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道法与历史合卷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道法与历史合卷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 年秋九年级道法期末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14 BDBDA BDAAB DDB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32 分。)
15.(1)①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推动资源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②
利用“武汉城市圈”发展政策共享资源,与专家团队合作,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发挥人才强县的作
用。③修复、保护青铜文化资源,传承“非遗”石雕技艺,促进家乡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
展。【一点 2 分。本小题共 6 分】
(2)示例:文创作品:踏春图折扇
设计意图:折扇上的踏春图,描绘的是市民在口袋公园惬意赏春,展示武汉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
体现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一点 2 分。本小题共 4 分,答案开放,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16.【推进依法治国 发扬人民民主】10 分
(1)①立法机关坚持科学立法,为遏制网络乱象提供法律保障;
②执法机关要坚持严格执法,依法打击网络乱象;
③公民要增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
观念;
④加强法治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
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
⑤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从三个角度(国家机关、公民、社会;或立法、执法、守法)回答即可,一个角度 2 分。本小题共
6 分】
(2)①党中央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体现了党的领导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证;②立法
过程中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全过程人民民主
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③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法,
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
【分别与三个材料中相联系,答出一点得 2 分,少一点扣 1 分。本小题共 4 分】
17.(1)①我国航天事业取得重大成就。
②国家综合国力提升,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一点 2 分。本小题共 4 分】
(2)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③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④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主创新道路。
⑤全体航天科技工作者的奋力拼搏。(4 分)【一点 2 分。本小题共 4 分】
(3)①树立远大的理想,坚定理想信念。
②培养创新精神,敢于打破常规,学会独立思考,敢于表达不同的观点。
③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升自身综合素养。
④积极尝试、探索,多参加科技小发明实践活动。(4 分)【一点 2 分。本小题共 4 分】南漳县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学业质量监测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
道德与法治(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本书记录了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
中国故事,下面是第七章的部分目录。由此
第七章
可以推测,这一章的题目可能是
7.518个农民红手印的大包千契约
A.伟大民族精神
7.6邓小平登上《时代周刊》封面
B.踏上强国之路
7.7第一家进军中国的外企诞生
C.中华民族站起来
D.高质量发展
()2.下列对漫画《乡村变迁》解读正确的是


A.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B.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已经指日可待
C.改革开放极大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科技实力
D.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


()3.2024年2月3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
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发布。文件的发布旨在
①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②推动城乡经济均衡发展
③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
④解决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现实挑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2024年6月24日,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李德仁院士、凝聚态物理学家薛其坤

院士获得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评选此荣誉表明党和国家

A.尊重人才,保护知识产权
B.搭建有助于创新的融资平台
C.发展教育,培养大批人才
D.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
)5.“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2024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居
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提高20
元,提高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服务水平,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政
府工作报告中这些目标任务
①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
②体现了增进民生福祉的发展目的
③丰富了人民民主的基本内涵
④奠定了社会保障体系的法治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24年7月22日,教育部公布2023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快报。据统
计,2023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64595亿元,比上年增长5.3%。其中,国家
财政性教育经费首次超过5万亿元。这是因为教育是
A,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和基础B.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C.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唯一途径
D.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7.2024年3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颁布生效,从其修订过
程可知
精益费岩留为
并两天问全壮会公并征求意见】
所修订的《国务院
组织法》
A.国务院组织法是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B.我国所有的法律是由中国共产党制定或认可的
: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第1面(共8面)2024 年秋九年级期末历史试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题,每题 2 分,共 24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选项 C C D D C C B A A A D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题,共 36 分)
13. 【货币与经济】(8 分)
(1)变化:从以英镑为中心转变为以美元为中心(或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国际货币)(2 分)。
原因:二战英国被削弱,美国成为世界霸主。(2 分)
(2)趋势:多元化趋势(2 分)。
决定性因素:国家经济实力(或综合国力)(2 分)。
14.【体育与社会】(10 分)
(1)变化:体育运动由在大众中不普及到逐渐普及;从学校不设体育课到体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项内
容。(任答一点即可,2分)
原因: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2 分)
(2)条件: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城市公园的兴建;电车和火车的出现;电波和报纸传播比赛消息。(答
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一点 2分,共 6分)
15.【中国与世界】。(8 分)
(1)巴黎和会上,中国被无视,正当要求遭列强拒绝;(1 分)开罗会议上,中国被当做大国对待,收
回东北及台湾、澎湖列岛等主权。(1 分)
原因: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2
分)
(2)目的:遏制中国的崛起,维持自己的科技垄断优势或世界霸主地位。(只要答出“遏制中国”或
“维护美国霸主地位”,意思相近即可得 2分)。
应对:提高自身综合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开展自主创新,积极发展科技教育;加强同世界各国
的友好交往与合作;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等。(答出其中任意 2 点即可,其他表述
符合意思相近亦可,一点 1 分,共 2 分)
16.【图说历史】(10 分)
示例一 【选取“瓦特和他改进的蒸汽机”和“爱迪生和他发明的白炽灯”】
观点:科技创新推动社会进步(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等)(2分)
阐述:瓦特改进的蒸汽机被广泛使用于化工、冶金、采矿等许多生产部门,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
瓦特蒸汽机使工厂远离河流,工厂规模也变得更大,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蒸汽机的广
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重大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3 分)爱迪
生发明的白炽灯使得夜间工作和学习成为可能,显著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改变了人们
的生活方式,推动了工业化进程,白炽灯及其它电器产品的问世,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3分)
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把我国建设成创新型国
家。(2 分)
示例二 【选取“美国三权分立示意图”和“《共产党宣言》”】
观点:科学理论推动社会进步(或先进理论能够指导人类的社会实践)(2 分)
阐述:美国三权分立示意图体现了美国 1787 年宪法分权制衡的原则,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三权
分属总统、国会和最高法院及其相关机关,各部门各司其职,相互制衡,既杜绝了独裁统治的产生,又加
强了中央集权,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开辟了道路。(3 分)《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
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3 分)
总之,先进理论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它们在指导实践、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
们要善于学习和利用科学理论成果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服务。(2分)
示例三 【选取“美国三权分立示意图”和“爱迪生和他发明的白炽灯”】
观点:创新是美国成为世界强国的持续动力
阐述:(略)
评分说明:
(1)关于观点的拟定:0—2分
①拟定的观点明确,有新意或有思想深度,给 2 分;
②观点正确但无新意无思想深度,给 1 分;
③观点不正确或不明确或无观点,0 分。
(2)关于阐述和说明:0—6分
①能紧扣自己的观点加以论述,运用材料中 2 个及以上的史事,能够做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
达准确规范,可以给 6 分,但论述总分不得超过 6 分。
②能运用材料中的 2 个史事围绕观点论述,条理基本清晰,表述准确,可给 4——5分;
③能运用材料中的 1 个史事围绕观点论述,但不够充分或不典型,条理基本清晰,给 2—3 分
④有论述或者说明,但材料不充分,或论述结合不充分,可以给 1—2分
⑤观点、论述与材料无关,或仅仅重复材料中的史事且没有对史事进行阐释说明,0分。
(3)关于结论 0——2 分
①结论紧扣观点有升华。(2分)
②结论与观点一致。(1分)
③结论与观点不一致或者无结论(0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