;C、改变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吹气,空气柱的长度不同,振动频率不同,声音的音调不同,故C错误;D、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次拨动钢尺,钢尺振动的频率不同,声音的音调发生改变,故D错误。故答案为:A。14.(2024七下·杭州月考)科学可以解释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小明喜欢弹吉他,吉他发出的声音是琴弦产生的,小明在拨动琴弦时会用手指去控制琴弦的长度,这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我们判断他在弹吉他还是在拉二胡,是根据弹吉他和拉二胡所发出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来判断;夜深之后,为了不影响别人休息,小明停止弹吉他,这是在声音的 减弱噪声的。【答案】音调;音色;声源处【知识点】响度、音调与声源振动的关系;噪声的危害和防止噪声的途径【解析】【分析】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快,声音的音调越高。【解答】琴弦的长度发生改变,振动的频率发生改变,发出声音的音调发生改变。不同材质和结构的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我们可以分辨出是二胡发出的声音还是吉他发出的声音。控制噪声的方式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和在人耳处减弱,停止弹吉他,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15.(2024七下·杭州月考)请看下面耳的基本结构图回答:(1)具有收集声波功能的是 。(填结构名称)(2)具有传导并放大振动功能的是 。(填序号)(3)听觉感受器位于 (填序号)中,听觉在 形成。【答案】(1)耳廓(2)⑧(3)⑤;大脑【知识点】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解析】【分析】(1)外界传来的声音经过耳廓收集,进入外耳道并撞击鼓膜,使鼓膜产生振动。(2)鼓膜的振动带动位于鼓室内的听小骨振动,听小骨把声音放大后再传入耳蜗。(3)耳蜗中有很多液体和听觉感受器,液体振动,听觉感受器把信息沿听觉神经传到脑部,形成听觉。【解答】(1)耳廓具有收集声波的功能,属于外耳的组成部分。(2)鼓室内的听小骨具体传导并放大振动的功能,即图中的⑧,属于中耳的组成部分。(3)听觉感受器位于⑤耳蜗中,耳蜗外形向一只蜗牛。听觉感受器把信息传递给大脑,在大脑形成听觉。16.(2024七下·杭州月考)如图甲所示是女性生殖系统结构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A的主要功能是产生 和分泌 。(2)精子沿 的路线进入并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利用图甲中字母和箭头作答)(3)试管婴儿是用人工方法在试管中进行受精,将受精卵形成的早期胚胎移植到 (填字母)内发育而诞生的婴儿。图乙为人体身高生长发育曲线图,图中表示女孩发育曲线的是 (填序号)。【答案】(1)卵细胞;雌性激素(2)(3)C;②【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人的发育、衰老和死亡【解析】【分析】(1)A卵巢、B输卵管、C子宫、D阴道。(2)受精场所是输卵管,所以精子最终到达的位置是输卵管。(3)胚胎成功在子宫内壁着床称为妊娠。【解答】(1)A是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2)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精子进入的路线为:。(3)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是子宫,属于将受精卵形成的早期胚胎移植到C子宫中。女孩的青春期一般比男孩早两年,所以②表示的是女孩发育曲线。17.(2024七下·杭州月考)如图是比较归纳昆虫、两栖类、爬行类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异同点。据图回答:(1)若“Ⅱ”代表昆虫和爬行类动物在受精方式上的共同点,则“Ⅱ”是 受精。(2)若“IV”代表昆虫、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共同特点,则“TV”是 (写出一点)。【答案】(1)体内(2)卵生【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解析】【分析】(1)两栖类和鱼类都采用的是体外受精,而昆虫是体内受精,所以不能以受精方式来判断哪个物种更高级。(2)胚胎发育方式有:胎生、卵生、卵胎生三种。【解答】(1)昆虫和爬行类都是通过体内受精的方式完成受精过程的。(2)昆虫、两栖类和爬行类的胚胎发育方式都是卵生。18.(2024七下·杭州月考)结合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用刀片在玉米种子中央纵向剖开,应沿着 (选填“a”、“b”或“c")线剖开,在玉米种子的剖面上滴上碘液, (填序号)结构会变蓝色。(2)菜豆种子萌发时, (填序号)发育成根,胚芽逐渐长成 。【答案】(1)a;1(2)8;茎和叶【知识点】种子的结构【解析】【分析】(1)纵切图,即竖直方向的剖面图,所以应沿a方向切。玉米是单子叶植物,种子中的有机物即淀粉储存在胚乳中,淀粉与碘将变蓝,所以将观察到胚乳部分变蓝,即1位置变蓝。(2)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根,根可以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解答】(1)观察玉米种子的纵切图,应沿着a方向切。玉米种子中储存营养物质的部分是胚乳即1,所以在1上滴碘液,该部位会变蓝。(2)种子在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胚根将发育成根,胚芽将发育成茎和叶。19.(2024七下·杭州月考)如图甲是桃花的结构示意图,图乙是桃的果实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桃可食用的部分⑦是由 (填结构名称)发育而来的。(2)甲图中发育为果实的是 (填序号),桃的果实中只有一粒种子,原因是 。(3)桃树的栽培期间,当桃树上枝条长度达15厘米左右时需及时“摘心",这是为了消除 ,促发分枝。【答案】(1)子房壁(2)③;子房中只有一个胚珠(3)顶端优势【知识点】种子的结构;花的结构【解析】【分析】(1)图中①柱头,②花柱,③子房,④胚珠,⑤花药,⑥花丝,⑦果皮,⑧种子。(2)种子数由胚珠数决定。(3)植物顶芽具有顶端优势,不作处理会抑制侧芽的生长,植物长得很高。【解答】(1)桃可食用的部分⑦是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来。(2)果实由图甲中的③子房发育而来。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来,子房中只有一个胚珠,所以桃子的果实中只有一个种子。(3)顶芽的生长会抑制侧芽的生长,所以为了促进侧枝的生长 ,需要将顶芽摘除,消除顶端优势。20.(2024七下·杭州月考)如图所示,甲图为两朵黄瓜雌花(花中只有雌蕊,没有雄蕊)生长发育期间,果实体积变化曲线。乙图为大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幼苗内营养物质和水量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1)甲图中曲线b形成的原因是 ,若提前发现可能出现此问题,农民可以通过 方法缓解此问题。(2)乙图中曲线 表示大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变化曲线。【答案】(1)没有受精;人工授粉(2)Y【知识点】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解析】【分析】(1)完成传粉受精后,子房会慢慢膨大,果实体积变化如图a所示。(2)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根可以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解答】(1)图甲中果实的体积先增大后减小,原因是花没有传粉和受精,为了避免此情况,可以进行人工授粉,帮助传粉。(2)种子在萌发时需要消耗营养物质,在长出绿叶之前,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营养物质的含量逐渐减少,等长出绿叶后,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有机物逐渐积累,所以营养物质的质量又逐渐增加,所以Y表示的是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变化曲线。21.(2024七下·杭州月考)农业上果农经常采用营养繁殖的方式进行花卉和果树的栽培,嫁接是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请回答:(1)嫁接这种繁殖技术的关键步骤是要确保 。(2)果树通常不采用种子进行繁殖而采用营养繁殖栽培,请你写出该种繁殖方式的优点 。【答案】(1)形成层紧贴(2)繁殖速度快,且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解析】【分析】(1)嫁接时为了接穗能存活,要将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贴,果实的性状与接穗相同。(2)没有经过两性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无性生殖过程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可以更好的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解答】(1)形成层是分生组织,不断的进行细胞分裂,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紧贴,接穗才能成活,才能嫁接成功。(2)营养繁殖属于无性生殖,繁殖速度快,而且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22.(2024七下·杭州月考)如图所示,让一束太阳光通过挡光板的夹缝照射到三棱镜的一个侧面上,用光屏接收从三棱镜的另一侧射出的光线。(1)用温度计测试不同区域内光的热效应时,我们发现 (填“A区外侧”“AB之间”或“B区外侧”)温度计读数变化最明显。(2)我们平时观察到树叶是绿色的,是因为树叶 。【答案】(1)A区外侧(2)可以反射绿光【知识点】物体的颜色;光的色散;紫外线、红外线【解析】【分析】(1)紫光的偏折能力最强,所以B是紫光,B区外侧是紫外线,AB之间是可见光。(2)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它的色光决定的。【解答】(1)红光的偏折能力最弱,所以A是红光,A区外侧是红外线,具有热效应,所以将温度计放在A区外侧时温度计读数变化最明显。(2)太阳光是复色光,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其反射的色光决定的,当太阳光照射到树叶上时,树叶可以反射绿光,所以我们看到树叶是绿色的。23.(2024七下·杭州月考)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图中甲、乙是直径为10cm的去底塑料筒,在每个筒的一侧用橡皮筋扎一橡皮膜,再在乙筒的橡皮膜外吊一乒乓球,装置固定在两张桌面上。调节两个塑料筒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并使筒的开口对齐且相距5cm,用手往外拉开甲的橡皮膜,突然放手,听到声音并观察到图乙处的乒乓球被弹开。(1)实验中,乒乓球起到的作用是 。(2)如果将这个实验拿到月球表面上去做,你会观察到的现象是: 。【答案】(1)将橡皮膜的振动放大(2)乒乓球不会被弹开【知识点】声音传播的条件;声音产生的条件【解析】【分析】(1)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借助乒乓球将微小振动放大,属于放大法的应用。(2)甲乙没有接触,地球上空气可以传声,所以乙会振动,带动乒乓球振动,月球上没有传声介质,所以乙不会振动,乒乓球不会被弹开。【解答】(1)橡皮膜振动幅度较小,不易观察,实验采用了放大法,用乒乓球被弹开将微小的振动放大。(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月球表面没有大气,不能传播声音,所以如果将这个实验拿到月球表面上去做,乒乓球不会被弹开。24.(2024七下·杭州月考)为了研究药品对周边环境和生物的影响,小林开展了“感冒灵颗粒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的探究实验。实验步骤如下:①将一定量的感冒灵颗粒加入蒸馏水,充分搅拌溶解后制成溶液。②取五个烧杯,按下表配制溶液(单位mL)烧杯号 1 2 3 4 5感冒灵颗粒溶液 0 20 40 60 80蒸馏水 100 80 60 40 20③取五个相同的培养皿,编号:A、B、C、D、E,分别平铺放入20颗水稻种子。④向A培养皿加入适量清水,向B、C、D、E培养皿分别加入等量的2、3、4、5号烧杯中的感冒灵颗粒溶液,将5个培养皿同时放置于25℃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⑤每隔24小时,将各培养皿中的液体倒净,并重复步骤④,以确保液体浓度基本不变。7天后统计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如图所示。(1)小林探究的实验变量是 ,实验中的A培养皿设置的作用是 。(2)第③步中,每个培养皿加入的20颗水稻种子有什么要求 (至少写2点)。(3)通过上述实验结果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答案】(1)感冒灵颗粒溶液的浓度;对照(2)种子饱满、不在休眠期(3)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感冒灵颗溶液浓度越大,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越强【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解析】【分析】(1)各组不同的条件为实验的变量,可知该实验的变量是感冒灵溶液的浓度。(2)种子自身条件要好,利于萌发,所以种子得饱满、不在休眠期等。(3)根据图像和表中数据进行分析,发芽率越低,说明抑制作用越强。【解答】(1)由表中数据可知,各组实验中感冒灵溶液的质量和水的质量不同,可知变量是感冒灵颗粒溶液的浓度。A中未加感冒灵溶液,是对照组。(2)实验使用的种子要饱满,完整、不在休眠期。(3)由图像可知,从A组到E组,感冒灵溶液的浓度逐渐增大,种子的发芽率逐渐降低,可得:感冒灵颗溶液对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且在一定范围内,浓度越大,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越强。25.(2024七下·杭州月考)霉菌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一旦有合适的环境,就会大量繁殖,霉菌的生活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呢 小科对此探究,实验过程如下。组别 A干燥环境 B潮湿环境 C潮湿环境处理方法 将烤干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将湿润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将湿润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环境里实验结果(一周后观察) 不发霉 发霉 发霉分析实验,回答:(1)霉菌与细菌细胞最大的区别是 (2)A与B的对照实验中,实验变量是 ;通过对照,小科想探究的问题是 ?(3)为了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小科设计的C组实验与B组实验形成对照,C组中“★”的条件是 。【答案】(1)有无成形的细胞核(2)水分;水分会对霉菌的生活造成影响吗?(3)寒冷【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真菌的主要特点;食物的保存【解析】【分析】(1)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2)分析表中信息,A组与B组不同点即为实验的变量。(3)实验的变量是温度,一个放在温暖的条件下,则另一个应放在寒冷的环境中。【解答】(1)霉菌是真菌,有细胞核,细菌细胞没有细胞核,所以霉菌和细菌细胞最大的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2)A组环境干燥,B组环境潮湿,所以实验的变量为是否有水分。想要探究的是水分是否会对霉菌的生活造成影响。(3)要探究的是温度的影响,所以变量是温度,B组放在温暖的环境中,所以应将C组放在寒冷的环境中。26.(2024七下·杭州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黄粉虫又叫“面包虫”,干燥的黄粉虫幼虫含蛋白质40%、蛹含蛋白质57%、成虫含蛋白质60%,故被誉为“蛋白质饲料库”,被作为宇航员在太空的肉源食品之一。材料二:科研人员为研究黄粉虫在降解泡沫塑料中发挥的主要作用,进行了实验。实验设计见表,实验结果见图1和图2。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黄粉虫幼 500条 唯一食物 ★ 等量的麦 无食物注:麦麸(小麦种子外皮)是黄粉虫幼虫喜爱的食物。(1)黄粉虫的生长发育类型属于 (选填“完全变态发育”或“不完全变态发育”)。(2)表中“★”应该为 。(3)通过计算图1中饲喂30天后黄粉虫幼虫吃掉泡沫塑料的质量,可知要从根本上解决白色垃圾问题,你的建议是 。(4)通过比较图2中泡沫塑料组与麦麸组黄粉虫的存活率,可说明 。【答案】(1)完全变态发育(2)等量的塑料泡沫(3)少用一次性塑料制品(4)塑料泡沫可以作为黄粉虫的食物【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解析】【分析】(1)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区别是是否存在蛹期。(2)根据实验目的和图像可知,食物为塑料泡沫,注意控制变量。(3)虽然黄粉虫可以帮助降解塑料,但效果不是很明显,所以还是得控制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4)使用麦麸和塑料泡沫的成活率相似,说明黄粉虫可以以食用塑料泡沫为生。【解答】(1)黄粉虫存在蛹期,所以属于完全变态发育。(2)实验探究的是黄粉虫在降解泡沫塑料中发挥的作用,所以第一组的食物应是等量的泡沫塑料。(3)由图像可知,虽然黄粉虫可以以塑料泡沫为食,但30天塑料泡沫的质量减小量很少,所以利用黄粉虫降解塑料的作用不是很大,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白色垃圾问题,我们应尽量少用或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4)由图可知,食用塑料泡沫组和食用麦麸组的成活率几乎一致,可知塑料泡沫可以作为黄粉虫的食物。27.(2024七下·杭州月考)某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发声时振动的频率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选择了四根钢丝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具体数据如下表。编号 材料 长度 粗细 松紧甲 钢丝 10cm 0.2mm2 紧乙 钢丝 10cm 0.1mm2 紧丙 钢丝 5cm 0.1mm2 紧丁 钢丝 5cm 0.1mm2 松(1)用同样的力拨动钢丝甲和乙,发现拨动乙钢丝时的音调高,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弦的松紧程度、长度相同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 有关。(2)探究发声体振动频率高低与弦的长度的关系,他应用同样大小的力先后拨动编号为 钢丝。(3)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钢丝丙和丁,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答案】(1)粗细(2)乙和丙(3)发声体振动频率高低与弦的松紧程度有关【知识点】响度、音调与声源振动的关系【解析】【分析】(1)乙和甲不同的是钢丝的粗细,声音的音调不同,可知弦的材料、松紧程度、长度相同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粗细有关。(2)要探究发声体振动频率高低与弦的长度的关系,则应选择除长度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组别进行实验。(3)丙和丁的区别是弦的松紧程度,可知发声体振动频率高低与弦的松紧程度有关。【解答】(1)乙的音调和甲不同,由表中数据可知,甲和乙钢丝粗细不同,可知在弦的材料、松紧程度、长度相同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粗细有关。(2)由表中数据可知,乙组和丙组除长度为其他条件都相同,可用于探究发声体振动频率高低与弦的长度的关系。(3)由表中数据可知,丙和丁除了松紧程度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声音的音调不同,可得:发声体振动频率高低与弦的松紧程度有关。28.(2024七下·杭州月考)在观察小孔成像特点时,小波发现:光屏到小孔的距离越远,所成的像越大,像的大小与该距离有什么定量关系 于是他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进一步探究:1.用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拼装在不透明的纸板上,如图1甲所示。2.将“F”字样纸板、带小孔的不透明纸板、半透明塑料板(光屏)依次置于光具座的A、B、C位置,使“F”正立面对小孔,如图1乙所示。(1)给二极管通电,随即在光屏上呈现出“F”的像,小波观察到光屏上呈现的像是图2中的 (填写序号)。(2)由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 ,所以这个像是 (选填“实像”或“虚像”)(3)保持“F”字样纸板,小孔位置不变,只改变光屏到小孔的距离(像距),用刻度尺逐次测量像高,记录数据如表所示:实验次数 1 2 3 4像距v/cm 12.0 16.0 20.0 24.0像高h/cm 3.0 4.0 5.0 6.0根据表中的数据,请你用一个数学表达式来表示h与v的关系 。(4)于是小波得出结论:小孔成像时,同一物体像的大小与像距成正比,你认为这一结论需要补充的条件是 。【答案】(1)②(2)直线传播;实像(3)(4)物体到小孔的距离一定【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解析】【分析】(1)(2)实像可以呈现在光屏上,实像均倒立。(3)根据表中数据求解。(4)实验时控制纸板和小孔位置不变,所以前提是物距不变。【解答】(1)在光屏上能成像,说明是实像,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所以观察到的像是图2中的②。(2)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像是由实际光线汇聚而成的,属于实像。(3)由表中数据可知,。(4)实验中控制物距不变,所以还需要补充的条件是:物体到小孔的距离一定。1 / 1浙江省杭州市大关实验学校2024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3月月考试卷(到第2章)1.(2024七下·杭州月考)如图表示人体从受精到婴儿的发育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表示受精过程,是在卵巢内进行的B.2~③表示细胞分裂过程,是在子宫内完成的C.胎盘是母体和胚胎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D.胎儿和婴儿都用肺进行呼吸2.(2024七下·杭州月考)随着三孩政策的开放,大龄生育的母亲自然受孕比较困难,三亲试管婴儿技术已近成熟,其培育过程可逃用如下技术路线,三亲“试管婴儿”的产生相应的受精方式、生殖方式分别是( )A.体外受精、有性生殖 B.体外受精、C.体内受精、有性生殖 D.体内受精、3.(2024七下·杭州月考)青春期是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时期,也是重要的生长发育阶段,下列关于青春期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大脑兴奋性增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B.身高突增,心肺功能增强C.女孩乳房发育、男孩喉结突起等第二性征出现D.形成两性生殖器官4.(2024七下·杭州月考)如图是人体生长曲线图,图中的100%表示达到20岁成人的正常水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青春期是身体发育的唯一高峰期B.青春期神经系统发育最快C.进入青春期后,生殖器官迅速发育并逐渐成熟D.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的发育与身体的总发育完全一致5.(2024七下·杭州月考)鲨鱼早在恐龙出现前就已经存在地球上,至今已超过五亿年,鲭鲨是其中一种鲨鱼,属于卵胎生,鲭鲨的胚胎发育的场所和营养来源是( )A.母体内,卵黄 B.母体外,卵黄C.母体内,母体 D.母体外,母体6.(2024七下·杭州月考)如图为昆虫的发育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此图表示蜜蜂的发育过程,则D为卵期,A为幼虫期B.若此图表示蝉的发育过程,则发育过程为D→A→BC.若此图表示菜粉蝶的发育过程,则C时期对植物的危害最大D.若此图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为提高蚕丝产量,应延长C时期7.(2024七下·杭州月考)如图为叶芽和枝条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③是芽原基 B.B是由①发育来的C.C是由③发育来的 D.②是芽轴8.(2024七下·杭州月考)据图分析,下列有关植物生殖方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是嫁接B.①②是无性生殖,③是有性生殖C.①②③均是植物的生殖方式D.③中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胚芽9.(2024七下·杭州月考)如图表示绿色开花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下列甲、乙、丙、丁四项中,正确的叙述有( )甲:图中所示的传粉方式为自花传粉乙:结构①中的精子与⑤结合形成受精卵丙:结构②发育成种皮,结构③发育成果皮丁:胚珠内的细胞数决定果实内的种子数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10.(2024七下·杭州月考)被子植物的受精过程依次是( )①精子与卵细胞结合 ②花粉管伸入子房 ③花粉管进入胚珠 ④花粉粒萌发出花粉管 ⑤花粉管顶端破裂,释放出两个精子A.④②③⑤① B.④③②⑤① C.①②③④⑤ D.④⑤②③①11.(2024七下·杭州月考)如果如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大小或包含关系,则下表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选项 1 2 3A 细菌 真菌 微生物B 子叶 胚 种子C 胚珠 胚 子房D 雌蕊 雄蕊 花蕊A.A B.B C.C D.D12.(2024七下·杭州月考)如图所示,小明用易拉罐所做的小孔成像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孔成像实验中,小孔越大成像越清楚B.物体与小孔的距离越远,塑料膜上的像越小C.小孔成像实验中,小孔一定要是圆的D.若物体顺时针转动,则塑料膜上的像逆时针转动13.(2024七下·杭州月考)下列有关声现象中,能改变响度是( )A.改变用力大小敲击鼓面B.敲击不同水量的瓶子C.改变试管中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吹气D.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再次拨动14.(2024七下·杭州月考)科学可以解释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小明喜欢弹吉他,吉他发出的声音是琴弦产生的,小明在拨动琴弦时会用手指去控制琴弦的长度,这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我们判断他在弹吉他还是在拉二胡,是根据弹吉他和拉二胡所发出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来判断;夜深之后,为了不影响别人休息,小明停止弹吉他,这是在声音的 减弱噪声的。15.(2024七下·杭州月考)请看下面耳的基本结构图回答:(1)具有收集声波功能的是 。(填结构名称)(2)具有传导并放大振动功能的是 。(填序号)(3)听觉感受器位于 (填序号)中,听觉在 形成。16.(2024七下·杭州月考)如图甲所示是女性生殖系统结构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A的主要功能是产生 和分泌 。(2)精子沿 的路线进入并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利用图甲中字母和箭头作答)(3)试管婴儿是用人工方法在试管中进行受精,将受精卵形成的早期胚胎移植到 (填字母)内发育而诞生的婴儿。图乙为人体身高生长发育曲线图,图中表示女孩发育曲线的是 (填序号)。17.(2024七下·杭州月考)如图是比较归纳昆虫、两栖类、爬行类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异同点。据图回答:(1)若“Ⅱ”代表昆虫和爬行类动物在受精方式上的共同点,则“Ⅱ”是 受精。(2)若“IV”代表昆虫、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共同特点,则“TV”是 (写出一点)。18.(2024七下·杭州月考)结合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用刀片在玉米种子中央纵向剖开,应沿着 (选填“a”、“b”或“c")线剖开,在玉米种子的剖面上滴上碘液, (填序号)结构会变蓝色。(2)菜豆种子萌发时, (填序号)发育成根,胚芽逐渐长成 。19.(2024七下·杭州月考)如图甲是桃花的结构示意图,图乙是桃的果实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桃可食用的部分⑦是由 (填结构名称)发育而来的。(2)甲图中发育为果实的是 (填序号),桃的果实中只有一粒种子,原因是 。(3)桃树的栽培期间,当桃树上枝条长度达15厘米左右时需及时“摘心",这是为了消除 ,促发分枝。20.(2024七下·杭州月考)如图所示,甲图为两朵黄瓜雌花(花中只有雌蕊,没有雄蕊)生长发育期间,果实体积变化曲线。乙图为大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幼苗内营养物质和水量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1)甲图中曲线b形成的原因是 ,若提前发现可能出现此问题,农民可以通过 方法缓解此问题。(2)乙图中曲线 表示大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变化曲线。21.(2024七下·杭州月考)农业上果农经常采用营养繁殖的方式进行花卉和果树的栽培,嫁接是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请回答:(1)嫁接这种繁殖技术的关键步骤是要确保 。(2)果树通常不采用种子进行繁殖而采用营养繁殖栽培,请你写出该种繁殖方式的优点 。22.(2024七下·杭州月考)如图所示,让一束太阳光通过挡光板的夹缝照射到三棱镜的一个侧面上,用光屏接收从三棱镜的另一侧射出的光线。(1)用温度计测试不同区域内光的热效应时,我们发现 (填“A区外侧”“AB之间”或“B区外侧”)温度计读数变化最明显。(2)我们平时观察到树叶是绿色的,是因为树叶 。23.(2024七下·杭州月考)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图中甲、乙是直径为10cm的去底塑料筒,在每个筒的一侧用橡皮筋扎一橡皮膜,再在乙筒的橡皮膜外吊一乒乓球,装置固定在两张桌面上。调节两个塑料筒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并使筒的开口对齐且相距5cm,用手往外拉开甲的橡皮膜,突然放手,听到声音并观察到图乙处的乒乓球被弹开。(1)实验中,乒乓球起到的作用是 。(2)如果将这个实验拿到月球表面上去做,你会观察到的现象是: 。24.(2024七下·杭州月考)为了研究药品对周边环境和生物的影响,小林开展了“感冒灵颗粒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的探究实验。实验步骤如下:①将一定量的感冒灵颗粒加入蒸馏水,充分搅拌溶解后制成溶液。②取五个烧杯,按下表配制溶液(单位mL)烧杯号 1 2 3 4 5感冒灵颗粒溶液 0 20 40 60 80蒸馏水 100 80 60 40 20③取五个相同的培养皿,编号:A、B、C、D、E,分别平铺放入20颗水稻种子。④向A培养皿加入适量清水,向B、C、D、E培养皿分别加入等量的2、3、4、5号烧杯中的感冒灵颗粒溶液,将5个培养皿同时放置于25℃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⑤每隔24小时,将各培养皿中的液体倒净,并重复步骤④,以确保液体浓度基本不变。7天后统计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如图所示。(1)小林探究的实验变量是 ,实验中的A培养皿设置的作用是 。(2)第③步中,每个培养皿加入的20颗水稻种子有什么要求 (至少写2点)。(3)通过上述实验结果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25.(2024七下·杭州月考)霉菌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一旦有合适的环境,就会大量繁殖,霉菌的生活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呢 小科对此探究,实验过程如下。组别 A干燥环境 B潮湿环境 C潮湿环境处理方法 将烤干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将湿润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将湿润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环境里实验结果(一周后观察) 不发霉 发霉 发霉分析实验,回答:(1)霉菌与细菌细胞最大的区别是 (2)A与B的对照实验中,实验变量是 ;通过对照,小科想探究的问题是 ?(3)为了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小科设计的C组实验与B组实验形成对照,C组中“★”的条件是 。26.(2024七下·杭州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黄粉虫又叫“面包虫”,干燥的黄粉虫幼虫含蛋白质40%、蛹含蛋白质57%、成虫含蛋白质60%,故被誉为“蛋白质饲料库”,被作为宇航员在太空的肉源食品之一。材料二:科研人员为研究黄粉虫在降解泡沫塑料中发挥的主要作用,进行了实验。实验设计见表,实验结果见图1和图2。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黄粉虫幼 500条 唯一食物 ★ 等量的麦 无食物注:麦麸(小麦种子外皮)是黄粉虫幼虫喜爱的食物。(1)黄粉虫的生长发育类型属于 (选填“完全变态发育”或“不完全变态发育”)。(2)表中“★”应该为 。(3)通过计算图1中饲喂30天后黄粉虫幼虫吃掉泡沫塑料的质量,可知要从根本上解决白色垃圾问题,你的建议是 。(4)通过比较图2中泡沫塑料组与麦麸组黄粉虫的存活率,可说明 。27.(2024七下·杭州月考)某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发声时振动的频率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选择了四根钢丝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具体数据如下表。编号 材料 长度 粗细 松紧甲 钢丝 10cm 0.2mm2 紧乙 钢丝 10cm 0.1mm2 紧丙 钢丝 5cm 0.1mm2 紧丁 钢丝 5cm 0.1mm2 松(1)用同样的力拨动钢丝甲和乙,发现拨动乙钢丝时的音调高,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弦的松紧程度、长度相同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 有关。(2)探究发声体振动频率高低与弦的长度的关系,他应用同样大小的力先后拨动编号为 钢丝。(3)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钢丝丙和丁,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8.(2024七下·杭州月考)在观察小孔成像特点时,小波发现:光屏到小孔的距离越远,所成的像越大,像的大小与该距离有什么定量关系 于是他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进一步探究:1.用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拼装在不透明的纸板上,如图1甲所示。2.将“F”字样纸板、带小孔的不透明纸板、半透明塑料板(光屏)依次置于光具座的A、B、C位置,使“F”正立面对小孔,如图1乙所示。(1)给二极管通电,随即在光屏上呈现出“F”的像,小波观察到光屏上呈现的像是图2中的 (填写序号)。(2)由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 ,所以这个像是 (选填“实像”或“虚像”)(3)保持“F”字样纸板,小孔位置不变,只改变光屏到小孔的距离(像距),用刻度尺逐次测量像高,记录数据如表所示:实验次数 1 2 3 4像距v/cm 12.0 16.0 20.0 24.0像高h/cm 3.0 4.0 5.0 6.0根据表中的数据,请你用一个数学表达式来表示h与v的关系 。(4)于是小波得出结论:小孔成像时,同一物体像的大小与像距成正比,你认为这一结论需要补充的条件是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解析】【分析】胚胎在子宫内壁着床之前,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于卵细胞。【解答】A、①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是受精过程,在输卵管中进行,故A错误;B、②-③细胞数目变多,是细胞分裂的过程,细胞在输卵管中一边分裂一边移动至子宫,故B错误;C、胚胎在子宫内壁着床后,通过胎盘和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故C正确;D、胎儿的呼吸系统没有不工作,通过胎盘和脐带与母体进行气体和物质交换,婴儿用肺呼吸,故D错误。故答案为:D。2.【答案】A【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解析】【分析】有两性细胞的结合、形成受精卵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解答】受精过程在体外完成,所以属于体外受精,有两性细胞的结合,所以属于有性生殖。故答案为:A。3.【答案】D【知识点】人的发育、衰老和死亡【解析】【分析】青春期虽然身高体重增长较快,但不是青春期的专属特征,因为在出生前3年,身高体重的增长液很快。【解答】两性生殖器官属于第一性征,在出生时就已经存在。青春期性器官发育成熟,第二性征开始出现,例如女孩乳房发育、男孩喉结凸起等;同时处于青春期,大脑的兴奋性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但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在青春期,内脏器官功能日渐健全,心肺功能增强,肺通气量变大,身高体重增长等。故答案为:D。4.【答案】C【知识点】人的发育、衰老和死亡【解析】【分析】青少年发育身体上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会出现体型变化、身体体征发生改变以及生殖器官的成熟,主要有以下方面:1、身体的体型会发生变化,青少年发育会出现身高和体重的明显增长,身高会呈现明显的长高,有的孩子体重会2、男性和女性青春期发育有不同的特性,男性青春期开始有喉结突出,胡须也开始生长,体格方面开始变得健壮,声音3、青春期生理机能会发生改变,心脏和肺部逐渐的增大,且是猛增的幅度,生殖器官也开始逐渐发育成熟,骨骼出现完全钙化,女性开始有月经来潮,男性有遗精现象。【解答】A. 婴幼儿期和青春期是身体发育的两个高峰期,A错误;B. 青春期生殖系统发育最快,B错误;C. 进入青春期后,生殖器官迅速发育并逐渐成熟 ,C正确;D. 神经系统、身体的总发育的发育几乎一致,但是生殖系统的发育与他们不完全相同,生殖系统在青春期迅速发育,D错误;故答案为:C5.【答案】A【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解析】【分析】卵胎生的动物还有蝮蛇、鲨鱼等。【解答】卵胎生的动物兼具卵生和胎生的特点,胚胎的发育场所和胎生的动物一样,是在母体体内,但营养物质却来自于卵黄,和卵生动物相似。故答案为:A。6.【答案】A【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解析】【分析】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区别是完全变态发育要经过蛹期。【解答】A、由图可知,B可经过也可不经过,所以B表示的是蛹期。则A是幼虫期,D是受精卵,C是成虫。蜜蜂属于完全变态发育,故A正确;B、蝉是不完全变态发育,不经历蛹期,发育过程为 D→A→C,故B错误;C、菜粉蝶在幼虫期对植物的危害最大,即A时期,故C错误;D、蚕在幼虫期吐丝,所以为了提高蚕丝产量,应延长A时期,故D错误。故答案为:A。7.【答案】B【知识点】芽的发育【解析】【分析】 分析图可知:①幼叶,②芽轴,③芽原基,A叶,B茎,C侧芽。【解答】AC、③是芽原基,C是侧芽,侧芽由芽原基发育而来,故AC不符合题意;BD、B是茎,由②芽轴发育而来,故B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8.【答案】D【知识点】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解析】【分析】通过植物根茎叶进行繁殖的繁殖称为营养繁殖,属于无性生殖。【解答】A、由图可知,①中将接穗接到砧木,属于嫁接,故A不符合题意;BC、②是组织培养,③是由种子发育成植物,①②过程不需要两性细胞的结合,是无性生殖,③通过两性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是有性生殖,这三种方式均属于植物的生殖方式,故BC不符合题意;D、种子萌发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9.【答案】B【知识点】花的结构【解析】【分析】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受精卵发育成胚。【解答】甲:精子来自于同一朵花,所以属于自花传粉,故甲正确;乙:①是花粉管,里面有精子,⑤是胚珠中的卵细胞,和精子形成受精卵,故乙正确;丙:结构②是子房壁,发育成果皮,结构③是胚珠,发育成种子,故丙错误;丁: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内的胚珠数决定种子数,胚珠内的细胞数和胚珠数不一样,故丁错误。故答案为B。10.【答案】A【知识点】花的结构【解析】【分析】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雌蕊由柱头、花柱、子房组成,雌蕊和雄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是花的主要结构。花粉从花药中散发出来,落到柱头上的过程,传粉完成后,花粉粒在粘液的刺激下萌发形成花粉管。【解答】花粉落到雌蕊柱头上后受到柱头黏液的刺激萌发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花粉管中的精子和胚珠里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因此被子植物的受精过程依次是④②③⑤①,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1.【答案】B【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真菌的主要特点;种子的结构;花的结构【解析】【分析】由图可知,3包含2,2包含1。【解答】A、细菌和真菌是并联关系,故A错误;B、种子包含胚,胚包含胚轴、胚根、胚芽、子叶,故B正确;C、胚珠发育成成种子,胚珠中的受精卵发育成胚,故C错误;D、雌蕊和雄蕊是并联关系,故D错误。故答案为:B。12.【答案】B【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解析】【分析】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成的是倒立的实像。【解答】A、小孔越大,通过小孔的光线越多,像会越模糊,故A错误;B、像距不变时,物距越大,像越小,所以物体离小孔的距离越远,塑料膜上的像越小,故B正确;C、小孔成像成的是光源的像,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所以孔不一定是圆的,故C错误;D、物体顺时针方向转动,像也会跟着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故D错误。故答案为:B。13.【答案】A【知识点】声音产生的条件【解析】【分析】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解答】A、响度大小与声源振动的频率以及距声源的距离有关,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鼓面的振动幅度不同,声音的响度不同,故A正确;B、敲击不同水量的瓶子,水和瓶子振动的频率不同,声音的音调不同,故B错误;C、改变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吹气,空气柱的长度不同,振动频率不同,声音的音调不同,故C错误;D、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次拨动钢尺,钢尺振动的频率不同,声音的音调发生改变,故D错误。故答案为:A。14.【答案】音调;音色;声源处【知识点】响度、音调与声源振动的关系;噪声的危害和防止噪声的途径【解析】【分析】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快,声音的音调越高。【解答】琴弦的长度发生改变,振动的频率发生改变,发出声音的音调发生改变。不同材质和结构的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我们可以分辨出是二胡发出的声音还是吉他发出的声音。控制噪声的方式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和在人耳处减弱,停止弹吉他,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15.【答案】(1)耳廓(2)⑧(3)⑤;大脑【知识点】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解析】【分析】(1)外界传来的声音经过耳廓收集,进入外耳道并撞击鼓膜,使鼓膜产生振动。(2)鼓膜的振动带动位于鼓室内的听小骨振动,听小骨把声音放大后再传入耳蜗。(3)耳蜗中有很多液体和听觉感受器,液体振动,听觉感受器把信息沿听觉神经传到脑部,形成听觉。【解答】(1)耳廓具有收集声波的功能,属于外耳的组成部分。(2)鼓室内的听小骨具体传导并放大振动的功能,即图中的⑧,属于中耳的组成部分。(3)听觉感受器位于⑤耳蜗中,耳蜗外形向一只蜗牛。听觉感受器把信息传递给大脑,在大脑形成听觉。16.【答案】(1)卵细胞;雌性激素(2)(3)C;②【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人的发育、衰老和死亡【解析】【分析】(1)A卵巢、B输卵管、C子宫、D阴道。(2)受精场所是输卵管,所以精子最终到达的位置是输卵管。(3)胚胎成功在子宫内壁着床称为妊娠。【解答】(1)A是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2)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精子进入的路线为:。(3)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是子宫,属于将受精卵形成的早期胚胎移植到C子宫中。女孩的青春期一般比男孩早两年,所以②表示的是女孩发育曲线。17.【答案】(1)体内(2)卵生【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解析】【分析】(1)两栖类和鱼类都采用的是体外受精,而昆虫是体内受精,所以不能以受精方式来判断哪个物种更高级。(2)胚胎发育方式有:胎生、卵生、卵胎生三种。【解答】(1)昆虫和爬行类都是通过体内受精的方式完成受精过程的。(2)昆虫、两栖类和爬行类的胚胎发育方式都是卵生。18.【答案】(1)a;1(2)8;茎和叶【知识点】种子的结构【解析】【分析】(1)纵切图,即竖直方向的剖面图,所以应沿a方向切。玉米是单子叶植物,种子中的有机物即淀粉储存在胚乳中,淀粉与碘将变蓝,所以将观察到胚乳部分变蓝,即1位置变蓝。(2)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根,根可以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解答】(1)观察玉米种子的纵切图,应沿着a方向切。玉米种子中储存营养物质的部分是胚乳即1,所以在1上滴碘液,该部位会变蓝。(2)种子在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胚根将发育成根,胚芽将发育成茎和叶。19.【答案】(1)子房壁(2)③;子房中只有一个胚珠(3)顶端优势【知识点】种子的结构;花的结构【解析】【分析】(1)图中①柱头,②花柱,③子房,④胚珠,⑤花药,⑥花丝,⑦果皮,⑧种子。(2)种子数由胚珠数决定。(3)植物顶芽具有顶端优势,不作处理会抑制侧芽的生长,植物长得很高。【解答】(1)桃可食用的部分⑦是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来。(2)果实由图甲中的③子房发育而来。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来,子房中只有一个胚珠,所以桃子的果实中只有一个种子。(3)顶芽的生长会抑制侧芽的生长,所以为了促进侧枝的生长 ,需要将顶芽摘除,消除顶端优势。20.【答案】(1)没有受精;人工授粉(2)Y【知识点】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解析】【分析】(1)完成传粉受精后,子房会慢慢膨大,果实体积变化如图a所示。(2)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根可以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解答】(1)图甲中果实的体积先增大后减小,原因是花没有传粉和受精,为了避免此情况,可以进行人工授粉,帮助传粉。(2)种子在萌发时需要消耗营养物质,在长出绿叶之前,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营养物质的含量逐渐减少,等长出绿叶后,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有机物逐渐积累,所以营养物质的质量又逐渐增加,所以Y表示的是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变化曲线。21.【答案】(1)形成层紧贴(2)繁殖速度快,且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解析】【分析】(1)嫁接时为了接穗能存活,要将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贴,果实的性状与接穗相同。(2)没有经过两性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无性生殖过程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可以更好的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解答】(1)形成层是分生组织,不断的进行细胞分裂,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紧贴,接穗才能成活,才能嫁接成功。(2)营养繁殖属于无性生殖,繁殖速度快,而且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22.【答案】(1)A区外侧(2)可以反射绿光【知识点】物体的颜色;光的色散;紫外线、红外线【解析】【分析】(1)紫光的偏折能力最强,所以B是紫光,B区外侧是紫外线,AB之间是可见光。(2)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它的色光决定的。【解答】(1)红光的偏折能力最弱,所以A是红光,A区外侧是红外线,具有热效应,所以将温度计放在A区外侧时温度计读数变化最明显。(2)太阳光是复色光,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其反射的色光决定的,当太阳光照射到树叶上时,树叶可以反射绿光,所以我们看到树叶是绿色的。23.【答案】(1)将橡皮膜的振动放大(2)乒乓球不会被弹开【知识点】声音传播的条件;声音产生的条件【解析】【分析】(1)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借助乒乓球将微小振动放大,属于放大法的应用。(2)甲乙没有接触,地球上空气可以传声,所以乙会振动,带动乒乓球振动,月球上没有传声介质,所以乙不会振动,乒乓球不会被弹开。【解答】(1)橡皮膜振动幅度较小,不易观察,实验采用了放大法,用乒乓球被弹开将微小的振动放大。(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月球表面没有大气,不能传播声音,所以如果将这个实验拿到月球表面上去做,乒乓球不会被弹开。24.【答案】(1)感冒灵颗粒溶液的浓度;对照(2)种子饱满、不在休眠期(3)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感冒灵颗溶液浓度越大,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越强【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解析】【分析】(1)各组不同的条件为实验的变量,可知该实验的变量是感冒灵溶液的浓度。(2)种子自身条件要好,利于萌发,所以种子得饱满、不在休眠期等。(3)根据图像和表中数据进行分析,发芽率越低,说明抑制作用越强。【解答】(1)由表中数据可知,各组实验中感冒灵溶液的质量和水的质量不同,可知变量是感冒灵颗粒溶液的浓度。A中未加感冒灵溶液,是对照组。(2)实验使用的种子要饱满,完整、不在休眠期。(3)由图像可知,从A组到E组,感冒灵溶液的浓度逐渐增大,种子的发芽率逐渐降低,可得:感冒灵颗溶液对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且在一定范围内,浓度越大,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越强。25.【答案】(1)有无成形的细胞核(2)水分;水分会对霉菌的生活造成影响吗?(3)寒冷【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真菌的主要特点;食物的保存【解析】【分析】(1)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2)分析表中信息,A组与B组不同点即为实验的变量。(3)实验的变量是温度,一个放在温暖的条件下,则另一个应放在寒冷的环境中。【解答】(1)霉菌是真菌,有细胞核,细菌细胞没有细胞核,所以霉菌和细菌细胞最大的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2)A组环境干燥,B组环境潮湿,所以实验的变量为是否有水分。想要探究的是水分是否会对霉菌的生活造成影响。(3)要探究的是温度的影响,所以变量是温度,B组放在温暖的环境中,所以应将C组放在寒冷的环境中。26.【答案】(1)完全变态发育(2)等量的塑料泡沫(3)少用一次性塑料制品(4)塑料泡沫可以作为黄粉虫的食物【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解析】【分析】(1)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区别是是否存在蛹期。(2)根据实验目的和图像可知,食物为塑料泡沫,注意控制变量。(3)虽然黄粉虫可以帮助降解塑料,但效果不是很明显,所以还是得控制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4)使用麦麸和塑料泡沫的成活率相似,说明黄粉虫可以以食用塑料泡沫为生。【解答】(1)黄粉虫存在蛹期,所以属于完全变态发育。(2)实验探究的是黄粉虫在降解泡沫塑料中发挥的作用,所以第一组的食物应是等量的泡沫塑料。(3)由图像可知,虽然黄粉虫可以以塑料泡沫为食,但30天塑料泡沫的质量减小量很少,所以利用黄粉虫降解塑料的作用不是很大,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白色垃圾问题,我们应尽量少用或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4)由图可知,食用塑料泡沫组和食用麦麸组的成活率几乎一致,可知塑料泡沫可以作为黄粉虫的食物。27.【答案】(1)粗细(2)乙和丙(3)发声体振动频率高低与弦的松紧程度有关【知识点】响度、音调与声源振动的关系【解析】【分析】(1)乙和甲不同的是钢丝的粗细,声音的音调不同,可知弦的材料、松紧程度、长度相同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粗细有关。(2)要探究发声体振动频率高低与弦的长度的关系,则应选择除长度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组别进行实验。(3)丙和丁的区别是弦的松紧程度,可知发声体振动频率高低与弦的松紧程度有关。【解答】(1)乙的音调和甲不同,由表中数据可知,甲和乙钢丝粗细不同,可知在弦的材料、松紧程度、长度相同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粗细有关。(2)由表中数据可知,乙组和丙组除长度为其他条件都相同,可用于探究发声体振动频率高低与弦的长度的关系。(3)由表中数据可知,丙和丁除了松紧程度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声音的音调不同,可得:发声体振动频率高低与弦的松紧程度有关。28.【答案】(1)②(2)直线传播;实像(3)(4)物体到小孔的距离一定【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解析】【分析】(1)(2)实像可以呈现在光屏上,实像均倒立。(3)根据表中数据求解。(4)实验时控制纸板和小孔位置不变,所以前提是物距不变。【解答】(1)在光屏上能成像,说明是实像,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所以观察到的像是图2中的②。(2)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像是由实际光线汇聚而成的,属于实像。(3)由表中数据可知,。(4)实验中控制物距不变,所以还需要补充的条件是:物体到小孔的距离一定。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杭州市大关实验学校2024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3月月考试卷(到第2章)(学生版).docx 浙江省杭州市大关实验学校2024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3月月考试卷(到第2章)(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