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题型1 认识方程 5题型2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及应用 6题型3 方程的解 7题型4 利用等式的性质变形 8 ◆ 知 识 清 单 ◆1.从算式到方程 (1)方程 (2)方程的解 (3)解方程 (4)一元一次方程 2.等式的性质 (1)两个基本事实 (2)等式的性质1 (3)等式的性质21.方程的定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作方程.2.方程的解和解方程:(1)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作方程的解,方程的解可以有多个.(2)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作解方程.3.一元一次方程(1)概念:方程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是1,等号两边都是整式,这样的方程叫作一元一次方程.(2)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ax+b=0(其中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并且a≠0).4.等式的性质:(1)等式的两个基本事实:①等式两边可以交换.如果a=b,那么b=a.②相等关系可以传递.如果a=b,且b=c,那么a=c.(2)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如果a=b,那么a±c=b±c.(3)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如果a=b,那么ac=bc;如果a=b(c≠0),那么=.5.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一般地,从方程中解出未知数的值以后,可以将其代入原方程检验,看这个值能否使原方程两边相等.6.根据实际问题列方程(1)将数学问题或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用方程表示出来,就是列方程.(2)列方程的一般步骤:①审→仔细审题,弄清题中的已知量、未知量和相等关系.②设→设出恰当的未知数,并把与相等关系有关的量用未知数表示出来.③列→根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1.判断一个式子是否为方程: (1)只需看两点:一是等式;二是含有未知数,二者缺一不可. (2)不看未知数的个数,也不看未知数的次数. (3)未知数可以是x,也可以是其他字母,如:y,s,t,v等. (4)若题中有“××是关于**的方程”的条件,则字母**就是未知数,其他字母要当做已知数对待,这种方程也称为含字母参数的方程. 2.ax+b=0(a≠0)通常叫作x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其中,只有一个未知项ax,一个常数项b,方程右边是0. 3.判断一个方程是否为一元一次方程,需要先整理方程,整理后同时满足以下四个条件的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1)是方程; (2)等号两边都是整式(未知数不能出现在分母中); (3)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系数不能为0; (4)化简后未知数的次数是1. 4.运用等式的性质变形时,等式两边要加都加,要减都减,或者两边同时都乘或除以,且加减乘或除以的为同一个数(或式子),注意除数不能为0. 5.等式的性质包括加、减、乘和除,其中加、减或乘的数往往是任意的,只有除法中的除数不能为0. 6.等式性质中的“两同”: (1)等式两边要参与同一种运算; (2)等式两边加、减、乘或除以(除以的数不能为0)的一定是同一个数或式子. 7.判断等式的变形是否正确的方法: 当等式两边加、减或乘同一个数(或式子)时,变形均正确;当等式两边除以同一个数(或式子)时,要先判断这个数(或式子)是否为0,若确定该数(或式子)不为0,则该变形正确,否则错误.1859年,中国清代数学家李善兰翻译外国数学著作时,开始将equation (指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一词译为“方程”,即将含有未知数的一个等式称为方程,至今一直这样沿用.题型1 认识方程【典例1】 (2024秋 思明区校级期中)下列式子中,是方程的是 A. B. C. D.【答案】【解答】解:根据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不含未知数,是等式,不是方程,故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不是等式,是整式,不是方程,故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故选项正确,符合题意;是不等式,不是方程,故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典例2】 (2024春 市中区期末)下列各式中,是方程的是 A. B. C. D.【答案】【解答】解:、中不含有未知数,不是方程,不符合题意;、不是等式所以不是方程,不符合题意;、不是等式所以不是方程,不符合题意;、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符合题意.故选:.【典例3】 (2024 太原开学)在;;;;中,方程有 个.A.2 B.3 C.4【答案】【解答】解:方程有:,,共2个,故选:.题型2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及应用【典例4】 (2024秋 路南区月考)下列各式中,一元一次方程的个数有 ①;②;③;④;⑤.A.1个 B.2个 C.3个 D.4个【答案】【解答】解:①不是整式,故不是一元一次方程,不符合题意;②符合一元一次方程定义,符合题意;③中含有两个未知数,不是一元一次方程,不符合题意;④符合一元一次方程定义,符合题意;⑤中未知数最高次数是2不是一元一次方程,不符合题意,因此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②,④共2个;故选:.【典例5】 (2024秋 南康区校级期末)若方程是关于的一元一次方程,则 .【答案】.【解答】解:方程整理得,此方程是关于的一元一次方程,,,故答案为:.【典例6】 (2024秋 东莞市校级期中)若方程是关于的一元一次方程,则等于 .【答案】.【解答】解: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由题意可得:,解得,所以若方程是关于的一元一次方程,则等于.故答案为:.题型3 方程的解【典例7】 (2024秋 滨湖区期中)下列各数,是方程的解的是 A.0 B.1 C. D.【答案】【解答】解:.把代入,左边,右边,左边右边,不是方程的解,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把代入,左边,右边,左边右边,不是方程的解,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把代入,左边,右边,左边右边,是方程的解,故此选项符合题意;.把代入,左边,右边,左边右边,不是方程的解,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典例8】 (2024春 郸城县月考)如果,则下列等式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D.【答案】【解答】解:当时,方程的左边右边,故正确,不符合题意;当时,方程的左边右边,故正确,不符合题意;当时,方程的左边右边,故错误,符合题意;当时,方程的左边右边,故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典例9】 (2023秋 孝昌县期末)方程▲,▲处被墨水盖住了,已知方程的解是,那么▲处的数字是 .【解答】解:把代入方程,得▲,解得▲.故答案为:4.题型4 利用等式的性质变形【典例10】 (2024秋 巴楚县月考)根据等式的性质,下列各式变形正确的是 A.若,则 B.若,则C.若,则 D.若,则【答案】【解答】解:、若,则,选项正确,符合题意;、若,则,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若,则,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则,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典例11】 (2023秋 蚌山区期末)设,,是有理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若,则 B.若,则C.若,则 D.若,则【答案】【解答】解:、若,则,原变形错误,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原变形正确,故此选项符合题意;、当时,原变形错误,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应该是:若,则,原变形错误,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典例12】 (2024秋 建湖县期中)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将下面的等式变形为为常数)的形式.(1);(2).【答案】(1);(2) .【解答】解:(1),两边同时加上3得:,两边同时除以5得:;(2),,,,. 一、选择题(共12小题)1.(2024秋 柳州期末)下列各式中,是一次方程的是: A. B. C. D.2.(2024秋 田阳区期中)设,,是有理数,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若,则 B.若,则C.若,则 D.若,则3.(2023秋 城关区校级期末)下列等式变形中,错误的是 A.若,则 B.若,则C.若,则 D.若,则4.(2023秋 东西湖区期末)已知,则下列变形不一定成立的是 A. B. C. D.5.(2023秋 城厢区校级期末)根据等式的性质,由可得 A. B. C. D.6.(2024春 榆树市期末)下列方程的变形正确的是 A.由,得 B.由,得C.由,得 D.由,得7.(2023秋 龙川县校级期末)已知是方程的解,则的值为 A.2 B. C.4 D.8.(2024秋 迎泽区校级月考)已知下列方程:①;②;③;④;⑤,其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有 个.A.1个 B.2个 C.3个 D.4个9.(2023秋 新绛县期末)下列方程中,解为的有 ①;②;③;④;⑤;⑥.A.5个 B.4个 C.3个 D.2个10.(2023秋 东莞市期末)若是方程的解,则 A.1 B.2 C. D.11.(2023秋 湘西州期末)我们解一元一次方程时,要对方程进行合理变形.请问下列变形正确的是 A.变形得B.变形得C.变形得D.变形得12.(2023秋 新乐市期末)小刚同学在做作业时,不小心将方程■中的一个常数涂黑了,在询问老师后,老师告诉她方程的解是,请问这个被涂黑的常数■是 A.6 B.5 C.4 D.1二、填空题(共10小题)13.(2024秋 杭州月考)若是方程的一个解,则的值是 .14.(2024秋 道里区校级月考)若是关于的一元一次方程,则的值是 .15.(2024秋 河东区校级月考)在式子①,②,③,④,⑤中,是方程的为 .(填序号)16.(2024秋 海陵区校级期中)已知方程是关于的一元一次方程,则的值为 .17.(2024秋 朝阳区校级期中)已知是关于的方程的解,则代数式的值为 .18.(2024秋 玄武区校级月考)若关于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为,则称该方程为“商解方程”,则“商解方程” 中的值为 .19.(2024秋 玄武区校级月考)关于的方程的解是整数,则整数所有取值的和为 .20.(2023秋 驿城区校级期末)若关于的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则的值为 .21.(2024秋 临平区月考)已知关于的方程的解是,则的值是 .22.(2024秋 杭州月考)关于的方程,无论为何值,此方程的解总是,则 .三、解答题(共4小题)23.(2023秋 信州区期末)小明课后利用方程的知识探索发现,所有纯循环小数都可以化为分数,例如,化为分数,解决方法是:设,即,将方程两边都,得,即,又因为,所以,所以,即,所以.尝试解决下列各题:(1)把化成分数为 .(2)请利用小明的方法,把纯循环小数化成分数.24.(2023秋 霍邱县期中)一般情况下是不成立的,但有些数,可以使得它成立,例如.(1)当,时,成立吗?请通过计算说明理由;(2)除了上面的,取值外,请列举一组能使得成立的,值. , .25.(2023秋 临渭区期末)若是关于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求,的值.26.(2023秋 新城区校级期末)若关于的方程的解是,且和是同类项,求的值.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答案 C B D B B C C B C D B题号 12答案 C一、选择题(共12小题)1.【答案】【解答】解:、不是等式,不是一元一次方程,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没有未知数,不是一元一次方程,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是一元一次方程,故此选项符合题意;、含有分式,不是一元一次方程,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2.【答案】【解答】解:、时,等式不成立,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若,则,选项正确,符合题意;、时,不成立,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若,则,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3.【答案】【解答】解:,根据不等式性质1可得,,选项不符合题意;,根据不等式性质1可得,,选项不符合题意;,根据不等式性质2可得,,选项不符合题意;,当时,根据不等式性质1可得,,当时,不成立,选项符合题意,故选:.4.【解答】解:,成立,选项正确;时,不成立,选项不正确;,成立,选项正确;,成立,选项正确.故选:.5.【答案】【解答】解:、,等式左边乘4,右边加4,无法判断等式是否成立,故选项错误;、,等式两边同时乘以同一个数,结果相等,故本选项正确;、,等式两边不是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不成立,故本选项错误;、,若,则等式不成立,故本选项错误.故选:.6.【答案】【解答】解:(A)由,得,故错误;(B)由,得,故错误;(D)由,得,故错误;故选:.7.【答案】【解答】解:由条件可知:,解得:.故选:.8.【答案】【解答】解:①,是一元一次方程;②,不是方程;③,是一元一次方程;④,未知数次数是2,不是一元一次方程;⑤,含有两个未知数,不是一元一次方程;所以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有①③,共2个,故选:.9.【答案】【解答】解:解①得,,不合;解②得,,不合;解③得,,不合;解④得,,符合;解⑤得,,符合;解⑥得,,符合;解为的有④⑤⑥,故选:.10.【答案】【解答】解:将代入,,,故选:.11.【答案】【解答】解:、变形得,故选项错误;、变形得,故选项正确;、变形得,故选项错误;、变形得,故选项错误.故选:.12.【答案】【解答】解:将代入■得:■,■,解得:■,故选:.二、填空题(共10小题)13.【答案】.【解答】解:把代入方程中,得,解得,故答案为:.14.【答案】1.【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是关于的一元一次方程,.故答案为:1.15.【答案】③④.【解答】解:①,不是方程;②,不是方程;③,是方程;④,是方程;⑤,不是方程;故是方程的为③④,故答案为:③④.16.【答案】.【解答】解: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特点可得,解得.故答案为:.17.【答案】8.【解答】解:是关于的方程的解,即,,,故答案为:8.18.【答案】.【解答】解:,,,关于的一元一次方程是“商解方程”,,解得:.故答案为:.19.【答案】8.【解答】解:移项、合并,得,解得,为整数,为整数,,,解得或3或5.整数所有取值的和,故答案为:8.20.【答案】1.【解答】解:关于的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且,解得.故答案为:1.21.【答案】7.【解答】解:把代入方程中,得,解得,,故答案为:7.22.【解答】解:把代入关于的方程中,得,,根据题意得,,,,,,故答案为:.三、解答题(共4小题)23.【解答】解:(1)设,即,将方程两边都,得,即,又因为,所以,所以,即.故答案为:.(2分)(2)设,即,将方程两边都,得,即,又因为,所以,所以,即,所以.(6分)24.【答案】(1)成立,理由见解析;(2);4.【解答】解:(1)成立,理由如下:把,分别代入原等式左右两边,左边,右边,左边右边,成立;(2)当,,左边,右边,左边右边,成立;故答案为:,4(答案不唯一)25.【答案】,.【解答】解:因为方程是关于的一元一次方程,所以,所以.将代入原方程中,得,解得.26.【答案】.【解答】解;关于的方程的解是,,解得;和是同类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专题08 一元一次方程(精练).docx 2025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专题08 一元一次方程(精讲).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