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西南宁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度秋季学期期末义务教育质量监测
七年级生物学
(考试形式:闭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分值: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关于观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
B.观察时随便看看,无需记录
C.观察时必须借助放大镜等工具
D.观察对象相同,观察结果一定相同
2.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学知识。下列诗句中没有体现生命现象的是
A.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B.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C.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D.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3.图1表示“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步骤①滴加的液体是生理盐水
B.步骤②中的表皮要薄而透明
C.步骤③若操作不当可能会产生气泡
D.步骤④滴加碘液染色便于观察
4.紫菜细胞中碘的浓度远高于海水中碘的浓度,这是因为紫菜细胞大量从海水中吸收碘,与这一过程直接有关的细胞结构是
A.细胞核 B.细胞质 C.细胞膜 D.细胞壁
七年级生物学 第 1 页(共6页)
5. 制作细胞模型是学习细胞基本结构的一种方法,图2的细胞模型最可能是
A. 黑藻叶片细胞 B. 人口腔上皮细胞 C. 噬菌体 D. 大肠杆菌
6. 我国南方有一种会跳舞的舞草,该植物7-11月开花、结果,果实中有种子,种子长约4毫米。从以上信息中我们可以判断舞草属于
A. 苔藓植物 B. 蕨类植物 C. 裸子植物 D. 被子植物
7. 无脊椎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展现出了多种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刺胞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利用刺细胞探寻和捕获猎物
B. 扁形动物消化器官发达,适于寄生在人或动物体内
C. 线虫动物体表最外面是鳞片,起保护作用
D. 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运动灵活
8.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下列关于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蛾的幼虫取食植物,是农业害虫;
②蝉蜕可入药,治疗疾病;
③果蝇是经典的实验动物;
④蝗虫啃食农作物,降低农作物产量。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9.图3是我国发行的首版动画题材邮票。下列关于邮票中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中的虾身体和附肢不分节 B. 乙中的金鱼仅靠鳍游泳
C. 丙中的蝌蚪是青蛙的幼体 D. 丁的乌龟用鳃呼吸
七年级生物学 第 2 页 (共6页)
10. 图4是冠斑犀鸟,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飞翔时头部和颈部向前伸直,两翅展开,像一架飞机,所以俗称“飞机鸟”。下列关于冠斑犀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身体呈流线型,能减小飞行阻力
B. 在肺和气囊内均可进行气体交换
C. 体温恒定,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D. 胸肌发达,能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11. 广西崇左地区有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其中独角犀的化石数量最多。独角犀的主要特征不包含
A. 体内无脊柱 B. 体表被毛 C. 牙齿有分化 D. 神经系统发达
12. 秋冬季节是诺如病毒高发的季节,诺如病毒容易引发儿童出现呕吐、发烧、腹泻等不适症状。下列关于诺如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个体微小,需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B. 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C. 病毒通过分裂的方式产生新的病毒 D. 可独立生活,也可寄生在活细胞内
13. 黄曲霉是一种常见的腐生真菌,多见于发霉的粮食、粮制品及其他霉变的食物上,能产生黄曲霉毒素,下列四种生物与黄曲霉结构最相似的是
14. 东黑冠长臂猿生活在广西靖西市中越边境地区,是一种比大熊猫还要稀少的野生动物,属于灵长目长臂猿科。下列动物中与其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A. 山羊:偶蹄目牛科 B. 中华白海豚:鲸目海豚科
C. 白头叶猴:灵长目猴科 D. 华南虎:食肉目猫科
15. 1986年12月,朱槿被选为南宁市市花,有着“凝聚、绽放、繁荣”的美好寓意。图5为朱槿的标识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朱槿 学名: Hibiscus rosa-sinensis Linn. 科: 锦葵科 属: 木槿属 生态习性: 喜欢阳光充足及温暖湿润环境; 不耐阴, 不耐寒、旱
图5
七年级生物学 第 3 页 (共6页)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16.(6分) 我国空间站已全面建成,在国际上首次完成对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的培养研究。图6中甲是显微镜结构示意图,乙是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丙是水稻种子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使用甲图所示的显微镜观察水稻叶肉细胞永久玻片,对光时,转动 (填结构名称),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观察时,若要使视野中已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 ](填字母)。
(2) 水稻细胞内能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是乙图中的[ ](填序号) 。
(3) 我们食用的大米是由水稻种子脱壳、脱糠后产生的,其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水稻种子的 中,水稻种子的 将来能发育成一个新的植物体。
(4) 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过程中,控制水稻生长、发育和遗传的是[②] 。
17.(6分)细胞从一个变成两个,两个变成四个……许许多多细胞有次序地组合在一起,形成生物体的各种结构,构成一个个充满生命活力的生物。图7是构成人体不同结构层次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过程①②③表示细胞 ,在此过程中, 的变化最明显,它先复制,再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因此,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是 (填“一样”或“不一样”) 的。
(2)图中过程④表示细胞 ,经过此过程产生了不同的组织。不同的组织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器官,如人体的胃。若经常不吃早餐容易引起胃痛,说明胃中可能有 组织。
七年级生物学 第 4 页(共6页)

(3)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肝、胰等器官按照一定次序结合在一起,在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中发挥作用,就构成了 。
18. (6分)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恩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崇左市,保存有众多的稀有濒危植物,其中包括多种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如石山苏铁(种子卵圆形,种子外有种皮,无果皮包被);金毛狗(有根、茎、叶的分化,叶背面生有孢子囊群)。
材料二 中华穿山甲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因其拥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而遭到大量捕杀,再加上栖息地被破坏,数量急剧减少,在很多地区都多年未见其踪。2024年10月,广西科学院研究团队通过红外相机在恩城自然保护区内首次拍摄到中华穿山甲野外活动影像。中华穿山甲依靠能伸缩的长舌舔食蚁穴中的白蚁。一片面积为350亩的森林中,只要有一只中华穿山甲,就可以有效控制白蚁数量,捍卫了森林的生态系统。
(1) 据材料一判断,石山苏铁属于 (填“裸子”或“被子”) 植物,判断的依据是 。
(2) 通过材料一,可推测金毛狗通过 繁殖,生殖过程离不开水。
(3) 根据体内有无脊柱进行分类,材料二中的中华穿山甲属于 动物,它喜食白蚁,白蚁体表有坚韧的 ,能够起到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4) 由材料二可知,中华穿山甲数量急剧减少的原因是: (写出一条即可)。
19. (6分) 腐乳是我国独特的传统发酵食品,由豆腐发酵制成的,多种微生物参与,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制作腐乳的过程如图8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与细菌相比,毛霉细胞结构中具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 生物。
(2) 毛霉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生活。
(3) 制作腐乳的过程中将蒸笼、锅盖等器皿进行高温蒸煮的目的是 。
(4) 腐乳初期发酵的最佳温度为10-20℃,这说明毛霉的生存需要 ; 用放大镜可观察到豆腐表面有直立生长的白色绒毛,该白色绒毛是 。
(5)除了腐乳之外,请再举一例利用微生物制作的食品: (写出食品名称和对应的菌种,如:食醋——醋酸菌) 。
七年级生物学 第 5 页 (共6页)
20. (6分) 草履虫是一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一般生活在池沼、小河、稻田等淡水中。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以草履虫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探究草履虫在不同刺激下的运动方向,回答下列问题。
(1) 吸取草履虫培养液时,通常是从培养液的① (填“上” “中”或“下”)层液体吸取,原因是该液层含氧量高,有利于草履虫呼吸。
(2) 乙载玻片上的草履虫向A侧移动,表明食盐对草履虫是② (填“有利”或“不利”)刺激。将上述实验中食盐替换为几滴肉汁,如丙载玻片所示,一段时间后,草履虫向 (填“A”或“B”) 侧移动,表明肉汁对草履虫是有利刺激。
上述两个不同刺激源的实验结果表明,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 (填“相同”或“不同”)反应,我们将动物接近或离开刺激源的定向运动叫作趋性。
(3) 实验中除了设定的刺激源(清水、食盐、肉汁) 不同以外,其他条件均相同,这样做的原因是 。
(4) 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与人类关系密切,请举出单细胞生物对人类有利的一个例子。
七年级生物学 第 6 页 (共6页)
2024~2025 学年度秋季学期期末义务教育质量监测
七年级生物学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C A C A D D D C B A B C C B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16. (1) 转换器; B
(2) ③;
(3) 胚乳; 胚
(4) 细胞核
17. (1) 分裂; 染色体; 一样
(2) 分化; 神经
(3) 系统(或“消化系统”)
18. (1) 裸子; 无果皮包被(写出“无果皮”即可得分)
(2) 孢子
(3) 脊椎; 外骨骼
(4) 遭到大量捕杀、栖息地被破坏(结合材料回答,合理即可得分)
19. (1) 真核
(2)有机物
(3) 高温灭菌
(4) 适宜的温度; 气生菌丝(或菌丝)
(5) 面包一酵母菌、酸奶一乳酸菌、泡菜一乳酸菌(搭配正确方可得分) 。
20. (1)上
(2) 不利; B; 不同
(3) 排除实验干扰(控制单一变量、使实验结果更准确等合理即可得分)
(4) 饵料、净化污水、食品制作、制造药物、生物燃料、环境修复等(合理即可得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