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六章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第一节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基础主干落实一、地理位置1.范围: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简称“东北三省”。2.位置:(1)经纬度位置:大致处于120°E~135°E和40°N~53°N,跨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2)相对位置: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①朝鲜及②俄罗斯为邻;西接③内蒙古自治区;南连④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二、地形特征[填图绘图]绘图:用蓝色笔描绘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用红色笔描绘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用 描画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填图:在方框中填出合适的地理事物。1.地形类型: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2.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3.主要地形区:(1)东北平原:由A三江平原、B松嫩平原和C辽河平原三部分组成。(2)主要山脉:西部a大兴安岭,北部b小兴安岭,东部c长白山。三、气候特征项目 特点 成因气温 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冬季南北气温差异明显 纬度较高、紧邻冬季风源地,自南向北跨纬度较广降水 多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冬季易受寒冷气流影响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地图笔记】东北地区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教材再开发·P29——阅读东北地区森林丰富,主要分布在哪里 答: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立德树人—人地协调三江保护区 三江保护区200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同年被批准加入国际鹤类保护网络。三江保护区的建立,旨在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并为东北地区的气候调节、水源涵养、洪涝灾害控制等提供重要保障。重点主题探究主题 东北地区的地形、气候和植被【探究情境】 东北地区地形分布图、年降水量分布图和长白山植被垂直变化图 植被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长白山从山麓到山顶,层次分明地呈现出从北温带到北极圈的自然景色。【概念地图】 综合思维【探究式问题链】 1.(入门探究—发现)长白山岳桦林植被带分布上限A、B两侧,哪一侧海拔较高 答:B侧较高。2.(能力探究—判断)B侧是长白山脉的东南侧,还是西北侧 答:东南侧。3.(高阶探究—原因)请你对上一题的判断作出合理的解释。答:气温较高,降水较多的一侧,同一植被带分布上限较高;长白山脉属于东北-西南走向,东南侧属于阳坡,同时也位于东南季风(夏季风)的迎风坡,所以东南侧气温较高,降水较多。【图解方法】素养分层评价【必备知识·基础练】 冬季的东北是冰雪的世界,哈尔滨的冰雕更是如梦如幻,读图,完成1~3题。1.下列有关图中字母所代表地理事物的描述,正确的是(A)A.a是三江平原 B.b是蒙古C.c是渤海 D.d是大兴安岭2.东北地区的地形格局是(B)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B.山环水绕,平原居中C.雪山连绵,冰川广布D.河湖密布,水田广布3.哈尔滨是著名的冰城,冰雕举世闻名。和北京相比,哈尔滨开展室外冰雕的优势是(C)A.冰雕技术高超 B.游客资源丰富C.冬季寒冷漫长 D.夏季炎热多雨 2024年1月5日,第四十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开幕。“南方小土豆”是勇闯东北的南方游客的爱称。读图完成4~6题。4.下列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符合哈尔滨气候特征的是(B)5.南方的“小土豆”们到黑龙江省可以尝试冰雪运动,这里发展冰雪运动的有利自然条件是(C)①冬季气温低,雪期长②河流结冰期长、河道结冰厚、多山地③推动技术创新,发展冰雪装备制造业④降雪量大、雪质好、积雪厚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6.南方的“小土豆”们在黑龙江省旅游时发现,东北传统民居的特点是(C)A.房顶坡度较大、墙体较厚、窗户较大B.房顶坡度较小、墙体较薄、窗户较大C.房顶坡度较大、墙体较厚、窗户较小D.房顶坡度较小、墙体较薄、窗户较小 黑龙江省漠河市的北极村是中国观测北极光的最好地点,同时也是中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读东北地区年平均气温(单位:℃)分布图,完成7~9题。7.对“北极村”平均气温最低的成因分析,正确的是(A)①纬度位置高,气候寒冷②离冬季风源地近,影响大③地势高峻,平均气温低④夏季风吹不到,缺乏热量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8.图中甲地年平均气温低于乙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B)A.经度位置 B.地形地势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9.依据图中信息可推断,甲地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 (B)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荒漠10.读东北地区的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推动了全国冰雪旅游产业的发展,东北地区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为发展冰雪旅游创造了条件。(1)读图1,总结东北地区雪期及积雪厚度由南向北的变化规律。(答出两点)答:从南向北降雪开始越来越早,结束逐渐变晚,雪期越来越长;积雪厚度越来越大。(2)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开园迎客,将“冷资源”转化为“热经济”。可见,发展冰雪产业C(选字母)①能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②能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③有利于当地工业发展④能增加就业机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图2中①山脉是大兴安岭,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①地农业应发展林业。(4)哈尔滨“雪乡”景区荣获“中国冬季最美旅游目的地”的美称,该地雪期长达7个月,主要原因是所处纬度高,气温低。【关键能力·提升练】 松花江发源于长白山天池,主要流经东北平原的湿润和半湿润地区,是黑龙江在中国境内最大支流。读我国松花江哈尔滨水文站径流量年变化曲线图,完成11~13题。11.据图推测,哈尔滨降水量最多的月份是(B)A.7月 B.8月 C.4月 D.10月12.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关于哈尔滨附近的松花江水文特征的分析,正确的是(A)A.流量最大的季节与区域多雨期基本一致B.冬季无结冰现象C.流量的季节变化不明显D.冬季出现断流现象13.图中显示松花江出现了明显的春汛,其原因最可能是(D)A.人工水库拦蓄冬季降水,4月左右放水B.春耕未开始,农业用水量少C.3月末雨季到来,大量降水补给河流D.季节性积雪在3月末4月初融化 (2024·烟台学业考)2024年元旦前后,哈尔滨冰雪旅游火出圈,带动了周边更多城市和景区都火起来。春节期间,烟台的小明随家人也到东北地区享受了一场冰雪盛宴。结合哈尔滨气候统计图(图1),完成14~16题。14.小明一家游览了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图2)。哈尔滨打造冰雪文化景观的自然条件优势是(B)①地形崎岖多山地,冰雕造型丰富②冬季寒冷而漫长,展览时间长③冬季多降雪,方便就地取材④河流较多,原材料丰富廉价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5.旅行中,小明在长白山区拍摄了一张当地传统民居“地窨(yìn)子”的照片(如图)。据悉,“地窨子”以前是当地渔猎民族冬季的居所,一般靠山临水而建,属于地穴或半地穴建筑。结合图片推测“地窨子”(B)①通常位于山地北坡②一般南向开门,北向有窗③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④有利于防寒保暖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6.此次旅行小明一家还可以体验的当地特色是(D)①欣赏林海雪原②看到风吹草低见牛羊景观③喝酥油茶、品牦牛肉④感受火墙、火炕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7.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东北是我国优质稻米产地,也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稻米产地(北纬50°)。材料二 我国东北地区图。(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地形区A三江平原,邻国B俄罗斯,海洋C日本海,山脉D小兴安岭。(2)A地区因为位于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且雨热同期,而成为世界上纬度最高的稻米产地。与我国南方稻米相比,东北稻米营养丰富、品质较好的原因是气温低,生长周期长;土壤是肥沃的黑土,含有丰富的有机质。(3)图中白山水电站是东北著名的水电站,该水电站发电量最大的季节是夏季,据图分析松花江上游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河流水量丰富,落差大。【教材再开发·版本互鉴】18.东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联系所学知识,完成下列任务。(1)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具有房顶坡度较大、墙体较厚、窗户较小等特点,说说这种传统民居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人教版八下教材P16活动)答:东北地区冬季多降雪,传统民居屋顶坡度较大,便于积雪滑落,以免压塌房顶;东北地区冬季严寒,民居墙体较厚、窗户较小是为了保暖。(2)东北的服饰、饮食与自然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结合东北地区冬季传统服饰图说出东北地区服饰特点。(晋教版八下教材P15)答:头戴皮帽,身穿厚厚的棉衣、皮袍,足蹬皮靴。(3)东北民俗中有“窗户纸糊窗外”和“不吃鲜菜吃酸菜”等说法,试解释原因。(晋教版八下教材P15)答:“窗户纸糊窗外”是由于东北冬季寒冷,室内火炕取暖,室内外的温差很大。如果糊在里面,窗外所结的冰霜,遇到室内温度高时融化,窗户纸就会破损。而且,窗框也会腐烂,影响其使用寿命;由于东北无霜期很短,农作物是一年一熟,所以需要贮存大量的蔬菜;由于新鲜蔬菜不易贮存,而腌制酸菜比较方便贮存。第六章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第一节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基础主干落实一、地理位置1.范围:包括 省、 省和 省,简称“东北三省”。2.位置:(1)经纬度位置:大致处于120°E~135°E和40°N~53°N,跨暖温带、 和寒温带。(2)相对位置: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① 及② 为邻;西接③ ;南连④ ,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二、地形特征[填图绘图]绘图:用蓝色笔描绘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用红色笔描绘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用 描画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填图:在方框中填出合适的地理事物。1.地形类型:以 、丘陵和 为主。2.地表结构:大致呈 状的三带。3.主要地形区:(1)东北平原:由A 平原、B 平原和C 平原三部分组成。(2)主要山脉:西部a ,北部b ,东部c 。三、气候特征项目 特点 成因气温 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冬季南北气温差异明显 纬度较高、紧邻 季风源地,自南向北跨纬度较广降水 多集中在 季,冬季降雪较多 夏季受 季风影响,冬季易受寒冷气流影响类型 气候【地图笔记】东北地区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教材再开发·P29——阅读东北地区森林丰富,主要分布在哪里 立德树人—人地协调三江保护区 三江保护区200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同年被批准加入国际鹤类保护网络。三江保护区的建立,旨在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并为东北地区的气候调节、水源涵养、洪涝灾害控制等提供重要保障。重点主题探究主题 东北地区的地形、气候和植被【探究情境】 东北地区地形分布图、年降水量分布图和长白山植被垂直变化图 植被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长白山从山麓到山顶,层次分明地呈现出从北温带到北极圈的自然景色。【概念地图】 综合思维【探究式问题链】 1.(入门探究—发现)长白山岳桦林植被带分布上限A、B两侧,哪一侧海拔较高 2.(能力探究—判断)B侧是长白山脉的东南侧,还是西北侧 3.(高阶探究—原因)请你对上一题的判断作出合理的解释。【图解方法】素养分层评价【必备知识·基础练】 冬季的东北是冰雪的世界,哈尔滨的冰雕更是如梦如幻,读图,完成1~3题。1.下列有关图中字母所代表地理事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a是三江平原 B.b是蒙古C.c是渤海 D.d是大兴安岭2.东北地区的地形格局是( )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B.山环水绕,平原居中C.雪山连绵,冰川广布D.河湖密布,水田广布3.哈尔滨是著名的冰城,冰雕举世闻名。和北京相比,哈尔滨开展室外冰雕的优势是( )A.冰雕技术高超 B.游客资源丰富C.冬季寒冷漫长 D.夏季炎热多雨 2024年1月5日,第四十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开幕。“南方小土豆”是勇闯东北的南方游客的爱称。读图完成4~6题。4.下列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符合哈尔滨气候特征的是( )5.南方的“小土豆”们到黑龙江省可以尝试冰雪运动,这里发展冰雪运动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①冬季气温低,雪期长②河流结冰期长、河道结冰厚、多山地③推动技术创新,发展冰雪装备制造业④降雪量大、雪质好、积雪厚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6.南方的“小土豆”们在黑龙江省旅游时发现,东北传统民居的特点是( )A.房顶坡度较大、墙体较厚、窗户较大B.房顶坡度较小、墙体较薄、窗户较大C.房顶坡度较大、墙体较厚、窗户较小D.房顶坡度较小、墙体较薄、窗户较小 黑龙江省漠河市的北极村是中国观测北极光的最好地点,同时也是中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读东北地区年平均气温(单位:℃)分布图,完成7~9题。7.对“北极村”平均气温最低的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①纬度位置高,气候寒冷②离冬季风源地近,影响大③地势高峻,平均气温低④夏季风吹不到,缺乏热量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8.图中甲地年平均气温低于乙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经度位置 B.地形地势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9.依据图中信息可推断,甲地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荒漠10.读东北地区的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推动了全国冰雪旅游产业的发展,东北地区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为发展冰雪旅游创造了条件。(1)读图1,总结东北地区雪期及积雪厚度由南向北的变化规律。(答出两点)(2)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开园迎客,将“冷资源”转化为“热经济”。可见,发展冰雪产业 (选字母)①能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②能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③有利于当地工业发展④能增加就业机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图2中①山脉是 ,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①地农业应发展 业。(4)哈尔滨“雪乡”景区荣获“中国冬季最美旅游目的地”的美称,该地雪期长达7个月,主要原因是 。【关键能力·提升练】 松花江发源于长白山天池,主要流经东北平原的湿润和半湿润地区,是黑龙江在中国境内最大支流。读我国松花江哈尔滨水文站径流量年变化曲线图,完成11~13题。11.据图推测,哈尔滨降水量最多的月份是( )A.7月 B.8月 C.4月 D.10月12.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关于哈尔滨附近的松花江水文特征的分析,正确的是( )A.流量最大的季节与区域多雨期基本一致B.冬季无结冰现象C.流量的季节变化不明显D.冬季出现断流现象13.图中显示松花江出现了明显的春汛,其原因最可能是( )A.人工水库拦蓄冬季降水,4月左右放水B.春耕未开始,农业用水量少C.3月末雨季到来,大量降水补给河流D.季节性积雪在3月末4月初融化 (2024·烟台学业考)2024年元旦前后,哈尔滨冰雪旅游火出圈,带动了周边更多城市和景区都火起来。春节期间,烟台的小明随家人也到东北地区享受了一场冰雪盛宴。结合哈尔滨气候统计图(图1),完成14~16题。14.小明一家游览了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图2)。哈尔滨打造冰雪文化景观的自然条件优势是( )①地形崎岖多山地,冰雕造型丰富②冬季寒冷而漫长,展览时间长③冬季多降雪,方便就地取材④河流较多,原材料丰富廉价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5.旅行中,小明在长白山区拍摄了一张当地传统民居“地窨(yìn)子”的照片(如图)。据悉,“地窨子”以前是当地渔猎民族冬季的居所,一般靠山临水而建,属于地穴或半地穴建筑。结合图片推测“地窨子”( )①通常位于山地北坡②一般南向开门,北向有窗③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④有利于防寒保暖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6.此次旅行小明一家还可以体验的当地特色是( )①欣赏林海雪原②看到风吹草低见牛羊景观③喝酥油茶、品牦牛肉④感受火墙、火炕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7.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东北是我国优质稻米产地,也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稻米产地(北纬50°)。材料二 我国东北地区图。(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地形区A ,邻国B ,海洋C ,山脉D 。(2)A地区因为 ,而成为世界上纬度最高的稻米产地。与我国南方稻米相比,东北稻米营养丰富、品质较好的原因是 。(3)图中白山水电站是东北著名的水电站,该水电站发电量最大的季节是 ,据图分析松花江上游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教材再开发·版本互鉴】18.东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联系所学知识,完成下列任务。(1)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具有房顶坡度较大、墙体较厚、窗户较小等特点,说说这种传统民居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人教版八下教材P16活动)(2)东北的服饰、饮食与自然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结合东北地区冬季传统服饰图说出东北地区服饰特点。(晋教版八下教材P15)(3)东北民俗中有“窗户纸糊窗外”和“不吃鲜菜吃酸菜”等说法,试解释原因。(晋教版八下教材P1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六章 第一节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 学生版.docx 第六章 第一节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