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调研八年级生物试卷温馨提示:1.本试题共4页,两大题,共19小题,满分30分。地理与生物考试总时间70分钟。2.请考生在答题卡上规定区域内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一、选择题:请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每题1分,共15分)。1. 生物圈中的水不断地在海洋、陆地和大气之间循环。绿色植物参与自然界的水循环,主要是通过( )A. 光合作用 B. 呼吸作用 C. 蒸腾作用 D. 运输作用2. 牡丹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在栽培过程中,要让一株牡丹上开出黄、绿、红三种颜色的花朵,最好的繁殖方式是主( )A. 扦插 B. 嫁接 C. 压条 D. 组织培养3. 自然生态系统一般都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其主要原因是( )A. 阳光充足 B. 温度适宜C. 没有外界干扰 D. 具有自我调节能力4.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观察鸟卵时,所绘制的鸟卵结构示意图。下列结构中,既有保护卵细胞的作用,又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的结构是( )A. ③ B. ④ C. ⑤ D. ⑧5. 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植物来说,其个体发育的正确顺序是( )A. 受精卵→胚→植株 B. 受精卵→胚乳→植株C. 胚→胚乳→植株 D. 种子→胚→植株6. 人类新生命的孕育和诞生是由生殖系统完成的,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中产生生殖细胞的生殖器官分别是( )A. 阴囊和卵巢 B. 睾丸和卵巢 C. 阴囊和子宫 D. 睾丸和子宫7. 人做任何一个动作时,都会进行以下步骤: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活动;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③④①② D. ④①②③8. 我们食用的大米,是水稻的稻谷加工处理后的精米,加工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水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观察水稻稻谷结构,可知水稻不是绿色开花植物B. 我们从大米中获得的营养,主要来自水稻的胚C. 水稻种子中只含有一片子叶D. 将大米播种,条件适宜可以萌发出幼苗9.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用于疟疾的治疗。疟疾能通过一种昆虫——按蚊叮咬传播。下图是按蚊的生长发育过程图,其幼虫在水中完成发育。以下关于按蚊生殖方式及发育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按蚊的生殖方式为无性生殖B. 按蚊幼虫和成虫在生活习性上没有明显区别C. 按蚊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D. 蝗虫的发育过程和按蚊是相似的10. 中国古代的“含嘉仓”是用于粮食贮存的农业设施。在建造“含嘉仓”时,人们深挖地窖,用火烘干窑壁,用多种吸湿性好的材料建造窑壁,可以延长种子的贮存时间。上述措施为贮存种子提供了( )A. 干燥环境 B. 潮湿环境 C. 高温环境 D. 无菌环境11. 长时间、近距离使用手机容易引起眼球某结构(甲)过度变凸导致近视,手机发出的蓝光还会损伤眼球成像的部位(乙)。下图是眼球结构示意图,表示甲、乙的两种结构分别是( )A. ①和④ B. ②和③ C. ①和③ D. ②和④12. 进入青春期后,许多男同学出现了胡须、喉结、声音变粗、肌肉发达等特征,下列关于青春期发育的描述错误的是( )A. 青春期的变化体现了内分泌系统对生长发育的调节B. 青春期是生殖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期C. 身高和体重的迅速增长是青春期的显著特征D. 胡须生长、喉结突出等属于男性的第一性征13. 如图是同学们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某陆生植物叶表皮结构的示意图。对图中a、b所示结构描述正确的是( )A. a为气孔,它的开闭由b控制B. b为保卫细胞,细胞内不含叶绿体C. a的开闭不会影响植物的光合、呼吸作用D. 该植物叶上下表皮相比,上表皮上分布有更多的a14. 如图为母体子宫内的胎儿发育状态示意图。下列描述中能准确体现母体与胎儿之间物质交换关系的是( )A. 子宫壁可以为受精卵的分裂提供营养物质B. 脐带是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C. 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血液中获得营养物质D. 胎儿产生的废物,直接通过母亲的阴道排出15. “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都是描写动物生殖行为的诗句,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A. “蛙声连晓闹”雄蛙在以鸣声吸引雌蛙B. 在巢中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雏鸟,为晚成鸟C. “蜻蜓点水”是蜻蜓在进行产卵D. 诗句中四种动物,都是体内受精的卵生动物二、综合题(共15分)16. 人体进行生命活动时,必须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以维持体内的平衡。下图为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相关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②③④⑤四个生理过程中,可以排出体内代谢废物的途径有______(填序号)。(2)经过①过程,血液中_____(选填“氧气”或“二氧化碳”)含量会增加。(3)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的途径为肾脏→______→尿道。17.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是一种水生草本植物,其生命周期中经历着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成株开花、结实成熟等一系列自然过程。下图为莲以及莲子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莲花鲜艳清香,吸引昆虫传粉后,还需要经历______过程,才能结出果实和种子。(2)我们会把莲蓬中莲子当成种子,实际上带有硬壳的莲子是一个完整的果实,所以莲子由莲花的_____发育而来。(3)绿色微苦的莲芯,由胚芽、胚轴、胚根组成,它们和子叶一起,构成了幼体[①]________。(4)莲的地下茎具有生长旺盛、不断分枝的特点,因此也可以利用地下茎的分枝进行繁殖,这样的繁殖方式属于______繁殖。18. 某同学选取若干颗粒饱满、结构完整玉米种子,用于探究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如果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那么根据甲组的条件设置,乙组两个框内应补充的内容分别是______、_______。(2)如果再增设一个丙组,条件与甲组完全一致,然后将甲组置于光下,将丙组进行遮光处理。则甲、丙两组可以用来探究______。(3)一段时间后,该同学观察了甲、乙、丙三个装置的种子萌发情况,发现甲、丙萌发率较高,乙中没有种子萌发。据此实验可知,______是影响玉米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19. 我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承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了大国担当。“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人为活动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实现二氧化碳相对“零排放”。下图为兴趣小组成员探究绿色植物是否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以下问题:(1)除了生物体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外,煤、石油等能源物质的_______也是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之一。(2)在探究实验中,观察甲组BTB水溶液颜色变化,说明其中二氧化碳含量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3)从节能减排角度来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一些做法或举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请任意举出一例:________。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调研八年级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请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每题1分,共15分)。【1题答案】【答案】C【2题答案】【答案】B【3题答案】【答案】D【4题答案】【答案】D【5题答案】【答案】A【6题答案】【答案】B【7题答案】【答案】C【8题答案】【答案】C【9题答案】【答案】C【10题答案】【答案】A【11题答案】【答案】C【12题答案】【答案】D【13题答案】【答案】A【14题答案】【答案】C【15题答案】【答案】D二、综合题(共15分)【16题答案】【答案】(1)②④⑤ (2)氧气(3)输尿管→膀胱【17题答案】【答案】(1)受精 (2)子房(3)胚 (4)无性【18题答案】【答案】(1) ①. 放30粒种子 ②. 干燥的纱布(2)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3)水分(或适量的水分)【19题答案】【答案】(1)燃烧 (2) ①. 减少 ②. 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或绿色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3)节约用电、绿色出行等(合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