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区域与区域发展 单元检测考试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方言是区别于标准语的某一地区性语言,是地域文化的载体。由于地理、历史等方面的原因,湖北省方言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性。发掘方言的文化内涵,已越来越被重视。下图示意湖北省方言区域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从地理角度考虑,湖北省方言复杂多样的原因主要有( )①地形复杂,河湖众多②水陆交通便利,外来人口迁入多③距离标准语地区较远④少数民族大杂居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挖掘方言文化内涵的重要价值主要体现在( )A.发展旅游业 B.保护多元文化 C.丰富生活内容 D.促进普通话推广区域资源开发、产业转移、国际形势等因素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2022年我国区域经济增速“西快东慢”,中西部省份经济增长速度领先于东部。图示意2002—2022年国内四大区域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变化。完成下面小题。3.据图判断,2015年至今,经济增速受益于区域资源开发最明显的地区是( )A.东部地区 B.西部地区 C.中部地区 D.东北地区4.2022年以来,我国东部经济增速减缓的原因是( )A.环保政策实施 B.劳动力供给不足 C.外企资产撤离 D.产业结构调整索诺拉沙漠位于美国和墨西哥交界处, 冬夏两季降水,年降水量超过300mm, 高于北部的莫哈维沙漠。 当地的巨人柱仙人掌高达十几米, 高举“手臂”,柱顶花朵。左图为索诺拉沙漠位置图,右图为索诺拉沙漠的仙人掌。5.索诺拉沙漠夏季降水的主要类型及水汽来源分别是A. 气旋雨 太平洋 B. 地形雨 太平洋 C. 锋面雨 墨西哥湾 D. 对流雨 加利福尼亚湾6.该地仙人掌( )A. 花朵白天绽放,利于昆虫授粉B. 茎干表面多褶皱,有涨缩现象C. 生长非常快,存活时间比较短D. 高举“手臂”,争夺水分和阳光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之一,下图示意京津冀三地产业规划定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据图分析,北京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是( )A.钢铁产业 B.装备制造产业 C.高新技术产业 D.农产品加工产业8.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重点是( )A.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B.扩大北京人口规模C.京津冀独立发展 D.大力发展传统工业《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中指出:深入落实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有序疏解中心城区部分普通高校,推动中心城区校址整体腾退。全力支持河北雄安新区教育发展,支持部分中央在京高校向雄安新区有序转移。读表完成下面小题。中国211大学地理分布情况统计表数量(所) 1 2 3 4 5 7 8 10 11 24位置 甘、藏、青、宁、琼、贵、云、桂、晋、赣、浙、冀、豫、内蒙古 新、鲁、闽、渝 津、吉、皖 辽、黑、粤、湘 川 鄂 陕 沪 苏 京9.关于中国大陆各省区211大学分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个省级行政区都有 B.主要分布胡焕庸线以西C.直辖市数量较少 D.各省数量均较少10.与北京“京校搬迁”关联性最大的是( )A.疏解“非首都功能” B.治理首都环境污染C.缓解城市能源紧张 D.减轻首都交通拥堵查干湖冬捕即查干湖冬季捕鱼,是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的一种传统习俗。早在宋代,查干湖冬捕就享有盛名。首次开湖捕鱼时集体分工合作完成祭湖、醒网、凿冰、撒网等环节,数万斤鲜鱼脱冰而出,极富民族特色。历经岁月更迭,查干湖冬捕的神奇、神秘与神圣依旧。下图为查干湖冬捕生产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查干湖冬捕文化传承至今,体现了地域文化的( )A.区域性 B.多样性 C.独特性 D.相对稳定性12.查干湖冬捕地域文化( )A.仅受生产活动演化影响 B.体现了人战胜自然的精神C.体现了人地协调价值观 D.家庭组织是文化的核心西藏被誉为“地球第三极”,也是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和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其种类齐全、内涵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为生态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图为2011—2020年西藏旅游经济发展情况。完成下面小题。13.图示期间西藏地区旅游业( )A总产值持续上升 B.2011—2015年发展速度最快C.蓬勃发展 D.2020年因经济因素导致萎缩14.西藏打造“地球第三极”区域旅游品牌,有助于( )①西藏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②促进产业结构升级③当地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④西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⑤保障西藏地区的生态安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增加教育资本投入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由依靠人口红利向人力资本红利转型的重要途径,教育的投资收益具有一定时间滞后与空间错位的特征。下表示意我国不同地区教育资本投入对经济的贡献(教育资本投入滞后项为正值,表示增加教育资本投入一定时间后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增加;反之,则表示增加教育资本投入一定时间后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减少)。据此完成下列小题。项目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增加教育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0.075 0.062 0.182教育资本投入滞后项 0.117 -0.040 0.24915.与东部、中部地区相比,在西部地区增加教育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大,主要是因为西部地区( )A.教育产业链长 B.技术导向型产业多C.对教育重视度高 D.教育基础薄弱16.中部地区教育资本投入滞后项为负值,主要取决于( )A.人才流失 B.教育水平 C.年龄结构 D.产业类型非选择题:本题共3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大豆因不能作为主食而被看作是经济作物。一般来说,一斤黄豆可以制作出4~5斤的豆腐。华东地区的安徽省淮南市是豆腐生产的发源地,自淮南王刘安首先制作出豆腐以来,豆腐的分布区域不断地扩大。自然条件、人口流动、经济因素、政治因素、饮食习惯等,不仅对豆腐的传播有重要的影响,而且使豆腐烹饪方式也存在地区差异,有的以驱寒的煨、炖、煲为主,有的制成方便携带的饼类,也有的做成了炒、炸食品。下图为历史时期我国豆腐的生产发展与地域空间分布图。(1)分析我国西北地区豆腐传入较晚的主要原因。(4分)(2)从气候角度,比较我国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豆腐烹饪方式存在的差异,并说明原因。(4分)(3)评价豆腐产业的发展对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影响。(4分)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骑楼”为干栏式建筑的一类,具有上楼下廊(又称外廊),上住下商的特点,以组群的形式出现,经常连绵成街。骑楼正立面为明显的三段式,最下端为透空柱廊,中间为以窗为主的屋身,上端为形状复杂的女儿墙,带有强烈的西方文化色彩。20世纪初,南宁市及周边县镇骑楼经历短暂的兴盛。如今大部分地区的古骑楼街已不复当初,保存较好的很少。下图为现存骑楼景观和广西骑楼分布图。(1)描述广西骑楼的空间分布特点。(6分)(2)说明骑楼设计外廊的主要目的。(6分)(3)简述现存骑楼的价值。(8分)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陕西省可划分为陕北、关中和陕南三大区域,三大区域间经济发展差异较大。研究发现,陕南的空气质量较阦北和关中好。图1为陕西省三大区域范围示意图,图2为2010—2019年三大区域经济发展指数示意图,数值越大,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1)指出陕西省总体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并说明其经济发展水平高的有利条件。(8分)(2)分析陕南的空气质量较陕北和关中好的原因。(6分)(3)请你为促进陕西省三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献计献策。(6分)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A解析:湖北省地形复杂,河湖众多,导致不同地区相对隔离,语言容易产生差异,①正确;水陆交通便利,外来人口迁入多,带来了不同的语言元素,使得方言更加复杂多样,②正确。距离标准语地区较远并不是主要原因,③错误;湖北省少数民族大杂居,有利于语言统一,不是方言复杂多样的主要原因,④错误。故选A。2.答案:B解析:挖掘方言文化内涵的重要价值在于保护多元文化,每种方言都承载着独特的文化和历史,保护方言有利于维护文化的多样性,B正确。发展现代旅游、丰富生活内容虽然也是方言可能带来的影响,但不是最重要的价值体现,AC错误;普通话的推广与挖掘方言文化内涵关系不大,D错误。3.答案:C解析:区域资源开发会促进经济发展,从图中可以看出,2015年以后中部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增长最快,说明其经济增速受到区域资源开发较为明显,C正确,东部和东北呈现下降趋势,AD错误;西部相对中部增长稍慢,B错误。故选C。4.答案:D解析:我国东部地区为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淘汰落后产能,把一部分落后产能转向中西部地区,有利于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东部地区出于产业向外转移,经济增速减缓,D正确;环保政策实施并不使整个东部地区经济增速减缓,A错误;东部地区人口密集,劳动力供给量大,B错误;东部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外企资产不会大规模撤离,C错误。故选D。5.答案: D解析:读图可知,加利福尼亚湾深入索诺拉沙漠,为降水提供丰富的水汽来源;夏季气温高,对流运动强烈,挟带加利福尼亚湾蒸发的水汽在上升过程中遇冷形成降水。综上所述,索诺拉沙漠夏季降水的主要类型是对流雨,水汽来源是加利福尼亚湾,D正确。6.答案:B解析:白天太阳辐射强,气温高,花朵容易灼伤,一般在夜间绽放,A错误;该地晴天多,昼夜温差大,因此茎干表面多褶皱有涨缩现象,B正确;仙人掌高达十几米,显然不是短命植物,为多年生植物,气候干燥生长缓慢,C错误;图中看出仙人掌生长稀疏,不存在争夺阳光的问题,D错误。7.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北京是知识型区域,高新技术产业、文化产业、先进服务业占优势,科技发达。因此,北京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是高新技术产业,C正确;河北是资源型区域,发展钢铁产业、农产品加工业有优势,AD错误;天津是加工型区域,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占优,发展装备制造业有优势,B错误;故选C。8.答案:A解析: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目标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控制北京人口规模,形成交通、要素市场、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格局,构建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大城市病的道路,使京津地区成为具有全国意义的创新增长引擎和生态修复示范区。因此,A项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正确;B项扩大北京人口规模错误;京津冀互有优势,协同发展,不是独立发展,C错误;京津冀生态一体化目的是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承载力。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求三方进一步推进技术转移和科技协同创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传统工业污染大,产业结构落后,既不符合京津冀产业发展目标,又不符合生态发展目标,D错误。故选A。9.答案:A解析:从题目中提取信息可得每个省都有211大学分布,A正确。胡焕庸线以西经济水平较低,人口较少,B错误。北京、上海等地较多,C错误。苏、陕、川、鄂均较多,D错误。故选A。10.答案:A解析:北京主要功能是政治中心,“京校搬迁”关联性最大的是,疏解非首都功能。A正确。由于大学为服务业,对环境污染小、对电能的消耗和交通影响较小,BCD错误。故选A。11.答案:D解析:地域文化是一个区域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长期相互演化的结果,地域文化一旦形成,则具有稳定性,查干湖冬捕文化传承至今,体现了地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D正确;地域文化具有区域性、多样性、独特性,但查干湖冬捕文化传承至今并未体现出,ABC错误。故选D。12.答案:C解析:查干湖冬捕是在当地独有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类生产活动与各自然要素相互演化的结果,A错误;冬捕文化能持续至今,说明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渔业资源能够持续被人类利用,体现了人地协调价值观,而非人战胜自然的精神,B错误,C正确;通过图文材料可以看出查干湖冬捕文化需集体协作完成,是集体协作生产文化的体现,而非家庭组织,D错误。故选C。13.答案:C解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思想观念的转变,西藏地区旅游人数增加,结合近年来全区旅游综合收入情况可知,西藏地区旅游业蓬勃发展,C正确;由图可知2011年—2019年期间西藏地区旅游业总产值呈上升趋势,且在2017—2019年发展最快,2020年因疫情原因,旅游业受影响导致旅游收入出现了下降,故旅游业总产值并不是持续上升,ABD错误,故选C。14.答案:B解析:西藏打造“地球第三极”区域旅游品牌有利于提升西藏旅游知名度,促进西藏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业有助于改变当地以农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促进西藏文化通过旅游业而不断进行传承和创新,①②④正确;打造“地球第三极”区域旅游品牌和当地矿产资源开发无关,当地生态环境脆弱,旅游业规模的扩大,可能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③⑤排除,故选B。15.答案:D解析:与东部、中部地区相比,在西部地区增加教育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大,主要是因为西部地区教育基础薄弱。由于西部地区原本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因此增加教育资本投入后,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D正确,排除ABC,故选D。16.答案:A解析:中部地区教育资本投入滞后项为负值,主要取决于人才流失。这意味着尽管中部地区增加了教育资本投入,但由于人才流失到其他地区(如东部地区),教育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并没有显著增加,反而可能出现减少的情况,人才流失可能会导致中部地区在短期内难以看到教育投资的经济回报,从而影响了教育资本投入的滞后效应。综上所述,A正确,排除BCD,故选A。17.答案:(1)西北地区在我国历史上是传统的畜牧区,人们以放牧为生;西北地区位置偏远,经济落后,人口流入少。(4分)(2)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因此烹饪方式以驱寒为主;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因此烹饪方式以方便携带和容易保存为主。(4分)(3)不利影响:豆腐产业的发展会刺激大豆种植面积扩大,占用粮食用地。(2分)有利影响:大豆用来做豆腐等各类食品,利于节约粮食。(2分)解析:(1)结合材料信息可知,自然环境,人口流动,经济因素,政治因素,饮食习惯等对豆腐的传播有重要的影响,我国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畜牧地区,人们以放牧为主,豆腐不属于当地的传统美食,饮食习惯并不相同;同时,西北地区地理位置较为偏远,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人口流入较少对于豆腐传播带入的可能性较小,导致西北地区豆腐传入较晚。(2)结合材料信息可知,我国东北地区所处纬度较高,整体气候较为寒冷,因此豆腐的烹饪方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主要是以驱寒的煨炖煲为主;而我国西北地区地处内陆地区,整体气候干旱,干旱降水较少,因此烹饪方式主要是以方便携带和容易保存的饼类为主。(3)结合所学知识,豆腐产业的发展对于大豆的需求量较多,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大豆种植面积扩大,占用粮食用地,威胁我国粮食安全;同时,结合材料可知,一斤黄豆可以制出4到5斤的豆腐,产量较大,可以用来做豆腐等各类食品,有利于节约粮食,从而增加我国粮食种类,保障我国粮食安全。18.答案:(1)总体上分布范围广、分布不均;(东)南部密度高于(西)北部;集中分布在沿河、海地区(或沿河沿海密度高于内陆地区)。(6分)(2)可遮阳、挡雨、增加空气流通;实现人车分流,保障行人安全和正常的商业活动;为人流、物流、人们生活活动提供宽敞的空间。(6分)(3)实用价值,现存骑楼依然可用于商、住;艺术价值,南宁骑楼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西方建筑艺术特点具有较高的艺术研究价值;历史价值,骑楼见证了民国时期南宁及广西部分县镇的辉煌与荣耀,是当地城乡近代化的里程碑和标志物;情感价值,骑楼的存在让当地居民增添对家乡的赞美和自豪之情。(8分)解析:(1)结合广西骑楼分布图,从整体、分布方位等角度分析。结合骑楼分布区图例可知,骑楼总体上分布范围广,分布不均;从具体分布方位看,(东)南部密度高于(西)北部,结合河流图例,集中分布在沿河、海地区,沿河沿海密度高于内陆地区。(2)骑楼设计外廊的主要目的主要从气候特征、社会活动等角度分析。广西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太阳辐射强,降水多,设计的外廊可遮阳、挡雨、增加空气流通,适应气候环境;骑楼外廊使得城市街道更加有序,实现人车分流,保障行人安全和正常的商业活动,为人流、物流、人们生活活动提供宽敞的空间,有助于交通活动、商业活动开展。(3)现存骑楼的价值主要从实用、艺术、历史、情感价值等分析。骑楼适应当地自然环境,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现存骑楼依然可用于商、住,发挥其原有功能;结合材料,骑楼带有强烈的西方文化色彩,南宁骑楼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西方建筑艺术特点具有较高的艺术研究价值,有助于艺术活动;骑楼存在历史悠久,是特色建筑,骑楼见证了民国时期南宁及广西部分县镇的辉煌与荣耀,是当地城乡近代化的里程碑和标志物,保留具有历史文化价值;骑楼的存在让当地居民增添对家乡的赞美和自豪之情,增强对当地的情感价值。19.答案:(1)区域:关中。(2分)有利条件:地形平坦、气候适宜,利于区域开发建设;有河流流经,便于生产生活;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早,生产基础较好;人才众多,创新能力强;政策支持等。(任答3点,得6分)(2)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相对较多,植被覆盖率较高,有利于污染物的沉降;人口和重工业分布均较少,产生的污染物较少;秦岭阻挡了北方部分沙尘和污染物的南下,使得陕南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等。(6分)(3)充分挖掘各区域优势,加强区域间优势互补和促进其错位发展;加强省内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资源在区域间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加大对经济发展薄弱区域的扶持力度,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发挥政府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功能,从宏观视角对全省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等。(任答3点,得6分)解析:(1)从图2中可以看出,关中地区在2015—2019年三大区域经济发展指数最高,因此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是关中。关中经济发展水平高的有利条件主要从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分析。关中地区位于关中平原,地形平坦,这种地形有利于城市建设、农业生产和交通布局。该地区气候适宜,四季分明,降水适中,有利于区域的开发建设;关中地区有渭河等河流流经,河流能够为农业灌溉、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充足的水源,保障生产生活的顺利进行。关中地区地处陕西中部,地理位置优越,自古以来就是连接东西南北的交通要道,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早,生产基础较好;关中地区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汇聚了大量的人才,创新能力强;政策支持等。(2)陕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这种气候类型的特点是降水较为丰富。丰富的降水能够对空气中的污染物起到冲刷和沉降的作用,减少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从而改善空气质量。陕南地区植被覆盖率较高,植被具有吸附灰尘、净化空气等环境调节功能。陕南地区人口和重工业分布均较少,产生的污染物较少;陕南地区北部有秦岭山脉作为天然屏障。秦岭能够阻挡来自北方地区的沙尘和部分污染物的南下,减少了外来污染物进入陕南地区的可能性,使得陕南地区的空气质量能够保持相对较好的状态。(3)陕北地区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关中地区具有科技、人才和产业基础优势,陕南地区生态环境良好,生物资源丰富,充分挖掘各区域优势,加强区域间优势互补和促进其错位发展;加强省内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资源在区域间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建设连接陕北、关中和陕南的高速公路和铁路干线,提高运输效率。针对经济发展相对薄弱的区域(如陕南部分地区),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公共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政府应从全省的宏观视角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发展规划,明确各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发挥政府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功能,从宏观视角对全省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