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2024-2025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2024-2025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4一2025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末监测
太讲结要盲从:四德(与“得”同音),太太化妆要等得,太太发怒要忍得,太太生日要记得,太太花钱
要舍得。胡适的新“三从四德”主要说明了
A.胡适非常有修养
B.胡适害怕太太
历史
试题卷
C.胡话倡导新道德
D.胡适比较迁商
11,“五四运动不仅有青年学生的参与,广大工人、商人、教师、市民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相互呼应,
注意事项:
取得了运动的初步胜利.”材料表明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原因在于
(
1.你拿到的试卷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A.采取武装斗争的方式
B.社会各界形成斗争合力
2.试卷包括“试题卷”(4页)和“答题卷”(2页)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数
C.中国人民开始觉程了
D.中间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12.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1912一1921年的时间轴。该时期我国历史发及的显若变化是
(
是无效的。
中华民国二次
新文化俄国
五四
中共一大
3.请独立思考,被信答题。
建立革命
运动十月革命运动
召开
1912年1913年1915年1917年1919年1921年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A.从专制走向民主
B.革命任务和革俞性质的转变
1.“每一县成一州,农之食烟者十之二,工之食烟者十之三,贾之食烟者十之六,兵之食焖者十之八,什
C.从分裂走向统
D.革命领导阶级和目标的改变
之食烟者过半,”“十室之邑,必有烟馆.”这说明清糊
13.北伐战争期间,全国工会会员由100万人增加到近200万人。从1926年?月到10月,湖北全省农
A.吸食鸦片现象普遍
B.军民体质下降
C.林则徐禁烟无成效D.白很大量外流
民协会会员由3万多人猛增到20万人,江两农民协会会员从600多人发展到5万多人。这说明
2.作家冯才说:“从历史角度看,天津小洋楼是西方入侵的一日了然的证据:从文化角度看,它却是
本土文化一个奇异的创造,进而说,是在被动历史背景下主动的文化创造。”在“西方人侵”过程中
A.北伐战争推动了工农运动的发展
B.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
把天津开为商埠的是
C.湖南、湖北是北伐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
D.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14.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走出一条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道路。能够
3.“打下了清王朝的大半江山…领导者内江,加之清政府的围别…最终以失败告终.”材料描述的
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国共两党合作发动北伐成宇
B.中问其产党在南吕发动武装起义
A.林则徐查禁鸦片
B.太平天国的兴亡
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D.义和团反帝斗争
C.开创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D.国共两党生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4.在洋务运动第二阶段中,虽然国防工业仍然是主要的若眼点,但也有更多的关注投向了发展一些道
15,这次会议结束了支配中共中央达四年之久的“左“倾散条主义错误,在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
求利润的企业。下列各项中属于“追求利润的企业”的是
中央的领导地位,使中国共产党重新焕发出造物的生机和活力,“这次会议”指的是
A.京师同文馆
B.福州铅政局
C.江南机器制造总局D.湖北织布局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古田会议
D.遵义会议
5.下图带有致远铭文的瓷盘,成为确认甲午海战致远叙的最直观证据,也成为“丹东一号"水下考古测
16.口本陆军中将花谷正在《“满洲事变”是这样策刘的》中写道:“在北大营,一无所知的中国军队,多
查工作的转折点。与此舰沉没直接相关的是
数人还睡在梦乡…黎明时,本天(沈阳)全城都落到我们手里…”他记载的事件是
A.左宝贵
一平瑰战役
人.儿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淞沪会战
1).武汉会战
B.徐邦道—辽东战役
1 .西安事变爆发后,有人主张将蒋介石“交付人民中判”,但中共中央认为应争取国民党亲英关派接
C.邓世昌
黄海海战
受“停止内战,一致抗H”的主张,为此制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这表现出中国共产党
D.丁汝月-
威海卫战役
(
6.他积极宜传推新变法,指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回自
A.消除了与回民党的矛盾
B.以民族利益为重的伟大胸怀
由:少年进步则同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维于地球,则国维于地球”。他是(
C.开始组建东北抗日联军
D.努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A.李海章
B.梁启超
C孙中山
D.陈独秀
18.下图是我国抗战时期的某次成役的示意图,下列关于木次战役的说法正确的是
7.义和团运动前,西方媒体对中国人的评价是“一群没有活力的雕众”“无可教药”“没有民族热經”:之
A.标志着抗日战争进人战略相持阶段
B.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后却多见诸如“有光荣苹命传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等议论。材料表明,义和山运动
C.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D.取得了抗战以来对日作截的第一个重大胜利
A.完成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挽数了灏临期溃的清政府
C.打退了列强对中国的侵路
D.显示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
8.下列史实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1906年,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在江西湖南交界发动萍浏醒起义
1907年,光复会会员徐锡感在安庆发动起义
1911年,黄兴率领一百余名革命党人发动黄花岗起义
第18题图
第25题图
A.革命党发动武装起义
B.革命派注立了革命玫权
19.伏击战胜利后的第二天(1937年9月26日),旅长陈康在日记中记载:“这是八路军参战的第一次
C.节命派成立革命团休
D.全国各省陆续宜告独立
胜利,也是中H开战以来的第一次胜利,”这次伏击战是
9.《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期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
八.平型关大捷
B.像湘桂战役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其交斗,滨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20.1945年8月,重庆《大公报》发表社评:“毛泽东先生米了!中回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
间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毛泽东此次来重庆的主要目的是
C.辛亥革命时期
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A.参加国民党代表大会
B.联合国民党共同抗日
10.胡适根据旧的女子“三从四德”,写了男人“三从四德”:三从,太太外出要跟从,太太的话要听从,太
推进解放区土地改革
D.争取和平,避免内战
八年级历史试题卷第1页(共4页)
八年级历史试题卷第2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